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联想呼叫中心排班管理心得分享 (转贴) 在呼叫中心的运营管理中要取得绩效的不断提升与改善,需要多方面 的努力,但有一点不容置疑的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排班管理机制 和不断提升排班管理水平,要想达成绩效的不断进步基本上是不可能 的。笔者前期曾在客户世界上发表过呼叫中心排班管理的几个 环节的文章,在文章发出之后有幸收到同行们一些共鸣与探讨。希 望就联想客户联络中心在排班管理上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效 与同行进行交流。 其实联想在排班上进行过艰难的探索和逐步的改进,我们先来看 看最初的状况: ao% AS4 Frequency DistnbUtion 50% 29DCCI 20000 ian) 1
2、0000 6000 0 12% 77% 17% 7ft8 IB% US% 60溺 5Q0% 4Q酬 3CL酬 210% 100% QO% 0亍 TQ1CM0 152030-23b 囲 TT 31T t 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的客户感受很不均匀,客户有时觉得电话很 容易接通,而有时又觉得非常难通,30秒内接起率不到80%再来 看看同期的员工利用率: 13% 12% | 3虫6% 63% 69% 124% 35% OCW2 Talking,Hold 口 ACW3Waiting for Breaks and Training call (include other time JOOK 90% 80* 7
3、0 6O& 5OK 40% 3OB 10 M HtQh Performance 员工利用率只有不足50%在业务的高峰期这个比例会高一些, 但仍旧达不到高绩效目标的要求,那时候看来,要达成服务水平80/30 (80%勺电话在30S内接起),还要保障客户拨打热线所感受到的 ASA 一致,员工利用率还可提升到75%这是一个大的挑战。如何提升? 确保服务水平和员工效率的双达标, 在不断的业务摸索中,我们从以 下几方面来进行逐步改善。 预测: 来电有规律吗?要解释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先看数据: 以某一业务为例,通过三年的数据积累并结合业务的特点我们看 出来以下几点规律: 每年春节的来电量是全年最低的;
4、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的暑促高峰来电量较高; 年底单位的集中购机带来12月份的咨询高峰等; 从上图我们还可看出,每年业务量都有一定的增长,为究其原因, 我们进一步分析: 将历史咨询记录将咨询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将用户购机的时间与咨询 时间进行了匹配性分析,结合客户的特点,热线的知晓度,我们找到 影响业务时的关键因素: 销量; 季节; 气候; 热线知晓度; 客户的应用习惯等;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规律: 可以看出,一周各天的来电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工作日高,周末 低。 每年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前后的来电规律,七天长假期间 来电量很小,但长假过后的第一天会出现来电高峰。 对历史数据的使用与分析的方法有很多
5、,关键是要找到最符合自 己业务特点的方法。另外在使用历史数据时要确保你的数据是正确 的,用错误的数据做分析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得到相对全面的信息后,依此进行预测,预测分几个层次,中长 期预测、招聘周期预测、排班周期预测。每个预测的数据有着不同的 目的。 中长期预测: 中长期预测一般与公司/部门年度业务规划结合起来做,重点在 于分析资源配备是否与业务的发展相匹配, 对全年的来电形势有一个 全局的了解,根据来电高低峰制定各阶段的重点工作, 合理分配员工 的工作时,在联想座席代表每个月上班的天数并不是完全按照工作日 要求,在业务高峰期,员工每周的上班可能会超过五个工作日,而在 业务低峰时,再安排员
6、工的补休或集中休假,全年保持总法定工作时 的弹性排班制,这样能有效地保障业务高峰的服务水平,而且能满足 部分家在外地员工希望探亲时间增长的要求,还能平稳地过一个春 节,假期比国家规定的还长,员工是很满意的。 招聘周期预测: 故名思意,招聘周期的预测与人力需求密切相关,如果从有招聘 需求开始到人员招聘成功,完成岗前培训与在线指导,直到员工能够 独立上线的周期为两个月,那么两个月前的预测是否准确就决定着该 月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来保障目标的达成。 随着此预测值产生的是招聘 计划,考核的是招聘及时性及培养合格率。 排班周期的预测: 不同企业、不同业务排班周期可能不一样,一般以周、两周、月 等为周期。排班
