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甲醇2.9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年加工甲醇2.9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年加工甲醇2.9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年加工甲醇2.9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年加工甲醇2.9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加工甲醇 2.9 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 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1. 2 项目承办单位四方台区发展和改革局1.3 拟建地点四方台区太保镇1.4 建设规模年加工甲醇 2.9 万吨,年产多聚甲醛 2 万吨。1.5 建设年限项目计划建设期 2 年1.6 概算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 30600 万元1.7 效益分析项目产品为多聚甲醛,按年产多聚甲醛 2 万吨计算,年销售收入 20000 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规模2.1 城市基本概况2.1.1 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市位于#省东北部三江平原的西南 部,东径 1305448133,北纬 4

2、62 4646之间,东与宝清县、友谊县接壤,西南与桦南县相连,北与集贤县毗邻。(二)地形地貌:*市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众多河流贯穿其间。*市因城东北 2 座形似卧鸭的山峰而得名。从西南至东北依次是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三)气候特点:*市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温热而多雨。1、气温。年平均气温 3.3,极端最高气温 36(2001年 6 月 25 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37(1970 年 1 月)。2、 降水。全年平均降水量 540 毫米,年最多降水量857.2 毫米(1981 年),年最少降水量 302.8 毫米(1975 年),冬季降水

3、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 %,最大积雪深度为 56 厘米(1985 年 2 月),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3、霜期。初霜平均在9 月 9 日出现,(南部半山区在 9月 19 日出现,最早在 9 月 7 日出现)终霜期平均在 5 月 14 日结束,(南部半山区在 5 月 22 日结束,最晚在 6 月 5 日结束)无霜期平均 137 天。4、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 4.3 米/秒。春季风速较大,平均风速 5.1 米/秒,夏季风速最小,平均风速 3.5 米/秒,1968 年 12 月 2 日,1982 年 5 月 11日出现 2 次 12 级大风,风速

4、 34 米/秒。5、日照。年日照 2480 小时,其中:春季月平均日照232 小时,秋季 210 小时,冬季 169 小时,最高日照值是 6月,月日照 244 小时,最低日照值是 12 月,月日照仅 146小时。(四)水资源:*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安邦河、扁石河、 七星河、横道河、马蹄河,由南向北,分别流入松花江和侥力河。最大流量为 493 立方米/秒。年平均降水量 540 毫米,产生年径流量为 2.36 亿立方米。境内共有水库 8 座,均是1958 年以后人工修建的,库容总蓄水量为 1,503 万立方米, 灌溉能力达 5 万亩。地下水,市区境内地下水资源,按照水文地质条件可分 为沙层孔隙水,风化

5、裂隙水,裂隙空隙水和裂隙溶洞水 4 个含水层,60 年代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为埋深 1 至 2.3 米,属潜水型地下水最大出水量为 260 吨/小时,进入 70 年代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乡人口不断增加致使地 下水资源超量开发,地下水资源出现严重贫乏,地下水位埋 深在 10 米以下,储水量 0.74 亿吨。* 市水资源水质好。 PH 值 6.77.3 ,矿化度小于0.150.74 g/L。地下水条件好,属重碳酸盐水,水质清澈,污染较小。按着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在 5 个指数和30 个参数上,可达到国家同类标准用水。根据地矿部 904 水文地质工程大队 1992 年完成的* 市农田供

6、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该区域地下水补给模数为10.95m3/(akm2),开采模数为 5 .4751 万m3/(akm2)。项目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寒葱沟水库正在兴建。(五)土地资源:耕地面积 15,492 公顷,占市属总面积的 27.7%,高于全省 25%的水平。园地面积 251.08 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 0.50%。林地面积 94780.98 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 60.8%。牧草地面积 632.16 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 1.1%,低于全省 5.0%的水平。城镇居民点和工矿用地面积 6,826.95 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 12.2%,远远高于全省 2.4%的水平。交通用

7、地 998.46 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 1.8%,比全省水平高出 0.8 个百分点。未利用土地 3083.01 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 5.5%, 低于全省水平 4.6 个百分点。(六)植被:*市地处低山丘陵区,属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穆陵三江平原亚区,生长着丰富的针叶和阔叶林,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以水稗、大叶章、小叶章、 狗尾草、猪毛草等草本植物为辅。远山覆盖率达 100 %。森林总蓄积量为 410.2 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红松、方松、冷松、樟子松、黄波罗、水曲柳、椴木等 20 余种。(七)矿产资源:*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煤炭是*的主要矿产资源,素有“煤城”之誉。煤炭远景储量100

