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1 概述概述 1.2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门电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门电路 1.3 逻辑代数的公式和规则逻辑代数的公式和规则 1.4 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及相互间的转换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及相互间的转换 1.5 逻辑函数的化简逻辑函数的化简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1 概概 述述 1.1.1 数字量和模拟量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量,这些物 理量可以分为两大类:数字量和模拟量。数字量是指离 散变化的物理量,模拟量则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而处理模拟信号
2、 的电路称为模拟电路。同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具 有传输可靠、易于存储、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 优点。因此,数字电路获得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1.2 数制与代码 1.数制 表示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及进位的规则称为进位 计数制,简称数制(number system)。一种数制中允 许使用的数码个数称为该数制的基数。常用的进位计 数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121012 1 12 12 01 01 () nnnnmr n inn inn im m nm daaa a aaa ararar ararar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式
3、中,n是整数部分的位数,m是小数部分的位数, ai是第i位的系数,r是基数,ri称为第i位的权。 1)十进制 基数r为10的进位计数制称为十进制(decimal), 它有0、1、2、3、4、5、6、7、8、9共10个有效数码, 低位向其相邻高位“逢十进一,借一为十”。十进制 数一般用下标10或d表示,如2310,87d等。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 二进制 基数r为2的进位计数制称为二进制(binary),它 只有0和1两个有效数码,低位向相邻高位“逢二进一, 借一为二”。二进制数一般用下标2或b表示,如1012, 1101b等。 3)八进制 基数r为8的进位计数制称为八进制
4、(octal),它 有0、1、2、3、4、5、6、7共8个有效数码,低位向相 邻高位“逢八进一,借一为八”。八进制数一般用下 标8或o表示,如6178,547o等。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十六进制 基数r为16的进位计数制称为十六进制 (hexadecimal),十六进制有0、1、2、3、4、5、6、 7、8、9、a(10)、b(11)、c(12)、d(13)、e(14)、f(15) 共16个有效数码,低位向相邻高位“逢十六进一,借 一为十六”。十六进制数一般用下标16或h表示,如 a116,1fh等。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一个数可以
5、表示为不同进制的形式。在日常生活 中,人们习惯使用十进制数,而在计算机等设备中则 使用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因此经常需要在不同数 制间进行转换。 1)二十转换 求二进制数的等值十进制数时,将所有值为1的数 位的位权相加即可。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 将二进制数11001101.11b转换为等值的 十进制数。 解:二进制数11001101.11b各位对应的位权如下: 位权:27 26 25 24 23 22 21 20 2-1 2-2 二进制数:1 1 0 0 1 0 1. 1 1 等值十进制数为: 27+26+23+22+20+2-1+2-2 =128+64+8+4
6、+1+0.5+ 0.25=205.75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十二转换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时,要分别对整数和 小数进行转换。进行整数部分转换时,先将十进制整 数除以2,再对每次得到的商除以2,直至商等于0为止。 然后将各次余数按倒序写出来,即第一次的余数为二 进制整数的最低有效位(lsb),最后一次的余数为二进 制整数的最高有效位(msb),所得数值即为等值二进 制整数。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 将13d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转换过程如下: msb 1 1 0 1 lsb 余数 13 6 2 6 3 2 3 1 2 1 0 2 1 0 1
7、 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因此,对应的二进制整数为1101b。 进行小数部分转换时,先将十进制小数乘以2,积 的整数作为相应的二进制小数,再对积的小数部分乘 以2。如此类推,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按精度要求确 定小数位数。第一次积的整数为二进制小数的最高有 效位,最后一次积的整数为二进制小数的最低有效位。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3】 将0.125d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0.1252=0.25 0.252=0.50 0.502=1.001 积的 msb lsb 整数 0.0 0 1 0 0 1 因此,对应的二进制小数为0.001b。 第第
8、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八十转换 求八进制数的等值十进制数时,将各数位的值和 相应的位权相乘,然后相加即可。 【例1.4】 将八进制数71.5o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解:八进制数71.5o各位对应的位权如下: 位权: 81 80 8-1 八进制数:7 1. 5 等值十进制数为 781+180+58-1=78+11+50.125=57.625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 十八转换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时,要分别对整数和 小数进行转换。进行整数部分转换时,先将十进制整 数除以8,再对每次得到的商除以8,直至商等于0为止。 然后将各次余数按倒序写出来,即第一次的
