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_第1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_第2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_第3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_第4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人:王爽主讲人:王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葡萄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葡萄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 糖浓度的调节能力。糖浓度的调节能力。 正常人进食后血糖都会暂时性升高,正常人进食后血糖都会暂时性升高,30-6030-60 分钟后可升到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分钟后可升到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 8.9mmol/l8.9mmol/l,2 2小时左右又会回到空腹水平。小时左右又会回到空腹水平。 这种现象称

2、为耐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 若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则调若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则调 节功能失常,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节功能失常,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 剧上升,短时间不能恢复到原值,称为耐剧上升,短时间不能恢复到原值,称为耐 糖失常现象。糖失常现象。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给受):是指给受 试者口服试者口服75g葡萄糖(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葡萄糖(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 kg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总量不超过75g),于),于 口服糖前及后口服糖前及后1/2、1、2、3小时抽取静脉小时抽取静脉 血测血糖值。血测血糖值。

3、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 1、试验前、试验前3 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 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150 克,但要控制在克,但要控制在250-300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克范围,并且维持正 常活动。常活动。 2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测定空腹血糖。、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测定空腹血糖。 3 3、在、在5 5分钟之内饮入分钟之内饮入200-300200-300毫升含毫升含7575克葡萄克葡萄 糖的糖水(对于儿童按每千克体重给糖的糖水(对于儿童按每千克体重给1.751.75克克 葡萄糖,直达到葡萄糖,直

4、达到75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 后后3030分钟、分钟、1 1小时、小时、2 2小时、小时、3 3小时分别抽取静小时分别抽取静 脉血一次测定血糖。整个实验中不可吸烟、脉血一次测定血糖。整个实验中不可吸烟、 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 1、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口,口 服葡萄糖服葡萄糖30分钟分钟60分钟达高峰分钟达高峰,峰值,峰值 11.1mmol/l;120分钟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 平,即平,即7.8mmol/l。其中服糖后。其中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小时的血糖水 平是最重

5、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 人,可只表现为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糖尿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糖尿 病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 糖耐量减低加重。糖耐量减低加重。 3 3、糖耐量受损: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降。在、糖耐量受损: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降。在 非妊娠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在非妊娠的成年人,空腹血糖在6.11-7.0 6.11-7.0 mmol/lmmol/l,120120分钟血糖水平在分钟血糖水平在7.8-11.1m

6、mol/l7.8-11.1mmol/l 之间。如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之间。如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1/3的人能的人能 恢复正常,恢复正常,1/3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1/3的的 人最终转为糖尿病。而且这些病人不易发生人最终转为糖尿病。而且这些病人不易发生 糖尿病所特有的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或肾糖尿病所特有的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或肾 小球的微血管病变,而容易发生小血管合并小球的微血管病变,而容易发生小血管合并 症,如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病(冠心病或脑卒症,如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病(冠心病或脑卒 中)。中)。 4 4、其他糖耐量异常、其他糖耐量异常 平坦型糖耐量曲线:

7、特征是:平坦型糖耐量曲线:特征是:a a 空腹血糖水空腹血糖水 平正常;平正常;b b 糖负荷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糖负荷后不见血糖以正常形式升 高。不出现血糖高峰。高。不出现血糖高峰。c c 较短时间内(一般较短时间内(一般1 1 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可由于胃排空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可由于胃排空 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延迟,小肠吸收不良引起。或脑垂体、肾上 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引起。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等引起。 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此时由于糖异生作用降低,组织对糖的氧化 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利用加强而表现为糖耐量增加

8、。psps:糖异生:糖异生 是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是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 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 重要过程。重要过程。 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特点是服糖后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特点是服糖后 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且超 过过11.1mmol/l11.1mmol/l,而,而2 2小时后血糖值又低小时后血糖值又低 于空腹水平。这是由于胃切除病人于肠于空腹水平。这是由于胃切除病人于肠 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严重肝损害的病 人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

9、理葡萄糖而使人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 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引起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快,使进一步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加快,使2 2 小时血糖明显降低。小时血糖明显降低。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1.ogttogtt对隐形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对隐形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 用中可简化用中可简化ogttogtt,只取空腹和服糖后,只取空腹和服糖后2 2小时小时 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 2小时值是关键小时值是关键 性的。性的。 2.2.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机

10、能亢进疾病 (如柯兴综合征),有(如柯兴综合征),有70%-80%70%-80%病人有糖耐病人有糖耐 量降低;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量降低;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 前叶功能不全等,都可呈现低平糖耐量曲前叶功能不全等,都可呈现低平糖耐量曲 线。线。 3.3.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 4.4.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 低。低。 5.5.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 可能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关。可能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关。 6.6.肥胖症可出现糖耐量曲线异常

11、,由于脂肪肥胖症可出现糖耐量曲线异常,由于脂肪 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耐量常可降低。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耐量常可降低。 单纯性肥胖糖耐量也可正常或呈低平曲线。单纯性肥胖糖耐量也可正常或呈低平曲线。 7.7.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0.5-1.50.5-1.5小时小时 之间血糖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之间血糖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 主要适应症:主要适应症: 1.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 或持续性尿糖或持续性尿糖 2.2.无糖尿病症状,有明显糖无糖尿病症状,有明显糖 尿病家族史尿病家族史 3.3.有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有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 腹血糖不

12、够诊断标准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 4.4.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 5.5.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 巨大胎儿史的个体巨大胎儿史的个体 6.6.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 病。病。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ogttogtt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饮食、健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饮食、健 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 素等。假阳性可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素等。假阳性可见于营养不良、长期卧床、 精神紧张、急慢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糖精神紧张、急慢

