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真夸张课群文阅读教学文稿_第1页
他的诗真夸张课群文阅读教学文稿_第2页
他的诗真夸张课群文阅读教学文稿_第3页
他的诗真夸张课群文阅读教学文稿_第4页
他的诗真夸张课群文阅读教学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他的诗真“夸张”教学设计 本节课试着融合生本的理念,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初 步感知学习内容 了解李白其人及创作特点、夸张,接着 交流材料的这四首诗,由扶到放。然后,交流李白其他诗中 的“夸张”句子,发现多维度的夸张。最后,学生根据自己 的生活经验创编一首 “夸张” 的诗。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在小组的合作,班级的交流,建构自己“新认识”的 李白。同时,初步学会用“夸张”的手法写诗。 【教学目标】 1. 阅读李白的四首古诗,找到古诗中的夸张句,感受夸张写 法的作用。 2拓展李白其他夸张写法的古诗。 3.读写结合,尝试创编一首“夸张”的诗。

2、 【教学重难点】 1. 在诗句中感受夸张写法的作用。 2. 读写结合,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一、漫画导入 1、 (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来看大屏 幕,猜猜他是谁? ) 出示人物漫画,学生看漫画猜人物。-李白(相机引导:他 是诗人,他还写了这首诗。) 2、李白简介 (1)请同学来介绍你了解的李白。 (2)师课件展示李白简介,齐读 李白( 701 年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这个人性格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诗作中很多都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3、、将进酒、 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 1)揭示议题:板书:他的诗?。(我们今天就来学他 的诗 ,他的诗的什么特点呢?老师暂且保密) (2)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要悟其诗得先知其人。通过交流,对李白有一定的了解。有 利于接下来的组诗学习。 二、诗中有“夸张” (一)夜宿山寺发现“夸张” 1师:来,我们先来学第一首:出示夜宿山寺。 2请同学们拿着你们的阅读文本一,自由读古诗,读准字 音,读出古诗的节奏来, 请同学读(纠正字音,节奏) 3. 齐读古诗,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诗中会有哪些景物啊?在 诗中找一找告诉老师。请学生回答,老师贴简笔画。(楼、 星星) (指导学生借助诗句、注释说诗意,想象

4、画面。) 5.李白夜晚就是住在这么高的山寺中,这山寺有多高啊? 板书(百尺) 小结:你觉得李白写这山寺高百尺可能吗?(不可能)既然 不可能为什么还这样写?(引出学生体会夸张的表达手法) 师:是的,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突出楼之高。高的都可 以摘星星了。可见他的诗真什么?板书:夸张 三、阅读秋浦歌、望庐山瀑布,相逢行(节选) 体会“夸张”。 师:下面老师还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这三首诗你 还能在诗句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请同学们拿出文本二。 课件出示表格已经完成的表格 篇名 夸张的诗句 夸张的词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 秋浦歌(其一)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 望庐山瀑

5、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 相逢行(节选) 须臾发成丝 须臾 齐读阅读导语。 小组合作学习:先读古诗,找出古诗中的夸张句, 完成表格 1全班交流汇报学习,共同完成表格。 小组分享组内学习成果; 2、 出示完成的表格 :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找不同; 相同:(预设)都是用的夸张修辞,都是借助夸张修辞表现 事物特点; 不同:(预设)描写的事物不同。 师引导:夸张的形式不同, 相逢行缩小夸张 (夸小 ),其他 三首都是扩大夸张 (夸大 )。从李白的这些诗中,我们知道夸 张包括了夸大、夸小(板书) 3、师:这四首诗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李白为什么那 么喜欢用夸张句来写诗呢?下面老

6、师就要请你们分组来读 这四首古诗,说说这些夸张句的作用。(突出了事物的什么 特点,或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4师小结并板书:从你们的理由中,我知道了原来“夸张” 能够强调事物的特点,使它特点更加突出:“危楼高百尺” 突出了楼高;“白发三千丈”突出了白发长,进而突出了忧 愁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突出了瀑布的一泻千里;“光景 不待人, 须臾发成丝” 。突出了时间快, 表达了诗人的惆怅。 5板书:那么综合你们所说,夸张的魅力在于能突出事物 的特点,表达诗人的情感。 6、其实,除了夸大和夸小, 还有一种夸张形式 超前夸张, 是什么来看老师补充阅读,大家自己读,思考老师的问题, 这是哪种夸张 她还没有

7、端酒杯,就醉了。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 了。” 【设计意图】 课标明确提出“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的目的是 为了 “各有所读,各有所得”,通过建构,达成共识。在小 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会倾听。本环 节着重引导学生对阅读篇目进行统整,感悟李白诗的“夸 张” O 四、我也是“诗人” 师:好,学到这,我相信大家对夸张已经有了自己的理 解了。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能写出相应的夸张句 吗? 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 课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要引导 学生把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写作,形成自己的表达 力。本环节旨在以

8、读促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五、推进大阅读 今天,我们一起用一种叫群文阅读的形式重新认识了 “李 白”。对夸张句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课后老师希望你们在 去读读李白的这些诗,他们也写得很夸张,来大家一起来读 读!(课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一李白赠汪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只供学习与交流 文本一: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语: 说

9、话。 恐:害怕,担心。 文本二: 相逢行(节选)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注释】 待:等待。 须臾(xuy G):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一须臾相当于四十八分钟。 丝:头发,这里特指白头发。 当年:少年的时候。 老去: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秋浦歌(其一)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注释】 秋浦歌:诗人游秋浦所作。秋浦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三千丈:虚数,这里形容白发极长,三千丈约等于九千米。 缘:因,由。 个:这样。 秋霜:这里喻指白发白如秋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位于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