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建设名称:花卉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三、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四、项目参加建设单位:五、项目建设时间:2006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六、项目建设依据依据中央 1 号文件关于加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沼气建设的相关精神,农村沼气建设国债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筑府通200052 号)以及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的要求,根据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将农村沼气大力普及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的精神和市委 王晓东书记在七届十四次全会上提出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建设,

2、实现贵阳市跨越式发展,三年完成农村“四改一气”建设任务的要求,根据编制的贵阳市2006-2008 年“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项目规划,加快我市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根据市发改委关于贵阳市建设“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项目立项的批复(筑发改农经字2005693 号),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七、项目方案编制原则1、在贵阳市20032010 年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多能互补的农村新型能源进行综合建设,配套相关项目协调实施,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建设。2、注重项目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3、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结合多项目综合配套建设,高标准建

3、设项目。八、项目方案编制目的1、在项目立项方案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必要性及技术经济的研究、论证。2、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项目涉及提供依据。3、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充分依据。4、完善基本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供科学合理依据。九、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一)“四改一气”建设规模三年新建“四改一气”184910 套,其中:2006 年新建“四改一气”70000 套,2007 年新建“四改一气”65000 套,2008 年新建“四改一气”49910 套。(二)配套建设内容1、“三沼”综合利用 :每年推广“三沼”综合利用 25万亩(次),三年共计推广 75 万亩(次)。2、示范点建设

4、:参照贵阳市“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示范点建设标准,每年完成生态能源示范点 3 个,三年共建成 9 个。3、后续服务网点及配套设施建设: 每年建村级后续服务网点 100 个,三年共计 300 个。到 2008 年底,全市后续服务网点达 400 个,其中县级 10 个,乡级 78 个,村级 312个。4、技术培训工作:新增培训技工 1000 名,使技工人数达到 2300 人。(三)建设布局以开阳县、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为主,重点是以烧柴、烧煤为主的农村地区、贵阳市 生活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畜牧业养殖小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生态经济示范村。十、项目投

5、资概算项目三年共计投入建设总资金 6.21292 亿元。其中省级投入 4800 万元、市级财政投入 7500 万元,县级配套投入1.03053 亿元,国开行贷款 1.675 亿元,农户自筹 2.27739亿元。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在“十五”、 “十一五”期间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工程。项目从 2000 年开始建设,六年来,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上下齐抓共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名符其实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是我市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和

6、重点项目,获得了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建设热情,因此,市委王晓东书记在七届十四次全会上提出了关于三年完成农村“四改一气”建设任务的要求,项目是为民办的实事工程,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目前,贵阳市农村用能较为单一,农村主要生活能源(燃料)形式仍然以柴、煤为主,部分地区(例如城郊地区)的农户使用上了液化气、煤气、电等生活能源,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农村以柴煤为主要生活用能的约 34 万户,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和煤炭资源;农户长期以来大量采集柴草作燃料,致使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对耕地资源掠夺式利用,导致地力逐渐衰退,农作物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日

7、趋严重,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品质差,减缓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目前国家对小煤窑实行关井压产政策,主要靠小煤窑供应的农村能源消费,必须寻求新的路子。“四改一气”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补充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及小煤窑关井压产后用能的不足,使农民用上了高效、清洁的能源。同时结合沼气综合利用,农户户均增收节支800 元左右(农经部门统计结果),经济效益明显,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增强了农户的环保意识,有效地遏制了对森林植被的砍伐,取得了良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三大效益收效快,宜加大推广力度。第三章项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按照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发展“畜、草、果(药)、沼、水、路(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为模式,充分发挥沼气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纽带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在农村的普及,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项目通过三年的建设,20062008 年建设目标为“四改一气”184910 套,到 2008 年底全市累计建