7、周期的预测是用于进行人员配备的基础, 其参考的数 据是年度预测值、招聘周期对该周期的预测值、前几周的实际来电值, 而且更倾向于实际来电情况,排班周期的预测需要注意的是应按天和 时段来进行,一周中的各天可能来电规律是不一样的, 同样一天中的 各时段来电规律也不一样。对于呼入的电话建议以每30分钟的间隔 来研究用户来电的规律。排班周期预测的要点是:历史看趋势,近期 看实际,结合最近周期的来电及可预见的影响业务的因素对“直接计 算”出来的数值进行修正。如下例: 各时间段来电分布 00占史周 nuom 二 80% 30 100 380 50 即可得出人员配备数量: # Agents #Trunks S
8、LA% % Queued Abancfd Utilisation ASA (secs) Queue Time (secs) Average Queue 12 20 48% 58% 48% 88% 152 263 彳 13 24 69% 38% 27% 81% 59 155 2 Answers are given here 14 23 82% 24% 15% 75% 26 110 1 16 23 90% 15% 8% 7U% 12 85 0 16 22 94% 9% 4% 66% 6 70 0 17 22 97% 5% 2% 62% 3 59 0 18 22 99% 3% 1% 59% 1 51
9、 訂 19 22 99% 1% 0% 56% 1 45 0 20 22 100% 1% 0% 53% 0 40 c 21 22 100% 0% 0% 冈 O 36 0 同时,我们还可预知到按此人员数配备所能达成的服务水平: Agents Calls per hour AHT (secs) With this no. of agents etc - 14 100 380 SLA% Service Time Service level could be - 100% in 111 secs 95% in 88 secs oir 90% in 65 secs 85% in 42 secs 80% i
10、n 19 secs 75% in 0 secs 70% in 0 secs 65% in 0 secs 60% in 0 secs 55% in 0 secs 50% in 0 secs 根据此工具可科学计算出每半小时要达成目标服务水平所需要 配备的人员数量。如下图:人员配备的走势与预测来电的走势基本一 1 T预测来电量T-需求人数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是根据预测的业务量进行了每个时段的实 际应在线人员数量计算,据此我们还需要考虑班制设置、就餐、培训、 小休等情况,最终的安排实际应在线人数是综合安排了就餐、培训等 各项人数以后的数量,这些因素都需要事先进行说明,即人员配备原 则,最终的排班表就
11、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后的人员配备需求, 如下: 亠 顼ft来电量 一计算需求人数射*華止班缴 细心的同行可能看出来了,在早上 9: 00到10: 00的这一个小 时里实际安排的上班人数比需求人数要少, 明显看出来这一个小时的 来电量是全天最高的,安排员工上一小时班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里要 说到一个话题,就是多技能人员的运用和主管的弹性, 这一个小时可 安排多技能人员或由在排班表中明确主管上线,就能解决这一个问题 了。另外,对于话量分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在 IVR中对用 户进行了引导:“ 9: 00-10 : 00热线一般比较繁忙,建议您一小时 后再与我们联系,您也可以持机等候”,在这里
12、我们的话术是一小时 后,而不是10: 00后,如果用户9: 30拨打热线听到这段留言,一 般会在10: 30以后再拨入了。其后的结果是,这一个小时的高峰期 得到了有效平抑,与随后的一个小时保持了一个平衡, 早高峰的现象 得到了有效缓解,在适当时候就可以撤消该提示了。 三、现场管控 遵守排班表: 排班表一旦确定并通过审核,一线人员就必须严格遵守排班表, 为了保障排班表的执行,中心应出台相应的管理规范,对考勤、现场 制度的遵守有明确的规定,如员工对系统支持的各个时间点(谈话、 案面、就绪、培训、休息)的正确设置。按排班表的要求时间进行系 统登录和退出等。 现场管控: 一方面要求严格执行排班,另一方
13、面一旦出现突发的事件,现场 主管又要能灵活进行现场调控,主管在呼叫中心的工作担任着很重要 的职责,员工指导、监听、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现场管理与调控。为 了保障主管现场管理与调控的能力,中心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培训, 另一方面出台相应的管理与调控手册也是必不可少的。 手册的内容一 般包括:主管的职责、主管应关注的与现场相关的重要项目,规定主 管的监控点及应急措施,主管应做的哪些记录等。 为了提高现场管控的效率,可借助业界一些先进的“班长管理系 统”软件,它能实时看到用户正在听IVR导航的数量、看到用户等待 人工接起的数量,甚至能看到等待的用户信息及时长, 能看到中心整 体资源的使用率,也能看到以业
