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文武兼备发展之路以配角锤炼多个行当_第1页
走文武兼备发展之路以配角锤炼多个行当_第2页
走文武兼备发展之路以配角锤炼多个行当_第3页
走文武兼备发展之路以配角锤炼多个行当_第4页
走文武兼备发展之路以配角锤炼多个行当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文武兼备发展之路 以配角锤炼多个行当笔者出生在梨园世家, 8 岁随父在河南省临颍县豫剧团学戏。在 县剧团学戏的 9 年里,跟父亲及老师们学习了豫剧的唱腔板式、锣 鼓经和男声大本嗓的发声。因身体素质好,重点学习并掌握了武生 行筋头功中的空翻、前后翻、三百六,毯子功中的抢背、扑虎、乌 龙绞柱、旋子、扫堂和把子功中的枪、刀、剑、打出手以及演员必 须具备的山膀、云手、腕花、跨腿、鹰展翅、虎跳等基本功。在导 演的精心指导下,以三岔口中的任堂惠、 盗仙草中的鹿童 和挡马中的焦光普三个角色进行了实践演出而崭露头角。在豫 南的巡演中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因此以上三个折子戏也成了河 南省豫剧一团的保留剧目和常

2、演的小戏。 1990年笔者考入河南省艺术学校,圆了多年的梦想。从入校起就 立志学习完善多个行当的表演和演唱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首先 本着京剧大家周信芳先生“任何人我都学” “任何行当我都学”和 “任何戏剧我都学”“青年演员不要过早地学什么流派,学习路子 越宽越好”的教导,全面发展,坚持走“文武兼备”之路,在打好 生行技艺的基础上,兼学净行和丑行的表演与唱功。通过对过去演 出剧目的比对和总结,找出差距和不足,逐一解决。通过努力学习 和刻苦磨炼,加之理论水平的提高, 笔者在表演意识、 表演的诗化、 表演的传神和艺术气质、神容、美感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河南省艺校学习期间,正是笔者的变声时

3、期,加上在县剧团多演 武戏,嗓子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能掌握“武戏文唱”和“文戏武 唱”的技能,笔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声乐老师学习科学发声,不 但学习小生的唱腔,同时也学习老生和黑头的唱腔,为以后能适应 多个行当打下基础。经过 4 年的学生生活,笔者在思想品德、文化 知识、专业理论、表演、唱腔艺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毕 业时以两将军中的马超和张飞“两门抱”进行汇报演出,向领 导、老师和家长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经过河南省艺校的深造以及多年演出实践经验的积累, 1994 年笔 者跻身河南省豫剧一团,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该团的前身是常香玉 大师创办的香玉剧社,人才济济,名角如云,演出阵容整壮,

4、导演 排戏要求高而严。经过实践的考验,笔者这个能担纲诸行当的演员 有了用武之地。每接到一个角色,笔者都把它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 戏。目的是通过实战锤炼自己, 除工武生行外, 笔者先后饰演过 大 祭桩中的艾谦、金沙滩中的杨五郎、 花木兰中的突力子、 樊梨花中的杨胆等净行角色。 曾在血溅乌沙 中饰演赖水镜、 深宫怨中饰演韩广、 午夜训虎中饰演贾公子、 红颜钦差 (谢谣环)中饰演来安和樊梨花中饰演程咬金等丑行角色。马 童、太监、龙套都是笔者常常顶替的角色。演好现代戏也是笔者的一贯追求,从进团至今,曾在常香玉中 扮演李玉凤,江姐 中扮演华子良,王嫂卖瓜 中扮演二狗,大 别山的女儿中扮演小程。为了拓宽戏路

5、主动排演了多部小品,像 牛班长的婚事中的牛班长、 破烂王中的任义、 武松打虎 中的老虎,这些戏在农村很有市场,其中武松打虎曾获全国相 声小品邀请赛三等奖,并参加了北京电视台 2005 年元宵晚会,成 为家喻户晓的剧目。通过现代戏和小品剧的演出,在生活动作戏曲 化,如何把传统程式融进人物中,把生活动作演变为戏曲身段以及 情感体验的戏曲化、“诗韵”化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克服了 过去“新戏老演”和“话剧 +唱”的弊端。不同剧目不同行当配角 的实践,学到的技艺有了再体验再创造的机会,使笔者这个“戏补 丁”成为多个剧目必不可少的角色,也是观众认可的能饰演多个行 当的名角。京剧艺术是国粹,其表演动作传

