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学考班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学考班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学考班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学考班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学考班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学考班,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自耕农群体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下列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群体a. 井田制b. 海禁政策c. 初税亩d. 均田制【答案】d【解析】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海禁政策是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初税亩是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鲁国实施的土地制度,a、b、c都不符合题意,排除;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群体,故d正确。【名师点睛】把握关键信息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群体”即可。2.下

2、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江南生态环境恶化b. 南方的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最终确立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占领黄河流域,北宋灭亡,南宋开始。南宋初年北方人口的大量迁移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完成,故b正确;a不是主要影响,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d错误。【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了解我国古代三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2.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3.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 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 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 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宋元”以来而非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对丝绸之路的正确描述,例如,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为“丝国”。再例如,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的确不具有全球化

4、意义,因为1500年前后(即16世纪左右)的新航路开辟才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15世纪以前。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4.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发展趋向,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

5、始在中国出现,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式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b正确;a、c、d都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5.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谚语。这种变化反映了a. 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b.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 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南宋时期苏湖地区农业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

6、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则说明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是南宋时期已经完成;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产生,不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业繁盛信息,故d项错误。6.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a. 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b. 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 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d. 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朝市井成员的

7、来源比唐朝广泛得多,不仅有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员,还有文化娱乐、饮食、旅店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众多文人,这说明宋朝的商品经济比唐朝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宋朝打破了坊市的时空限制,即政府的商业政策发生了变化;a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答案选d。7.“16世纪40年代,海地岛上的6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印地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材料中的“他们”主要是指a. 葡萄牙人b. 西班牙人c. 法国人d. 荷兰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时间“16世纪40年代”,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洲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是开辟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西班牙,故b正确;葡萄牙开辟的航路主要通往亚洲,法国、荷兰殖民扩张是在西班牙之后,排除a、c、d。8.“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 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出现高潮b. 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 新大陆沦为英、法的殖民地d. 资本主义征服了全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根据时间判断,应该指的

9、是新航路的开辟,之后的殖民扩张推进了世界联系的加深,b正确;a、c、d项不符合史实。【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关键信息是“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9.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 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d.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答案】c【解析】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时间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可以知道这段时间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因为新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应用,导致了示意图的变化

10、,故c正确,d错误;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材料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不大,b错误。10.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c.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d.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b【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蒸汽革命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a

11、. 2b. 31c. 73d. 193【答案】d【解析】从时间(18721911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193,故选d项。12.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材料说明开平煤矿a.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 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 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限定及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

12、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可知,开平煤矿具有近代企业制度如股份制的雏形,故d正确;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起最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a错误;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3.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 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c. 洋务企业的诱导d. 外商企业的刺激【答案】b【解析

13、】18951913年是甲午战争后,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b正确;a是一战期间,c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原因,排除a、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4.下图照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照片可以说明a. 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b. 传统交通工具在中国已被取代c. 上海处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之下d. 西方工业革命成果改变了上海的交通状况【答案】d【解析】a、b、c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14、成果,因此,西方工业革命成果改变了上海的交通状况,d正确。【名师点睛】“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反映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上海交通工具逐步近代化。15.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表格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时间是1921年以及表格中税款数字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体现出固定粮食税的作用,故本题选择b项。a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与题干信息不符合;d属于斯大林模式

15、时期。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6.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a. 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b. 通胀严重,通过政府大量投资稳定通货c. 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d. 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人民反危机的信心【答案】c【解析】经济大危机使大量工人失业,引起社会局势动荡。以工代赈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最成功的一项措施,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就是以工代赈的具体实施的结果。实施以工代赈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摆脱

16、经济危机,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7.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期的是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20年建成社会主义”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 b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d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 c项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体现出急躁冒进的倾向,故选c。18.毛泽东曾经说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段

17、话直接影响的新中国的经济活动是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 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c. “大跃进”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此我国制定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b正确;三大改造是所有制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开展,和改变工业落后局面无关,排除a、d;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c不符合题意,排除。19.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

18、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理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b. 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 广大农民由不理解到积极拥护d. 在全国农村同步开始【答案】a【解析】根据“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故a正确;b表述错误,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试点后推广,d错误。20.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

19、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较早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 广州b. 上海c. 南京d. 厦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上海是南京条约中最早被开放的城市之一。近代的民族工业也在这里分布的较多。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上海浦东也被开发开放,故b项符合题意。21.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认为a

20、. 英国不会参与法德两国主导欧洲一体b. 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c.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d. 成员国发展水平的悬殊差距将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答案】d【解析】“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他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强调法国、德国为发达国家,而希腊当前面临严重的危机,希腊可能拖垮法国和德国,这说明撒切尔夫人认为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成员国发展水平的悬殊差距将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不是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b错误,排除。22.

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故正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相同,故排除;正确。所以答案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23.“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a. 新航路开辟时期b. 19世纪末20世纪初c. 20世纪40、5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初【答案】d【解析】网络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由此排除a、b、c;依据“信息网络化”“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可以推断是20世纪90年代初,故d正确。24.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23、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择b项。a和c只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信息;d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

24、化。25.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a. 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b. 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c. 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d. 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可知土地集中,而佃户比率最大,故b项正确;自耕农是一个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稍遇天灾人祸,即有破产可能。因此,他们往往成为高利贷者勒索的对象,致使他们卖田卖地,甚至卖妻鬻子,而沦落为佃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劳动力成为

25、商品是在明朝中后期开始的,故排除c;协作是指相互之间协调与配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26.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a 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 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c. 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 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世界各地,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大大加强了洲际经济联系,故a项正确;由材料“欧洲人向美洲

26、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当时欧洲的工业品销往的主要是非洲和美洲,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可知,欧洲的掠夺遍及亚、非、美洲,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7.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支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 资产阶级革命首次成功c. 欧洲资本

27、主义制度确立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文字“1500说”,a项与新航路开辟相关,它出现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正确;b项出现于16世纪末期的荷兰尼德兰革命,排除;c项出现于17-18世纪,排除;d项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排除。故选a。28.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的进行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殖民扩张和掠夺d. 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可知,“

28、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故a项正确;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垄断组织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bd错误;殖民扩张和掠夺与人们普遍穿袜子无关,故c项错误。29.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

29、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30.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

30、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土布质量并不是粗糙故a项不符合史实;英国棉布确实物美价廉,但英国商人不可能因此把它当做“无用的”东西用于包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英国商人包装布的变化,而不是中国生丝是否畅销,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兴起自然经济的作用二、材料解析题31.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店铺,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材料二:(明代)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如山西商、徽商、江右商等。他们从事各种转贩活动简明中国经济史材料三: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