9、成“四改一气” 273602 套,覆盖全市总农户的 57.97%,受益农民约 100 万人。届时我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带动养殖业及种植业发展,使我市农业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章项目建设原则一、坚持以农户要自愿、市场为导向、经济打基础的原则;二、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原则;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四、坚持政府引导、区县匹配、企业参与、农户部分出资的原则;五、坚持花卉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水平,达到最高效益、服务“三农”的原则。七、坚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相结合,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一、“四改一气”建设规模三年新建“四改一气”184910 套,其中:2006 年新建“四改一气”70000 套,2007 年新建“四改一气”65000 套,2008 年新建“四改一气”49910 套。二、配套建设内容1、“三沼”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沼肥综合利用,打造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沼肥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模式中的作物生产系统。是将上一级生产废弃物再利用作为下级生产原料,形成无害化循环。每年推广 “三沼”综合利用 25 万亩(次),三年共计推广 75 万亩(次)。2、示范点建设:参照贵阳市“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示范点建设标准,突出示

11、范点的带动作用,设立以村或村民组为单位的项目精品示范点,配套相关项目,高标准组织建设,提高示范点上的整体建设水平,达到以点促面的目的,每年完成生态能源示范点 3 个,三年共建成 9 个。3、后续服务网点及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指挥得当、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后续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的维护积极性和具体负责维护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 性,提供维护有偿服务,使后续管理维护走市场化以气养气、以气养技的持续发展道路。每年建村级后续服务网点100 个,三年共计 300 个。到 2008 年底,全市后续服务网点达 400 个,其中县级 10 个,乡级78 个,村级 3

12、12 个。4、技术培训工作:按照贵阳市农村能源技术队伍培训管理办法对施工人员实行统一培训,采取室内培训与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省、市重点推广的池型进行建池、维护等知识、技能的培训。为保证项目完成,需新增培训技工 1000 名,使技工人数达到 2300 人。5、进户路改造:为了更好地贯彻“整村推进”原则,配合村寨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村寨道路状况,配套沼气池建设进行进户路改造。每年进户路改造 300 公里,三年 900 公里。三、项目建设地点以开阳县、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为主,重点是以烧柴、烧煤为主的农村地区、贵阳市生活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畜牧业养殖小

13、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生态经济示范村。单位:户、套、年20062008 年建设任务2006 2007 2008累计完 累计完成成数数占总农合计户百分比表一2006-2008 年“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计划任务表度区县总农户数已建户数开阳9677728698息烽5553911841修文6403613873清镇10055914312乌当588707933花溪554304320白云178927030南明815445小河8132430高新170云岩657540合计47196488692年年年2500021560219406850097198100.45500500050001550027341

14、49.2487050004970148402871344.8180001800018000540006831267.94000400080001593327.11100011440224402676048.312001200823046.02412412863.5554355.3184184354400.670000650004991018491027360257.97第六章项目建设资金估算与筹措一、资金构成:资金主要来源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省级财政投入、二是市级财政投入、三是县级财政投入、四是银行贷款、五是农民自筹。二、资金概算:项目三年共计投入建设总资金 6.21292 亿元。其中省级投入

15、4800 万元、市级财政投入 7500 万元,县级配套投入 1.03053 亿元,国开行贷款 1.675 亿元,农户自筹 2.27739 亿元。2006 年新建“四改一气”7 万套,投入总建设资金 2.35445 亿元。省级投入 1600 万元、市级财政投入 2500 万元,县级财政匹配投入 4071.15 万元,国开行贷款 7000 万元。农民自筹 8373.35 万元。2007 年新建“四改一气”6.5 万套,投入总建设资金2.17 亿元。省级投入 1600 万元、市级财政投入 2500 万元、县级财政匹配投入 3688.2 万元,银行贷款 6250 万元。农民自筹 7661.8 万元。2

