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基础知识讲诉_第1页
煤气基础知识讲诉_第2页
煤气基础知识讲诉_第3页
煤气基础知识讲诉_第4页
煤气基础知识讲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煤气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 得分) 1 、煤气中所含 CO 越高,其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 )。 A 、不变 B 、越小 C 、越大 D 、先大后小 2 、煤气中的()杂质在 遇到冷凝水时溶解于水中发生电离,电离出 H + ,从而使冷凝水呈酸 性。 A 、氨 B 、中性 C 、碱性 D 、酸性 3 、干馏煤气主要包括( )煤气、炭化炉煤气。 A 、焦炉 B 、高炉 C 、发生炉 D 、转炉 4 、气化煤气主要包括( )煤气、水煤气。 A 、焦炉 B 、高炉 C 、发生炉 D 、转炉 5 、( )是炼焦过程中煤在高温干馏时的气态产物,其产

2、率为 30 ( ) 一 350N 耐 It 煤。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6 、( )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煤气, 其产率为 ZODO 一 3000Nmslt 生铁,但实际回收率要低一些。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 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7 、( )是转炉炼钢的副产物,其产率为 50 ? 70 Nmslt 钢。 A 、焦 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8 、( ) CO 含量高达 50 一 70 。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9 、( ) CO 含量 26

3、一 31 。 A 、焦炉煤气 B 、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10 、( ) CO 含量 23 一 30 。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11 、( ) CO 含量含 5 一9 。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12 、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发生中毒最危险 的是( )。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13 、( )在空气中爆炸的浓度范围最大。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14 、( )的爆炸下限最低,所以其发生爆

4、炸的危险性更大一些。 A 、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巧、发生炉煤气、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中 ( )热值最局。 A 、焦炉煤气 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 D 、转炉煤气 16 、在使用高炉煤气时,通常再混人一些焦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目 的是为了 ( )。 A 、节约高炉煤气 B 、降低温度 C 、减缓流速 D 、以提高高炉煤气的热值 17 、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的比重相对较高,发生泄漏事 故后,易结成团, 集结在地面或角落, 不易散发,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此处的比重是与( )比较。 A 、焦炉煤气 B 、空气 C 、天然气 D

5、 、液化气 18 、( )有轻微臭味;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则无色无味,不易察觉。 A 、焦炉煤气 B 、天然气 C 、水煤气 19 、在定量定压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变化 20 、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力(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变 化 21 、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一定时,压力与热力学温度(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变化 22 、一般地,温度不低于( ) ,压力不高于 1 . 01 x 105Pa 时的 气体可以认为是理想气体。 A

6、、O B 、 273 C 、100D 、20 23 、真空度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 )当地大气压强的数值。 A 、约等于 B 、等于 C 、低于 D 、高于 24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真空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真空度大气压强 - 绝对压强 B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C 、没关系 D 、真空度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 25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表压之间的关系是( )。 A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B 、表压强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 C 、没关系 D 、表压强大气压强 - 绝对压强 26 、流动系统中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有关物理量仅随位置改变, 而不随时间改变,称为( )流

7、动。 A 、变速 B 、匀速 C 、不稳定 D 、稳定 27 、流动系统中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有关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 化,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流动,称为( )流动。 A 、变速 B 、匀速C、不稳定D 、稳定 28 、煤气是冶炼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下( )煤气毒性 最大。 A 、高炉煤气 B 、转炉煤气 C 、焦炉煤气 D 、发生炉煤气 2 头相对与煤气的燃爆范围来讲,以下煤气中( )爆炸的下限最 低,最易发生着火和爆炸事故。 A 、高炉煤气B 、转炉煤气 C 、焦炉煤气D 、发生炉煤气 30 、煤气中一氧化碳的危险性较大,它的爆炸极限约是( )。 A 、30 % - 50 %B 、

8、12 . 5 % - 74 . 5 C 、 50 -70 %D 、 60 % - 90 % 31 、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 相差大约( )倍。 A 、200 - 300B 、 20 -30 C 、l00D 、 150 32 、转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 )。 A 、4 . 5 -35 . 8 %B 、 35 % - 72 % C 、 12 . 5 -74 %D 、 60 %- 90 % 33 、高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 )。 A 、4 . 5 -35 . 8 %B 、 35 % -72 % C 、12 . 5 % - 74 %D 、60 -90 % 34 、焦炉

9、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 )。 A 、4 . 5 % - 35 . 8 %B 、35 -72 % C 、 12 . 5 % - 74 % D 、 60 % -90 % 35 、发生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 A 、21 . 5 % - 67 . 8 %B 、35 %- 72 % C 、12 . 5 % - 74 %D 、 60 % - 90 % 、35 % - 72 % 、60 % - 90 % )。 36 、铁合金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 A 、7 . 8 -70 %B C 、 12 . 5 -74 %D 37 、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 C 、530 D 、650 )。 C 、 530 D 、650