9、余数为八 进制整数的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的余数为八进制整 数的最高有效位,所得数值即为等值八进制整数。 【例1.5】 将1735d转换为八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735 216 8 216 27 8 27 3 8 3 0 8 7 0 3 3 余数 msb3 3 0 7 lsb 因此,对应的八进制整数为3307o。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进行小数部分转换时,先将十进制小数乘以8,积 的整数作为相应的八进制小数,再对积的小数部分乘 以8。如此类推,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按精度要求确 定小数位数。第一次积的整数为八进制小数的最高有 效位,最
10、后一次积的整数为八进制小数的最低有效位。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6】 将0.1875d转换为八进制小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0.18758=1.50 0.508=4.004 1 4 msb lsb 0.1 4 因此,对应的八进制小数为0.14o。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5)十六十转换 求十六进制数的等值十进制数时,将各数位的值 和相应的位权相乘,然后相加即可。 【例1.7】 将十六进制数1a.ch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解:十六进制数1a.ch各位对应的位权如下: 位权: 161 160 16-1 十六进制数: 1 a. c 等值十进制数为 1161+
11、10160+1216-1 =116+101+120.0625=26.75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6)十十六转换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时,要分别对整数 和小数进行转换。进行整数部分转换时,先将十进制 整数除以16,再对每次得到的商除以16,直至商等于0 为止。然后将各次余数按倒序写出来,即第一次的余 数为十六进制整数的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的余数为 十六进制整数的最高有效位,所得数值即为等值十六 进制整数。 【例1.8】 将287d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87 17 16 17 1 16 1 0 16 f 1 1 余数
12、 msb 1 1 f lsb 因此,对应的十六进制整数为11fh。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进行小数部分转换时,先将十进制小数乘以16, 积的整数作为相应的十六进制小数,再对积的小数部 分乘以16。如此类推,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按精度要 求确定小数位数。第一次积的整数为十六进制小数的 最高有效位,最后一次积的整数为十六进制小数的最 低有效位。 【例1.9】 将0.62890625d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0.62890625 6=10.0625 0.062516=1.00 1 msb lsb 0.a 1 a 1 积的整数 因此
13、,对应的十六进制小数为0.a1h。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7)二八转换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时,整数部分自右往 左三位一组,最后剩余不足三位时在左面补0;小数部 分自左往右三位一组,最后剩余不足三位时在右面补0; 然后将每一组用一位八进制数代替。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0】 将二进制数10111011.1011b转换为八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二进制数: 八进制数: 010 111 011 .101 100 2 7 3. 5 4 因此,对应的八进制数为273.54o。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8)八二转换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
14、数时,将每位八进制数 展开成三位二进制数即可。 【例1.11】 将八进制数361.72o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 011 110 001 .111 010 3 6 1. 7 2 因此,对应的二进制数为11110001.11101b。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9)二十六转换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时,整数部分自右 往左四位一组,最后剩余不足四位时在左面补0;小数 部分自左往右四位一组,最后剩余不足四位时在右面 补0;然后将每一组用一位十六进制数代替。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2】 将二进制数111010111101.1
15、01b转换为 十六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 1110 1011 1101 .1010 e b d. a 因此,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ebd.ah。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0)十六二转换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时,将每位十六进 制数展开成四位二进制数即可。 【例1.13】 将十六进制数1c9.2fh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十六进制数: 1 c 9. 2 f 二进制数: 因此,对应的二进制数为111001001.00101111b。 0001 1100 1001 .0010 111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1)八十六转