8、 亿吨,精查储量 25 亿吨,现年产已达 1500 万吨。羊鼻山铁矿储量 1.37 亿吨,品位较高,可选性好,是全省唯一的大型磁铁矿。(八)动物资源:*市是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茂密的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活动和生息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哺乳类动物,如东北虎,黑熊等,啮齿动物如松鼠;两栖类动物如东北雨蛙以及各种鸟类、鱼类及昆虫类。(九)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有七星峰公园、七星河湿地、 七星祭坛、枫林古城,赫哲族民俗风情园等。*市天然山水,民族风情文化遗迹的生态旅游环境,有 待开发。2.1.2*市经济社会状况(一)行政区划与人口:*市现辖集贤、宝清、友谊、 饶河四县和尖山、岭东、四方台、宝山四区

9、,共有 42 个乡镇。境内有 12 个国营农场,40 个国营林场。总面积 224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 1767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151 万,市区人口 51 万。(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1.1%。到 2002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 100.5 亿元,与1978 年相比,累计增长11.5 倍。其中:第一产业年均递增9.2%,累计增长7.2 倍;第二产业年均递增 10.6%,累计增长 10.3 倍;第三产业年均递增 14%,累计增长26.8 倍。整个经济总量与 1978 年相比翻了三番多。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 年 40.9:44.6:14.5 调整到 2002

10、年 28.5:38.5:33.0,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三)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 6 倍。改革发放以来,我市工业企业从单一经济类型,小规模工业为主的企业,发展 到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较大规模的轻重工业企业,工业产值 从 1978 年的 63638 万元,发展到 2002 年的 443548 万元, 年均递增 8.4%,是拉动该市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四)固定资产投资:1978 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21 万元,2002 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3501 万元, 年均递增 12.6%,累计增长 16.1 倍。(五)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 197654 万元,与1978 年相比年

11、均递增 7.8%,累计增长 5.1 倍。粮食总产量实现 57.1 万吨,累计增长 1.3 倍,年均递增 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065 元,与 1980 年相比累计增长 15 倍。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10.7 平方米,与 1980 年相比人均增加 9.2 平方米。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由 1980 年的79%,增长到 2002 年的 98.6%。(六)城市面貌:近 5 年来,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60 亿元,建成了集佳、福宝、双七等 9 条高等级公路,拓宽改建了双福路、新兴大街和东西平行路;建成 3 个城市广场和 14 个现代化生活小区,增加绿化面积 40 公顷;安通煤气工程

12、开栓送气。实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和保洁工程, 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七)财政金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4%,完成了当 期财政支出。2002 年可用财力比 1997 年增长 5.4 亿元。全市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剥离不良资产29.8 亿元,核销呆帐 3.9 亿元,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业稳步发展。(八)人民生活:1980 年该市恩格尔系数为 58.1%,是勉强度日的程度,到 2002 年,该市的恩格尔系数已降到34.7%已基本实现富裕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584元,与 1984 年相比,累计增长 7.1 倍,年均递增 12.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3、实现 8782 元,与 1978 年相比增长 10.5倍,年均递增 10.7%。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 1980 年的3.01 平方米,发展到 2002 年的 8.45 平方米,平均每人增长住房使用面积 5.44 平方米。城镇平均每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 3.4 平方米,与 1980 年相比增加了 3.21 平方米。2.2 项目建设的背景多聚甲醛又称固体甲醛,在高温下易转化为甲醛蒸汽而参与各种反应。主要用于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农药等行业的产品合成。如乙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各类 树脂生产及部分杀虫剂、灭菌剂、除草剂的制造。我国多聚甲醛生产起步晚,采用真空耙式干燥,过程无法有效控制其 聚合度

