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法律论文:浅析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摘 要:法律与宗教是维系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宗教对法律的影响直接触及到社会的制度层面与价值层面。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律信仰,形成法律至上的权威。关键词:法律;宗教;法律信仰;法治建设有人群的地方就须有法律,法律使人们生活有序。有苦难的地方就需有宗教,宗教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它们彼此处于对立之中:法律以其稳定性制约着未来;宗教则以它的神圣观念向所有既存社会结构挑战。然而,它们同时又互相渗透,互相延伸,共同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一、法律与宗教互相联系交织难解首先,法律在起源阶段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在古
2、代,僧侣与立法者及法官们的职能常有相一致的地方。法律由习惯发展而来,而许多习惯是依靠宗教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在原始社会,伴随着物质生产劳动的发展,人类社会意识已经产生,但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领域,并且非常朦胧而肤浅。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对物质生产劳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都以十分粗糙、简陋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类最初的习惯或法律都与原始的崇拜、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混沌地交织在一起。其次,法律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宗教相结合共同担当某种职能。一切古代的法律几乎都具有更为广义的神权政治的属性。在人类早期阶段,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那时的君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总是把其统治的渊源归结
3、于上帝、归结于神。汉谟拉比法典把古巴伦国王汉谟拉比称为神的代理人,是诸神把国家交给他进行统治。中国历代的皇帝自称是“天子”,是“奉天承命”,统治子民。古希腊人的法律观念中也包含了宗教,宗教教条是其重要的内容。再次,宗教同法律的价值有某些相通之处,两者的主要倾向相似,都是使人向善。孟德斯鸠指出:“宗教和法律的主要倾向应该是使人成为好公民。”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法律除了制度属性以外,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联系。“法律的神圣性弘扬光大,几乎使其成为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观念上也认为它同时具有法律和宗教的双重作用。”宗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人们的一种向善追求,培养人的善
4、德品质。这同法律的正义价值有相通之处。或者说,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包括“使人向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混乱,甚至使人们精神上有所依靠与寄托。二、宗教对法律有着重要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一直对法律发生着重要的影响。美国社会法学家庞德曾指出:“如果不考虑宗教,我们就难以得到美国法制史的完整图画,也就无法理解上个世纪的美国法律” 。宗教对法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可以推动国家立法。许多宗教教义实际上都表达了人类的一般价值追求,它们大部分被法律吸收,甚至成了立法的基本精神。圣经、古兰经等宗教经典,分别对西方两大法系、伊斯兰法、古印度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比如,
5、基督教圣经对西方自然法理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自然法理论又是西方两大法系立法的思想基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被广泛传播,后来影响法律制度,产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圣经中的诚实、公正的观念对形成西方衡平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二)宗教影响司法程序。从行使司法审判职能的司法机关来说,在宗教作为国教和政教合一的地方,宗教法庭直接掌握部分司法权。在中世纪的西欧,教会独立行使司法权,世俗政权则负责执行教会的命令,如给予教徒开除教籍的处分者,在法律上就成为放逐法外之人。中世纪教会司法权不但及于教徒,而且及于俗人,对教会执事提起民事诉讼、执事向俗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未获公正解
6、决者,均由宗教法庭管辖。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教会行使司法权,法官均为教会权威人士。从诉讼审判方式来看,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同时,宗教宣扬的公正、诚实、容忍、爱心等观念对司法也有影响。(三)宗教信仰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宗教提倡与人为善,忍让精神等,都会使公民习惯于循规蹈矩,不为损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宗教对超自然的崇拜,各种精神祭祀等等,均会使法律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增加法律的威慑力。例如,中国古代就有着天人感应和鬼神惩罚的传说。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情况。东汉建初元年大旱,谷贵,杨终上书以为刑法过严所致:“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连,掠考冤滥,家属徙边愁困穷民,足以感
7、动天地,移变阴阳矣!”终于使章帝纳其言,刑法有所宽和。当然,宗教对法律也有消极影响。由于宗教信仰产生的激情,会导致过分的狂热,某些宗教甚至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宗教因其故有的保守性,通常成为法律进化的阻力。宗教一般是以往社会价值的沉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又有滞后性,加之宗教本身具有价值圣化倾向,往往抵制新的价值观念。三、宗教精神对我国法治推进的启示在我国历史上,王权一直占统治地位,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于全国,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宗教和宗教价值观。同时儒家文化一直强调德主刑辅,内圣外王,很少对法律的精神、理念进行探索并给予理论上的支撑。所以,在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树立法律权威,使之神圣化。
8、但我们所说的法律神圣化并不是要把法律变成宗教的教义。因为这样做并不是社会的文明进步,而恰是历史的倒退。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制定良法,坚持程序正义,加强法律信仰:首先,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要体现自然法的理性。法治社会的法必须是良好的法律。法律成为良法的关键是我们在立法时必须把宗教所包含的一些平等、博爱、自由、善良的精神融入立法过程中。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体现宗教的平等精神,博爱精神。不应把法看成是治民之具,而应把法看成是衡量是非正义的尺度。在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的设置上,要体现平等的要求,给相同的人以相同的待遇,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其次,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坚持程序正义。防止执法者成为法律杀手
9、,执法者在执法中要体现法律的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古罗马法学界对法最流行的定义是“法律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是自由、秩序和正义的体现。在执法中必须体现正义精神,执法者必须做到公正地处理人际纠纷,要求在一切场合见义勇为,也要求不以自己的法律智慧去规避法律、危害社会。诚如是,我国成为法治国家将指日可待。最后,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加强法律信仰。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法律至上,才有法治秩序。无论个人如何道德高尚或聪明睿智,都难以匹敌理性客观的法律。“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国的封建法律文化视法为刑,给人以可怕的联想,导致对法律的普遍回避心理,更严重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信仰以信任为基础。司法腐败现象的危害,莫过于粉碎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感,使人们丧失使用法律的兴趣。法律功能的发挥与其说是人们遵守法律的结果,不如说是人们使用法律的结果。不信任法律自然便谈不上去使用法律。参考文献1王玉宝.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软件应用高级试题解析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反思与改进教学策略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韩语TOPIK中级考试真题卷历年真题解析与备考策略试卷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消防宣传教育方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策略试题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演练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与应用真题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实操技能模拟试题解析集
- 2025年书法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卷:书法教学评价标准与考核试题
- 2025年消防安全标识识别培训考试题库(实操技能)法律法规试题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解析:征信法规解读与信用修复机构试题
- 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人工智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杠杆(解析版)
-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PDF解密
- 火电厂汽包水位运行故障诊断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 上海中小学创新试验室建设指引
- 蜜雪冰城财务分析
- 2024年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比长短(一)课件
- 民事起诉状(交通事故赔偿)
- 物业服务方案【投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