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孝、孝道、孝文化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三期总第47期.浅析孝,孝道,孝文化王铭赵建华(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新校区河南郑州450001)摘要程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以辩证的观点,站在批判继承的角度,从孝,孝道,孝文化三个方面入手,阐明孝文化在当代的积极意义.关键词孝:孝道;孝文化abstract:onthejhistoryofchinesecivijization,thecultureoffilialpietyhasbeenever
2、strongerthanbeforeandhandeddow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ful1ofvigor.thefiliatpietyhasimportantjposimien曲ichisthesourceofchinesecultureandthebaseofthesocietyhasbeenthebasicrequestsofbeingahumanconductingthingsin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bythedialecticalstandpoint,standingattheanglewhichinheritsin
3、thecritique,itexpoundsthepositivemeaningofthecultureoffilialpietynowfromthe3sides:fi1ialpietyjfilialpiety.thecultureoffilialpiety.keyword:filialpiety:filialpiety:thecultureoffilialpiety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孝道具有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和继承性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据此我们对孝文化必须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下面就对此进行简单剖析.一,孝何为
4、孝?诗经?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脚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这个解释是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的.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解释与许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后来孝字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正如诗经所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扶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小雅)每个人一生下来,均不能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子女长大成人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竭心尽力供养和照顾自己的双亲,保障
5、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使其能够安度晚年.因此,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死后还要服三年孝.孝的这种伦理含义一经产生便被儒家所倡导,并且至今成为为国人所认可的基本含义.但从其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起源来看,还有另外两层含义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尊祖敬宗,在周代生产生活条件及为简陋落后的情况下,对于周朝统治者团结子民,巩固统治,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于说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含义,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热爱生命重视生命,在后代的生命中延续历史的哲学意识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多子多福的观念,多子不仅是宗族延续,人的生产的需要,也是小农自然经济的客观要求.孝在当代社会,不再具有泛孝主义的地位
6、,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为家庭伦理的地位上来.它对处理当代家庭代际和谐,亲子关系,对社会,家庭解决养老问题,形成尊老风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二,孝道在孝治与民主一文中,谢幼伟先生认为所谓孝道,乃是从人类本性上的一点敬爱父母之心而谋,加以保存,发展及扩充的道德原理.也可以说,孝道就是对孝思,孝行作出的道德,礼仪规范,它是孝文化的核心内容.孝思就是关于孝的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那么孝行就是对孝思实践.关于孝的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历代大儒几乎都有所论及.孔子认为孝子的行为必须合乎礼的规定.弟子多次问孝,孔子均答以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也是孔子及儒家所倡导
7、的孝的根本标准.子游问孝,孔子解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政闯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色难就是要顺承父母的颜色.说明孝不仅只是道理上的一个原则,而且有具体的道德要求,指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和做法.孝不只在于奉养,更在于尊敬.真正的孝,是要求子女在侍奉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描述的是子女对父母尊敬的语气,神态.子路问于孔子日:有人于此,夙兴夜寝,耕耘树艺手足脐服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苟子?子道)是从身敬,辞逊,
8、色顺三个方面提出了敬亲的要求敬亲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流露.它反映了人作为理性动物,在精神上的自尊要求和情感交流,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比养亲要求更高的孝道.曾子有谓: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面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礼记?祭义)孝道又具有了普世的意义.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此孝即是孝道,今有人于此,行于亲重,而小简慢于轻疏,则是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吕氏春秋?孝行)孝行即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礼有谓: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周礼?地官师氏)孝行也可以说是对
9、孝道的实践.儒家认为笃行孝道,不仅是事亲,还有政治上,精神上的追求.孝行基本的要求是从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在精神生活上敬亲(尊亲).敬亲就是要求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保证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快.孝行,孝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孝思强调的是孝的理论层面,孝行侧重的是孝的实践层面.二者互为表里又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孝道.三,孝文化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州孝在传统文化中一方面是善事父母之伦理意识,另一方面,还具有祖先崇拜,
10、追求永恒的宗教意义,从而强化着中国人的家族,宗族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和家族,宗族意识通过一些专门的着述以及戏剧,民俗,绘画,碑文等形式表现出来.(一)关于孝的着述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简易通俗的文字,阐述视为个人一切道德根本的孝道,古代学者将其称为六经的总汇,并世代作为孩童启蒙教育的主要教材.先后有魏文侯,晋元帝,晋孝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等君王和五百多位学者为该书作注解释义.孝经不但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同时也是普通百姓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至于二十四孝更是家喻户晓了.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说二十四孝.那里面的故事,似乎
