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第一讲:第一讲: 考点巡视;总述怎样鉴赏诗歌考点巡视;总述怎样鉴赏诗歌 二诗歌鉴赏步骤:二诗歌鉴赏步骤: (一)在背景中理解文本在背景中理解文本(看题目、作(看题目、作 者、注释等)者、注释等) 1.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 (怀古、送别诗)(怀古、送别诗) 2.2.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 作风格。作风格。 3.3.看注释,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 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 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问题,
2、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 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 摩出一定的内容来。摩出一定的内容来。 (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1.1.疏通字面意思疏通字面意思 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 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 省略等。省略等。 2.2.挖掘深层挖掘深层情感情感 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 进而把握其意境。进而把握其意境。 (三)分析艺术手法(三)分析艺术手法 -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
3、语言的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 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 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 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 托。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托。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 抒发感情的。抒发感情的。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类类 别别 概概 念念 说说 明明例例 句句 1.1. 表表 达达 方方 式式 记记 叙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描 写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4、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 绘和刻画绘和刻画 议议 论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示的意见示的意见 抒抒 情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 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 接抒情。接抒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 风大散关风大散关”(陆游(陆游书愤书愤) 1.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雨初歇 2.2.方宅十余亩,草方宅十余亩,草 屋八九间屋八九间 多多 情情 自自 古古 伤
5、伤 离离 别别 , 更更 那那 堪堪 冷冷 落落 清清 秋秋 节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不得开心颜 类类 别别 概概 念念 说说 明明例例 句句 表表 达达 技技 巧巧 修修 辞辞 手手 法法 比比 喻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 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 为明喻、暗喻、借喻。有为明喻、暗喻、借喻。有 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 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借借 代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 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 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部分代
6、表全体,具体代替 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 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 蓄。蓄。 夸夸 张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 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 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羁鸟念旧林,池鱼思羁鸟念旧林,池鱼思 故渊故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对此欲倒东南倾 类类 别别 概概 念念 说说 明明例例 句句 设设 问问 先提
7、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 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 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 回味。回味。 反反 问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 烈感情烈感情 起起 兴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辞 1.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 1.1.便便 纵纵
8、有有 千千 种种 风风 情情 , 更更 与与 何何 人人 说说 ? 2.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能饭否。 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弦一柱思华年 类类 别别 概念概念说说 明明例例 句句 表表 现现 手手 法法 用典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
9、深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 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 意于言外。意于言外。 联想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 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 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衬托衬托 或烘或烘 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 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 衬两种衬两种 渲染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 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 效果。效果。 1.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天下
10、归心 2.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杜鹃杜鹃 3.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此 去去 经经 年年 , 应应 是是 良良 辰辰 好好 景景 虚虚 设设 。便。便 纵纵 有有 千千 种种 风风 情情 , 更更 与与 何何 人人 说说 ? 1.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2.2.碧云天,黄花碧云天,黄花 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鸟飞回。 类类 别别
11、概念概念说说 明明例例 句句 表表 现现 手手 法法 对比对比 对照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 形作对照,互相比较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直抒直抒 胸臆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 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 有哲理性的思想。有哲理性的思想。 借景借景 抒情抒情 融情融情 于景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 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 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 感情。感情。 托物托物 言志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
12、者的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 心志。心志。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 鞍少驻初程。鞍少驻初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江春水向东流。 2.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 销万古愁。销万古愁。 1.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2.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陆游陆游卜算子卜算子咏梅咏梅 类类 别别 概念概念说说 明明例例 句句 表表 现现 手手 法法 叠字叠字 用重叠的字表达一种特用重叠的字表达一种特 殊的效果殊的效果
