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_第1页
抢抓机遇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_第2页
抢抓机遇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_第3页
抢抓机遇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_第4页
抢抓机遇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核心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 水岭地带。 全市总人口 267.36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226.776 万人。全市财政总收入 24 亿元。全市辖西秀区、平坝县、 普定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五县一区及 开发区、黄果树两个管委会,国土面积 9267 平方公里。全 市共有大小河流 280 余条,总长 3307 公里,市境内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 62.17 亿立方米。我市境内山峦叠障,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多为 300-700 米,境内植被差岩石裸露, 水土流失严重, 水源涵养能力低。 以碳酸盐岩类普遍出露的面积占全

2、市面积的87% ,溶洞、 暗河十分发育, 透水性强, 地下水深埋, 地表水取用十分困难。 境内平均年降雨量 1100mm1398mm,雨量充沛,但在时 空上分布很不均匀, 雨季降雨占全年的 80% ,枯水期水源又 十分枯竭,加之森林植被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 境受到严重破坏,水源的涵养能力下降,春旱、伏旱现象每 年频繁出现。目前,我市因严重缺水,还有近 70 万人尚未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我市现有水利工程 2671 处,其中蓄水工程 818 处;引 水工程 1003 处; 提水工程 850 处。现状供水能力 37167.35 万 m 3。所建工程多为小微型工程, 属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

3、 大多数水库运行年久、老化失修,存在病险隐患;城市及河 道由于投入不足,防洪标准低;农田灌溉水利化程度低。针 对以上制约我市水利建设发展、影响粮食安全和民生水利的 问题。一、解决工程性缺水取得的成绩面对洪涝灾害频繁、 干旱缺水、 水环境污染三大水问题 , 尤其是工程性缺水问题 , 我市水利建设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高 度重视和领导下,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 水生态环境安全方面 ,经过全市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 很好的成绩。全市“十一五”期间水利水电建设共投入资金 13 亿元,其 中:中央资金 5.84 亿元,省级资金 2.89 亿元, 市县资金 1.12 亿元, 其他社会资金 3

4、.15 亿元(主要是农村小水电站建设) 。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29.4 万亩;新增水电站装机 6.3 万千瓦;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70.08 万人,占规划 68.66 万人的 102.1% ;新增烟水工程灌溉面积 26.51 万亩;占规划 22.16 万亩的 119.63% ;治理小流域 43 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面积 413 平方公里,占规划 400 平方公里的 103.3% ;治 理病险水库 50 座,占规划 20 座的 250%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安顺市各级水利部门克服水旱灾害多、水利建设任务重 和时间紧等困难,以打造民生水利为重点,狠抓项目前期工 作和立项开工,保证重点水利工

5、程顺利建设和竣工验收;狠 抓工程质量监管和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安安顺生产和工程进 度持续推进;狠抓落实,强化督促检查,切实把加快病险水 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安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造、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迎难而上、 奋力拼搏、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重点水利 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做到了“三好”:即领导重视, 资金投入保障好;班子团结,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好;科室协 作,工作推进成效好。1、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滋黔”一期工程 、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 、安西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

6、 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烟水配套工程、水土流失重点 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 利。2、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和“十二五”发展 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争取一批、开工一批、 储备一 批、建设一批、竣工验收一批”的思路,安顺市水利系统积极 抢抓中央加大西部地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的政策机遇,以扎 实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投资,为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奠定基 础。 一是加强请示汇报,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签 订了安顺市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目标责任书 ,明确了各水 利项目前期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并及时下拨前期工作

7、补助 经费,确保了前期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到位水利项目前期工 作经费 1060 万元(其中, 省级补助 250 万元,市级补助 810 万元)。二是全力以赴做好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和骨干水源 工程的前期工作。 委托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 完成紫云县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上报省水 利厅及省发改委,正在进行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的流域综合 规划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十二五”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目标任务中明确的 16 个骨 干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已部分完成可研报告编制, 其中,新 场河、石朱桥和纳井田水库可研报告已上报省水利厅。 三是 安顺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