16、换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时,先将八进制数 转换为二进制数,再将所得的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 制数。 【例1.14】 将八进制数361.72o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361.72011110001.111010001. 8 oh fe f 1 3 2 补足四位 因此,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f1.e8h。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2) 十六八转换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时,先将十六进制 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再将所得的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 制数。 【例1.15】 将十六进制数a2b.3fh转换为八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32 2 .3101000101011.0
17、011111105053.176 abf ho a b f 补足三位 5 0 5 3 1 6 因此,对应的八进制数为5053.176o。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代码 在数字系统中,常用0和1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数 字、符号、动作或事物,这一过程叫做编码,这些组 合称为代码(code)。代码可以分为数字型的和字符型 的,有权的和无权的。数字型代码用来表示数字的大 小,字符型代码用来表示不同的符号、动作或事物。 有权代码的每一数位都定义了相应的位权,无权代码 的数位没有定义相应的位权。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代 码:8421bcd码,格雷(gray)码,ascii码。 第第1章章 逻辑
18、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8421bcd码 bcd(binary coded decimal)码,即二十进制代 码,用四位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码。 8421bcd码是一种最常用的bcd码,它是一种有权码, 四位的权值自左至右依次为8、4、2、1。8421bcd码 如表11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 8421bcd码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格雷(gray)码 格雷码是一种无权循环码,它的特点是:相邻的两 个码之间只有一位不同。表1-2列出了十进制数015 的四位格雷码。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2 四位格雷码 第第1章章 逻辑
19、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ascii码 ascii码,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目前国 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字符码。ascii码用七位二进制代 码来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和符号,如表13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3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码)码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2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门电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门电路 逻辑代数(logic algebra)是由英国数学家乔 治布尔(george boole)于1849年首先提出的,因此也
20、 称为布尔代数(boolean algebra)。逻辑代数研究逻 辑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不可缺 少的数学工具。所谓逻辑变量,是指只有两种取值的 变量:真或假、高或低、1或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2.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逻辑变量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简单的也有复 杂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有: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 三种。 1.逻辑与 只有当决定某事件的全部条件同时具备时,该事件 才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逻辑与,或称逻辑相乘。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在图11电路中,只有当开关s1和s2同时接通时, 电灯f才会亮。若以s1、s2表示两个开
21、关的状态,以f 表示电灯的状态,用1表示开关接通和电灯亮,用0表 示开关断开和电灯灭,则只有当s1和s2同时为1时,f 才为1,f与s1和s2之间是一种与的逻辑关系。逻辑与 运算的运算符为“”,写成f=s12或f=s1s2。 逻辑变量之间取值的对应关系可用一张表来表示, 这种表叫做逻辑真值表,简称真值表。与逻辑关系的真 值表如表14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1 与逻辑电路 s1s2 f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4 与逻辑的真值表 s1 s2f 0 0 0 1 1 0 1 1 0 0 0 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逻辑或 在决定某事件