13、 以古以古 讽今讽今 借古事讽现实借古事讽现实 怀古怀古 伤今伤今 借对往事的追怀表达今借对往事的追怀表达今 天的不得志天的不得志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作用。起到了(某某)作用。 依考点、据命题逐一突破依考点、据命题逐一突破 第二讲:第二讲: 明常识,找意象,感画面,体悟意境明常识,找意象,感画面,体悟意境 附录: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附
14、录: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举例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某 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 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 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 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 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 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 一、鸿雁一、鸿雁
15、 1. 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 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闻闻 雁雁 韦应物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寒 塘塘 赵赵 嘏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 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动游子的
16、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 我国古代有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 通音讯,所以又让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大雁承担了“信使信使”的使命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 生。生。 李煜李煜清平乐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 二、月亮二、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17、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 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 分离。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 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最典型的当是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李白的静夜思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如李煜的还如李煜的相见欢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
18、桐深院锁清秋。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 头。头。 不仅如此,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 如杜甫的如杜甫的月夜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未解忆长安。”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 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 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今夜
19、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 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 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 了一层。了一层。 三、登高(登楼,登台)三、登高(登楼,登台) 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 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 了愁从中来。因此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
20、怀远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是常见情思: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晏殊蝶恋花蝶恋花 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 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面对无垠的空 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
21、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 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 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 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 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 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最有代表性的当是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陈子昂的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22、 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四、落花(落红)四、落花(落红) 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 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美丽鲜活美丽鲜活 的生命的凋零,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的生命的凋零,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 如杜甫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 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
23、然体现在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 今与昔的对比中,也全浓缩在今与昔的对比中,也全浓缩在“落花时节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了。想这四个字里了。想 当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意气当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意气 风发,壮志凌云,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如今,诗人和友风发,壮志凌云,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如今,诗人和友 人历经时世艰难,流落江南,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人历经时世艰难,流落江南,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落花时落花时 节节”;大唐王朝经过;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 “落花
24、时节落花时节”。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 五、日暮(夕阳)五、日暮(夕阳) 1 . 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李商隐登乐游原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城. 秦观秦观满庭芳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辛弃疾水龙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 2 .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25、也是,也是客愁思家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的一个符号,而 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如马致远如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枯藤老: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天涯。 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 暗示日暮已经降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暗示日暮已经降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 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如:如:
26、愁愁 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下面再简单地谈一下其他的一些常见意象。下面再简单地谈一下其他的一些常见意象。 就动物而言就动物而言 1.杜鹃(子规):悲鸟,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杜鹃(子规):悲鸟,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 如李白如李白蜀道难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如秦观如秦观踏莎行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与杜鹃声相似的还有与杜鹃声相似的还有猿啼。猿啼。 如白居易如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如杜甫如杜
