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注:选择题每个3分,试题最后有答题区。一、基础知识(共35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怒涛卷霜雪 会其怒,不敢献b.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 执手相看泪眼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d. 便纵有千种风情 纵一苇之所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
2、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a项,本句意为“澎湃的浪涛卷起霜雪一般洁白的浪花”,怒,澎湃;本句意为“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怒,发怒;b项,本句意为“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对,面对;本句意为“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能有多少时日呢”,对,面对;c项,本句意为“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相,相互;本句意为“你这就禀告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代词
3、,偏指两方中的一方,此处可译为“我”;d项,本句意为“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纵,纵然、即使;本句意为“听任小船漂流而去”,纵,听任,放任。故选b。【点睛】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邻字帮助法;成语对应法;古今比照法;字形推断法。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珠玑/畸形 剑鞘/画桥 镶嵌/天堑b. 参差/参商 罗绮/涟漪 无涯/山崖c. 钓叟/瘦削 菱歌/棱角 骤雨/妯娌d. 凝噎/呜咽 暮霭/和蔼 箫鼓/萧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4、,如本题“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意辨析读音。a项,“珠玑/畸形”中加点字都读j,“剑鞘/画桥”加点字读音分别为qio、qio,“镶嵌/天堑”的加点字都读qin;b项,“参差/参商”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cn、shn,“罗绮/涟漪”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q、y,“无涯/山崖”中加点字都读y;c项,“钓叟/瘦削”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su、shu,“菱歌/棱角”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lng、lng,“骤雨/妯娌”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zhu、zhu;d项,“凝噎/呜咽”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y、y,“暮霭/和蔼”加点字都读i,“箫鼓/萧瑟”加点字都读xio。故选c。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
5、正确的一项是( )a.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b. 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c. 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d. 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6、一项”,然后结合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考生尤其要关注书下的注释。d项,“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错误,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名(词的标题)才和词的内容有关。故选d。4.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 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7、,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本题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考生要关注重点字词。a项,“浪涛尽”的“涛”应为“淘”;b项,“羽扇伦巾”的“伦”应为“纶”;d项,“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情”应为“晴”。故选c。5.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
8、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见修辞,把握修辞的特点,再分析四个选项,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常考修辞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等。acd三项都使用比喻修辞,“卷起千堆雪”是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江山如画”把祖国江山比喻成绚丽多彩的图画,“人生如梦”把人生比作梦。b项,“樯橹灰飞烟灭”使用借代,用“樯橹”代指曹军战船,进一步代指曹军。故选b。6.与“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c.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9、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与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赢得仓皇北顾”的“顾”是动词,回头看,回头;a项,“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意思是“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吗”,“顾”表反问,难道;b项,“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意思是“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顾”是动词,回头,回头看;c项,“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意思是“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顾”是动词,拜访;d项,“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0、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顾”是动词,顾及。顾选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舍相如广成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左右欲刃相如而相如廷叱之秦王恐其破璧且庸人尚羞之宁许以负秦曲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词类活用设题,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分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成分,分析其活用类型。第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句意: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进入秦国。第