22、的诸多条件中,当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具备时,该事件都会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逻 辑或,或称逻辑相加。 在图12电路中,当开关s1和s2中有一个接通 (s1=1或s2=1)或一个以上接通(s1=1且s2=1)时, 电灯f都会亮(f=1),因此f与s1和s2之间是一种或的 逻辑关系。逻辑或运算的运算符为“+”,写成f=s1+s2。 或逻辑关系的真值表如表15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2 或逻辑电路 f s1 s2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5 或逻辑的真值表 s1 s2f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3、3.逻辑非 在只有一个条件决定某事件的情况下,如果当条 件具备时,该事件不发生;而当条件不具备时,该事 件反而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逻辑非,也称为逻 辑反。 在图13电路中,当开关s接通(s=1)时,电灯f 不亮(f=0),而当开关s断开(s=0)时,电灯f亮 (f=1)。因此,f与之间是逻辑反的关系,写成 f= 。非逻辑关系的真值表如表16所示。 s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3 非逻辑电路 sf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6 非逻辑的真值表 sf 0 1 1 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其他常见逻辑运算 除了与、或、非三种最基本的逻辑运算
24、外,常见 的复合逻辑运算有:与非、或非、异或、同或、与非与 非、或非或非等,这些运算的表达式如下: 与非表达式: 或非表达式: 异或表达式: 同或表达式: 与非与非表达式: 或非或非表达式: fab fab fababab fababab fabcd fabcd 以上这些复合逻辑运算的真值表分别如表17112 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7 与非逻辑的真值表 a bf 0 0 0 1 1 0 1 1 1 1 1 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8 或非逻辑的真值表 a bf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5、 a bf 0 0 0 1 1 0 1 1 0 1 1 0 表19 异或逻辑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a bf 0 0 0 1 1 0 1 1 1 0 0 1 表110 同或逻辑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1 与非与非逻辑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2 或非或非逻辑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2.2 门电路 输出和输入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逻 辑门电路,简称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有与门、或门、 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同或门 等,它们的逻辑符号如图14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
26、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4 常用门电路的逻辑符号 式 (10)、(10)称为结合律,式(11)、(11)称为分配律;式 (12)、(12)称为德摩根(demorgan)定律;式(13)称为 还原律。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3.2 常用公式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逻辑代数公式,利用前面介 绍的基本公式可以对它们加以证明。 (1)a+ab=a 证明:a+ab=a1+ab =a(1+b) =a1 =a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公式的含义是:在一个与或表达式中,如果一个与 项是另一个与项的一个因子,则另一个与项可以不要。 这一公式称为吸收律。例如: (ab)(ab) c
27、 dab (2) aa bab aa b(aa) (ab) 1 (ab) ab 证明: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公式的含义是:在一个与或表达式中,如果一个与 项的反是另一个与项的一个因子,则这个因子可以不 要。例如: a+b+(a b) c=a+b+a+b c=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 证明: a b+a c=a b+a c+b c a b+a c+b c=a b+a c+b c (a+a) =a b+a c+a b c+a b c =(a b+a b c)+(a c+a c b) =a b+a c 公式的含义是:在一个与或表达式中,如果一个与 项
28、中的一个因子的反是另一个与项的一个因子,则由 这两个与项其余的因子组成的与项是可要可不要的。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a b c+(a+b) d+c d =(a b) c+(a b) d+c d =(a b) c+(a b) d =a b c+(a+b) 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 证明: a b+a c=a b+a c+b c d a b+a c+b c d=(a b+a c)+b c d =a b+a c+b c+b c d =a b+a c+(b c+b c d) =a b+a c+b c =a b+a 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公式的
29、含义是:在一个与或表达式中,如果一个与 项中的一个因子的反是另一个与项的一个因子,则包 含这两个与项其余因子作为因子的与项是可要可不要 的。例如: a b c+(a+b) d+c d e+f g=a b c+(a+b) 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3.3 三个规则 1.代入规则 在一个逻辑等式两边出现某个变量(或表示式) 的所有位置都代入另一个变量(或表达式),则等式 仍然成立。 例如:已知 ,在等式两边出现b的所有 位置都代入bc,则等式仍然成立,即 a b =a+b a (bc)=a+(bc)=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反演规则 对一个逻辑函数