6、统、规范、大气,是无数表演艺术 家创造的结晶,也是经历代文化人的指点以及与千百万群众交流积 累的经验。这些程式化的技艺也是演员刻画人物性格、抒发情感必 须具备的基本功。为了规范表演程式,克服千人一面和不落俗套的 表演,在饰演每个角色之前,笔者都要通过电视和录像学习京剧名 家的表演,像李少春、李岩在野猪林中饰演的林冲、 王平在华 子良中饰演的华子良,都是笔者百看不厌的教科书、活教材,在 学习掌握的基础上,移植成折子戏奉献给观众。笔者获奖的挑滑 车中的高宠、小商河中的杨再兴和个人专场演出野猪林 中的林冲、华子良中的华子良、 闹天空中的孙悟空等角色, 都是在学习模仿京剧武生套路和程式动作的基础上,结

7、合自己所掌 握的技巧依据角色的需要进行组合的。在精学主要行当的同时,还 把兼学到的鲁智深、蒋干、陆谦和解差的表演程式融入到所饰演的 净行和丑行之中。通过多个剧目不同行当表演艺术的转化、糅合、 优化和创新,表演艺术得到升华,人物塑造显得规范、新颖,和剧 情也结合得自然贴切,形成了符合技艺性格、技艺情理、技艺美感 “三结合”的个人表演风格。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唱是第一功,是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 手段。要想成为文武兼备的优秀演员,必须具备能适应所演行当的 唱功,才能在团里挑起大梁。笔者常年从事武功戏的演出,嗓子常 常受到影响,通过名家理论的指导和对知名老艺人练声经验的借 鉴,使笔者坚定了练好唱功

8、的信念。经过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笔者 掌握了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区鸣“四结合”的要 领,逐步形成了以大本嗓为主,真假声结合的“混合发声”方法。 2009年,笔者拜在豫剧名家豫西调红生流派的传承人李树建门下, 工须生行。通过对“李派”发声的揣摩和艺术规律的探索,根据自 身嗓音特点,模拟糅化出李树建朴拙中见精巧、苍凉中见激越,泣 声而歌的须生“衰派”之音,在团领导和老演员的支持和鼓励下, 复排了李树建的代表作 清风亭。清风亭 是一出优秀的传统戏, 是豫剧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其故事情节生动,戏剧冲突尖锐,因果 报应鲜明。经李树建加工创新成为河南省豫剧一团的保留剧目和常 演不衰的看家戏。笔者

9、作为第一代传承者,有压力也有动力,更是 一个挑战和考验。为了完成这个既艰巨又有战略意义的任务,笔者 始终遵循“坚持死学,但不能学死”的原则。在全面地继承和模拟 的基础上,学唱腔神韵,习表演精髓,从生活体验出发,根据人物 性格、规定情境、对剧本立意和对人物的理解,结合自己的音质条 件进行用嗓、行腔,磨砺出自己特有的韵味。在表演上追求诗化、 形态舞蹈化和情感体验的真实感以及技巧的美感。为发挥自身优 势,将一些武功程式巧妙地运用到人物刻画之中,以达到“文戏武 唱”的效果。经过数场演出,笔者饰演的主人公张元秀,从表演到 唱腔以及人物的塑造等方面均展现了“李派”的风韵,令同行和专 家刮目相看。 2011

10、年 7月参加“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农民慰问演出” 中该剧在农村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受到观众的好评。自此,笔 者也有了以唱功戏挑梁的代表作。在多个戏剧赛事中,笔者都是积极备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 但笔者都把它们看成是前进的基石和动力,激励着笔者向艺术高峰 去攀登。“艺无止境”是常香玉大师的名言,也是激励笔者永不停 步的“座右铭”。回顾从艺近 30 年的坎坷人生,每取得点滴成绩, 都与虚心学习特别是文化学习分不开的。笔者将以“平静如水的心 态,永不止步的学习”要求自己,把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文化 素质修养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艺术作品的品格、意格、气格和舞 台气度、审美理想,摆正雅与俗的关系,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努力 来迎接明天。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员bkogA.nrogeHKO TOpMenob3ymm aoad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O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