11、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滔滔不绝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可见二十四孝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的程度了.二十四孝的编者,据说是元代福建延平府尤溪县的郭居敬.郭居敬是一位典型的孝子,双亲去世时,哀毁过礼.他曾选辑虞舜以下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为每个故事配上一首诗,用来做儿童的启蒙读物,二十四孝的名称便由此而来.二十四孝乃是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产物.孝经与二十四孝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孝经是二十四孝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二十四孝则是孝经的220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三期总第47期豫西南地区美声唱法发声现状探
12、陈震(南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河南南阳473061)l捅璺j从近几年河南省音乐招生考试中的美声发声情况来看,豫西南地区的考生,在荚声唱法方面表现出一些技术环节上的缺陷:1.呼吸浅,胸部不放松.2.喉咙打不开,下巴紧.3.撑喉咙,声音位置低.4.喉头不稳定.5.漏气.这些问题都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1.语言的习惯.2.学习时间短,不遵守学习规律.3.被动学习.4.缺少交流.等等.美声唱法以其科学性流行全世界,并且成为我国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发声训练手段.如何改变现存的一些问题,使美声唱法在这里健康发展,作为传授这种唱法的教师,必先做到正确,科学的教,具体实践和成功典范.孝经与二十四孝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互
13、为因果,相辅相成,具体而深刻地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孝文化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由于孝在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教化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故而有许多文学,艺术是专门为孝道而创作的,在它们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同时,又成为孝道传播与教化的重要媒介.如在民间,影响深巨的二十四孝,有故事,有诗,有鼓词,有壁画,石刻砖雕,雕塑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关于孝子故事的形象石刻,文物1961年ll期登载的重庆井口宋墓清理简报说:该墓有绘画刻石的王延元,姜诗,陆绩,汴州李氏女,郭巨,仲由,闵损,丁兰乃至目莲等孝子故事.至元郭守敬使二十四孝基本定型后,其艺术表现形式愈
14、加丰富,仅以画而论,棺材画,墓穴画,祠堂壁画,祖案画屏以及一些箱柜上都有这种题材.另外,以孝为主题创作还大量出现在诗歌,戏曲,传ed,说,铭赋,祭文,对联等文学形式中.如在诗经中就有蓼莪篇,是我国最早的孝诗之一.至于以写人为主体的传奇,小说,神话,志异故事类,更无不以孝道为中心题材.从汉代刘向的新序,列女传,干宝的搜神记,到明清时期的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几乎无不皆然.可见,孝文化在文学方面影响之深.(三)孝文化在国人之衣食住中的影响渗透据研究,中国古代的袍服,不仅仅是遮风避寒的物件,而且代表着人的地位,身份.并且还要遵循以下几项要求:一,明贵贱;二,弘教化;三,尊祭祀:四,慎丧仪;五,禁奇异
15、.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子孙的服饰是通过质地,样式等加以区别,以明贵贱尊卑的.子孙衣冠整洁以示对父母长辈的尊敬.而且,在父母长辈的丧葬期间对穿衣也有明确的要求,如要穿特定的孝服,不准穿色泽艳丽的衣服等.孝文化在国人的饮食上也留有明显的痕迹.如在父母生前,儒家所言孝道最起码的要求,就在于千方百计供给父母充足的食物,以养父母.而且在吃的文化,礼仪方面更要体现孝敬之意事生如此,事死更是以食品和酒表达子孙对祖宗父母之孝心.不仅如此,孝子在父母亲人去世期间,按儒家礼制对子女之饮食有严格限定,以此表达子女哀痛,悼念祖宗父母之孝心.从住的方面来看,更是体现着孝文化之宗族群居,长幼有序,尊祖敬宗的伦理精神.传统
16、的中国建筑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三合院四合院,正房是父母家长居住,子女住东,西厢房,奴仆则居下屋.这种建筑布局之所以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居住结构,原之一就是这种布局方式使尊卑,贵贱,长幼,主仆之间体现小明显的区别,最适合传统社会的封建宗法礼制.总之,孝在国人之衣食住行,各种礼仪,风俗节日,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无处不在,足见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之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四,孝文化的时代意义罗国杰先生在谈到怎样对待传统道德时曾经指出:毋庸讳言,中国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22l慢慢司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关键词声乐:美声唱法;腹式呼吸:科学性随着国际间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西洋
17、的美声唱法逐渐深入到中国的舞台上来了.它已经像音乐理论课一样,成为中国学校声乐教学的基础.从土洋结合的探索,到沈湘,周小燕大师的第一个黄金期,中国与世界在唱法上实现了真正的接轨.近些年,留洋军团的大幅度增加,大量的海归派们更使中国的美声唱法越来越纯,越来越地道,大有形成第二个黄金期的势头.美声唱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张力,是因其所具有的发声上的科学性,并不是艺术性,更不是风格特点,这一点不弄清楚,将给我们的教学和学习带来很多的困惑.笔者就近几年河南省音乐招生考试中,考生所反映出的情况研究,美声唱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还要做细致的探讨.现在,就技术问题笔者做如下的剖析.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
18、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作为传统道德核心的孝也不例外,既包含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孝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是在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一定的保障功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有利于仁爱之心的培养,这种仁爱之心进而可发展为爱国爱民之心.孝的消极意义:一是固化,泛化了家族血缘意识的,而家族血缘意识在本质上是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二是靠自觉维持的孝有可能只有形式,而无实质,最终导致孝成为一种面子工程.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全盘继承必导致复古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正如罗国杰先生所言,对待孝道,孝文化,也像对待其他一切历史文化遗产一样,惟一正确的态度必须是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做到古为今用.孝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里面的明礼等内容就包含有孝的内涵.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包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和凿里面必然有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那么父母慈爱,子女孝顺也就构成了家庭的基本和谐这样,由家庭细胞构成的社会做到和谐也就不雉了.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具设计考试中的功能与形式平衡试题及答案
- 加快培养顺应变化的商务英语思维方式与题目设计试题及答案
- 中考实验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动态更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考试适应性试题及答案
- 一般音乐知识技能试题及答案
- 化学概念辨析题目及答案
- 单词反应测试题及答案
- 口腔急诊处理试题及答案
- 中国竹制水果叉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2年高考全国I卷数学高考真题(原卷版)
-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大纲
- 会计学毕业论文8000字-会计学论文范文8000字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6000字范文
- 《爱心树》-经典绘本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初级家政服务员培训烹饪篇课件
- 西游记搞笑剧本【五篇】
-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
- 第七章聚乙烯醇纤维
- 职业暴露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涵洞端翼墙及附属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