11、句,“舍”,安排住宿,名词作动词;句意: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第句,“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句意: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第句,“刃”,杀,名词作动词;句意: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第句,“廷”,在朝廷上,名词作状语;句意:而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第句,“破”,使破,使动用法;句意:秦王恐怕他把和氏璧砸碎。第句,“羞”,以为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句意: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第句,“负”,使承担,动词的使动用法;句意: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担当理亏的责任。由以上分析可知:句名词作状语,句名词作动词,句形容词作动词,句使动用法,句意动用法。故选a。【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
12、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1)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2)素与副张胜相知b. (1)常能汉伏弩射杀之 (2)凿地为坎,置煴火c. (1)与昆邪王俱降汉 (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 (1)其一人夜亡,告之 (2)单于壮其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13、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a项,(1)中“相”,副词,一起,(2)中“相”,副词,彼此,这两个词语用法相同,意义相近;b项,(1)中“为”,介词,替,(2)中“为”是动词,作为,建成;c项,(1)中“与”是介词,和,(2)中“与”是动词,送给,赠给;d项,(1)中“其”,指示代词,其中的,(2)中“其”是代词,他的。故选a。9.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 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 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
14、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d. 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内容较为广泛,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c项,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10.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见犯乃死,重负国b.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 皆为陛下所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15、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然后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结合句式的特点分析。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判断句,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a项,“见犯乃死,重负国”意思是“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见”表被动,被动句;b项,“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意思是“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大臣亡罪夷灭者”既是定语后置句,即“亡罪夷灭的大臣”,也是被动句,“夷灭”动词本身包含被动,“被杀”;c项,“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意思是“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16、,“匈奴使留在汉者”是定语后置句,应为“留在汉的匈奴使”;d项,“皆为陛下所成就”意思是“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是被动句,“为所”是标志。故选c。11.翻译课内文言语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答案】我们离开父母兄弟(家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内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将所给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推知句子大意,然后找出句子中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逐一落实,最后调整答案,达到词达句顺即可。本题需要重点落实的词语有:“所以”,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亲戚”古今异义词,父母兄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徒”,只是,只
17、不过。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赡养上帝(节选)刘慈欣两万艘外星飞船又布满了地球的天空,在以后的两个月中,有大量的太空舱沿着垂向各大陆的太空电梯上上下下,接走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年多的二十亿上帝。那些太空舱都是银色的球体,远远看去,像是一串串挂在蛛丝导轨上的晶莹露珠。西岑村的上帝走的这天,全村的人都去送,所有的人对上帝都亲亲热热,让人想起一年前上帝来的那天,好像上帝前面受到的那些嫌弃和虐待与他们毫无关系似的。村口停着两辆大客车,就是一年前送上帝来的那两辆,这一百来个上帝要被送到最近的太空电梯下垂点搭乘太空舱。秋生一家都去送本家的上帝,一路上大家默默无语,快到村口时,
18、上帝停下了,拄着拐杖对一家人鞠躬:“就送到这儿吧,谢谢你们这一年的收留和照顾,真的谢谢,不管飞到宇宙的哪个角落,我都会记住这个家的。”他说着把那块球形的大手表摘下来,放到兵兵手里,“送给你啦。”“那你以后怎么同其他上帝联系呢?”兵兵问。“都在飞船上,用不着这东西了。”上帝笑着说。“上帝爷子啊,”秋生爹一脸伤感地说,“你们那些船可都是破船了,住不了多久了,你们坐着它们能去哪儿呢?”上帝抚着胡子平静地说:“飞到哪儿算哪儿吧,太空无边无际,哪儿还不埋人呢?”玉莲突然哭出声儿来:“上帝爷子啊,我这人也太不厚道了,把过日子攒起来的怨气全撒到您身上,真像秋生说的,一点良心都没了”她把一个竹篮子递到上帝手中
19、,“我一早煮了些鸡蛋,您拿着路上吃吧。”上帝接过了篮子:“谢谢!”他说着,拿出一个鸡蛋剥开皮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白胡子上沾了星星点点的蛋黄,同时口齿不清地说着,“其实,我们到地球来,并不只是为了活下去,都是活了两三千岁的人了,死有什么可在意的?我们只是想和你们在一起,我们喜欢和珍惜你们对生活的热情、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都是上帝文明早已失去的,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上帝文明的童年。但真没想到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实在对不起了。”“你留下来吧爷爷,我不会再不懂事了!”兵兵流着眼泪说。上帝缓缓摇摇头:“我们走,并不是因为你们待我们怎么样,能收留我们,已经很满足了。但有一件事让我们没法待下去,
