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庆安三中18-19学度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1页
黑龙江庆安三中18-19学度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2页
黑龙江庆安三中18-19学度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3页
黑龙江庆安三中18-19学度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4页
黑龙江庆安三中18-19学度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庆安三中18-19学度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

2、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记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滩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

3、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

4、远县境内留下的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1、从文中看,以下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 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2、以下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为哪一项()a 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

5、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 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 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 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二、(9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6、”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

7、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到达尽头。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白。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 b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 夫夷以近,

8、则游者众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6、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第一段主要是记游文字。所记之意不在山、泉、洞本身,而在探密游客多少。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b“其孰能讥之乎”从与前面内容的联系来看,还是在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c第二段主要是谈游山感悟。先明古人观物,思之恒在,往往有所得。借此将议论引向深入:人生践行都必须有“志”,有“力”,有“物”的帮助,做到“尽志无悔”。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深感惋惜。、以下句子皆选自课本,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1)(4)各2分(2)(3)各3分)(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固知一

9、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注释此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8、诗歌前三联和尾联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诗歌题目是“倦夜”,全诗不直言“倦”,但处处可见倦意。试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达“倦”意的?(5分) (三)10、默写(任选六句作答

10、,多项选择多做者按其所答前六句评分,满分6分) (1) 悠悠我心。(短歌行) (2)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3)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 (4)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6)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7)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剌秦王) (8)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

11、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

12、,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

13、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旁边一位中年男士点了点头: 嗯,难怪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真烦人,早就应该把她甩掉了。”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11、以下对于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开篇“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

14、开放”等环境描写,主要起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b“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一句意在讽剌部分素质低下的人民教师,绝非闲笔。c“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为后文埋下伏笔,暗含“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落。d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一语饱含了作者无尽的揶揄与讽剌,暗示了主题。e 小说巧妙地把故事的发生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电梯里,以小见大地表现出“她”带病坚持为大家服务的崇高品质。12、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概括“她”的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中典型的细节描写作简要分析。(不少于三点6分) 13、小说中写到“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

15、,可以疗伤的玫瑰”,作者安插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6分) 14、小说以“病人”为题,写了两种人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作者这样写,意图是什么?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基础知识应用(21分) 1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和知识界的关注和信赖。b 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c 在阔别1992年的辉煌后,中国女篮能

16、够再次成为世界四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队员的年龄结构的合理及世界级中锋陈楠的进步造成的。d园中院吸取我国石窟艺术和广州雕塑技艺的精华,融现代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把室内层楼变成了花草烂漫,泉涧轻流的岭南田园胜景。16、将以下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气概不凡。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鸣沙山看见的月牙泉。 。忽地,惊起一池白鹤。那水极蓝,不能见底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扔一小块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a b c d 17、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

17、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受不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他想到乡下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享受一下夙兴夜寐的恬淡生活。b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演绎了多少如泣如诉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气概。c虽说已经到了二月,我们这里却还是春寒料峭,刚刚暖和了没几天,又刮来了一阵冷风,一连下了好几天冷雨。d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18、“山寨”是目前引起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以下是一个搜索此擎中对于“山寨”一词的解释,请你将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

18、明。(4分)“山寨”是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的一种产业现象。 19、仿照下面的句子,分别以“快乐”、“悲伤”作上下句的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示例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支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枝干的针剌。仿写句: 20、给下面的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4分)据新华社消息:近日,3尊被盗玉佛由福建省福州市警方全程护送,安全运抵海拔近千米的千年古寺闽侯雪峰寺。10月15日凌晨,福州五大禅林之一,素有“南方第一刹”美誉的千年古寺闽侯雪峰寺崇圣禅寺大雄室殿内3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玉佛像被盗。这3尊玉佛系明末该寺达本法师主持兴建寺院时,由缅甸国王所赠,属于稀世珍宝。专案组民警地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的协助下,在宁德高速公路截获被盗卧玉佛,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缴获买家支付的定金9000多元。随后参战民警乘胜追击,在宁德市霞浦县追回另外2尊被盗的坐玉佛,并将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五、(60分)21、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中有这么一段话:“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谁又没曾“衔过青橄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