14、,造成国内产品装备能力小,产品性能差,目前国内多聚甲醛主要靠进口来解决。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市是一座以煤炭、电力、粮食为主的资源型、综合性、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省东北部,地处完达山脉北麓、 三江平原腹地,交通发达,与周边县市四通八达,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极为便利。全市煤炭产量达到 2000 万吨。城市中心区现有供水能力为 20 万立方米/天;电力现有装机容量220 万千瓦。我市建设多聚甲醛项目地域、原料等条件非常优越。2.3 项目建设的规模根据我市现有原料的供应及对周边产品需求调查,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多聚甲醛(甲醛含量为 95+1%)2 万吨。第三章 市场效益预测3.1 市场现状据调

15、查统计,目前国内多聚甲醛的生产厂家有近四家, 年总生产能力不足 4000 吨,而消费总量已达到近 3.4 万吨/ 年,主要靠进口来解决。据海关统计:近几年我国多聚甲醛年进口量在 3 万吨左右,并且以 30%的速度递增。目前,国内进口价格在 800010000 元/t。3.2 市场预测多聚甲醛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较大的市场容 量。目前我国有80%主要作为农药除草剂草甘膦的原料。我国草甘膦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近几年出口势头强劲,成交量在 20 多亿美元。仅此一项年耗固醛在 3 万吨以上。2005 年我国多聚甲醛的需求量将超过 7 万吨,年消费比例增长率10,缺口近5-6 万吨。另外,随着我

16、国粉末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研磨剂、特殊颜料(如荧光颜料)等产品生产计划塑的不断开发,对高纯度多聚甲醛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内企业能生产含量为 92%的产品,但仍不能生产95%以上高含量的产品。况且,目前国内尚无万吨级的生产95%以上的高含量多聚甲醛生产线。因此,当前正是开发此 产品的大好时机,通过引进技术建设万吨级多聚甲醛装置前景非常看好。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1 技术可行性分析4.1.1 技术来源本项目采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大学天津石油 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的技术。4.1.2 技术先进性本工艺采用了降膜蒸发器作为两级甲醛浓缩设备,用 振动流化干燥器作为老化、干燥设备,并采用三级

17、造粒干燥(喷雾造粒塔、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随固体颗粒水分降低,表面发粘温度的提高,逐级增加干燥温度, 是保证产品的良好形态、良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溶解性及生产连续稳定。本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物耗、能耗低、产品质量高;操作方便、稳定性强;生产安全、无污染等特点。4.2 项目建设场地选址该项目位于*市经济开发区,处于依饶公路集贤沙岗收 费站南侧,紧邻省道依饶高等级公路。距市区 15 公里,东距红兴隆农垦总局 30 公里,友谊县友谊镇 50 公里,北距富锦市 120 公里,西距集贤县福利镇 5 公里,距佳木斯桦川县只有 50 公里,西距同三公路2000 米,北距福前线铁路 800米

18、,地势平坦开阔。4.3 优越条件4.3.1 原材料优势我市内有电厂、焦化厂等企业,有较好原材料的优势。 其中:电 0.75 元/度;焦炭 1800 元/吨;煤炭 500 元/吨, 水 4 元/立方米;甲醇 2400-2650 元/吨。4.3.2 能源优势*市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地质储量114 亿吨,保有储量 76.4 亿吨,找煤预测储量 39.5 亿吨;按煤种划分,烟煤储量 28.56 亿吨,无烟煤储量 0.5 亿吨,褐煤储量 85.14 亿吨,2010 年煤炭产量达到 2000 万吨。完成可满足项目的能源供应。4.3.3 交通优势开发区内有一条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区直通哈同公路,连

19、 接我市外埠的国家铁路在区内南北横穿而过,该小区距福利 镇火车站,市区火车站等距,均为 4 公里,距佳木斯飞机场50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开发区不仅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区,也是我市规划城市北移的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4.3.6 地方政府支持四方台区政府对项目十分重视,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项目建成后,将会继续对项目予关心和支持。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5.1 总平面布置5.1.1 总图指标(1)厂区占地面积:18 万平方米。(2)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12.5 万平方米。(3)原材料堆棚占地面积:3.5 万平方米。5.1.2 总图运输厂区及厂区外运输道路全部新建,厂区道路呈环