10、 )。 C 、 530 D 、650 )。 C 、530 D 、650 A 、550 -650 B 、750 38 、高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 A 、550 -650 B 、 750 39 、转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 A 、550 -650 B 、 750 40 、发生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 A 、550 一 650 B 、75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少选、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 1 、煤气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输送方便、操作简单、燃烧均匀、燃烧 效率高、温度易调节,按煤气的来源分类,可分为( )。 A 、干馏煤气 B 、荒煤气 C 、气化煤气 D 、副产煤气 2

11、、由于各种煤气产生, 回收的方法不同, 各种煤气的组成成分也不同, 但其可燃烧成分主要是( )等。煤气的组成决定了煤气的性质, 易燃、易爆、易中毒并具有腐蚀性。 A 、 H2 B 、 CH4 C 、 N2 D 、 CO 3 、气体最基本的特征:可压缩、扩散性。在流动系统中,按任意位置 上流体的压强、流速、密度等有关物理量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把流体 的流动分为两大类( )。 A 、紊流 B 、稳定流动 C 、湍流 D 、不稳定流动 4 、大多数煤气中均含有 CO , CO 是一种( )的气体,但 CO 可 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俗称煤气中 A 、透明 B 、无色 C

12、 、无味 D 、无刺激性 5 、发生炉煤气中对管路造成腐蚀的物质主要有( )等。 A 、二氧化碳B 、硫化氢C、氧气 6 、煤气是煤、焦炭、含碳物质等经过( 种可燃气体成分的混合气体。 D 、氢气 )反应后生成的含有多 A 、干馏 B 、气化 C 、氧化 D 、还原 7 、副产煤气主要包括( )等。 A 、高炉煤气 B 、转炉煤气 C 、铁合金炉煤气 D 、荒煤气 8 、煤气中可燃气体成分有( )和其他气态碳氢化合物 CmHn 以 及 H2S 等。 A 、 CO B 、C02C 、H2D 、N2 9 、煤气中不可燃的气体成分有( )和少量的 02 A 、 COB 、C02 C 、 H2 D 、

13、 N2 10 、煤气中含有( )等可燃气体,当生产、储存、输送煤气的设 备和管道发生煤气泄漏,在遇到点火源时易引起着火事故。 A 、 COB 、CH4C 、H2 D 、CmHn 11 、煤气的( )、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设备和管道及阀门等,一旦 因密封不严或操作不当,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煤气泄漏。 A 、生产 B 、回收 C 、输送 D 、存储 12 、焦炉煤气中可燃成份有( )。 A 、H2B 、 COC 、H2S D 、 CmHn 13 、冶金企业根据煤气用途的不同,可将煤气设备分为( )几大 类。 A 、发生设备 B 、使用设备 C 、储配设备 D 、净化设备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

14、误的打“ ) 1 、煤气与助燃气体按一定比例范围混合,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剧烈 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煤气爆炸。 ( ) 2、接地是消除煤气管道、设施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措施,目的是将静电 导入大地。( ) 3 、煤气发生炉的煤气输人网路(或加压)前应进行氧含量分析,含氧 量大于 10 时,禁止并入网路。 ( ) 4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 ) 5 、严禁谎报火警。 ( ) 6 、混合煤气是不同冶金企业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由几种煤气混合而 成。( ) 7 、煤气一般是由多种可燃和不可燃的单一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8 、无论何种煤气,其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15、CO 。( ) 9、 各种煤气由于产生原理不同, 其组成成分?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 不相同。( ) 10 、从事煤气作业的人员多,密集性大。尤其是检修作业时,一旦发 生煤气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 ( ) 11 、煤气不属于流体。 ( ) 12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其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流动性。 () 13 、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 简称压强。 ( ) 14 、压力表上读取的压强值称为被测液体的真实压强。 ( ) 15 、表压并非被测流体压强的真实值,而是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与当 地大气压强的差值。 ( ) 16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路任一截面的流体的量称为流速。

16、 ( ) 17 、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关系是 WS = VS 。( ) 18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流过的距离,称为流速。 ( ) 19 、实验证明,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管路任一截面上各点的流速相 等。( ) 20 、煤气管道是冶金企业用来输送煤气的基本手段。 ( ) 21 、煤气管道可根据用途、 敷设方式和输送煤气压力等进行分类。 ( ) 22 、煤气管道根据敷设方式分为地下煤气管道、架空煤气管道。 23 、用户主管即为特定用户供气的主管道。 ( ) 24 、支管即为直供煤气用户设备的管道。 ( ) 25 、联络管是指能连通两条煤气管道的管道。 ( ) 26 、回返管是指煤气加压站加压机前、后两管道的联络管。 ( ) 27 、上升管是指管内气流由下而上的竖管。 ( ) 28 、下降管是指管内气流由下而上的竖管。 ( ) 29 、吸气管是指管内介质压力正常使用中低于大气压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