14、务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以至到个 体员工的各种状态。对于个体员工的状态,主管要关注那些在某种状 态上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员工,女口:通话时长很长的员工是不是遇到比 较复杂的情况,是不是需要主管的支持,主管可借助远程监控系统或 走到员工身边了解情况,及时提供支持。 危机响应机制: 在呼叫中心的运营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可遇见的特殊事件,外界因 素(如2003年的非典)、新病毒的爆发,系统的故障等这些事件直 接对来电造成极大影响,一个运作良好的呼叫中心应对各种危机事件 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并提前制定各种危机情况的应对措施, 以将损 失降到最小。危机响应机制一般包括:危机报警、危机应对、危机解 除、后续措施等
15、多方面内容。 以系统故障为例,在呼叫中心的运营中,系统的正常是最基本的 保障,所以一般对系统的正常运营会有相应的服务水平协议来制约, 但系统的故障也是呼叫中心不可 100%避免的,系统故障危机的处理 往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系统本身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 决故障,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是业务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间如何配合, 在故障解除之后又如何保障和提升绩效,以降低损失。 四、回顾 排班回顾是排班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 过排班回顾可以及时了解排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 析,制定改进措施,这样可以有力的保障运营指标的达成。回顾要及 时,并且要坚持,每天、每周、每排
16、班周期、招聘周期、年度都要进 行回顾,针对每次回顾反应出来的问题都应该制定及时有效的措施来 不断改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改进效果: - iT ?H taihr a4mjv LSf. - # lagMJ L9 J-4 J 03 ! bp.甲: 4,4qii嘴r * d 亠 n7 *-必0自 五.4 3 :-JiTI I A i JU和I tma UHM4R * W 二加刑厂、 M= tJ I 銓D Upl 匕 JU L SL=Jt aiama l.*| OlQmtv.fj|lti Edkll Ml Cpk :P = L-lb ts DFM =A1I8 HUS HM # # # # # 斗比 W*
17、 总孝0 0 服务水平控制Sigma能力从03年的0.8提升到05年的4.2 (目 标带:80%-86%。 一 J- 甲HZ *|1B : -I I W产i |i* uDUIr 员工利用率Sigma能力从03年的0.7提升到05年的3.9 (目标 带:75%-80% 谈到心得, 觉得千言万语无法用文字表达,限于篇幅,很多细节 之处无法体现。 最后还想与同行共勉一句话: “排班管理是门学问, 是伟大的艺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 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只有拼命地想办法去改变,只有马上行动起来,因为这个事情只有你自己能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密箱体系统合作协议书
- 收入及奖金证明书(7篇)
- 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服务协议签署书
- 商场档口租赁协议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 新材料技术研发转让协议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培训资料
- 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协议
- 酒店业自助结算系统开发协议
- 智能制造设备采购与技术支持合同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1Teenagelife》教案及教学反思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
- 小小科学家《生物》模拟试卷A(附答案)
- 《康复医学》第一章第一节
- 论文联想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培养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信阳农林学院
- 《森林培育学》考博复习资料
- DCF-现金流贴现模型-Excel模版(dcf-估值模型)
- 甘肃敦煌莫高窟简介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