20、形布置, 主干道宽 7 米,次干道宽5 米,采用碎石、沥青铺设。厂内道路与厂外*市区公路相连,交通运输极为便利。运输设备全部新增。5.2 原料与配料1、主要原料甲醛溶液。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37 或 55%;甲醇:1.5%;甲酸:100ppm。2、原料消耗2.9 万吨(37%甲醛)/吨产品3、公用工程规格(1)低压蒸汽压力:0.3 Mpa0.8 Mpa温度:饱和蒸汽(2)循环冷却水压力:0.4 Mpa温度:3240 C(3)凉水压力:0.4 Mpa温度:715 C(4) 无油仪表空气露点:40C压力:0.6 Mpa(5) 电力电压:220380 伏频率:50Hz4、公用工程消耗量以每吨产

21、品计5.3 工艺简述与设备5.3.2 流程说明多聚甲醛的生产由甲醛水溶液的解聚、浓缩、造粒、老化和 干燥等工艺过程组成。概述如下:37%或 55%的甲醛水溶液经过解聚,然后通过两级降膜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在一级浓缩器浓缩至 60-70%后,在聚合釜内初聚, 然后打入二级浓缩器进一步浓缩至 80-85%,再在聚合釜内聚合至初步达到要求的聚合度。从第一聚合釜排出的含有少量甲醛的水气送至第一冷凝器冷凝成 7%左右的稀甲醛溶液放入稀甲醛罐内,供甲醛生产或供乌洛托品等其它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从第二聚合釜排出的含有甲醛的水气送至第二冷凝器冷凝成 20%左右的中甲醛溶液放入中甲醛罐内,亦可供甲醛生产或其它化学

22、品的生产使用。浓缩后的甲醛溶液送至喷雾造粒塔,经喷嘴雾化在气流中冷 却脱水固化为球形颗粒,球形颗粒落入振动流化床干燥器中,进一步在热气流中脱水干燥,直至在较高的温度下颗粒表面不再发粘后送到流化床干燥器,在流化床干燥器更高温度的热气流中最后脱水达到产品要求的质量指标。由喷雾造粒塔、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引出的含尘气流经过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分离固体粉尘,分离出的固体粉尘或作为产品直接出售或送入喷雾造粒塔中重新造粒。经布袋除尘器脱除粉尘的气流中约含相当于原料甲醛量 4.5%的甲醛气体,用水吸收该部分甲醛制成浓度 37%55%的水溶液,返回甲醛溶液储罐重新使用。5.3.3 工艺设备主要设备

23、一览表序号1设备名称进料罐数量1设备型式2送料泵2定型设备3解聚釜14一级降膜蒸发器15预聚合釜16一级冷凝器17稀醛罐18中间泵2定型设备9二级降膜蒸发器110聚合釜111加压泵2定型设备12二级冷凝器113中醛罐114喷雾造粒塔1定型设备,有特殊要求15旋风除尘器2定型设备16引风机2定型设备17除湿机1定型设备振动流化床干燥定型设备,有特殊要求18119器加热器120旋风除尘器2定型设备21引风机2定型设备22沸腾床干燥器1定型设备,有特殊要求23加热器124旋风除尘器2定型设备25引风机2定型设备26鼓风机4定型设备27板式空气换热器128布袋除尘器1定型设备29吸收塔1定型设备30吸

24、收液泵2定型设备31循环液罐132水环真空泵4定型设备33物料输送泵12定型设备34包装机1定型设备5.4 供电、配电5.4.1 电源本项目为新建工程,需要新建变电所一座,架设 6.6KV 变压输电线路 2.5km,需安装一台 S9100KVA 变压器,方可满足生产需要。5.4.2 供电本项目动力系统总装机容量为 887KW,需要办理增容 1000KVA,才能满足生产要求。变电所所址选择在距生产车间较近的位置。变电所 0.4KV 级配电均采用二段单母线运行,设母线联络柜。低压配电屏均选用PLG 新型配电屏,选用 VLV1KV 电力电缆,以放射方式向各生产车间供电。5.4.3 控制生产线 380

25、V 电机 30KW 以上设备采用自耦降压启动,30KW 以下均采用直接启动,对 15KW 以上的电机均安装电流表,以监视设备运转。生产车间采用集中和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相关设备采用 局部联锁控制,各设备附近均安装机旁按钮,便于检修或突发事 故的紧急处理。各相关岗位设立联络信号箱,以声、光信号进行联络,便于协 调生产。5.4.4 照明(1)生产线生产工艺照明电源均由变电所低压配电屏引至车 间各工段照明配电箱。(2)生产线照明一般采用工厂弯灯、吸顶灯,控制室及附属设施采用日光灯。(3)为检修安全,生产车间各工段设 36V 检修电源。5.4.5 防雷及接地:(1)厂区内凡 15 米以上建筑物均设防

