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研究分析报告_第1页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研究分析报告_第2页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研究分析报告_第3页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研究分析报告_第4页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研究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用文档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以人为单位的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一种是以劳动报酬来计算的劳动投入产出率。这两种生产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生产率进行计算的,有着不同的经济含义。然后本文分别计算了淮安市的两种生产率,并加以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淮安市虽然劳动生产率较低,但淮安市的劳动投入产出率较高。因此,淮安市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关 键 词 劳动生产率,劳动投入产出率,淮安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全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describes two methods of calculat

2、ing laborproductivity, one is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he human unit calculation, oneis calculated in the labor remuneration of labor input and output rate. calculated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two kinds of productivity have different economicimplications. then article calculates the two kin

3、ds of productivity of huaiancity, analyzes, and draws relevant conclusions: although labor productivity islow in huaian city, but the higher labor input and output rate. therefore, huaiancity has a labor cost advantage, and suitable for layout of the labor-intensiveindustries.:keywordslabor producti

4、vity, labor input and output rate, huaian city,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2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目 录1 前言. 42 劳动生产率概念分析. 43 两种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54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的分析. 54.1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的整体分析 . 64.2 三产劳动生产率的局部分析 . 75 劳动生产率数据对比分析. 9结 论. 11参 考 文 献. 12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1 前言在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变化十分关心,却很少有人关注劳动生产率的增减变化。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 30%,也就是说每年国民经济 8%的增长有 2.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目前,在南北挂钩机制的政策指导下,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进程明显加快 。由于淮安市在劳动力投入1产出方面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包括富士康、台玻、康师傅等企业的纷纷投资,同时也加快了淮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到 2010 底,第二、三产业分别实现了 16.5%和 14.1%的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 15.2:48.3:36.5 调整为 14.1:48.1:37.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此背

6、景下,本文介绍劳动生产率相关理论,采用两种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以及通过与江苏省其它城市进行对比,具体分析淮安市所具有的相关优势和发展相关产业类型,并不断实现产业结构转变,从而促进淮安市经济的腾飞。2 劳动生产率概念分析劳动生产率是评价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区域的增长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影响着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曼昆曾在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提出2一条重要的原理: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即各国劳动生产率3的差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指出:“一切经济问题的秘密就是在于如何以劳动获得更多的产品,或者说在于如何使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出更

7、多的产品4”。所以,我们普遍认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劳动生产率就越低。因而,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高于中国,中国的东部高于中西部,江苏省的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既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很低,那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为由而来华投资呢?按照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国的低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发达国家企业产出的整体水平。而在实际当中,这些企业得到的并非低投入、低回报,而是低投入、高收益。从江苏省内而言,部分的苏南企业逐步向苏北转移,也是为了获得低投入、高收益。从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两者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其实,两者的矛盾在于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不一样。通常在计算劳动生产率时采用以人等实物表

8、示劳动投入,以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创造实物的价值量表示产出,从而得出计算单位为元 /人,而另一种则采用资本劳动生产率作为劳动生产率,以资本投入量表示劳动投入,以资本创造实物的价值量表示产出,从而得出计算单位为元/元。劳动生产率理论方面更多地关注前者,企业在投入产出方面,为了获得低投入、高回报,更多地关注后者。3 两种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劳动生产率,简单地说就是劳动者劳动的效率,通常用劳动产出 /劳动投入来表示。一般来说,劳动产出用生产总值来表示,在劳动投入方面起初采用人就业人数或者人时来计算,但最近年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许多学者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张金昌(2002)认为应采用类似

9、资本产出比的方法用“元”作为投入单位。吴进红、张为付(2003)则提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如下两种计算公式:劳动生产率 e1=劳动创造的产值(元)/劳动实物投入量(人)劳动生产率 e2=劳动创造的产值(元)/劳动价值投入量(元)e1 表示每个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它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素质水平的差异,并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劳动熟练度、劳动技能和性别等相关。若以 e1 作为标准对不同地区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的话,反映了劳动者素质水平的差异 。按照这个公式,可以得到中国的各5行业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 5%8%(任若恩),这一结论反映了中国劳动者的整体水平低于美国,劳动生产率低下。

10、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也被纳入其中,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争先恐后到中国来投资、办厂,显然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也是具备优势的,所以仅用 e1 来衡量劳动生产率是不充分的。e2 实际上是劳动的投入产出比,表示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产出量,从价值量的方面来看待劳动的效率。这一计算方法和资本的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这一方法又掩盖了劳动者素质的差异,不能反映个体劳动者的水平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部门更多地考虑 e2,但公司总部和研究与开发(r&d)机构由于在技术方面和交通方面的要求,会更多地考虑 e1。总之,e1 反映的是劳动技能优势,e2 反映的劳动成本优势。因而,在