20、那就是:上帝在你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群老可怜虫,你们可怜我们了,你们竟然可怜我们了。”上帝扔下手中的蛋壳,抬起白发苍苍的头仰望长空,仿佛透过那湛蓝的大气层看到了灿烂的星海:“上帝文明怎么会让人可怜呢?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文明,不知道她在宇宙中创造了多少壮丽的史诗、多少雄伟的奇迹现在文明是老了,但不是我们的错,无论怎样努力避免,一个文明总是要老的,谁都有老的时候,你们也一样。我们真的不需要你们可怜。”“与你们相比,人类真算不得什么。”秋生敬畏地说。“也不能这么说,地球文明还是个幼儿。我们盼着你们快快长大,盼望地球文明能够继承它的创造者的光荣。”上帝把拐杖扔下,两手一高一低放在秋生和兵
21、兵肩上,“说到这里,我最后有些话要嘱咐你们。”“我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您说吧。”秋生郑重地点点头说。“首先,一定要飞出去!”上帝对着长空伸开双臂,他身上宽大的白袍随着秋风飘舞,像一面风帆。“飞?飞到哪儿?”秋生爹迷惑地问。“先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再飞向其他的恒星,不要问为什么,只是尽最大的力量向外飞,飞得越远越好!这样要花很多钱死很多人,但一定要飞出去,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等于自杀!到宇宙中去寻找新的世界新的家,把你们的后代像春雨般洒遍银河系!”“我们记往了。”秋生点点头,虽然他和自己的父亲、儿子、媳妇一样,都不能真正理解上帝的话。“哦,秋生啊,”上帝想起了什么,又站住了,“走的时
22、候没经你同意就拿了你几本书,”他打开小包袱让秋生看,“你上中学时的数理化课本。”“啊,拿走好了,可您要这个干什么?”上帝系起包袱说:“学习呗,从解一元二次方程学起,以后太空中的漫漫长夜里,总得找些打发时间的办法。谁知道呢,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真的能试着修好我们那艘飞船的反物质发动机,让它重新进入光速呢!”“对了,那样你们又能跨越时间了,就可以找个星球再创造一个文明给你们养老了!”秋生兴奋地说。上帝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们对养老已经不感兴趣了,该死去的就让它死去吧。”一个星期后,最后一艘外星飞船从地球的视野中消失。上帝走了。西岑村恢复了以前的安静,夜里,秋生一家坐在小院中看着满天的星星,已是深秋,
23、田野里的虫鸣已经消失了,微风吹动着脚下的落叶,感觉有些寒意了。“我明白了。”秋生爹说,在这灿烂的星空下,他愚拙了一辈子的脑袋终于开了一次窍,他仰望着群星,头顶着它们过了一辈子,他发现自己今天才真切地看到它们的样子,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充满了他的血液,使他觉得自己仿佛与什么更大的东西接触了一下,虽远未能融为一体,这感觉还是令他震惊不已,他对着星海长叹一声,说:“人啊,该考虑养老的事了。”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运用荒诞离奇的想象虚构出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讲述了20亿个来自其他星球的“上帝”与地球人类共同生活发生的故事。b. 送别上帝的时候,
24、玉莲哭了,送给上帝一篮煮熟的鸡蛋并且向他诚挚道歉,表明她对之前自己嫌弃和刻薄上帝的过分行为颇为后悔。c. 上帝告诉秋生“首先,一定要飞出去!”,意为一种文明要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应该不断探索未知,将自己的基因和文明撒播宇宙。d. 文章讲述被技术惯坏的文明在暮年时遭受到的苦难,意在警醒人类:科技不会带给人类幸福,反而会增强人类的惰性,加速文明的衰亡。13. 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14. 结合小说内容,请从人性、人类命运、宇宙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探究作品的主题意蕴。【答案】12. d 13. 科学性。小说内容交织着
25、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宙、科技等的思考,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如文中的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反物质发动机推动的飞船可以进入光速飞行等超现实的存在。文学性。小说在场景宏大震撼、想象奇幻之外,还注重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思维。如上帝与秋生一家离别之时和秋生在灿烂星空下的思索,都极具文学思维的细腻和真实。人文性。小说将奇丽的科幻与优美文学相融合,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产生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思索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关注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蕴藉深沉。 14. 对人性唯利是图的批判和对善良的呼唤。地球人类对待上帝态度前后的变化,揭示出了人性的缺点和
26、鄙陋,希望人类唤醒人性深处的良知。对人类命运发展的深沉忧虑和深切关怀。作者通过上帝之口指出了若干年后人类可能面临的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与竞争的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种文明共存和竞争的结果。作者点明了文明衰亡甚至宇宙终结的必然性,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宇宙存亡的忧思。【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27、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科技不会带给人类幸福,反而会增强人类的惰性,加速文明的衰亡”错误,文中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捷的生活,解决了许多难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找准文中依据,再结合具体语句及语言所体现的特征进行分析。“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题干明确要求考查文本基本特征,切入角度是“科学性”与“文学性”两个方面,对于科幻小说,“科学性”方面要分析到小说中的“科学元素”,“文学性”方面则要分析到文本中的“文学思维”,有时,也可以从人
28、文性角度加以补充。(1)从科学性角度:“有大量的太空舱沿着垂向各大陆的太空电梯上上下下,接走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年多的二十亿上帝”“上帝要被送到最近的太空电梯下垂点搭乘太空舱”“修好我们那艘飞船的反物质发动机,让它重新进入光速”等文句充满着科学性的想象,同时刺激着读者的创造性思维,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飞船进入光速飞行等等这些超出现实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作者对已经存在的科学事实的想象性刻画与预测,读者思考。(2)从科学性角度:文学角度重在小说中的文学性思维的体现,赡养上帝这篇科幻小说场景宏大,充满了奇特想象,其文学性也体现对小说人物的刻画与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致描写,如“秋生一家都去送本家
