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荷塘月色课文教学反思 每一位读者的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荷塘、一片独 一无二的月色。小编整理了荷塘月色课文教学反思,欢 迎欣赏与借鉴。 荷塘月色课文教学反思一: 我原想通过欣赏作者“剥开来看,拆开来看”的技巧, 也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可能因为时间紧,没很好地落实 到位。 看来放到上一课时, 可能还相对集中些, 效果更好些。 或者本来也就只点到为止,大家好明白。而应把重点放在语 言品味上, 正好吴特所言, 干脆就来个美文美读。 自我感觉,“抢”是本节课最大的问题。老怕问题处理 不了问题本来就没有足够精选,致使教师操控太多,结 果学生没有像平时上课那样,就某个具体问题充分地展开探 讨。徐芳松副
2、校长说,课堂生成上有先入为主的倾向,这还 是很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我的课堂牵引太多。现在想来,远 没达到吴特所强调的充分放手, 逼学生面对问题, 发现问题, 进入问题, 跳出问题的理想境界。 吴特总是给我真诚的关怀, 切实的指导,有时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恰如庖丁解牛,关键 处一刀下来,如泥委地,豁然已解。能在他手下打杂,真是 三生有幸。 市局陈信怀先生第一次来校视导的时候 (2009 年 10 月)曾叮嘱我,一定要给吴特打好杂。话里话够我回味。 感谢吴雪姣同学在谈比喻句时对“峭楞楞,如鬼一般” 那个句子的提出。如果不是她及时提到这个句子,可能我在 赏析通感这一重点时把这个句子给忘了。幸亏她及时提出
3、 来。于是我适时播放另一个版本的录音,也就是删了那句比 喻句的,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很有帮助。可 惜没能像张健教师所说,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比较鉴赏 的机会。从写作上说,某个点怎样做到与文章的整体风格保 持一致,也是一个实例。晚上回家说给自家孩子听,她还很 担心,就那么巧,人家会不会觉得她是个托。天地良心,真 没有“托”。吴特曾告诫我,要表现的东西,一定要用盖子 盖起来,严实了,到时才撕开,给你一个新鲜。我真敬佩这 孩子,怎么就悟到了那个问题的呢,敏锐。 感谢张健老师就此还提到“鬼”句所表现的淡淡的情 感、淡淡的忧愁的问题。根据张老师的提示,这个地方我还 真没处理好,我原本就没想
4、到要往忧愁上引,只一根筯,往 风格一致,往淡淡的喜悦上引。其实淡淡的喜悦之中有淡淡 的忧愁,全文整体上还是淡淡的忧愁为主。这是整体感知的 问题,说来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一时怎么就没想到呢。本 文就因“这几天心里彼不宁静”而起,“到底惦着江南”看 似喜悦,实还忧愁呀。 不是现在有忧愁, 何以要“惦着江南” 呢,人是缺失什么就惦记什么呀。“到底”惦着江南,那有 多少心路历程要走过。 有几个老师说得可能委婉了些。比方詹仲喜老师说,从 没用一节课来品读荷塘月色 ,是不是说我光讲语言太孤 立,太单一。比方徐芳松副校长说,这篇文章语言美,情感 更美;还说真不知道他当时是如何想的。看来他们都跟张健 老师一样
5、,注意到我的情感赏析有欠缺,只是没有明白讲出 来罢了。语言根本还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以后还真要在课文 的整体情感把握上再留心些。 荷塘月色课文教学反思二: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历来颇受人称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向来是重点讲解篇 目。然而,看过很多老师的讲解,都是讲重点放在了 4到 6 这三段经典段落上,虽说老师的讲法各异,不乏别出心裁, 另辟蹊径者,这三段还是有些被“讲烂了”的意味。而作为 这篇课文其他往往被忽略地比较多的部分,其实也同样是精 品,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 群居,也爱独处。”这样的经典语录便出自这篇课文的第三 段。 因此,我在准
6、备这篇课文的讲解时,不从名段切入。我 设计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脉络的把握,并且把回忆 江南采莲事这个部分放在了前面讲。在对这篇课文的写作背 景和作家生平的了解方面,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 先自己找,分析到作者心中不宁静的原因时我再进行适当补 充。另外第一课时,我本来还设计了仿写环节,即在讲解第 三段时,让学生们仿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 爱独处。”,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这个句子的结构,弄清 楚它前后的对应和对比关系,学生们不难仿写出很好的句 子。遗憾的是,在试讲过程中,有时间限制,我未能安排好 时间,将这个环节放进去。 美文美读,荷塘月色写得如此之美,正适合这样的 教法。
7、反观我在上这个课时,却是将读的环节设计过少,既 没有名家朗读,也没有自己的范读。另外,这篇课文如果能 够配上适当的图片和音乐来讲,效果也应该更好。我之前倒 是想到这一点,后来没有做出让自己满意的PPT来也就放弃 了。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课下来,我说话的语气太 平淡,显得很没有激情;又多说长句,不便于学生的接受。 总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节课讲得固然有可 取之处,然而,更多的是缺陷和不足,接下来需要继续学习 的地方还有许多。 荷塘月色课文教学反思三: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的感情是 复杂的, 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 还有“淡淡的喜悦”。 直接抒情的语句在文中不
8、多,学生找出来后也很难把握 作者的情感,故转而去寻找体会文中作者描写环境的语句、 语段,鉴赏作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运用涵泳法,让学生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集体朗读, 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感受和体味。在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 后,注意朗读的指导,语音高低、舒缓、急促、长短的把握。 尤其是在对 4、5、6 三段的朗读指导后,学生可以做到声情 并茂, 阅读感受、 体验品味后学生可以领略视觉美、 音韵美、 情理美。 叠词,在文中的运用巧妙之处,学生比较难理解。通过 反复朗读, 可以领略音韵美, 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写在黑板上,教师进行点拨。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自我提高 的过程,同时在老师的点拨下,
9、对叠词的作用有深入地了解 和感悟,为听听那冷雨一文叠词的妙处就迎刃而解了。 基于学生基础较差,可在整体背诵 4、5、6 三段的前提 下,再开始本文的教学。 尽管学生基础不好,但是大部分同学在熟悉课文、查找 资料、互相交流的前提下,对文本的解读深度不断加深,故 教师无需担忧课堂的冷场。个别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大部 分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解读,达到了在阅读文本中学生自觉 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荷塘月色课文教学反思四: 荷塘月色是篇诗化般的散文,其语言自然是很美。 所以想到要从鉴赏语言着手来赏析这篇课文,对语言的鉴赏 第 5 页 是多方面的,好像突然又不知如何下手,刚好看到孙玉老师 曾经也对荷
10、塘月色的语言进行赏析过,所以就有借鉴, 最后定下来。 自上课以来也有近两个月了,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 模式,如今用新课程标准来给学生上课,虽然有努力学习新 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有很多不足。尤其在这次“先锋杯”卓 越课堂“小组成效度”专题赛课活动中,在众多老师的评价 中,各种问题都突显出来。以前没人听课,发现不了问题, 如今,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才发现,原来问题很多。下面我 就说说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心理的紧张。平时面对学生倒也没有紧张心理, 但是面对后面坐着的一排听课老师,突然就感觉心快跳到嗓 子眼来了, 喉咙发干, 就怕说错了什么。 慢慢的也平复下来, 跟着自己的思维来。由此,不得不说,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定 要好。 其次,新课改虽然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也是对 教师的自身素养的更高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 要引导学生,在学生掌握到的基础上,拔高他们的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