30、f进行如下变换:将所有的“”换成 “”,“”换成“”,“0”换成“1”,“1”换成 “0”,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则得到 函数f的反函数 。 使用反演规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保持原函数中 逻辑运算的优先顺序;不是单个变量上的反号保持不变。 f 例如: 则 za ba cd z(ab) ac 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对偶规则 对一个逻辑函数f进行如下变换:将所有的“”换 成“”,“”换成“”,“0”换成“1”,“1”换 成“0”,则得到函数f的对偶函数f。例如: f1=a(b+c), f1=a+bc f2=ab+ac, f2=(a+b)(a+c) 如果两个函数
31、相等,则它们的对偶函数亦相等。 这就是对偶规则。例如:已知 a(b+c)=ab+ac 则 a+bc=(a+b)(a+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4 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及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及 相互间的转换相互间的转换 1.4.1 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 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有表达式、真值表、卡 诺图和逻辑图等。 1.表达式 由逻辑变量和逻辑运算符号组成,用于表示变量 之间逻辑关系的式子,称为逻辑表达式。常用的逻辑 表达式有与或表达式、标准与或表达式、或与表达式、 标准或与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或非或非表达式、 与或非表达式等。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2、 与或表达式: 标准与或表达式: 或与表达式: 标准或与表达式: 与非与非表达式: 或非或非表达式: 与或非表达式: fabacd fabcdabcdabcd f(ab)(acd) f(ab cd)(ab cd)(ab cd) fabcd fab cd fab 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真值表 用来反映变量所有取值组合及对应函数值的表格, 称为真值表。例如,在一个判奇电路中,当a、b、c 三个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f为1;否则,输出f为0。 可列出表113所示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3 判奇电路的真值表 a b cf 0 0 0 0 0
33、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0 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卡诺图 将逻辑变量分成两组,分别在横竖两个方向用循 环码形式排列出各组变量的所有取值组合,构成一个 有2n个方格的图形,其中,每一个方格对应变量的一 个取值组合,这种图形叫做卡诺图。卡诺图分变量卡 诺图和函数卡诺图两种。在变量卡诺图的所有方格中, 没有相应的函数值,而在函数的卡诺图中,每个方格 上都有相应的函数值。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5为二五个变量的卡诺图,方格中的数字 为该方格对应变量取值组合的十进制数,亦称该方格 的编
34、号。图16为一个四变量函数的卡诺图,方格中 的0和1表示在对应变量取值组合下该函数的取值。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5 变量卡诺图 (a)两变量;(b)三变量;(c)四变量;(d)五变量 01 23 a b 01 0 1 (a) 0123 a bc 0001 0 1 (b) 4576 1110 0123 ab cd 0001 00 01 (c) 4576 1110 1112131514 10891110 0123 ab cde000 001 00 01 (d) 4576 011 010 11 12131514 10 891110 2425262728293130 202123
35、2216171918 110 111 10110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6 一个四变量函数的卡诺图 0110 ab cd 0001 00 011110 1110 110001 10011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逻辑图 由逻辑门电路符号构成的,用来表示逻辑变量之 间关系的图形称为逻辑电路图,简称逻辑图。图17 为函数 faba(bc)(cd) 的逻辑图。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7 函数f的逻辑图 1& f & 1 1 1 1 d c a b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4.2 不同描述方法之间的转换 1.表达式真值表
36、由表达式列函数的真值表时,一般首先按自然二 进制码的顺序列出函数所含逻辑变量的所有不同取值 组合,再确定出相应的函数值。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4 逻辑函数 的真值表z=ab+bc+ca a b c f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6】 求逻辑函数z=ab+bc+ca的真值表。 解:逐个将变量a、b、c的各个取值组合代入逻辑 函数中,求出相应的函数值。abc取000时,z为0; abc取001时,z为1;abc取010时,z为
37、1;abc取 011时,z为1;abc取100时,z为1;abc取101时,z 为1;abc取110时,z为1;abc取111时,z为0。按自 然二进制码的顺序列出变量a、b、c的所有不同取值 组合,再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表114所 示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7】 求逻辑函数 的真值表。 解:可以先将逻辑函数转化为与或表达式,再找出 使每个与项等于1的取值组合,这些组合对应的函数值 为1。与或表达式为 f=ac+ba+d+abcd f=ac+ba+d+abcd=ac+abd+ab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第一个与项为ac,a、c同
