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伟董承伟郭玉林 李春友杜福田 李加起 丁维宝李森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和主动脉 夹层(aqortic dissection, AD)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手术切除同时 重建腹主动脉血流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目前择期手术死亡率 低于5%,但对于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高龄患者,其 手术死亡率可高达40%; AD的传统手术风险更高,预后更差,手术死 亡率可高达30%50% 1 o 1991年阿根廷

2、血管外科医生Parodi首先 将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用 J* AAA 治疗 并获得成功,该技术使高危患者的救治成为可能。2005年2月一2006 年2月我院对5例患者实施腔内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5年2月一2006年2月共实施腔内治疗主动脉疾病 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AAA患者3 例,AD (Stanford B型)2例。1例AAA造影发现远端瘤径1 cm,无 法植入分支支架,遂行一短腹膜支架植入(cuff)封闭支架分支开口, 同时行下肢股一股动脉转流(by-pass),手术顺

3、利,术后恢复良好, 随访1年,未出现内漏,隔绝的瘤腔内血栓形成。另1例AAA术后3 d 体温升高达38.2 C,考虑为移植后炎性反应,口服呵卩朵美辛后缓解, 7 d出院;第3例AAA术后也恢复正常。3例AAA患者瘤体均位于肾动 脉水平以下,属于肾下型。1例AD术中见破裂口紧邻左锁骨下动脉, 经造影证实双侧椎动脉供血良好,遂将左锁骨下动脉封堵,手术顺利, 术后无脑缺血及左上肢缺血症状;另1例AD患者恢复正常。2例AD 患者原发破口均位于胸降主动脉,未累及升主动脉,属于Stanford B 型。 2结果 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内漏及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 生。1例出现移植后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症处理

4、后缓解。随访318 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假腔内有血栓形成。平均手术时间为 110 min,平均失血量为10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7 do 3讨论 AAA和AD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AAA发病率约为:36. 2/10 万,男女比例为10: 1,常见于老年人。90%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直径 5 cm常见,瘤体破裂是极其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63% 2。 AD也称主动脉夹层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 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使主动 脉分成真、假两个腔的一种病理改变。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约 有65%70%于发病3周内死亡。 AAA通常以肾动脉

5、平面为界分为:肾上型和肾下型。约95% 为肾下型。传统AD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分型和 Debakey 分型3。 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AD时,要确保移植物经夹层动脉瘤 真腔导入,释放后完全封闭内膜破口,使主动脉血流只能经人工血管 流入夹层远端真腔,而夹层假腔内血液形成血栓,机化后增强主动脉 壁结构。操作过程首先将标记测量导管经左上肢动脉插入近心端造影, 明确真、假腔。测量瘤颈部近端管径,选备支架的大小型号。凡是不 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都可以经左锁骨下动脉进入主动脉真腔,随后, 在股动脉插管锚定靶位,将支架推送器送至标定区释放支架封闭夹层 漏口。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6、完全可以达到胸主动脉重 建术的治疗效果。 AAA腔内隔绝术的设计思想是将人工血管经远端浅表动脉 导入,利用支架的弹性扩张力将人工血管无缝合固定于病变动脉两端 的正常动脉壁,使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流与扩张薄弱的动脉瘤壁隔绝, 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瘤破裂的目的。由于腹主动脉远端是分叉的骼动脉, 可以采用在主干动脉送入支架主干至骼动脉连接部,再从对侧股动脉 插入骼动脉连接短臂,使双侧骼动脉都有支架支撐。在有一侧骼动脉 狭窄或闭塞者可采用腹主动脉-骼动脉单臂型支架植入加股-股动脉转 流的方法加以解决。 夹层往往发病凶险,在明确重要脏器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应 果断处理,腹主动脉瘤术中灵活运用人工血管转流,可扩大手术指征, 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 【参考文献】 1 汪忠镐,李鸣,张小明,等.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大动脉疾 病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4, 42 (18): 1116-1120. 2 Uflacker R, Robison J.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bdominal aorticaneurysms :a reviewJ European Radiol, 2001, 11: 739-753. 3 Franco KL, Verrier 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