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类号 学校代码 10477 密 级 学 号 硕士学位论文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全日制硕士申请学位学科门类:经济学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导师姓名、职称: 所属院(系、所):经济学院完成日期:2014年3月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public finance system abou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food main function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

2、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conomicsbyli yanpostgraduate programinstitute of economics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 cao ming gui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signature _ approved month. year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3、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信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信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信阳师范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经信阳师范学院认可的国家有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

4、规定)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农业公共财政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为农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农业生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食重要产区,肩负着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河南由于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农作物生产的气候,成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河南一直是全国粮食、油料、棉花、烟叶等大宗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享有“中原粮仓”之美誉。近年来,农业

5、基础设施薄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导致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和从事农业生产收益低,亟需国家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农业财政体系扶持和保护农业和粮食的生产,从而确保粮食安全。具体上,在推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为了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需建立健全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首先对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概括和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的农业公共财政的现状进行分析,初步发现了河南农业公共财政体系对河南粮

6、食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河南18个市的农业公共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实证分析。再次,结合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安徽、江苏、湖南、黑龙江等国内农业大省的农业公共财政推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最后,提出了健全配套的农业法律法规、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建立生态保护的财政政策等对策,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关键词:农业公共财政体系; 粮食主体功能区; 财政支农支出abstractthe partys 18 raised in the report, the r

7、eform of the taxation system to accelerate and improve the central and local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powers to match the system, improve the promotion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public finance system, build the local tax system, form

8、ed conducive to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ocial equitable tax system.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arket failure, the government public finance agricultural use financial means to provide publ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henan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 is an

9、important agricultural economic zones and important areas of chinese food , shoulder the major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 because of the rich land resources in henan and climate suitable for crop production , to become chinas major grain-producing province , henan, has been one of the

10、main producing areas of the nations grain , oilseeds , cotton, tobacco and othe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 enjoy the central granary of reputation. in recent years,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s weak , affected by natural disasters , rising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improving human capit

11、al in rural areas , leading to grain farmers are not enthusiastic and engaged in low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come , national governments need to take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finance system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 , thus ensuring food security. specifically, in p

12、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henan grain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e farmers enthusiasm for growing grain , promot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and rural incomes and rural development , the need to establish a sound public fina

13、ncial system in rural areas , improve budget system and tax system to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public finances,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y combined. first, the

14、basic outlines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henan grain of public finances and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grain main functional areas were analyzed initially discovered in henan, henan agricultural public finance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food problems. s

15、eco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agriculture through agricultural public expenditure panel 18 city of henan. again, combin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canada, germany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omestic agricultural province of anhui, jiangsu, hunan, heilongjiang and

16、 other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public finances to promote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grain construction. finally, the perfect matching of agricultur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finance and fiscal subsidies, tax policies, improve the transfer pa

17、yment system,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expenditure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other fiscal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henan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ensure food securit

18、y.keywords: agricultural public finance system;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food; fiscal expenditure目 录摘要. abstract:./.第1章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1 选题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1.2.1 理论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2.2 应用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1.3国内外研究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3.1国外农业公共财政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3.2国内农业公共财政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3.3 国外农业公共财政政策促

19、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1.3.4 国内农业公共财政政策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1.3.5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4研究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1.4.1研究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1.4.2 研究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1.4.3可能的创新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公共财政体系基本的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2.1 公共财政相关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1.1 公共财政的内涵错误!未定义书签。2.1.2 公共财政的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2.2 公共财政体系相关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2.1 公共财政收入体系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2.2 公

20、共财政支出体系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2.3 运用财政政策和手段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2.4 公共财政宏观管理体系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3公共财政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2.3.1 政府干预论错误!未定义书签。2.3.2公共选择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2.3.3 公共产品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2.4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河南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 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1.1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自然、人口、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3.1.2 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农业综合开发错误!

21、未定义书签。3.2 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农业公共财政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3.2.1 财政支农资金支出错误!未定义书签。3.2.2 财政农业补贴错误!未定义书签。3.2.3 财税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3.2.4 财政转移支付错误!未定义书签。3.3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3.3.1发展理念的偏差错误!未定义书签。3.3.2 财政农业补贴方式不科学、补贴资金分散错误!未定义书签。3.3.3 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缺陷错误!未定义书签。3.3.4 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错误!未定义书签。3.3.5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财税政策不完善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4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农业公共财政政策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面板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1 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1.1变量和数据选取错误!未定义书签。4.1.2 面板单位根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4.1.3面板协整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4.1.4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4.1.5模型估计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4.2 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4.2.1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4.2.2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4.3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国内外农业公共财政体系推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错误!未定义书签。5.1 国外农业公共财