16、008 年新建“四改一气”4.991 万套,投入总建设资金 1.6884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 1600 万元、市级财政投入 2500 万元、县级财政匹配投入 2545.95 万元,银行贷款 3500 万元。农民自筹 6738.75 万元。第七章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一、资金补助标准:“四改一气”建设共需投入 3200 元/套,其中:市级以上财政补助标准为 1500 元/套(沼气池700 元/口,改圈 400 元/间,改厕 200 元/座,改灶 200 元/个)。市级补助标准为 10000 元/公里。二、资金使用计划(一)2006 年度年度2006 年度建设任务 省市财政 区县财政银行农户自筹合计投入

17、资金 2.35445 亿元,其中“三改一气”2.24 亿元,进户路改造 600 万元,后续服务体系及技术培训 200 万元,示范点建设 344.5万元。区县贷款开阳250003750112531258000息烽5500825247.5687.51760修文4870730.5219.15608.751558.4清镇18000270081022505760乌当40006003003801280花溪11000165082510453520白云1200180204384南明24136.1540.9777.12小河50.750.851.6高新18427.631.2858.88合计7000010255.5

18、3771.1570008373.3522400(二)2007 年度投入资金 2.17 亿元,其中“三改一气”2.08 亿元,进户路改造 600 万元,后续服务体系及技术培训 200 万元,示范点建设 100 万元。(三)2008 年度投入资金 1.68847 亿元,其中“三改一气”1.59712 亿元,进户路改造 600 万元,后续服务体系及技术培训 200 万元,示范点建设113.5 万元。项目“三改一气”(改厕、改圈、改灶、沼气池)串户路改造后续服务及 示范点建设技术培训建设省市财政区县财政农户自筹合计年度任务市级财政区县财政合计市级财政市级财政省政10255.2006700003771.

19、158373.352240030030060020010010520076500097503388.27661.8208003003006002001002008499107486.52245.956238.7515971.23003006002001008合计184910274929405.322273.959171.290090018006003002“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资金构成表第八章 项目验收方法与标准一、项目验收标准二、项目验收方法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加强该项目的督促检查,各区 市县组织相关部门加强督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根据关 于贵州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贵阳市“

20、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项目验收标准,进行半年检查和年终验收,采取“一听二抽三看四问”的方法,验收小组听取各县(区、市)汇报、实地抽样检查与逐户检查相结合,查看档案资料,查访项目农户,要求乡镇自查率达100%,区、县(市)抽验率不低于建设任务的 30,市级抽查率不低于 5,并根据抽 查结果按照贵阳市“四改一气”生态建设建设项目验收标 准及评分标准进行评议验收,对项目建设进行严格的质量 把关,杜绝弄虚作假,对项目建设中成绩突出,有重要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第九章 项目组织保障措施(一)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沼气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的一个重要组

21、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将沼气建设列为本级政府一级考核目标实事来抓,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权、利,主动督促、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多部门、多渠道配合,做好综合配套采取多部门配合、多渠道筹资、多项目覆盖的方式,做好项目建设综合配套,保证项目建设高标准、提高项目的综合效应。同时,由相关单位和部门为项目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其中,公安部门做好爆破、运输协调工作,移民部门做好移民搬迁配套建设工作,教育部门做好中小学创业基地小伙房建设协调工作,国土部门做好用地审批协调工作,金融部门做好农民信贷协调工作,为项目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

22、)办示范、抓样板,做好点面结合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整村推进”的原则,按照生态经济村和“多位一体”养殖小区建设标准,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村能源模式和特色农业,培育示范村支柱产业,提高示范村的整村带动效应,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效应。集中技术力量和经费投入,充分发挥示范区综合示范效应,促进项目的全面实施。(四)采取“六制二化”,完善管理体系采取项目补助实物制、项目公众监督制、 项目后续管理制、 施工人员许可准入制、资金管理监督制,物资采购招标制,档案和信息管理电子化、项目管理图斑化等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系,为项目建设打好基础。(五)严把工程建设质量标准重点推广贵州多能高效AB 型沼气池等池型,并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具体包括: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BGT47502002)、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标准(GBT47512002)、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