27、甫登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燕子:表达喜悦之情。燕子:表达喜悦之情。 如杜甫如杜甫绝句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如白居易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泥。” 但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但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 如晏殊的如晏殊的蝶恋花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 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穿朱户。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穿朱户。” 如晏几道如晏几道临江仙临江仙:“落花人独立,
28、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 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 现自己品行的高洁。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的如虞世南的蝉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 远,非是藉秋风。远,非是藉秋风。” 如骆宾王如骆宾王狱中咏蝉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 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但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但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 如柳永如柳永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29、雨初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 如严维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 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如张继如张继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就植物而言就植物而言 6. 菊菊因陶渊明: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而有隐逸风范隐逸风范。 7. 桐梧是个哀愁的意象桐梧是个哀愁的意象。
30、 如李煜的如李煜的相见欢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 如温庭筠的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其他其他 8.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洁白、剔透、冷傲常常用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洁白、剔透、冷傲常常用 来表现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来表现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 如柳宗元如柳宗元江雪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
31、江雪。翁,独钓寒江雪。” 如张孝祥如张孝祥念奴娇念奴娇过洞庭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肝肺皆冰雪。” 9. 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常常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常常 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李白李白子夜吴歌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总是玉关情。” 其他一些常见意象其他一些常见意象 当然,鉴赏古诗词不能生搬硬套。如果不对原诗作具体分析,当然,鉴赏古诗词不能生搬硬套。如果不对原诗作具体分析
32、, 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那就大错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那就大错 特错了。特错了。 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中就是愁的代名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中就是愁的代名 词。词。”但诗人刘禹锡的但诗人刘禹锡的秋词秋词却写道: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 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如王维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 还如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还如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己亥杂诗中写道
33、:中写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是: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是: 意象意象意境意境情感。分析意象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这就好情感。分析意象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这就好 比一个词语你仅知道它的一般意义是不够的,你还得结合具体语比一个词语你仅知道它的一般意义是不够的,你还得结合具体语 境去分析它的特定含义。境去分析它的特定含义。 第三讲:第三讲: 怎一个情字了得(情感)怎一个情字了得(情感) 补充:诗词鉴赏中补充:诗词鉴赏中“情景关系母题情景关系母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2005年全国高考诗词鉴赏年全国高考诗词鉴赏 春行即兴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
34、萋萋,涧水东流复西归。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西归。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请从问:请从“景景”和和“情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 分析:赏情与景题,就是考意象(景物)与情感相结合的鉴赏能力。分析:赏情与景题,就是考意象(景物)与情感相结合的鉴赏能力。 这是高考的核心题型,其他题型大多是这是高考的核心题型,其他题型大多是“情景关系情景关系”题的变式。题的变式。 思路:从全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入手,探究景物特点,才能准确思路:从全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入手,探究景物特点,才能准确 地把握情与景所营造的意境(一定要找到景与情的结
35、合点)。地把握情与景所营造的意境(一定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 答题步骤:所写景物答题步骤:所写景物景物特征景物特征景物中包含的情感景物中包含的情感营造营造 的意境的意境抒发的情感。抒发的情感。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全诗写了全诗写了景物,这些景物景物,这些景物 (特点),营造了(特点),营造了气氛,表达了气氛,表达了 情感。情感。 对照参考答案,自行体会:对照参考答案,自行体会: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 山有花有鸟,一句一景,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但是山有花有鸟,一句一景,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但是 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
36、情,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花自落花自落”“”“鸟空啼鸟空啼” 之景不仅显出山的宁静,而且从中更透出伤春凄凉之情之景不仅显出山的宁静,而且从中更透出伤春凄凉之情 第四讲第四讲 着一字尽得风流,扣一句提领全诗(炼字、炼句)着一字尽得风流,扣一句提领全诗(炼字、炼句)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大漠孤烟直直,长河落日,长河落日圆。圆。(王维(王维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2、海上、海上生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远) 3、气、气蒸蒸云梦泽,波云梦泽,波撼撼
37、岳阳城。(孟浩然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野旷天低低树,江清月树,江清月近近人。(孟浩然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宿建德江) 5、寒山、寒山转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众鸟高飞尽尽,孤云独去,孤云独去闲闲。(李白。(李白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7、即穿巴峡到巫峡,便、即穿巴峡到巫峡,便下下襄阳向洛阳。襄阳向洛阳。 (杜甫(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星垂平野、星垂平野阔阔,月,月涌涌大江流。(杜甫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旅夜书怀) 9、映阶碧草、映阶碧草自自春色,隔叶黄鹂春色