23、政体系促进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做法错误!未定义书签。5.1.1 美国错误!未定义书签。5.1.2 日本错误!未定义书签。5.1.3加拿大错误!未定义书签。5.1.4 德国错误!未定义书签。5.2 国外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区域规划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错误!未定义书签。5.2.1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5.2.2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投入错误!未定义书签。5.2.3 国家必须立法规范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扶持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5.2.4 强化农业补贴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5.3 国内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做法错误!未定义书签。5.3.1 安徽错误!未定义书签。5.3.2

24、江苏错误!未定义书签。5.3.3 湖南错误!未定义书签。5.3.4 黑龙江错误!未定义书签。5.4 国内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农业财政政策经验及启示错误!未定义书签。5.4.1 运用财税补贴、税收优惠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5.4.2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为重点,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错误!未定义书签。5.4.3完善生态补偿的财税政策,推进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5.4.4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错误!未定义书签。5.5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6.1 健全配套的农业法律法规错误!未定

25、义书签。6.1.1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6.1.2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制化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6.2 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税收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6.2.1 加大农业财政投入错误!未定义书签。6.2.2 加大财政农业补贴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6.2.3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错误!未定义书签。6.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6.4 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6.5 建立健全粮食主体功能区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财政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6.6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7.1 研究的结论错误!未

26、定义书签。7.2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 引言11 选题背景2006年,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在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被提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

27、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再一次被强调,强调要构架公共财政体系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再一次提到,“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因此,健全农业公共财政体系,对于推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食重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一直是全国粮食、油料、棉花、烟叶等大宗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至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

28、五年超亿斤,连续十一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油料、蔬菜等产业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黄淮4市,即指河南省处于黄河与淮河之间的粮食生产为主的平原地带,包括商丘、周口、驻马店和信阳4市,黄淮四市是河南农业生产核心区。因此,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从国家战略层面为河南省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依据。在推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为了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需建立健全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1.2.1 理论意义主体功能区这概念的提出

29、丰富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融合产业经济学、农业区域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将公共财政体系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落实到河南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域上,能较好地解决主体功能区相关研究过于宏观,实际指导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从理论上分析公共财政体系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将河南省粮食主体功能各市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相应的公共财政支持粮食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建议,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政策支持主体功能建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0、1.2.2 应用价值河南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开发区,是河南最大面积的区域,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0%以上,集中在东部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和西南部的南阳盆地。该区域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自古以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本文以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现阶段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农业公共财政政策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应用价值。(1)是制定农业公共财政政策的迫切需要

31、。为河南进行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政策参考,也可为其他农业大省的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借鉴。通过河南省18市的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实证分析,结合河南各地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避免政策建议过于笼统和缺乏可操作性的缺点。(2)是保障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迫切需要。运用农业公共财政政策推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升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优质化水平,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3)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促进区域

32、协调发展,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现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使财力向财政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转移,有效增加财政弱势地区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切实保障各个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3国内外研究综述1.3.1国外农业公共财政研究现状第一,财政农业支出李琼李琼.德国财政哺农政策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j.现代商业,2010(03)69-70.(2010)认为德国的农业补贴不与产量挂钩,而是农作物的面积补贴及牲畜的头数补贴等。管永红,赵旭庭,王健管永红,赵旭庭,王健.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1(06)21-

33、23.(2011)认为日本采用了全方位的支农政策,包括农田水利建设补贴、农业现代化设备补贴、农贷利息补贴、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方晓红(2012)方晓红.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01)42-44.梳理并归纳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和财政经验。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二,财政分权唐朱昌唐朱昌.新编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04)美国实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美国的税收立法权有中央、州、地方三级政府税收立法权,税收征管范围不交叉。日本实行适度分权模式,地方和中央都

34、有立法权,但是中央对地方开征税的标准要求严格。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联邦有完整的财政收支立法权。第三,农业税收政策陈岩陈岩.国外的生态税收实践与我国生态税收政策选择j.经济问题,2009(12)101-103.(2009)通过分析美国、荷兰、德国、波兰、瑞典、法国等国家的生态税收政策,得出我国应借鉴其先进经验,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生态税制,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肖红华肖红华.农产品加工业国外税收政策与我国税收政策分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12-14.(2011)首先介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然后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及问题,最后提出完善税收政策

