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_第1页
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_第2页
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_第3页
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兔巴氏杆菌 -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 效力试验 兔巴氏杆菌 - 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 文章标题:兔巴氏杆菌 - 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 兔巴氏杆菌 - 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 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Pm)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Bb)是家兔的两种主要细 菌性传染病 , 它们传播迅速 , 一旦在兔场暴发流行 , 很难根除 , 经济损失惨重。 进行 疫苗接种是预防这两种疾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免疫原性好的菌 (毒)种和良好的免 疫佐剂是保证疫苗免疫效力的必要条件。因此 ,在Pm和Bb基础菌种研究的基础 上,对蜂胶的提取工艺进

2、行了研究 ,选取了蜂胶乙醇提取液的水溶物作为佐剂 ,研 制疫苗 , 并进行了疫苗的安全及效力试验。现将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及材料 1.1.1菌种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m90株(对家兔的致死剂量为8-10个活菌,对小鼠 的致死剂量为100个活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82株(对小鼠的致死剂量为 1X 107个活菌,对家兔的致病剂量为1 X 108个活菌)。 1.1.2 试验动物不同日龄的健康大耳白兔 1.1.3培养基含3小牛血清的马丁琼脂平板(SMS)、马丁肉汤(MB)、硫乙醇酸盐 培养基 (T.G)、酪胨琼脂(G.A)、葡萄糖蛋白胨汤(G.P)等。 1.1.4 细胞

3、瓶 1.1.5 蜂胶 1.1.6 仪器 GQ(F)75 管式分离机、索氏回流装置、温控式旋转蒸发器 1.2 试验方法 1.2.1Pm90菌液的制备及检验 1.2.1.1 一级种子的繁殖与鉴定用灭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 Pm90株第9代冻干菌 种,接种于0.1绵羊血红素的马丁琼脂平板(BMS)上,37 C培养18h,然后选取5-10 个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 10绵羊鲜血琼脂斜面若干 ,同上培养后,作为一级种子。 在4C保存,可使用7日。继代次数不超过3代。 1.2.1.2二级种子的繁殖及鉴定将Pm90株一级种子接种于适量马丁肉汤中,置37C 振荡培养18h,取样用SMSS养基作纯粹检验;置4C保存,

4、可使用3日。 1.2.1.3制苗用菌液的培养将Pm9(株二级种子接种于SMS养基,37 C培养18h, 无菌水洗下菌苔 , 取样做纯粹检验 , 同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菌液浓度 , 将菌液 浓度调整为200X 108个/ml。 1.2.1.4菌液的灭活加入0.4的甲醛溶液于菌液中,容器密封后,37 C灭活48h, 其间振摇 6-8 次, 然后进行灭活检验。本研究灭活检验及无菌检验用的培养基 为:SMS T.G、G.A和G.P。置37C条件下培养48h,无细菌生长说明已完全灭活。 1.2.1.5 菌液的离心、冻融灭活检验合格的菌液用管式分离机离心除去甲醛,无 菌刮下菌苔 , 用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

5、配成原浓度的菌液。小量分装后反复冻融 3 次, 再次进行无菌检验。 1.2.2Bb82菌液的制备与检验将Bb82株第7代冻干菌种接种于BMS 养基 上,37 C 条件下培养24h,然后选5-10个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10绵羊鲜血琼脂斜面若干, 同上培养后,作为一级种子。置4C保存,可使用7日。继代不超过3代。二级种 子的繁殖以及制苗用菌液的培养、灭活、离心及冻融参照 1.2.1 1.2.3 蜂胶佐剂的制备经过工艺优化选择 , 我们采用了醇提水溶法来制备蜂胶佐 剂。蜂胶原胶在-20C冰柜中冷冻过夜使变脆,取出后研磨粉碎,放入深色瓶中, 按1:4的比例加入80的乙醇,充分搅拌,置70C索氏回流2h

6、,然后于旋转蒸发器 中50C浓缩成浸膏状。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助溶剂,将蜂胶浸膏溶于pH7.4的 磷酸盐缓冲液(PBS),然后配制成40mg/ml的溶液4C避光保存备用。 1.2.4配苗将上述Pm90菌液与Bb82菌液等量混匀后作为水相,蜂胶乙醇提取液 作为佐剂相 , 水相与佐剂相等量混匀后加入终浓度为 0.01 的硫柳汞 , 置胶体磨中 以8000r/min搅拌5min,然后120 xxr/min搅拌5min。无菌检验合格的,即可分装 至疫苗瓶中,加塞、封蜡置4C保存备用。实验室共生产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 联蜂胶疫苗 6批, 批号分别为 :010510、010521、010615、0106