29、的上帝,一路上大家默默无语,快到村口时,上帝停下了,拄着拐杖对一家人鞠躬”“上帝扔下手中的蛋壳,抬起白发苍苍的头仰望长空,仿佛透过那湛蓝的大气层看到了灿烂的星海”都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性,极具真实感、细腻感。(3)从人文性角度:小说用富于人文性的语言建构起小说的框架并在看似天马行空的荒诞叙事中呈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的忧虑,小说的科幻性与文学性相融合,在科学的想象中寄予文字以深厚的文学思维,意味无穷,发人深省。【14题详解】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从不同角度探究作品的主题意蕴,此类题通常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
30、表达等方面切入研究,解题时先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然后抓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本题的题干明确要求从“人性、人类命运、宇宙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来探究作品的主题意蕴,所以以此展开分析。(1)从人性角度:文中“西岑村的上帝走的这天,全村的人都去送,所有的人对上帝都亲亲热热,让人想起一年前上帝来的那天,好像上帝前面受到的那些嫌弃和虐待与他们毫无关系似的”通过地球人对待上帝态度前后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的虚伪和鄙陋,从小说的语言即能看到人类的缺点,作者表达了对人性中唯利是图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良知与善良的呼唤。(2)从人类命运角度:小说中讲到了上帝文明,“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文明,不
31、知道她在宇宙中创造了多少壮丽的史诗、多少雄伟的奇迹现在文明是老了,但不是我们的错,无论怎样努力避免,一个文明总是要老的”,上帝文明在衰落,地球也将会如此,“谁都有老的时候,你们也一样”“人啊,该考虑养老的事了”都透露出人类在未来将会面对的问题,作者借上帝之口来提醒人类,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深深地关切与忧虑。(3)从宇宙文明发展:在文明层面上,作者表达了对不同文明之间的思考,小说中“我们喜欢和珍惜你们对生活的热情、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都是上帝文明早已失去的,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上帝文明的童年”“找个星球再创造一个文明”“最后一艘外星飞船从地球的视野中消失” 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
32、多种文明共存和竞争的结果;“一定要飞出去,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等于自杀!”“到宇宙中去寻找新的世界新的家”说明了文明衰亡的必然性,这些语句无一不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深忧虑,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回答问题时,包括探究题,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可抛开文本随意生发、自我发挥。【点睛】对于探究主题意蕴题,注意以下几点:(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研究(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或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
33、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探讨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回答问题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挑战。一些新兴科技带来的涉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隐私保护、家庭和社会关系、生态安全、资源分配等的科技伦理问题,使既有科
34、技管理体制面临巨大挑战,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社会风险,并影响科技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科技伦理问题,现代社会对新兴科技及其应用的伦理规范已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许多国家已将科技伦理规范纳入制度和法律之中,不断加大治理力度。科技伦理治理作为审慎型、控制性治理,对科技创新在给予激励的同时,也从伦理道德出发加以必要的约束或管控,治理不轨行为,从而保障科技健康发展,实现科技更好造福人类的目标。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治理方式转型。对于科技伦理治理,传统治理方式基于先行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做了再说”。现代治理方式基于防范原则,强调紧盯科技研发和应用的最前沿不断完善风险
35、评估、加强监管,是一种“适应性治理”方式。从实践来看,实验室里的研究无法完全验证现代科技不可预知的风险,传统“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往往难以有效应对某种颠覆性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因此,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应推动治理方式从传统的“做了再说”向现代的“适应性治理”转型。完善监管制度。随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科技伦理监管的真空地带越来越多。一些案例表明,体制内监管的不完备和体制外监管的缺失,很可能会导致科技伦理领域的“灰犀牛”事件或“黑天鹅”事件。因此,有必要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强化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完善伦理规制和监管程序,使监管过程有
36、理有据、有机衔接。应改进科技伦理监管制度,实现对新技术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过程监管,实现对科研工作者伦理问题的终身追责,有效防范违反科技伦理的事件发生。建立自律机制。科研人员能否遵循科技伦理,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自律。为防范新兴科技滥用和其他风险,在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时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比如,大型科技企业内部建立伦理审查机制,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相关行业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科技伦理规范培训,引导科研人员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增强各学术团体的监督意识,确保自律规范落到实处,营造重伦理、讲道德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推进科技伦理法律化。随着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必要推进科技伦理