35、。方晓红方晓红.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01)42-44.(2012)分析美国在金融和税收上实施农业优惠和日本利用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第四,农业转移支付制度刘晓风,莫连光刘晓凤,莫连光.构建和谐社会的转移支付制度日本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财贸研究,2006(05)66-72.(2006)认为日本依据农业基本建设方和土地改良法规范农业转移支付制度。罗红罗红.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沿革及经验借鉴j.商业时代,2009(10)65-66.(2009)说明了转移支付制度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研究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转移支付的成功经验,最

36、后提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1.3.2国内农业公共财政研究现状第一,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朱湖根,钱坤, 戚仁德朱湖根,钱坤, 戚仁德.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9(06)41-44.(2009)认为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政策。陈莉陈莉.安徽省农业财政支出经济绩效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7)82-84.(2011)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安徽省财政支农绩效情况、中央和安徽省财政支农绩效的比较以及安徽省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

37、间关系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农业财政支出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秦建军,刘华周秦建军,刘华周.江苏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福建农业学报,2013(05)499-503.(2013)认为在财政农业投入的作用下,江苏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机械化水平等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指标提升,但江苏财政支农投入的总量、结构、效率等仍需完善。第二,财政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蔡忠雁蔡忠雁.财政分权、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02)114-116.(2010)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考察了我国财政分权、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

38、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财政分权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李晓嘉李晓嘉,财政分权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动态效应分析j.经济经纬,2011(01)85-88.(2011)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结论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窦高涵窦高涵.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促进江苏公共服务均等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2)15-17.(2013)认为江苏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中财权和事权的有机统一,省级政府职责在于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而市县级政府职责在于辖区范围内公

39、共服务的均衡发展。第三,税收政策的农业经济效应李安泽李安泽.促进中部崛起的财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009)认为促进中部崛起的财税政策需制定鼓励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加大工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增值税优惠。一是提高收购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扣除比例。二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三是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苑新丽,孙晶映苑新丽,孙晶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取向j.地方财政研究,2012(10) 49-55.(2012)认为对于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对特色农业以及生态产品领域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保证国家农产品安全。李琳李琳.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

40、财政政策思考j.特区经济,2010(08)139-141.(2010)指出保护环境的相关税收政策,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财政转移支付的农业经济效应蔡春红蔡春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兼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8(04)78-81.(2008)农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提出整合农业转移支付的种类、整合财政资源、完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立法约束转移支付制度等。张培寅张培寅. 运用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农村横向均衡发展j.2009(07)65-66(2009)认为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困难,为了促进不同

41、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需要建立农村横向均衡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李桂华李桂华.公共财政视阈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探析基于江苏区域发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12)25-30.(2012)提出重视苏南地区对苏北地区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1.3.3 国外农业公共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袁朱袁朱.国外有关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7(02) 54-56.(2007)具体分析落后区域、衰退区域、膨胀区域、重点开发型区域、保护类区域等不同类型区域的相关政策,并总结了国外经验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与政策制定的启示。李铁堆,岳学鳃李铁堆,

42、岳学鳃.美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财政,2008(09) 56-58.(2008)具体分析美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其中,保持政策制度的规范性与法制化、灵活运用税收政策、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等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刘义成,常艳刘义成,常艳.国外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财政政策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0(04) 51-54.(2010)在对国外经济区域和我国主体功能区比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国外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做法和实践,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启示。徐诗举徐诗举.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43、d.西南财经大学,2010.(2011)日本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区域问题所采取的6次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财政政策,对中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启示:应当运用差别化税收政策引导重点开发区域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大对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力的平衡作用。1.3.4 国内农业公共财政政策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研究马海滨马海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9(03) 204-206.(2009)描述河南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及功能定位,分析了影响河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河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李后建,何山

44、李后建,何山.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的影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53-60.(2011)运用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与区域协调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的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反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赵波赵波.中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1)85-90.(2011)提出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包括完善国家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种粮直接补贴政策、政府财政投入机和金融支持机制等。吕中国吕中国.安徽推进主体

45、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78-82.(2012)分析了安徽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基本服务均等化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包括完善相关财政法规、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匹配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和进一步完善省以下的转移支付机制。1.3.5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综合以上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国外学者最早对公共财政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形成比较成熟的财政分权理论、财政支出理论、财政转移支付理论、税收政策理论,可以为我国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构建提供借鉴和启示。(2)国外理论界研究了空间规划的理论,很少涉及主体功

46、能区的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是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空间规划的成功经验,以及结合中国已有的空间规划理论提出的。中国自从“十一五规划”以来,主体功能区理论研究成为中国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3)国内外对公共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我国对公共财政政策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进行了研究,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失衡与区域协调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国内研究均以全国样本为考察对象,而分地区讨论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成果并不多见。国内外研究中,构建农业公共财政体系来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的研究及实证分析很少见。1.4研究方案1.4.1研究思路本文从主体