38、时为1时,其值为1,包 括1010、1011、1110、1111四个组合;第二个与项 为 ,a、b、d同时为0时,其值为1,包括0000、 0010两个组合;第三个与项为abcd,只有当abcd为 1101时,其值才为1。因此,可得如表115所示的真 值表。 ab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5 逻辑函数 f=ac+ba+d+abcd abcdf 00010 00110 00001 00101 01000 01010 01110 10000 10010 10101 10111 11000 11011 11101 11111 01100 ac1 1 d b a 1 dcab 第
39、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8】 求逻辑函数 的真值表。 解:根据变量的取值逐级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再 根据所得到的简化表达式求函数值。 f=a(b+cd)+a+b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当a0时, 当a0,b=0时, 。d为0时,函数f为 1;d为1时,函数f为0。 当a0,b=1时, 。只有当cd为 10时,函数f才为1;否则,函数f为0。 当a1时, 。当b为1 或cd同时1为时,函数f为1。 f=0(b+cd)+0+bc+d =bc+d =(b+c) d f=(0+c)d=d f=(1 +c)d=cd f=1(b+cd)+1+bc+d =b+cd
40、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如表116所示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6 例1.18函数的真值表 abcdf 00010 00110 00001 00101 01000 01010 01110 10000 10010 10101 10111 11001 11011 11101 11111 01100 d )c b( f fbcd d f dc f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真值表表达式 由真值表写函数的表达式时,有两种标准的形式: 标准与或表达式和标准或与表达式。 1)标准与或表达式 标准与或表达式是一种特殊的与或表达式,其中 的每个与项都包含了所有相关的逻
41、辑变量,每个变量 以原变量或反变量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这样的与 项称为标准与项,又称最小项。最小项的主要性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每个最小项都与变量的惟一的一个取值组合相 对应,只有该组合使这个最小项取值为1,其余任何组 合均使该最小项为0。 (2)所有不同的最小项相或,结果一定为1。 (3)任意两个不同的最小项相与,结果一定为0。 最小项的编号:最小项对应变量取值组合的大小, 称为该最小项的编号。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求最小项对应的变量取值组合时,如果变量为原 变量,则对应组合中变量取值为1;如果变量为反变量, 则对应组合中变量取值为0。例如,a
42、、b、c的最小项 abc对应的变量取值组合为101,其大小为5,所 以,abc的编号为5,记为m5。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19】 写出函数 的标准与 或表达式。 解: f=a+bc+abc f=a+bc+abc =a(b+b)(c+c)+(a+a)bc+abc =abc+abc+abc+abc+abc+abc+abc =abc+abc+abc+abc+abc+abc 也可以写成 124567 (a,b,c)=m +m +m +m +m +m f(a,b,c)=m(1,2,4,5,6,7) f(a,b,c)=(1,2,4,5,6,7) 或 或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
43、辑代数基础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与项如果缺少一个变 量,则生成两个最小项;一个与项如果缺少两个变量, 则生成四个最小项;如此类推,一个与项如果缺少n个 变量,则生成2n个最小项。 由真值表求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时,找出真值 表中函数值为1的对应组合,将这些组合对应的最小项 相或即可。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7 例1.20函数的真值表 a b cf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0 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0】 已知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17所示, 写出
44、 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变量a、b、c取001、010、 100、111这四种组合时,函数f的值为1。这四种组合 对应的最小项分别为 ,因此,函 数f的标准与或表达式为 abc abcabcabc、 1247 f(a,b,c)=abc+abc+abc+abc =m +m +m +m =m(1,2,4,7) =(1,2,4,7)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标准或与表达式 标准或与表达式是一种特殊的或与表达式,其中 的每个或项都包含了所有相关的逻辑变量,每个变量 以原变量或反变量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这样的或 项称为标准或项,又称最大项。 最大项的主要性质:
45、 (1)每个最大项都与变量的惟一的一个取值组合相 对应,只有该组合使这个最大项取值为0,其余任何组 合均使该最大项为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所有不同的最大项相与,结果一定为0。 (3)任意两个不同的最大项相或,结果一定为1。 最大项的编号:最大项对应变量取值组合的大小,称 为该最大项的编号。求最大项对应的变量取值组合时, 如果变量为原变量,则对应组合中变量取值为0;如果变 量为反变量,则对应组合中变量取值为1。例如,a、b、 c的最大项(a+b+c)对应的变量取值组合为010,其大 小为2,因而, 的编号为2,记为m2。 (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
