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诊断技术第四篇_第1页
故障诊断技术第四篇_第2页
故障诊断技术第四篇_第3页
故障诊断技术第四篇_第4页
故障诊断技术第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机械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与故障诊断学的关系在传统的制造模式和生产环境中,主要靠操作工人的观察和经验来判断机械制造过程的工况 状态并排除故障,因此对故障诊断技术的需求不十分迫切,随着柔性制造系统(FMS)和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发展,生产过程中人的干扰逐渐减少,主要靠计算机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若不能对过程状态自动识别,故障不能自动排除,则生产系统就无稳定性可言,也就不能使之形成生产力。近年来,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问题的提出,生产决策者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顾客满意度和降低成本两个相互依赖的目标。机械加工过程的状态识别是质量控制的必然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监视诊断技术的核心是对动态系统属性的辨识.即应用一

2、切可能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状态进行分类。二、产品质量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中。 国家标准(GT6583)将质量定义为“产 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总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0)则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定义中并没有将质量限定于产品或服务。而是泛指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因此,质量概念既可以用来描述产品和活动,也可以用来对过程,人员甚至组织进行描述。 这个概念突出反映了质量概念的广泛包容性。定义中的“要求”既可以是明确表述出来的,如

3、商务活动中买卖双方通过契约所作的约定、 在诸如核能利用等特殊场合由法律所作的规定等。也可以是隐含的为了有效地满足这种隐含的需要,应当尽可能地对之加以明确和定义。定义中的特性是指事物可以区分的特征。固有特性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的特性。质量特性包括功能、准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正是由于事物具有各种特性才使得它能够满足顾客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对于机械制造来说,质量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到市场、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各个环 节的质量,必须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而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三、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1)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

4、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环节。质量管理应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领导和推动,同时要求组织的全体人员参与和承担义务,只有每个职工都参加有关的质量活动并承担义务,才能实现所期望的质量。当然,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还应考虑到相应的经济性因素,因为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提高经挤效益。(2)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是通过采取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各个过程实施控制的,包括对质量方针和目标控制、文件和记录控制、设计和开发控制、采购控制、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监测设备控制、不合格品控

5、制等等。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使产品、体系或过程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是预防不合格发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因此,要组织对影响产品、体系或过程质量的诸多因素加以识别和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实施因素控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四、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特点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的概念,认为“质量”不能只从生产过程理解为产品质量,应当包括对用户服务的工作质量。 把产品质量的内涵由生产企业内部扩大到市场。故称全面质量管理,它有如下特点:1全员参加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每一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如何调动人的因素,建立全员质量第一的意

6、识,全面地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关 键。2、全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建立生产过程质量体系和经营服务质量体系把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统一起来,应用SPC原理进行全企业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并运用一些现代科学方法,如系统工程、运筹学、线性规划等对各个环节进行组织。 提高企业的活动能力。五、画出集成质量的功能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 过程轍测弓管理审様啟计划过程ItftUR过稈质j威催骨理产品质1b过怦临腔设计弑itil划质凰件理实施掛虞评价L质成車产设计陕量计划叙踪倉理搜制11质量规划子系统(1) 质量功能配置质量功能配置(Quality Function Depl

7、oyment , QF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按照技术文件、合再协议及技术标准.进行产品质量 配置和质量职能的分配,得出质量控制方案。(2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主要功能包括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及实现质量目标的方案和措施;分配动态联盟各盟员的责任和权限;制定采取的程序、力法和作业指导书;确定达到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收集和处理。(3) 检验计划 根据设计文件、工艺信息以及质量计划、质量标准来制定产品的检验计划,包括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加工工序、零部件以及最终产品的检验计划,部件、成品的装配 检验计划及试验计划。检测仪器、试验设备检验计划、维修计划。

8、(4) 过程监控计划制定与选择加工设备、辅助设备、刀具、生产环境的监控方案。确定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零部件的关键质量特性以及关键工序,并对质控点的加工方案、预防和控制步骤制定控制计划。(5) 质量成本计划根据产品设计、工艺、检验计划来确定质量工作的各项成本。2 质量管理子系统(1) 过程质量管理是指从设计、采购、制造到售后服务等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如:设计过程是由分析、计算、试验、协调、编写报告文件、绘图等一系列工作组成,要保证这些工作不出现问题,必须制定设计、 试验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 过程检验和试验应严 格执行检验和试验计划,保证检验报告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传递及时性。应对检验人员的

9、工 作权限和责任进行有效管理,防止漏检、误检、超权限等情况的发生。(2) 产品质量跟踪管理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跟踪方式。硬件指给原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打标记。软件指对实物进行相应的文字记录和归档,保证计算机文档管理与实物管理的一致性和快速可查询性。(3) 计量工具质量管理计量工具包括在产品开发、制造、安装和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量具、仪器以及专门的试验设备。计量具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IQs获取质量信息的重要手段。对计量工具的质量管理应覆盖设备计划、设计、采购、待用、监控及投人使用等各个阶段。(4) 工装和设备质量管理包括工装和设备定检执行情况记录、出入库质量状况及使用过程质量状况跟踪