47、功能区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入手,经过河南18个市的面板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农业公共财政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践,探索农业公共财政体系推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首先,分析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本概括和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的农业公共财政现状,初步分析河南农业公共财政政策推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河南省18市财政支农支出的农业经济效应的面板实证分析。再次,结合国内外农业公共财政政策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完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1.4.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搜集、整理研究“农业公共财政体系

48、”等问题的相关文献,包括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公共财政制度体系等,并对农业公共财政政策推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进行深入研究。(2)计量分析方法。基于2007年至2012年的历年河南统计年鉴中河南18个市财政支农支出数据,利用动态计量模型对农业公共财政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经济增长进行面板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3)对比分析法。本文不仅通过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的农业公共财政促进粮食产区建设的经验,而且通过对比国内农业大省,如安徽、江苏、湖南、黑龙江等省的农业公共财政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建设的做法,

49、这些经验和启示对完善河南省农业公共财政促进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1.4.3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基于公共财政视角,分析现阶段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面板实证分析,结合国内外公共财政政策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2.研究方法的创新从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统计年鉴搜集2007年至2012年历年有关河南18个市财政农业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农业支出等统计数据,运用面板实证分析河南18个市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为完善农业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河南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50、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第二章 公共财政体系基本的理论 2.1 公共财政相关概念 2.1.1 公共财政的内涵国外学者,如哈维.s.罗森(2000) 美哈维.s.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科学译丛,2000:48-49.认为财政学是政府的收支活动,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或简称为公共经济学 。国内学者刘玲玲(2000) 刘玲玲.公共财政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10-12.认为现代公共财政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从与政府预算有关的组织政府收入、安排政府支出、提供公共品、矫正市场失灵、调整资源配置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概括,分析政府经

51、济行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1998年,“公共财政”这个概念被正式纳入政府的决策之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从此,“公共财政”便成为政府财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高培勇,杨之刚,马珺.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5.。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基点,以市场失灵为前提,其自身具有特定的内涵。1.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是作为政权组织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2.公共财政的分配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分配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即为了保证那种通过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的资源配置领域,能够获得充分的财力保证。3.公共财政的

52、分配依据是凭借政治权力经由非市场渠道进行,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财政类型,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即它处于市场活动之外,为市场的正常和正当活动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服务,从而对市场经济起到完善作用。4.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大最基本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是两个对立的经济活动目标。经济主体开展市场活动,直接追求的是利润目标,而处于市场失灵领域内以弥补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己任的公共财政,追求的只能是社会目标。5.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公共财政作为法治化财政,是指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法律形式,获得对政府财政行使决定、规划、约束和监督的权力 唐

53、朱昌.新编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9.。 2.1.2 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大最基本的特征。1. 公共性。公共财政强调两个层次的公共性:一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公共性,二是相对于民众而言的公共性。相对于市场而言,财政是在公共领域配置资源,按照现有流行理论的逻辑,公共领域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领域,由于具有价格信号,市场在公共领域无法配置资源,而公共领域的资源配置又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极其重要,关系到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状况。第二层次的公共性,即相对于民众而言的公共性,是指公共资源的形成、支配和使用旨在为民众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而非国家机器自身。一

54、方面,政府利用财政手段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运用政治、法律程序从民众手中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源 高培勇,杨之刚,马珺.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11.。2.非营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之所以不能追求利润目标,而只能追求社会目标,这是由政府具有的政治权力所根本决定的。政府不仅拥有从事公共经济活动的权力,而且还拥有政治权力。尽管政治权力要受到经济权利的根本支配,但政治权力一旦产生,它又凌驾于经济权利之上。如果政府被允许追逐市场盈利,则它将很自然地依靠自身的政治权力,去实现自己的追逐市场赢利的愿望,其直接结果将干扰和破坏市场的正常活动过程 唐

55、朱昌.新编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9.。2.2 公共财政体系相关概念2.2.1 公共财政收入体系的概念公共财政的收入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税收、制度化的收费和公债。税收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制度化的收费处于辅助地位,公债虽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但它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往往不能作为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建国初期以来,农业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我国农业税一向实行低税政策,但农业部门创造的价值,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工农商的价格的“剪刀差”转移到相关的工业部门,而后通过工业部门上缴税收集中为财政收入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7 .。 2004年,中央作出了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决策,并先在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其他省份降低农业税税率。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韩俊.14亿人的粮食安全战略m.海南: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2:18-19.。 因此,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