11、e1 越高的地区,应分布技术密集型产业,在 e2 越高的地区,应着重分布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南北挂钩机制的政策指导下,淮安市更应该加大对劳动生产率的分析。4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的分析4.1 淮安市劳动生产率的整体分析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根据上文对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分析以及划分,从而得到淮安市的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e1=生产总值/就业人数e2=生产总值/劳动报酬说明:在此用生产总值代替劳动创造的产值,用就业人数代替劳动实物投入量,用劳动报酬代替劳动价值投入量。根据淮安市 2003-2010 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得出表格 1,并根据表 1 的相关数据,制成图 1。表 1 淮安市历年劳动生产率情况表年

12、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生产总值(亿) 就业人数(万) 劳动报酬(亿) e1(元人) e2(元元)420.64500.97561.81651.06765.23915.831121.751388.07225.29227.27273.7260.3518671.0522042.9420526.4923113.4626001.7029256.0132308.4742513.631.62261.27295.54337.82.152.202.27281.68294.3313.04347.2519.95601.82.162.31326.5注:1.以上数据来源于淮安市

13、统计年鉴 2003-2010。2.缺少 2004 和 2008 这两年的劳动报酬数据。从表 1 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安市劳动生产率 e1 和 e2 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e1 从 2003 年的 18671.05 元/人增长到 2010 年的 42513.63 元/人,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2.47%;e2 从 2003 年的 1.62 元/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2.31 元/元,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20%,得出 e1 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 e2。当然,再结合就业人数和劳动报酬两方面数据,可以看出淮安市最近几年就业人数增长相对缓慢,故 e1 增速较快;劳动报酬增速相对较快,故 e

14、2 增速较慢。e1(元/人)走势图45000.0040000.0035000.0030000.0025000.0020000.0015000.0010000.006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图 1 e1(元/人)走势图从图 1 可以清楚地看出,e1 的走势总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2003-2004,增长缓慢期,在此期间,淮安市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健全,就业再就业增幅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还不太明显(2)2004-2005,缓慢下降期,下降的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就业投入,增添了多个就业岗位,就业人数在2004年基础上增

15、幅到达 20.4%,从而导致 e1 的小幅度下降(3)2005-2009,平稳增长期(4)2009-2010,飞速发展期。总体来讲,e1 增长快,主要是因为 2000 年之后,淮安迎来了初步发展。新技术的应用、设备更新、劳动者经验的提高等,都带动了 e1 的增长。在南北挂钩机制政策的指引下,淮安不断引进苏南等高科技术和人才,相信 e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缺乏数据,不能直观地通过走势图来反映 e2,但通过表一的数据,我们仍可以发现,淮安市在劳动投资产出方面是具有优势的,e2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当然,它的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03-2007,稳步上升的阶段(2)2007-2009,突

16、然下降阶段(3)2009-2010,再增长阶段。在第三阶段当中,e2 的优势体现明显,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加快苏南部分的产业向苏北尤其是淮安转移,可见这种优势在长时间内,还会有增长的空间。但是,之后也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者报酬的增多,优势会下降,部分产业将会出现分散的趋势。我们还可以发现,e2下降与上升的变动不是太大,其原因:一是劳动报酬的相对增多,二是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总的来讲,结合 e1和 e2增长变动,淮安市在劳动成本方面还是具备优势的,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4.2 三产劳动生产率的局部分析表 2 淮安市历年三产劳动生产率情况表年份2003200420

17、05200620072008一产 e17699.579498.2610556.3012254.2313163.0414625.13一产 e2二产 e143021.1149442.2346567.7344683.0645162.4447962.96二产 e2三产 e123786.9524809.8417566.0319762.3723456.6926395.22三产 e21.102.001.731.061.061.063.193.173.212.712.692.677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2009201017419.4920763.931.061.1049024.9062125.583.193.

18、2329524.6342591.432.172.44从表 2 和图 2 可以看出,2003-2010 这 8 年来,第二产在 e1 和 e2 方面均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且占据绝对的优势。2010 年第二产业 e1 为 62125.58 元/人,在三产当中的比重达到了 49.5%,遥遥领先第一和第二产业,这也充分说明了第二产业在劳动者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也要高于其他二者,在第二产业 e2 方面达到 3.23 的高值,说明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劳动投入产出率很高。总之,淮安市的产业结构发展顺序是二三一,第二产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二三一转变成三二一还需要很长时间,工业化

