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1页
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2页
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3页
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4页
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 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 深挖高路堑边坡共 29 处(大于 30 米),高填路堤边坡 6 处。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 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 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 监测内容为人 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 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

2、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 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 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 利用精度为 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 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 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 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 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 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 路基的沉降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 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 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3、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1、 资料报送程序; 2、 资料报送内容: a、 人工巡视记录表; b、 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 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 d、 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 裂缝观测记录表; f、 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 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 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

4、析, 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 比较, 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 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 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 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 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 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 系统地记录、 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

5、化过程, 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 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 局部楔 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2、裂缝监测 (1)、测点设置: 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 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 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 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 坡面没有出现裂缝

6、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 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 (12 天 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 2030m 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 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 (2)、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 A4 纸平面大小的洞 约 50cm 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 两边的混凝土内, 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 50cm 长,在搭接处用红 油漆涂色。 (3)、测试要点: 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 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 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 如果裂缝变形增大, 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 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缝

7、隙, 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 该数据作为所 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3、坡面观测 观测网采用方格形网络,边坡体上的观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每级 平台不少于 5 个,观测点间距为 1530m,对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监测部 位加深加密布点。 当同一边坡上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 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 线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监测点在挖除表土后开挖一 0.5m0.5m 的孔约 80cm深,用钢筋砼浇注底 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头伸出底盘约 0.5cm,钢筋顶端 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 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上述方法埋设。

8、观测点埋设完毕 后,稳定 2-3 天之后再进行初测。 对石质边坡利用稳固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 测桩。监测基点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 测点埋设在边坡开挖前完成。 4、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观测采用沉降板,沉降板底槽平整,其下铺设 60cm60cm的砂垫层, 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 每断面按设计分左中右安 置沉降板。水平位移观测采用位移边桩,位移边桩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每侧 2 个。50100米设置一监测断面, 在潜在沉降和位移较大地段加密设置监测断面。 5、监测频率: 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 监测过程持续到边坡加固工程完工后 6个

9、月或当年雨季 结束后 3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 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 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 度加快时加大监测频率。 挖方高边坡监测频率表 时间 坡面变形观测 深层水平位移 开挖期间、开挖一个月内及 旱季和少雨季节 1 次 /15 天 1 次 /15 天 开挖一个月后 1 次 /30 天 1 次 /30 天 雨季 1 次 /1 周 1 次 /1 周 暴雨期和雨后数天内 1 次 /1 天 1 次 /1 天 高路堤监测频率表 时间 表面沉降 位移边桩 加载期间 1 次 /10 天 1 次 /10 天 加载后 1 个月内 1 次 /15 天 1 次 /15 天 加载后 23 月 1 次 /20 天 1

10、 次 /20 天 加载 3 个月后 1 次 /30 天 1 次 /30 天 七、人员及仪器设备 我标段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测量工程师为成员的监测小组,共 5 人, 采用拓普康全站仪( 2级)和水准仪进行监测。 监测组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监测小组 组长:总工 监测组 组员:李发伟 安全组 组长:白维维 八、监测设施保护: 监测仪器的完好性对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场所埋设的 仪器与测点进行保护, 对损坏观测点, 在监理确认下进行及时修复, 并做好修复 记录,采取以下保护和恢复措施。 (1)、在各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处竖立标示牌, 在标杆上作醒目的警示, 尽量减少 外露测杆数量,外

11、露沉降标杆用套管加以保护,标杆露出路基面高度不大于 50cm。 (2)、做好施工期间现场指挥管理工作, 避免仪器或测点破坏, 对于裂缝测点或 坡面测点的损坏应在 2 日内修复,对测斜管及锚力计损坏应及时通知第三方并尽 快进行恢复和复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测斜管按照埋设要点要求精确定位, 锚索施工中应保证钻孔方向, 避免钻 孔时破坏测斜管。 ( 4)、路基填筑时, 沉降套管四周用人工夯实, 避免机械对沉降套管的碰撞破坏。 九、安全管理: 因边坡监测往往坡度较陡, 且高度较大, 监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比路基监测 要突出, 因此,在进行高边坡监测过程中必须重视监测人员的安全问

12、题。 本次监 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安全监测工作。 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省、市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规章、对职工进行安 全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 2)、针对本工程特点,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使作业人 员掌握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未经安全教育的监测人员不准上岗。 (3)、通过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 观念,提高作业人员遵守施工安全规章的自觉性, 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做到: 不违章指挥, 不违章操作,保护自己, 保护他人,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 能力。 2、 做好监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监测人员, 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在上高边坡进行 监测时必须佩戴一定的安全防护用品, 如安全绳, 穿防滑安全鞋等, 在埋设监测 仪器时,必要时在边坡的临空面四周应布设安全网。 ( 2)、指定专人查询近期天气情况, 遇到五级以上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一律 禁止室外作业, 特别是在台风季节, 更应严密关注气象信息, 做好各项安全防护 措施。 (3)在埋设仪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