13、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糖 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烟酸、苯妥因纳、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烟酸、苯妥因纳、 利尿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利尿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 2.2.为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ogttogtt试验应尽可试验应尽可 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 糖检测结果糖检测结果 3.3.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可影响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可影响 血糖数值,应在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血糖数值,应在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 进行进行ogttogtt试验试验 4.4.对于胃肠道手术或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糖吸对于胃肠道手术或胃肠

14、功能紊乱影响糖吸 收的患者,糖耐量试验不宜口服进行,需收的患者,糖耐量试验不宜口服进行,需 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5.5.如已诊断糖尿病,可不做该试验(除非为如已诊断糖尿病,可不做该试验(除非为 做胰岛素或做胰岛素或c c肽释放试验)。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ins)就是令受试者)就是令受试者 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 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 糖后糖后1 1小时、小时、2 2小时、小时、3 3小时的血浆胰岛小时的血浆胰岛 素水平,

15、来了解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岛细胞的储备功细胞的储备功 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 疗。疗。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和胰岛素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和胰岛素 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 长短等。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长短等。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 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 服服3 3天后再进行试验。天后再进行试验。 该试验常与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应禁 食一夜后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然后 在五分钟内口服75克葡萄糖(

16、或用100克标准 面粉制作的馒头)。测定空腹、服糖后测定空腹、服糖后3030 分钟、分钟、6060分钟、分钟、120120分钟、分钟、180180分钟的血分钟的血 清胰岛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常与血清胰岛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常与血 糖值呈平行状态,在服糖后糖值呈平行状态,在服糖后30-6030-60分钟达分钟达 到峰值,其浓度为空腹值的到峰值,其浓度为空腹值的5-75-7倍,达到倍,达到 峰值后的胰岛素测定值较峰值应有一个峰值后的胰岛素测定值较峰值应有一个 明显的下降,明显的下降,180180分钟的测定值应只比空分钟的测定值应只比空 腹值略高。腹值略高。 参考正常值:参考正常值: 成年人空腹

17、基础胰岛素参考正常值:成年人空腹基础胰岛素参考正常值: 5-20mu/l5-20mu/l。餐后正常人血清胰岛素。餐后正常人血清胰岛素 峰值约为空腹时的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5-10倍,峰值一倍,峰值一 般出现在餐后般出现在餐后30-6030-60分钟分钟(与进食(与进食 种类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种类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 , 食用馒头则峰值出现慢),食用馒头则峰值出现慢),3 3小时小时 后接近空腹值。后接近空腹值。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1.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型: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 遭到严重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遭到严重破坏,胰岛素分泌

18、绝对不足,见 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 疗。疗。 2.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分泌增多型: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 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 在在2 2小时或小时或3 3小时,多数在小时,多数在2 2小时达到高峰,小时达到高峰, 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 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 该型患者经过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该型患者经过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

19、得良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 好控制。好控制。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 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 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 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 药物治疗有效。药物治疗有效。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用于胰岛用于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细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 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诊断,探讨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诊断,探讨 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内机理,研

20、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内 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1 1、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胰岛素释放的区别: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胰岛素释放的区别: 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 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 2 2、1 1型糖尿病与型糖尿病与2 2型糖尿病的区别型糖尿病的区别 1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 正常,基础值一般在正常,基础值一般在5mu/l5mu/l,服糖后胰岛,服糖后胰岛 素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素也不能随

21、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 峰的低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测得。峰的低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测得。 2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 或稍低于正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长,或稍低于正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长, 如在服糖后如在服糖后2 2小时或小时或3 3小时出现,呈分泌小时出现,呈分泌 延迟高峰后移。其中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延迟高峰后移。其中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释放曲线明显高于正常,但低于胰岛素释放曲线明显高于正常,但低于 同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的释放曲线。同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的释放曲线。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如已确诊为糖尿病,为了解胰岛功能可考

22、如已确诊为糖尿病,为了解胰岛功能可考 虑用馒头餐试验。虑用馒头餐试验。 2.2.对糖耐量试验有影响的药物和疾病同样会对糖耐量试验有影响的药物和疾病同样会 影响胰岛素释放试验。影响胰岛素释放试验。 3.3.试验当天早上不能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试验当天早上不能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4.4.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 扰胰岛素测定。扰胰岛素测定。 5.5.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特别是中长效胰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特别是中长效胰 岛素,会影响测定结果(测定值包括可内岛素,会影响测定结果(测定值包括可内 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应测定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

23、应测定c c肽水平。肽水平。 6.6.糖尿病人的胰岛糖尿病人的胰岛细胞功能受糖尿病类型、细胞功能受糖尿病类型、 体重、病程和血糖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体重、病程和血糖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c c肽释放试验肽释放试验 c c肽是胰岛肽是胰岛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 有一个共同的前体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胰岛素原。一个分 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 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 c肽,因此在肽,因此在 理论上理论上c 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 离的离的c c

24、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 显长,故显长,故c c肽水平更能反应胰岛肽水平更能反应胰岛b b细胞合成细胞合成 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 对已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对已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 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现在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现在 采用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采用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 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而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而c c肽与胰岛肽与胰岛 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 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不岛

25、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不 含含c c肽,所以测定血中肽,所以测定血中c c肽水平,可以反应肽水平,可以反应 内生胰岛素的水平,即可了解胰岛内生胰岛素的水平,即可了解胰岛细胞细胞 的功能。的功能。 c c肽释放试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与葡萄糖耐肽释放试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与葡萄糖耐 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 参考值:参考值: 空腹空腹c c肽肽0.4nmol0.4nmoll l (1.01.00.23ng0.23ngmlml) 峰时在峰时在303060min60min,峰值达,峰值达 基础值的基础值的5 56 6倍以上倍以上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1.c c肽测定常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它与胰岛素肽测定常用于糖尿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