19、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670000.0060000.0050000.0040000.0030000.0020000.0010000.00一产e1二产e1三产e10.002003 2004 2005 20062007 2008 2009 2010图 2 淮安市三产 e1 的走势图从图 2 来看,第一产业的变动几乎接近一条直线,这充分说明了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的素质水平稳步提高,但与第二、三产业还有较大的差距。第二产业的 e1 有三个阶段的变化:(1)2003-2004 小幅度的上升(2)2004-2006 处于停滞期(3)2009-2010 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总体不断地上升,尤其在 2009 年

20、之后上升更快了。第二、三产业的 e1 最近几年上升幅度相似,其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对二、三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引进外来的技术和人才,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 e1 的增速方面看,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最低为 5.39%,第一产业最高可达 15.23%,这可能是第一产业原本的起点较低只有 7699.57 元/人,而第二产业 43021.11 元/人。第一产业的 e1 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在数量与第二、三相比差距仍比较大,发展潜力巨大;从 e2 方面,可以清楚地发现,第一产业的数值几乎没有多大的波动,这与农业的发展有关,国家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工业,农民的收入稳步提高。第二、三产业的 e2 有一些波动

21、,总体上体现的不是太明显,只是在 2003-20058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年这段期间有大幅度的波动,在总体走势方面也存在相似性:先大幅增长,然后小幅度下降,在一定幅度地上升。可以推测两者未来都会有增长的趋势,但是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会稍大一点。从 e2 数值看,第二产业在 3 元/元以上,第三产业在 2 元/元以上,说明了二、三产业方面劳动报酬还是低水平,存在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分布,这也是为什么苏南部分的产业向淮安转移的原因。5 劳动生产率数据对比分析自从江苏省实行南北挂钩机制以来,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进程明显加快,淮安的经济地位更显得尤为重要,淮安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

22、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外商投资企业(例如富士康、台玻等企业)之所以选择在淮安落户,其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看中了淮安的劳动生产率 e2 高于苏北各市,且在苏南地区优势也很明显,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为了更为深刻地验证苏南产业转移淮安的原因,本文选择了江苏主要城市进行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分析,当然也部分城市的数据缺失,并不影响。表 3 2009年江苏省各主要城市劳动生产率比较分析表地区一产二产三产城市e1e2e1e2e1e2e1e2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徐州无锡苏州南京镇江常州32308.4732423.6956050.9925986.0547691.60137018.47149234.5

23、7103759.1496590.6182881.5372901.742.162.092.071.8717419.49 1.0616673.14 1.2328959.59 1.1815819.21 1.1315418.3149024.9047400.4488000.3831685.8469387.263.192.782.562.1929524.6333206.5853912.9729479.6356023.382.172.102.302.28苏北地区2.7838766.05 1.3248495.76141897.04 2.90 146982.25 2.76苏南地区146190.84114382.

24、37111094.8783909.2795574.36171199.42112392.94116256.7595848.1381918.2728205.2423563.5831122.80江苏平均2.2920191.75 1.022.562.46资料来源:根据江苏各城市(除淮安)2010年统计年鉴和淮安市 2009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从表 3 可以发现,在 e1 方面,淮安市不论在苏北地区还是苏南地区值相对较低,当然也远远地低于江苏平均值 72901.74元/人,可见淮安市劳动力竞争优势不足,劳动者素质水平与江苏其他城市相比还有待发展。在 e2方面,淮安市虽然与苏南相比还有些差距,9 淮阴师范学

25、院毕业论文也低于江苏平均值,但在苏北地区当中位居第一,达到 2.16 元/元。另外,第二产业的 e2高达到 3.19,远远领先其他城市,可见淮安市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明显,企业的投入产出率相对较高,因而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的第一的目标要选择在淮安,当然,从经济地理学等理论上讲,淮安市区位条件也较优越,与苏南的距离也较近,具有空间近邻效应 。7从江苏省各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纵向比较来看,各城市 e1 的值反映了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差距,基本是呈现由南向北劳动力水平逐步下降的趋势。e2纵向比较,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苏南要普遍稍高苏北地区,苏北各市差距也不算太大除了宿迁市。总体来看,苏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不管在

26、e1还是 e2方面都占据绝对有利的地位,苏北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是苏南有利的程度是不同,在 e1 方面优势突出,苏北不利的程度也是不同,在 e2差距不算太大。这表明从 e2的角度来看,苏北地区尤其是淮安仍具有劳动成本优势。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知道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水平,更愿意分布在 e1较高的地区,所以选择分布在苏南较合适。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加注重劳动者成本,它们更愿意分布在 e2 较高的地区,从而苏北地区的优势得以体现。因此,淮安市在对外招商的过程中,要大力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在发展相当长时间后,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10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结 论本文根据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两种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