10、、异常情况处理等。(5) 人员素质管理包括质检人员资格印章管理,建立质量人员业务素质档案,并对培训考核、过失处理等情况进行处理分析。(6) 质量成本管理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和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等。3. 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是指从设计、采购、制造到售后服务等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工件加工过程的试验与监测.以及装配检验、包装检验等。目前难度很大的是机械 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 过程的检测与监测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往往要求对被加工零件逐件检测,这对单件小批 量生产尤为重要。(2) 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在线或离线采集工件在各工

11、序的质量信息和加工过程中与质量有关 的物理信息、成本信息和环境条件信息等。(3) 评价与分析诊断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工况状态,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 问题进行分析诊断。(4) 控制与调整根据监测与诊断结果,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对过程进行调整,以防患于未 然。(5) 设计质量控制比较分析实际产品质量和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之间的差距,对设计质量进 行控制。4、质量评价子系统(1) 质量体系审核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合性进行评价。(2) 过程质量审核指对加工过程进行质量评价。通过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对加工系统的 运行可靠性、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3 )产品质量审核指对成品进行质量评价。评价是

12、否满足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对产品的 可靠性、实用性、寿命、安全性等综合评价;对造成产品质量缺陷进行责任分析和诊断。(4)设计质量评价包括产品设计评审和工艺设计评审。六、集成质量系统(Integrated Quality System)与CAD CAPP/CAM/MI信息传递和反馈图1. IQS与 CADX CAP的集成IQS从CAty CAP获取产品设计信息、工艺信息,向CADT CAPP提供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标准规范及经OFD配置产生的工程特性、零部件特性和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参数等,以及加工设 备、检测/试验设备的加工检测能力、使用范围、精度、磨损等质量信息,从而实现对产品 设计、工艺设计的

13、约束。同时向CAD/CA PF反馈设计/工艺评审结果,用户和销售服务信息,加工工件(产品)质量缺陷诊断结果,加工产品综合评价及改进建议等质量信息,以便实现对产品从设计到工艺上的进一步改进。图4.4 IQS与其他子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反馈2. IQS与CA啲集成IQS从 CAM获得加工系统运行状态质量信息,工件检测信息,向CAM!供设备、工件的检测和监控命令,工艺系统质量分析、诊断、评价结果,以及纠正、改进、预防的建议,对加工质 量的预测以及补偿和控制命令。3. IQS与MIS的集成IQS从 MIS(Ma nageme nt In formation System)获得采购、生产计划、销售、财务和设

14、备等方面信息,向Mis反馈产品、设备质量信息、质量成本信息、售后服务质量信息等。七、谈谈你对6 Sigma质量管理模式的认识A、Sigma质量管理的意义1. 6 Sigma质量管理的提出Sigma是的读音,表示观测值对其平均值波动的大小,一般称均方差。它来源于数据的统计 计算,它是从数据的协方差取其平方根而得,又称标准差,而土 6则是标准正态分布的术语,应当注意计算时应注明土,否则容易产生错误。6 Sigma质量管理是从产品的经营管理的角度提出的,在电子技术领域首先得到应用,如摩 托罗拉(Motorola)公司率先提出“在1992年实现6管理”,后来通用电气(GE)公司也积极推 行此模式.取得

15、了市场产值第一的成绩,促使6。质量管理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并进一步推广应用。2、6 Sigma质量管理的目标一是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和企业对顾客的忠诚度; 二是企业必须追求最低资源成本。 提高 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着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6 Sigma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提供无缺陷的产品和提高顾客对服务满意度获取经济效益。是一个统计量,当统计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土 6不合格率达到百 万分之0.001973,即0.001973ppm。把它作为一个目标值,意味着企业的业绩改进趋向完美 的目标。B Sigma质量管理的实施1 从技术上看它是一

16、个全面的质量管理过程。基于质量经济性原理,由图45可以看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两方面:一是增加企业收人。 在现代企业中,可以按常规方法去实现, 诸如加强领导,提高效率,改进雇员工作以及提高雇员和顾客的满意度来实现;二是降低运行成本。首先是降低所需的资源成本,减少资源投资,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加市场份 额。6 Sigma的质量管理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把图4 5所列的经济活动内容数量化,把企业的长远规划和 6 Sigma联系起来,运用测量一分析一改进一控制的程序找出生产过程 的薄弱环节,减少生产过程的波动, 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达到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益的目的。雯Ifr投计过程能力at戶

17、远行 丽能万摄富技术値力图4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2.有严格的组织领导如图4.6所示。一般分为4个层次:图4.6 6 Sigma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1) 倡导者一般由企业最高领导层组成,例如总裁、总经理,他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敏锐的眼光,能看清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本企业发展的影响,理解6 sigma的质量管理对本企业发展的作用,确认并支持6 Sigma的质量管理计图4. 6 6 Sigma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划的进行。由他们来检查 6 Sigma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提出正确的思路,管理并领导 黑带主管和黑带成员的工作(2) 黑带主管一般是企业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