38、,隔叶黄鹂空空好音。(杜甫好音。(杜甫蜀相蜀相) 1、“直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 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 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生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蒸蒸”写出湖面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写出湖面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
39、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 “撼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低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近”字写月亮仿字写月亮仿 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转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 它的动态来。它的动态来。“日日”即即“天天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日”字,令人感觉它字,令人感觉它
40、 始终如一的守恒。始终如一的守恒。 6、“尽尽”与与“闲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 感到格外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感到格外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 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7、“穿穿”写在险恶的三峡中舟行如梭,写在险恶的三峡中舟行如梭,“下下”写出峡后顺流急驶,准确生动。写出峡后顺流急驶,准确生动。 8、星辰低、星辰低“垂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
41、势,景,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 象雄浑阔大。象雄浑阔大。 9、春草、春草“自自”碧,黄鹂碧,黄鹂“空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附录:古诗鉴赏附录:古诗鉴赏炼字炼字 动词谓语动词谓语: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 例例1 1: 咏怀古迹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唐唐】杜甫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珮空归月夜魂。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
42、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首句一个首句一个“赴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把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把“群山万壑群山万壑”写活了,化静为动。写活了,化静为动。 在作者的想象中,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势若巨龙奔驰。作者借高山在作者的想象中,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势若巨龙奔驰。作者借高山 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把她写得惊天动地。一个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把她写得惊天动地。一个“赴赴”字,既写出了山势的不字,既写出了山势的不 凡,还表现出作者对王昭君的感情,在作者心中王昭君是一个英雄。凡,还表现出作者对王昭君的感情,在作者心中王昭君是一个英雄。 例
43、例2 2: 暮江吟暮江吟【唐唐】白居易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一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照”,却说,却说“铺铺”,形象地表现出,形象地表现出“残阳残阳” 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这一实景;同时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这一实景;同时“铺铺”字也给人平字也给人平 缓的感觉,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缓的感觉,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修饰语: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或副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
44、关注重点。大部分为形容词或副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重点。 例例1 1: 蜀相蜀相【唐唐】杜甫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四两句诗表面是写景,实质上却是抒情,这两句中的关键词是运用三、四两句诗表面是写景,实质上却是抒情,这两句中的关键词是运用 了互文手法的了互文手法的“空空”与与“自自”,尽管阶前的春草十分碧绿悦目,尽管藏身在,尽管阶前的春草十分碧绿悦
45、目,尽管藏身在 森森柏叶之中的黄鹂的歌唱十分好听悦耳,但是一加上森森柏叶之中的黄鹂的歌唱十分好听悦耳,但是一加上“自自”、“空空”二字,二字, 就将这草色莺声一齐抹倒,此时的诗人对美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里正就将这草色莺声一齐抹倒,此时的诗人对美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里正 在怀念诸葛亮而在怀念诸葛亮而“无心问津无心问津”;同时,春草;同时,春草“自自”碧,黄鹂碧,黄鹂“空空”啼,景色啼,景色 幽美却无人问津,足见其凄清。所以,幽美却无人问津,足见其凄清。所以,“空空”与与“自自”,一写出了对诸葛亮,一写出了对诸葛亮 的敬仰之情景,二写出了景色的凄清,是很有表现力的关键词。的敬仰之情景,二写
46、出了景色的凄清,是很有表现力的关键词。 叠词:叠词:在诗文中,叠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在诗文中,叠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作用:或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有些叠词绘声绘色,作用:或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有些叠词绘声绘色,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例1 1: 声声慢声声慢 【宋宋】李清照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47、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 悴损,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开头连用开头连用1414个叠词写出了李清照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个叠词写出了李清照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环境环境“冷冷清清冷冷清清”,感觉,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戚戚”,内心,内心“戚戚戚戚”。如此。如此 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但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但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 而是从刻画冷
48、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 例例2 2: 登登 高高 【唐唐】 杜杜 甫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说落木说落木“萧萧萧萧”而下,使人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使人联想到落木而下,使人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使人联想到落木 落下的声音,于无形中传达出秋景的凄清萧瑟;说长江落下的声音,于无形中传达出秋景的
49、凄清萧瑟;说长江“ 滚滚滚滚”而来,使人如而来,使人如 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表达出诗人心中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两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表达出诗人心中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两 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 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表颜色的词: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 或宾语用。或宾语用。所着颜色一般增强描写的色
50、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所着颜色一般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表现心情。表现心情。 例例1 1: 渔歌子渔歌子 【唐唐】张志和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表现出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作者爱自这首词描写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表现出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作者爱自 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最吸引我们的是词前两句中作者调用各种颜色所表现出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最吸引我们的是词前两句中作者调用各种颜色所表现出 的那幅初春的那幅初春 美景。烟雨中的青山,天空中