46、数基础 【例1.21】 写出函数 的标准或与表达式。 解: f=a(b+c) f=a(b+c) =(a+bb+cc)(aa+b+c) =(a+b+c)(a+b+c)(a+b+c)(a+b+c)(a+b+c)(a+b+c) =(a+b+c)(a+b+c)(a+b+c)(a+b+c)(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也可以写成 01236 f(a,b,c)=m +m +m +m +m f(a,b,c)=m(0,1,2,3,6) f(a,b,c)=(0,1,2,3,6) 或 或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一个或项如果缺少一个变 量,则生成两个最大项
47、;一个或项如果缺少两个变量, 则生成四个最大项;如此类推,一个或项如果缺少n个 变量,则生成2n个最大项。 由真值表求函数的标准或与表达式时,找出真值 表中函数值为0的对应组合,将这些组合对应的最大项 相与即可。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2】 已知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18所示, 写出函数的标准或与表达式。 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变量a、b、c取001、010、 100、111这四种组合时,函数f的值为0。这四种组合 对应的最大项分别为 ,因此,函数f的标准或与表达式为 a+b+ca+b+c a+b+c 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247 f
48、(a,b,c)=(a+b+c)(a+b+c) (a+b+c)(a+b+c) =m +m +m +m =m(1,2,4,7) =(1,2,4,7)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8 例1.22函数的真值表 a b cf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1 0 1 1 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 标准与或表达式和标准或与表达式之间的转换 同一函数,其标准与或表达式中最小项的编号和其 标准或与表达式中最大项的编号是互补的,即在标准 与或表达式中出现的最小项编号不会在其标准或与表 达式的最大项
49、编号中出现,而不在标准与或表达式中 出现的最小项编号一定在其标准或与表达式的最大项 编号中出现。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3】 已知 , 写出其标准或与表达式。 f(a,b,c)=abc+abc+abc+abc f(a,b,c)=abc+abc+abc+abc =(1,2,4,7) =(0,3,5,6) =(a+b+c)(a+b+c)(a+b+c)(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4】 已知 ,写出其标准与或表达式。 解: f(a,b,c)=(a+b+c)(a+b+c)(a+b+c)(a+b+c) f(a,b,c)=(a+b+c)(a+b+
50、c)(a+b+c)(a+b+c) =(1,3,5,7) =(0,2,4,6) =abc+abc+abc+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真值表卡诺图 已知逻辑函数的真值表,要画出函数的卡诺图, 只需找出真值表中函数值为1的变量组合,确定其大小 编号,并在卡诺图中具有相应编号的方格中标上1,即 得到该函数的卡诺图。 例如,对表119所示的逻辑函数f的真值表,它 的卡诺图如图18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8 逻辑函数f的卡诺图 011120 ab cd 0001 00 011415170 1110 11000114 10019111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
51、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19 逻辑函数f的真值表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卡诺图真值表 已知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要列出函数的真值表, 只需找出卡诺图中函数值为1的方格所对应的变量组合, 并在真值表中让相应组合的函数值为1,即得到函数真 值表。 图19为逻辑函数f的卡诺图。从图19可以看出, 当abc为001、011、100和110时,逻辑函数f的值为1。 逻辑函数f的真值表如表120所示。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9 逻辑函数f的卡诺图 11 a bc 0001 0 111 111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表120 函数f的真值表 a b cf
52、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0 1 1 0 1 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5.表达式卡诺图 已知逻辑函数的表达式,要画出函数的卡诺图时, 可以先将逻辑函数转化为一般的与或表达式,再找出 使每个与项等于1的取值组合,最后将卡诺图中对应这 些组合的方格标为1即可。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5】 画出逻辑函数 的卡诺图。 解: 当a、c同时为1时,第一个与项ac为1。a=1对应 卡诺图的第三和第四行,c=1对应卡诺图的第三和第四 列,因此,将第三、四行和第三、四列公共的四个方 格标为1
53、。 f=ac+ba+d+abcd f=ac+ba+d+abcd=ac+abd+ab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10 函数f的卡诺图 1010 ab cd 0001 00 010000 1110 110111 10001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当a、b、d同时为0时,第二个与项 等于1。 a、b同时为0对应卡诺图的第一行,d为0对应卡诺图 的第一列和第四列,因此,将第一行和第一、四列公 共的两个方格标为1。 当abcd为1101时,第三个与项 的值为1。 ab为11对应卡诺图的第三行,cd为01对应卡诺图的第 二列,因此将第三行和第二列公共的一个方格标为1。