37、法律化,借助法律的刚性约束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把科技伦理中的一些重要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目的是用法律的特性和优势更好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我们要善于通过立法,借助法律的权威,进一步巩固科技伦理治理成果,增强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的伦理意识,使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在面对科技伦理问题时的行为选择有明确的依据,更加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摘编自李泽泉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包括科技伦理治理,现代科技要稳健发展必须加强科技伦理治理。b. 现代科技引发的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伦理规范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制度和法律层面。c. 实现
38、治理方式转型就要完全摒弃“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实现防范性的适应性治理方式。d. 遵循科技伦理对自律的依赖并不是靠科研人员自我约束,而是靠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首先提出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的必要性,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的观点。b. 文章首段指出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对现有科技体制形成巨大挑战的现实,说明了健全科技伦理体制的必要性。c. 文章从强化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和完善伦理规制及其监管程序两个方面,论证了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的必要性。d. 文章在指出建立完善科技伦理自律机
39、制的必要性后,从天型科技企业内部、相关行业、各学术团体等方面举例说明建立自律机制的方式。1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科技创新进行一定的约束和管控是必要的,但不能压制其发展,影响其造福人类的目标。b. 科技是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因此科技伦理的治理将是长期任务。c. 把科技伦理中的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就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d. 如果科研人员的道德意识不强,就有可能在新兴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做出错误的选择。【答案】15. a 16. c 17. c【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
40、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b项,说法绝对,“必须把科技伦理规范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制度和法律层面”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代社会对新兴科技及其应用的伦理规范已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许多国家已将科技伦理规范纳入制度和法律之中”,“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不等于“必须把科技伦理规范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制度和法律层面”。c项,曲解文意,“就要完全摒弃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错误。依据原文“传统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往往难以有效应对某种颠覆性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可知,传统的“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社会风险,并未完全否定“做
41、了再说”的方式。d 项,曲解文意,“并不是靠科研人员自我约束,而是靠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错误。依据原文“科研人员能否遵循科技伦理,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自律。为防范新兴科技滥用和其他风险,在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时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可知,原文并未否定科研人员的自我约束,应把“并不是”改为“并不仅仅”,“而是”改为“还要”。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主旨概括以及论证方法等写作特色的解读判断能力。解答这类题一定要学会宏观把握、整体感知,不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另外还要具备议论文艺术特色的基本常识,比如对于常见论证方法的归纳理解,对比类比的区别,比喻、举例论证等等
42、;层次大意的把握也是易考点。c项,“论证了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的必要性”错误。文章写强化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和完善伦理规制及其监管程序两个方面是为了说明“如何建立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机制”,并不是“论证了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的必要性”。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c项,说法绝对,“就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错误。依据原文“我们要善于通过立法更加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可知,“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是推进科技
43、伦理法律化的目的,并不是有了法律化行为就会产生这种结果。故选c。【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
44、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四、诗词鉴赏(9分)尾犯柳永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渐秋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佳人应怪我,别后寡
45、信轻诺。记得当初,剪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注】丹青:绘画。香云:女子鬓发。流霞:仙酒。博:换取。18.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以写景开端。写“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可见词人于寂寞孤馆“梦回”之际又见雨打“空阶”,最觉凄凉难耐。b. 上片前两句描写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后,仅用“情绪萧索”四字就使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为全词营造了伤感的氛围。c. 词人凄凉的情绪是由无可名状的“一片闲愁”引起的,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难以将其描绘出来。d. 词
