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_第1页
搭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_第2页
搭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_第3页
搭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搭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一、留守儿童成因分析社会因素:金龙中学所处的金龙镇是典型的农业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 农村到城市务工;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 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 照顾自己的孩子;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 比,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是很有难度的,即使有学校接收,父母也很难承受令人胆寒的费用, 而城市中那些面向 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真正的城市学校相比, 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 这些,使广大农民工没有

2、办法也没有能 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家庭因素:一般意义下的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离乡务工造成 的,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比一般意义下的留守儿童更值得关 注,那就是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留守儿童。家庭因素造成留守儿童的情况表现如下:父母离异,家庭分割时,孩子寄居他处(不要经验性地认为城市离婚率高,农村地 区也不低);因父母患病、负伤或死亡,导致孩子寄居他处(金 龙镇有不少小煤窑,青壮年挖煤的人很多,金龙镇也是一个地质 灾害多发镇,因为矿难和地质灾害导致家庭残缺的不少);父母缺乏责任心和道德认识,虽然在家,但对子女不闻不问,甚至回避对子女的教育,把孩子当个皮球踢东家踢西家。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留守儿

3、童都带有浓重的“寄居”色彩; 留守儿童多寄居在公 公婆婆、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家,有相当一部分寄住在只沾点边 的所谓亲戚家,也有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连“寄居”的条件都没 有,独自一人在家;留守儿童往往承受着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双重 煎熬。在精神上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母爱、父爱的呵护,得不到正 常的亲人间的感情沟通, 在生活上也难以得到保障; 留守儿童是 不良风气的“易感人群”。 留守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对外面的世界、对各种新鲜事物比一般儿童更好奇憬。因此留守儿童相比一般儿童存在更多更深的心理问题。价值观、人生观偏差。父母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看到没有文 化的照样能要外打工挣钱,心里边便产生一种认识“书读

4、不读没 什么区别”。久而久之,“知识改变命运”对他们就成了一句空 话。同样的,父母为了钱可以舍弃亲情,那么钱就可以凌驾于亲 情之上,这样就无形地在留守儿童心理形成一种认识“钱就是一 切”,近而成为多数留守儿童的一种共识。自我认识偏差。在谈话中,一些留守儿童谈到“我真的不知 到我是谁。爸爸妈妈生我,把我带到这个世上。可是,几年难见 影子。没找着钱的时候,几个月也不打电话回家,似把我连同整 个家一同忘了”。也有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恨我自己,我根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鸟儿都有个窝,蚂蚁也有个巢。若大一个 家,就剩我一个人和狗住在一起”。 在留守儿童中认为“我是一 个多余的人”、“我并不重要”的占有较

5、大比例。爱好偏差。由于缺乏亲子交流,或者经受挫折,留守儿童就 会选择一些方式回避、排遣,寻求通过一般途径难于获得的快乐。 就会想办法进网吧、搞赌博、看录像、谈恋爱、喝酒吸烟,有时 近乎无所顾忌的疯狂。于是正常的生活节奏无法保证, 精神不振, 除了这几种独特的爱好,对其它的不感兴趣。情感偏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节隔代扶养或托付在亲戚朋友 家,他们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情感上缺乏关爱、亲情,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 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 对外界的一切 漠不关心国家大事,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 没有个人和集体 荣誉感。三、留守儿童教育

6、行动思考在信息管理上做文章。没有针对性、足够充足的信息,就无 法开展有针对性的、足够细致的工作。信息管理是做好一切工作 的基础。要做留守儿童的教育,首要的一件事就是真心诚意的, 脚踏实地地收集那可能哪怕对他们的教育有一丝帮助的信息。(一)最大限度地拓宽信息的广度;(二)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的深度;(三)最大限度地延伸信息的渠道;(四)做必要 的信息处理。建立适时更新的留守儿童信息袋,同时根据留守儿 童的实际情况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在心灵沟通上做文章。心灵的沟通是最好的药方。(一)做好“四个一”:学校每学年给家长发一封信, 要求家长至少每月 给老师打一、两次电话,尽量每周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每月一次

7、活动。(二)建立代理家庭:由各班班主任牵头组织人员,选择 需要最迫切的留守儿童,给他们当代理家长、代理妈妈、代理爸 爸。要求代理家长在角色上融入“家庭”, 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让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一些亲情。(三)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上引领他们向善、向上、向好。建立留守儿童心 理健康教育队伍,做到心理教育日常化,在出现心理偏差的时候 予以矫正,在出现心理危险的时候予以挽救。在常规管理上做文章。在情感上的投入自然能在一定程度上 给留守以心灵的慰藉,但在个人操守上给予引导,在学习上、生 活上予以督促,对留守儿童的人生发展终身受用。(一)加强个人常规管理,让留守儿童在形象上不流俗。(二)加强学习习惯规范,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落伍,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能低头。(三)加强宿舍生活教育,让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会自理。在社会帮扶上做文章。(一)在一免补政策的执行上适度倾 斜;(二)建立学校困难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