8、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 利。已完成了 安顺市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 和“五小水利” 工程规划、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 制完成了安顺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农村饮水安安 顺“十二五”专项规划、小型病险水库治理“十二五”专项规 划、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十二五”规划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安顺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征 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将上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四是 加强对接, 确保骨干水源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入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盘子,努力争取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尽快立项建设。3、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增强防洪减灾和抗旱保民生 能力。 安顺市按照“安安顺第一

9、,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安顺 力抢险”的防汛抗旱工作方针, 安顺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 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在认真做好防洪保安各项工 作的同时,积极应对,把保障人畜饮水作为抗旱工作的首要 任务,完善抗旱应急供水方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投入抗旱 救灾工作,加强检查督导,加大投入,科学调度,最大限度 地降低了干旱对安顺市农业生产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4、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水,全面推进涉水事务社会 管理工作。 坚持把依法治水贯穿于水资源管理和工程建设管 理等各个方面,以“三法两条例”等水利法律法规和三个“省人 民政府令”为武器, 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深入推进水 利综合执法和“五五”普法

10、宣传教育,营造爱惜水、节约水、 保护水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认真组织实施 “行政许可授理权、行政处罚权、 规费征收权”“三权统一”制度, 进一步规范水利规费征收和行政执法工作。全年培训水行政 执法人员 20 人次, 开展水法规宣传和水行政执法检查 6 次, 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12 起。全年依法征收水资源费 297 万元 (其中,市级征收 185 万元,县级征收 112 万元),水土保 持设施补偿费 230 万元(其中,市级征收 50 万元,县级征收 180 万元),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金 225 万元5、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四帮四促”活动“、三个建设 年”活动和“三创”工

11、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 加强。 全面贯彻落实“千方百计抓机遇,全力以赴提速度, 坚 定信心上台阶”的要求, 结合水利工作实际, 狠抓作风建设和 管理服务, 加强党的建设和水利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营造“团 结奋斗、风清气正、谋事干事”的发展环境,切实把加快病险 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安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 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民生水利工程建 设作为检验各级水利部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作风的 重要标准,作为水利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三个建设年” 活动和“四帮四促”活动的重要载体,努力做到办事程序化、 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2、取得了 明显成效。市水利局获得市委命名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 2 个、“抗旱救灾工作先进集体”1 个,获得国家、 省、市表彰先 进个人 5 人。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市由于水利投资主要靠国家级各级政府,投资渠道单 一,投资需求过大,现有体制又不允许运用传统方法动员大 量农民义务工,水利商品化、市场化进程缓慢严重影响社会 投资的积极性,以至于出现了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的矛盾。这一方面造成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使用办大事,撒胡椒面 ; 另一方面也难免顾此失彼,造成很多工程不能及时维护检 修,不能发挥应有效益。我市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历史和自然原 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历史欠账太多

13、, 截止目前, 安顺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7.2% ,工程性缺水问题是制约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按照省水利厅及 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安顺市在认真总结“十一五” 水利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工程性缺水问题, 结合我市实际,为确保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 发展, 认真谋划, 科学编制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和“十二 五”水利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发展的原则,按照水利建设、 生态建设、 石漠化治理“三 位一体”综合规划和“大、中、小、微”并举的思路,规划实施 黄家湾水利枢纽、新场河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逐步建立生 活、生产、 生态用

14、水安安顺保障体系。 同时以加强水源工程、 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农村人均 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继续配合做 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抓好我市工程区域内相关项目的 规划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中受益。加快“引千入虹” 工程建设, 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水源问题。 大力实施水、 电、 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石漠化治 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水 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努力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 破,为促进安顺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 强的水利保障。“十二五”期间,安顺市水利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 73.86 亿元, 其中拟申请中央补助资金 58 亿元,拟争取地方投资 8 亿元和社会投资 7.86 亿元。到 2015 年,安顺市将新增有效 灌溉面积 36 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安顺及人畜饮水困难 50.51 万人,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580 平方公里,治 理病险水库 76 座,堤防建设 169km ,新增水电站装机 9.4 万千瓦, 力争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0.57 亩,农村人均 基本口粮田保灌面积达到 0.41 亩。水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