54、 abd ab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结果得到图110所示的卡诺图。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与项如果缺少一个变 量,对应卡诺图中两个方格;一个与项如果缺少两个 变量,对应卡诺图中四个方格;如此类推,一个与项 如果缺少n个变量,则对应卡诺图中2n个方格。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6.卡诺图标准表达式 已知函数的卡诺图时,也可以写出函数的两种标 准表达式:标准与或表达式和标准或与表达式。 1)由卡诺图求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 已知函数的卡诺图,要写出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 式时,将卡诺图中所有函数值为1的方格对应的最小项 相或即可。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
55、础 图111 函数f的卡诺图 100120 ab cd 0001 00 0100170 1110 11011300 101800110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6】 已知函数f的卡诺图如图111所示, 写出函 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 解:从卡诺图中看到,在编号为0、2、7、8、10、 13的方格中,函数f的值为1,这些方格对应的最小项 分别为 。因此,函数f的标准与或表达式为 abcd abcd abcdabcdabcdabcd、 fabcdabcdabcd abcdabcdab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由卡诺图求函数的标准或与表达式 已知函数的卡诺
56、图,要写出函数的标准或与表达 式时,将卡诺图中所有函数值为0的方格对应的最大项 相与即可。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图112 函数f的卡诺图 10111 ab cd 0001 00 0110511 1110 11110151 101091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7】 已知函数f的卡诺图如图112所示, 写出函数的标准或与表达式。 解:从卡诺图中看到,在编号为1、5、9、15的方 格中,函数f的值为0,这些方格对应的最大项分别 为 。 因此,可以写出如下的标准或与表达式: a+b+c+da+b+c+d a+b+c+d a+b+c+d、 f=(a+b+c+
57、d)(a+b+c+d) (a+b+c+d)(a+b+c+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5 逻辑函数的化简逻辑函数的化简 我们知道,同一个逻辑函数可以写成不同的表达 式。用基本逻辑门电路去实现某函数时,表达式越简 单,需用门电路的个数就越少,因而也就越经济可靠。 因此,实现逻辑函数之前,往往要对它进行化简,先 求出其最简表达式,再根据最简表达式去实现逻辑函 数。最简表达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最简与或表达 式和最简或与表达式。不同类型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最简的定义也不同。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函数的最简与或表达式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1)与项个数最少。 (2)与
58、项中变量的个数最少。 函数的最简或与表达式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1)或项个数最少。 (2)或项中变量的个数最少。 常见的化简方法有公式法和卡诺图法两种。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1.5.1 公式法化简 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就是通过利用逻辑代数的 基本公式,对函数进行消项、消因子等,以求得函数 的最简表达式。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种。 1.并项法 利用公式 ,将两个与项合并为一个, 消去其中的一个变量。 ab+ab=b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28】 求函数 的最简 与或表达式。 解: f=ab+ab+ab+ab f=ab+ab+ab+ab =(ab+ab)+(ab
59、+ab) =a+a=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2.吸收法 利用公式 ,吸收多余的与项。 【例1.29】 求函数 的最简与 或表达式。 解: f=(a+ab+abc)(a+b+c) =a(a+b+c) =aa+ab+ac =a+ab+ac =a a+ab=a f=(a+ab+abc)(a+b+c)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3.消去法 利用公式 ,消去与项多余的因子。 【例1.30】 求函数 的最简 与 或表达式。 解: a+ab=a+b f=ab+ac+bc+cd+d f=ab+ac+bc+cd+d =ab+ac+bc+c+d =ab+a+b+c+d =b+a+b+
60、c+d =1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4.配项消项法 利用公式 ,进 行配项,以消去更多的与项。 【例1.31】 求函数 的最简与或 表达式。 解: ab+ac=ab+ac+bc f=ab+bd+da+dce f=ab+bd+da+dce =ab+bd+ad+da+dce =ab+bd+d+dce =ab+d 第第1章章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础 【例1.32】 求函数 的最简 与或表达式。 解: f=ab+bc+bc+ab f=ab+bc+bc+ab =ab+bc+(bc+ab) =ab+bc+bc+ab+ac =ab+bc+(bc+ac+ab) =ab+bc+bc+ac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爱的张子怡200字14篇范文
- 农田保护和水利设施建设合同
- 酒店客房保洁应急处理流程
- 财务成本预算编制及执行报告模板
- 城市综合体EPC采购管理措施
-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模块诊断(总第二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协议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十中学高三年级开学数学摸底检测试卷(含答案)
- 高中英语语法专题讲座:从基础到高级的全面学习
- 一次特殊的拔河比赛10篇
- 高原病的预防与适应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香豆素抗凝血药华法林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