18、的数理统计基础, 能按照6 Sigma质量管理原则结合企业实际分析问题,提出正确的工作方法,指导黑带成员 的工作。 黑带成员是实施6 Sigma质量管理的中坚力量,负责具体执行和推广6 Sigma质量管理,能正确理解和应用 6 Sigma质量管理工具。(4)绿带成员一般为兼职人员,是企业内部各个基层受益项目的负责人,侧重于每天结合自己的基层工作具体应用 6 Sigma计划。由上述可知,6 Sigma质量管理实质上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追求完美无 瑕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通过一种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集数据分析、技术测量、原 因分析、优化改进和控制为一体的管理方式,使企业在运作能

19、力方面达到最佳境界。C要实施6 Sigma管理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有全球竞争意识和长远发展规划;2) 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如曾经实施过统计质量管理或全面质量管理;3) 有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以上仅从宏观上说明了 6 Sigma管理模式的概念其原理将结合3Sigma说明。八、质量状态的识别与控制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九、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 工件材料工件材料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规定的。这不是在工序过程可以变动的参数,但它与其他工序的加工质量有关。如热处理显徽结构不均造成硬度不均匀形成加工系统的振动的激励 源,使得加工时尺寸不稳定,并导致分散性增大。由本章3.

20、 1节所定义的母体的概念,即使尺寸规格相同的零件,如果材料不同。加工过程属性将产生很大的变化,不属于同一母体。2. 机器设备机器设备主要是机床, 当然包括工艺装备.它是影响工序质量的重要因素, 机床对加工过程 的影响一是机床本身精度.机床精度不高,势必影响加工精度;二是机床的刚度。它直接影响机床一刀具一工件的加工系统刚度。 这两方面因素都直接反映在工序质量上. 提高加工系统的刚度,可增加工序尺寸的稳定性。 在不同的的机床上加工相同的零件.加工过程属性也将产生很大的变化。3加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不同的工艺, 现在许多引进的产品.多半是工艺上由于多特色, . 因此.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加工的零件属

21、性不同,是保证质量、提 这些都足以说明也导致数据总加工方法是提高工序质量最积极的因素, 高零件寿命的重要因素。1 加工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体不属于同一母体。4.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这是影响工序质量的直接因素,例如技术水平高的工人加工的零件,其子样均值比较接近零件的公称尺寸,且分散性较小,使的变化容易控制在容差范围之内,因而工序质量稳定;而 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子样均值往往偏离理想均值,且的分散性较大,容易超差。此外,操作 者思想素质,工作责任心,重视工序质量的知识水平都是影响质量过程属性的重要因素。5. 生产环境加工环境,包括厂房及环境温度条件、机床地基是否有隔振措施。例如精密零件的加工必须 有

22、专门的恒温车间, 有些贵重精密设备还得安装在地下室,都是提高环境条件的稳定性,避免随机干扰。6. 技术测量测量是检测运态变化过程参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影响系统的输出,但不是生成动态变化的原因。以上6种因素是对工序质量影响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们彼此相关,相互影响, 而不是独立无关,图4.18说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影响, 最终都是影响到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几何量的变化,并最终导致工序质量的变化。由于6大因素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处于相对平衡之中,使加工系统运行不致发散,而处于一定的稳定的状态, 形成相对稳定的母体,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即正态分布。具有

23、一定的工序过程能力,改进和提高工序过程能力的种种措施,都可从6大因素对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的影响来分析。人们掌握加工过程统计参数的动态变化,就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积极发挥工序的潜在能力。图4.18对工序过程影响的5M1E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十、正态分布概率曲线有哪些性质(1) 由第3章2. 2节式(3 . 3)已知,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畫)=/r,J 2x 01 -pF2( - R X 0),有Pl”(4.2)式中,P表示在 范围中x出现的概率。X = fl当时,p(g)为最大值由式(4 . 1)/ 2?rcr当x离愈远,p(x)值愈小,即x落在这个区间的概率愈小,如图4. 10上的区间A。 在

24、-处,曲线有拐点,并以 Ox轴为渐近线(见图4. 10)。图4.10沿x轴正态分布的曲线变化(5)规则。现将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分成1, 2, 3三个区间,如图4. 11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偏差所在位置(在标准正态分布情况下 =)。jk p o F( I) -I)6826即曲线在横坐标所包括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 26%。2) x + 2r! = F(2) - F(- 2)荒 0.9544即曲线在横坐标土 2d所包括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5.44 %肿尸k - % x xa/2 = a十六、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是对工况状态进行分析。一般的数理统计方法是对已有致据进行分析。以机械加工为例,是从已加工完成的零件中,用抽样(或不抽样)方法对一部分(或全部)零件的尺寸偏差或缺陷进行检测,分析不合格品致及不合格的原因,为下一批零件的质量控制提出改进措施,。控制工况状态在式(4. 20a、b)范围内,起着事后把关的作用。而控制图则还要 考虑统计特征值在时间上的变化,尽管不能实时,但有助于对工况变化原因的理解。控制图的种类很多,按照质量特性分有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有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一极差控制图和中值数一极差控制图等。计数值控制图有不合格车控制图(p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图)和产品缺陷数控制图等。绘制控制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