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测量方案_第1页
控制网测量方案_第2页
控制网测量方案_第3页
控制网测量方案_第4页
控制网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工程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地产开发公司总投资的大港地产开发公司溪 谷林苑住宅小区(一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440.14平方米,由45 号楼、46号楼、57号楼、58号楼、67号楼、68号楼、75号楼、76 号楼组成。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576.16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 积为3863.97平方米,具体如下: 分 号 项目 名称 单位面积(卅) 栋 数 结构形式 层 数 建筑咼 度(m 占地面积 3) 地下建筑 面积() 地上建筑 面积(卅) 01 45#楼 502.61 558.49 1225.9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2 46#楼 575.73 575.73 1270

2、.03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3 57#楼 422.92 468.31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4 58#楼 422.92 469.48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5 67#楼 422.92 468.31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6 68#楼 422.92 469.48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7 75#楼 399.59 429.79 983.74 1 异型柱结 3 14.70 构 08 76#楼 399.59 424.39 983.74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3、 合计 3569.2 3863.97 8576.16 8 本方案为工程测量专项方案,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 测量,构件安装测量,沉降观测 、测量仪器的选用 (1)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到具 有检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量测精度 1 r索佳全站仪 Set2 130R 台 1 2 2+2ppm 2 经纬仪 J2 台 1 2 3 :水准仪 DS32 台 1 2mm/km 4 水准尺 5米塔尺 把 2 5 钢尺 50m签定钢卷尺 把 2 6 p对讲机 Telt 台 4 3km 7 电脑 惠

4、普 台 1 测量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8磅锤1把,红油漆3桶,毛笔10 支,HB铅笔10支,15mn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 (2)测量仪器的技术要求 观测前,须按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校。对于全站仪,应满足下 列技术要求: 照准部旋转各位置气泡不超过 1格; 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DJ1不超过T, DJ2不超过2;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之差,DJl不超过10,DJ2不超过15, DJ3不超过10;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之差,DJl不超过5,DJ2不超过8, DJ6不超过10; 光学对点器视轴与竖轴的偏差,在0.8m到1.5m高度范围内不 超

5、过土 1mm (3) 对于测距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发光、接收、照准三轴的不平行性不超过士 20; 测尺频率变化不大于比例误差的2/3 ; 照准误差均不超过固定误差的1/2 ; 仪器内部符合标准偏差不超过标准精度的1/4,周期误差振幅 不大于规定误差的3/5 ; 加常数和乘常数检定的单位权标准差不超过标准精度的1/2 ; 电压变化对测距的影响不超过标准精度的1/3 ; 光学对中器的对中误差在仪器高1.5m范围内不超过1mm 还须对气压计,干湿温度计进行检验与校正 三、测量技术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3)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 (4) 溪谷林苑住宅小区(一区)工程平面图(用于选点) (5) 天津市大港地产开发公司提供的坐标点及高程点。 四、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 1. 技术要求与布网原则 根据给定溪谷林苑住宅小区(一区)工程平面图,为了保证施工 测量工作的进行,现在场区内选点如下图所示,形成网格,满足二级 导线的精度要求。 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满足下表要求: 导娃琴级 Im 导a 平均诲故 km 中泯差 C) ME 111 mm 巾連墓 農回蠢 UM tn差 () 导裁仝隹 3 20 1/12DWQ 10 3.6 1-55 OQQ 9 1.5 18 1/80 00Q

7、 点位应便于安置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 交通应便于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 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原有的控制点及其标石, 但利用旧点 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选好点后应按合理的方法给控制点进行编号。 (2)标石埋设 二级控制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可参见下图, 标石的中心标志用 铜材料制作,标志中心应刻有清晰、精细的十字丝; 地面二级控制点标石可用混凝土预先制作,然后运往各点埋 设,埋设时坑底填以沙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再套模浇灌; 埋石结束后应填写控制点点之记; 待标石埋设稳定,没有下沉,或现场浇灌的标石凝固后23 天方可观测。 二级控制点埋石形式 3、控制网布设

8、示意图 /5 0 TF_ )T T-J:- 3C 4、导线测量 由甲方给定的两通视点K2、K3,为基准控制点,导线测量至控 制点1、2、3、4、5、6、TP1、TP2、TP3,然后闭合支控制点 K2形 成为闭合导线,导线边长要求满足二级导线测量的规范。 导线测量路线示意图 5、内业计算 (1)内业计算中数字取至小数点后三位,角值取至秒,边长及 坐标取至毫米(mr) (2)对观测结果进行平差计算,精度要求要满足二级导线的要 求,如果不合格,要重新进行测量。 6、成果复核 测量的外业和内业的成果完成后, 要进行自检,合格后要交由监 理和甲方进行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咼程控制网建立 1、高

9、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 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K1、K2、K3、 K4),采用DS32级水准仪(精度2mm/kn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 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 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 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 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 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 点。 (4)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

10、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 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 2、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 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NWW/L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 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 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单位(mr) 测量等级 三等 四等 M 3 5 Mw 6 10 注:MA为偶然中误差,Mw为全中误差 3、观测方法 (1)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当使用有光学 测微器的水准仪和铟钢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11、。 (2)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时,在每一个转点处 安置左右相距0.5m的两个尺台,相应于左右两条水准路线。每一测 站按规定的观测方法和操作程序,首先完成右路线的观测,而后进行 左路线的观测。 4、水准点的选点和控制点先在一起,以方便施工中使用。 六、士 0以下的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 根据测量控制点引测出场区的轴线点,依据施工图纸上的 尺寸关系,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指导开挖。 (2) 轴线投测。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 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 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 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 投测到作

12、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 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控制轴线标识示例: 细部线放样示例: (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 必须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 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4)允许偏差如下: 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L、宽度B (m) 允许偏差(mm) L (B)30 5 30L(B) 60 10 60 L(B) 90 20 说明:轴线的对角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倍:外廓 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士 1 2、高程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高程时,首

13、先联测地 面高程控制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高程。 (2) 0以下高程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 调和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又称腰桩)必须正确测设,较差控制在士 3mm (3)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测设出基础面 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士0线 (4)基坑标高传递示意图如下所示: 塔尺 al 计算公式: H仁H0+b1-(a1-a2)-b2 七、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 物结构特点,确定在各轴线交点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 点的埋设形式如下图所示

14、: 2、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如果施 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 间,可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 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 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次 连续观测。 (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第一年观测 34次,第二年观测 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沉降是否进入稳 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 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3)观测方法。采用

15、DS1精密水准仪用H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 观测,其误差不应超过士 1、n ( n为测战数),或士 4 L ( L为公里数)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50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 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观测时先后视水准点,再依次前视各观测点, 最后应再次后视水准点,前后两个后视读数之 差不应超过士 1mm。 八、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所有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由于 本工程工期紧张,施工流水段较多,为更好地配合主体结构的施工, 工程测量人员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量放 线任务,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各人有不同的分工,对于轴线控制与 高程控制等关键环节

16、,责任到人,强调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以 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成测量放线任务。 九、提交的成果资料 测量任务完成后,上交如下资料: 1、测量任务书与专业设计书; 2、外业观测记录(包括原始记录的存储介质及其备份)、测量 手簿及其它记录(包括偏心观测); 3、气象及其它仪器的检验资料; 4、外业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野外检核计算资料; 5、数据加工处理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成果表; 6、技术总结和成果检查报告 十、测量技术质保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测量又是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测量 成果的质量,制定以下措施: (1)测量负责人按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工作,并作好 施工测量日志。方案、测法要科学、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 测量方案由测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 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