26、雷装置,根据建筑物特点和结构,分别采用避雷针或避雷带,并设专用接地系统,以防雷击。(2)工厂采用接零保护系统,凡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 外壳均应良好接地。5.5 给水、排水1、该项目厂址距市区距离近,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由市供管 网供应。2、用水量生产循环水:180T/D,循环水损失量:18T/D 生产消耗水:108T/D生活用水:10T/D 其它用水:20T/D故水源日常总供水量 318T/D,其中总消耗水 156T/D 3、给水系统。由*市自来水厂供应。4、排水排水系统主要是厂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染的排放。由于生产 废水主要是循环冷却水、设备冲洗水及化验室废水,生活污水落 石出主要是卫生间废

27、水,对环境基本无污染,采用分流制管道排水管网,直接排入野外,雨水采用明沟排放。5、化验室该项目化验室主要为原料进行分析及成品的折折强度指标。 因此该化验室设三套分设备及抗折试验机一台即可满足生产。第六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6.1 环境保护6.1.1 编制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7、#省人民政府令第 23 号#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二)相关的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

28、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19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HJ/T1.9-19976.1.2 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 V 类水体标准3、#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DB23/486-984、#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98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中类标准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中 2 类标准(二)排放标准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9、20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中级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6.1.3 环境保护措施(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法 律法规,在项目的规划建设以及竣工各个阶段都要重视环境保护 工作。(二)在城区上风向、水源保护区、居住区等一律不得新建 有污染的项目。(三)评价区内不准新建锅炉房,生产或生活的热源由热电 厂供给。(四)控制新的噪声源产生,加大对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噪 声的治理力度。(五)在选定进区单位或项目时,根据区域开发功能定位, 原则上只选择商务、住宅、休闲广场、生态公园等项目进区建设, 不允许传

30、统的工业、加工企业进区。从土地出让审批阶段把住环保关。6.2 消防6.2.1 防火设计依据#省安全卫生守则生产设备安全设计守则(GB406483)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防毒工作的规定国务发198497 号6.2.2 工程特征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对人体构不成危害,但要加强职业安全卫 生防范工作,以免出现意外的人身伤害。6.2.3 建筑及场地布置(1)场区总体设计充分考虑了雷电、供水、地震、风向等自 然条件。(2)项目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条件较好,场区附近对项目职 业安全卫生无影响。6.2.4 主要措施(1)应按消防规定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2)所有低压电气系统均有接地保护,设备均有保护装置。(3)高大建筑

31、和设备有防雷保护措施。(4)对噪声大的机器采取消声隔音措施,降低噪声,使之符 合环境保护标准。(5)定期向职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保护职工日常工作的安 全。(6)项目内设有公共厕所。(7)锅炉室内设淋浴间、更衣室、休息室。6.3 节能6.3.1 选用单机效率高、产量大、能耗低的设备。6.3.2 选用高效率的新型电源,对照明可根据要求采用分离或集中控制的方法。6.3.3 给水管道安装水表,加强用水管理。第七章 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7.1 劳动定员7.1.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生产装置各生产岗位的人员按五班四运转编制,出勤率以100计,考虑替班人员。此外,还配备一定数量的分析、控制人 员以及

32、少量机、电、仪修人员,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大、中、修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7.1.2 生产车间班制划分生产车间每天操作时间为 24 小时,实行四班连续生产,全年生产时间不少于 7200 小时,生产制度采取四班三运转制,车间管理人员按白班编制。7.1.3 车间总定员和各类人员的比例车间总定员为 210 人,其中生产人员为 202 人,占总数的96.19,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8 个,占总数的 3.81。7.2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7.2.1 人员的来源本装置为新建项目,所需生产人员可从现有企业抽调或安排 工厂富余人员,其余不足部分可对外招工。7.2.2 人员培训本装置生产流程长,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操作控制参数较多, 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而且生产介质中有易燃、有毒物质,因此, 生产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技术培训,熟悉生产工艺, 熟知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培训 人数不低于岗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