7、28、010709和010720。 1.2.5 成品检验 6 个批次的兔巴氏杆菌 -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均进行了物 理性状、无菌检验以及安全检验。其中安全检验分 3 组进行, 每组均使用了不同 日龄(30、 90、 180天)的健康大耳白兔各 20只。接种后观察 3周, 记录家兔的临 床反应、体温以及是否有组织病变。 3 个组的试验设计如下 : 一次单剂量接种组 的疫苗接种量为2ml/只;单剂量重复接种组为2次接种,中间间隔1周,剂量为 2ml/只;一次大剂量接种组的疫苗免疫量为6ml/只,采用皮下多点注射的方式进 行。 1.2.6 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灭活苗的效力试验兔巴氏杆菌部分取

8、4 批二 兔巴氏杆菌 -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疫苗的研制及安全、效力试验第 2 页 联苗(批号:010521 、 010615、 010709、 010720), 分为 3个免疫剂量 :1 、 2、 3ml, 分别注射 1 月龄左右的健康家兔各 20只,5 只作正常对照。 3周后每只接种 Pm90 株致死量 , 观察 14 天, 记录每组的死亡数。 兔波氏杆菌部分取 4 批二联苗 (批号:010615、 010628、 010709、 010720), 分为 3 个免疫剂量 :1 、 2、 3ml, 分别注射 1 月龄左右的健康家兔各 20 只,5 只作正常对 照。 3 周后每只接种 Bb82 株致

9、病量 , 以家兔咳嗽、鼻腔排出水样或脓样的鼻液 , 取鼻腔拭子能分离到Bb82株作为发病标准。观察14天,记录每组的发病数。 2 结果 2.1 疫苗的物理性状检验 本品为棕黄色均匀混悬液 , 长期静置后底部有少许沉淀 , 可混匀。 2.2 疫苗的无菌检验 待检菌液在 SMS、 T.G、 G.A、 G.P 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检验 , 均无细菌生长。 2.3 疫苗的安全性检验 各批次的疫苗接种家兔后 ,家兔的体温、食欲无明显变化 , 注射部位也无红肿及硬 结。 2.4 疫苗的效力试验 2.4.1 家兔对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对照组的家兔在 3 天内全部死亡 ,从 兔体的心、肝、脾、肾中都分离到了

10、巴氏杆菌。2ml以上试验组的死亡保护率均 在 90以上(见表 1)。 表 1 家兔对巴氏杆菌的免疫效力试验 批次 攻毒保护率() 1ml 组 2ml 组 3ml 组 对照组 010521 60 95 95 0 010615 60 90 100 0 010709 55 100 100 0 010720 65 95 90 0 2.4.2 家兔对波氏杆菌的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对照组的家兔在 3 天内全部发病并自 鼻腔拭子中分离到了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2ml 以上试验组的发病保护率均在 90以上(表 2)。 表 2 家兔对波氏杆菌的免疫效力试验 批次 攻毒保护率() 1ml 组 2ml 组 3ml 组

11、 对照组 010615 70 100 90 0 010628 60 95 100 0 010709 75 100 95 0 010720 65 95 90 0 3 结论与讨论 3.1 关于菌液的生产工艺 制苗用兔巴氏杆菌及波氏杆菌菌液的培养采用了 ( 血清)马丁琼脂平板培养的方 法, 不仅容易得到高浓度的纯菌液 ,也避免了液体培养时菌液中非抗原物质对动 物机体的影响 ;菌液灭活后经管式分离机离心去甲醛 , 从而避免了疫苗中的非抗 原性化学物质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 离心后的菌液经反复冻融 , 可使细菌的 细胞壁破裂或通透性增加 , 细菌细胞内的多种抗原成分被释放出来 , 这样配苗时 各抗原

12、组分与蜂胶佐剂的相互作用更加充分 , 从而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3.2 关于蜂胶佐剂的提取工艺 蜂胶疫苗自问世以来 , 已在多种畜禽传染病的预防中得到应用。 遗憾的是 , 用于疫 苗佐剂的蜂胶 ,大多是蜂胶的乙醇粗提液。本研究中 ,我们采用了 80 的乙醇来提 取蜂胶 , 既能提取到蜂胶中的黄酮类等醇溶成分 , 又能保留一部分水溶性的活性 物质。所得的蜂胶醇提液用温控式旋转蒸发器蒸发掉乙醇 , 然后通过大量试验 , 选择了适当的助溶剂 , 使蜂胶浸膏可以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 这样就避免了乙醇 对动物体强烈的刺激作用 ,增强了疫苗的安全性。 疫苗的效力试验表明 ,我们选择 的这种助溶剂不会降低蜂胶的佐剂效应。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市场上的蜂胶原胶 质量良莠不齐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