46、人正“情绪萧索”,谁知夜深人静之时,又目睹灯花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辜负良宵的无聊。19. 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8. c 19. 下片主要运用想象的手法。“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是词人设想别后对方的情景,“记得当初”一句,勾起“剪香云为约”的往日情景,又引出幽闺深处相偎相伴,按新词,酌美酒的愿望。词人虽希望用“金玉珠珍”换取再次“同欢笑”,但这只是一个愿望,显示出无限的悲哀和无奈。【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
47、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错误,选项曲解诗句意思,“想丹青难貌”的意思是“想必难以用绘画描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下片设题,且是针对下片要表现手法,然后要回顾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再结合下片的内容分析。从广义来看,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从
48、狭义来讲,表现手法包括想象、衬托、渲染等。词上片是写作者独居异乡孤宿,耿耿难眠,这是写实;词下片开始转入想象和回忆,如“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中“应”意思是“应该”,诗句意思是“远处的佳人应该会怪我,离别后不遵守诺言”,这是作者设想对方别后的情景;如“记得当初,剪香云为约”意思是“记得当初,她剪下一绺头发作为别后重聚的约定”,这是回忆当初的情形;如“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在幽闺深处,填写新词,共饮美酒。如果能再次同欢笑,我肯拿金玉珍珠来换取这样的机会”,这是想象与对方相偎相伴,填新词,酌美酒的愿望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词人虽表示愿
49、意用“金玉珠珍”换取再次“同欢笑”,但这种表白透着无力,透着悲哀,透着无奈。无论是想象,还是回忆,这些都是虚写,是想象,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分析作答。五、文言文阅读(14分)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为一时名辈称许。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知青州,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
50、起。知滁州,山东有寇李二过境上,告人曰:“我东人也,公尝为青州,民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众去。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郊祀,当任子、进阶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谓曰:“君即为学士,拟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愿及今拜君赐以为荣。”乃许之,后遂为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以龙图阁学士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
51、,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为郓州时,吏按前守冯浩侵公使钱三十万,当
52、以职田租偿。概知其贫,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为类此。(节选自宋史赵概传)注觖望:因不满意而怨恨。2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b.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c.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d.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2
53、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b. 太君为官员母亲的封号。宋代官员之母封号有郡太君、县太君等称。c. 宿卫指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宿,这里有军队驻扎的意思。d. 公使钱又称公用钱,宋代官府用于宴请和馈赠过往官员的招待费用。2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概不惧邪恶,执法严明。洪州知州任上,他严惩把持地方的不法僚吏,洪州府为之震惧。b. 赵概颇知进退,深明大义。朝廷召人修撰起居注,他自请贬黜,给之后到的欧阳修腾职位。c. 赵概不恋权位,忠于君主。他曾经多次告
54、老求去,后回乡十五年,辑录谏林,呈现神宗。d. 赵概秉性平和,不结私怨。欧阳修遭逢冤狱,他曾不计个人恩怨上奏章辨明欧阳修无罪。2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答案】20. c 21. c 22. b 23. 陛下开始还当面晓谕郭申锡不要表面听从,如今要罢免他,陛下拿什么昭示天下人呢?【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奏事殿中”是省略句和
55、状语后置句,应为“奏事于殿中”,“殿中”是后置状语,其后要断开,且这句的主语是“赵概”,下一句的主语是“仁宗”,主语不一致,两句要断开,排除bd两项;“障”是动词,阻挡,宾语是“其冲”,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宿,这里有军队驻扎的意思”错误,“宿”,住宿,过夜,“宿卫”,值宿宫禁
56、,担任警卫。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自请贬黜”错误,文中原句是“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请郡”指自请外放州郡任职,不是自请贬黜。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始”,开始;“面谕”,当面晓谕;“面从”,表面听从;“黜”,罢免;“何以”,宾语前置句,拿什么;“示”,昭示。【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家居家具设计中的可持续材料选择策略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化学仪器使用试题及答案
- 未来电动汽车技术挑战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案试题及答案
- 数字与形状拼图的互动体验题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重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考试题及答案
- 德州学院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 未来汽车设计理念2025年试题及答案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化与医疗信息化服务模式创新报告2025
-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鲁迅心中的那些情”主题交流课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驾照C1证考试科目一必考题库740题及答案(包过版)
- 气候变化适应成本-深度研究
- 第2课《风铃》课件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 R245fa螺旋管内分液冷凝特性实验研究
- 【营销方案】2025小红书平台营销通案
- 应急疏散的标识与规范
- 光伏项目服务承诺书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卡10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 《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