51、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美景。烟雨中的青山,天空中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 色泽鲜明而又柔和协调,气氛宁静而又充满生机。体现了作者高远、冲澹、悠然色泽鲜明而又柔和协调,气氛宁静而又充满生机。体现了作者高远、冲澹、悠然 脱俗的意趣。脱俗的意趣。 例例2 2: 绝句二首杜甫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前两句诗状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上碧、白、青、红这首诗前两句诗状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上碧、白、青、红 四种颜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为后面写归思作反衬,是一种典型四种颜色,景象
52、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为后面写归思作反衬,是一种典型 的以的以“乐景写哀乐景写哀”的表现的表现 手法。同时,诗中以动词手法。同时,诗中以动词“燃燃”来表颜色,给来表颜色,给 人以动感和鲜活的感觉,与王安石的人以动感和鲜活的感觉,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以形容词中以形容词“绿绿” 来写春风的到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来写春风的到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词动词: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的情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的情 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 修饰语:修饰语:从表现手法,表现景物的特点、人物情感等从表现手法,表现景物的特点、人物情感
53、等 角度来解答语言的妙处。角度来解答语言的妙处。 叠词:叠词:从表现景物的特点、人物情感、形式音韵美的从表现景物的特点、人物情感、形式音韵美的 角度来解答。角度来解答。 表颜色词:表颜色词:从表现从表现诗歌的意境,渲染气氛,表现心情诗歌的意境,渲染气氛,表现心情等等 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 1、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诗中“转转”“”“日日”
54、“”“余余”“”“上上”四个动词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四个动词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 析。析。 2、 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的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的“系系”和和“啼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 别予以简要分析。别予以简要分析。 3、 绝句四首绝句四首 杜甫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55、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分析诗歌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请分析诗歌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4、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唐】李益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本诗前两句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本诗前两句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5 、夜夜 刘方平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请简析最后一句中请简析最后一句中“新新”字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作用。字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作用。 【巩固
56、训练巩固训练】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本诗用语传神,、本诗用语传神,“转转”字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随天色向晚,山色字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随天色向晚,山色 变暗,着一变暗,着一“转转”字,山是静止的,但凭借颜色的渐变把静止的山写出了动态的字,山是静止的,但凭借颜色的渐变把静止的山写出了动态的 美。水是流动的,美。水是流动的,“日日”字写出流水的始终如一的守恒,字写出流水的始终如一的守恒,“日潺湲日潺湲”,就是日日,就是日日 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余余”字写出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富有包孕字写出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富有包孕 地显示了落日
57、的动态和趋向,在时空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空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上上”字不仅字不仅 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展示已经上升到相当的高度。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展示已经上升到相当的高度。 2 2、 这首诗写于作者搬家之时。作者来辞别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这首诗写于作者搬家之时。作者来辞别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 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伸出手臂牵扯人的衣襟,不让离去。用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伸出手臂牵扯人的衣襟,不让离去。用“系系”字既切合字既切合 都柳条藤都柳条藤 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的依蔓修
58、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的依 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 凄凄惜别,也凄凄惜别,也 容易让人联想到离人伤心的啼哭。这两句把花鸟视为挚友,抒写容易让人联想到离人伤心的啼哭。这两句把花鸟视为挚友,抒写 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南舍的深厚感情,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南舍的深厚感情,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 3 3、“翠柳翠柳”是新绿,刚刚披上绿衣的柳枝上黄鹂在欢唱,充满生机;蓝天上白是新绿,刚刚披上绿衣的柳枝上黄鹂在欢唱,充满生机
59、;蓝天上白 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 中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欢快的中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欢快的 感情。感情。 4 4、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回乐峰前是一片沙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回乐峰前是一片沙 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受降城外,天上、地下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受降城外,天上、地下 满是
60、皎满是皎 洁、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种冷色调的环境正是洁、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种冷色调的环境正是 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 能动征人回乡能动征人回乡 之望。一个之望。一个“尽尽”字又写出了他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全诗把字又写出了他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全诗把 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5 5、这首诗抒写对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感受。构思新颖别致,用语清丽细腻,不落、这首诗抒写对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感受。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木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 汕尾市高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 山东高二联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咖啡店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聚芳族聚酰胺纤维在复合材料加固的应用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CADCAM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城际铁路运营维护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砼构件预制件的模具使用寿命延长考核试卷
- 2025装修合同签订范本「」
- 海上油气平台设计的抗地震性能提升方法考核试卷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荷塘月色》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