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设计 9 竹节人_第1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设计 9 竹节人_第2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设计 9 竹节人_第3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设计 9 竹节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9 竹节人本漫画书看得()。(3)阅兵方阵里,士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一、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a木棍(n)醒悟(w)1鏖战犹酣()b筹备(chu) 橡树(xin)a酒喝得很畅快b尽兴,痛快b筹划2技高一筹(c疙瘩(d) 威风凛凛(ln)a计数的用具d跺脚(du) 沮丧(z)3弄巧成拙(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a笨,不灵巧b谦辞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威风虎视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有词有味(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叱咤风云”的意思是:_。(2)这句话运用 _的修辞手法,将_比作古战场。联系上文,我 知道在 这个“

2、古战场” 上拼杀 的,有_、_得意怒气1以上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妹妹站在客厅中间,挺胸收腹,踮起脚尖,抬起双臂,摆开了芭蕾舞步,俨然一只_。a动作b神态c语言d心理2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从带点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完全把竹节人当作了_来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很喜欢_,在他眼里竹节人非常_ 。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到句子里。3竹节人手上系一根冰棍棒儿 ,就成(1)弟弟又觉得我欺负他了,于是又扔下象棋,()地找妈妈告状了。了手握金箍棒

3、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2)妈妈到房里去叫她吃饭,她正捧着一 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一根冰棍棒儿”“歪歪斜斜”“废弃的钩针”让我们体会到竹节人制作材料的_,前两个“神气”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_,很_,很_。1找出文段中描写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用 “_”画出来。2文中“小小的怨恨和沮丧”指的是_。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3“我”跟同桌“

4、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他们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请简要写一写。1李明同学读了竹节人这篇课文,对“竹节人”这种玩具的制作很感兴趣,为了完成这种玩具的制作指南,他应该重点阅_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读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a第 1、2 自然段)b第 3 自然段c第 410 自然段 d第 1115 自然段2“竹节人”的玩法是这样的:把穿中国的筷子着九个竹节的鞋线_,在下面拉线,鞋线_,竹节人就会动 起来。 还可以 将两个竹 节人放 在一起_。古人称筷子为“箸(zh)”,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我也凑过来,一探头,

5、咦,看见了什么?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 “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了。用筷的历史,已有 3000 多年,早在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商代,纣王已在使用象牙箸。人。筷子的形状,最初是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 20 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

6、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 20.3 厘米,宽 0.4 厘米。到了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 24 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分清了。1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有(选题)。(多a作比较c打比方b举例子d列数字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第段中的“通常”一词去掉后表达效果不变。()(2)古代的筷子和现在的筷子形状是一样的。()(3)安徽出土的铜筷属东周时期,云南出土的铜筷属春秋晚期。()3有几位同学带着不同的目的阅读了这篇短文,他们分别应重点关注 (精读)哪个自然段的内容?请将自然段序号写在横线上。(1)李玉

7、同学想研究筷子形状的变迁,他应该精读第_自然段。制箸的材料,通常采用竹、木。如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等。此外还有采用铜、玉、骨、银等材料的,如北京的雕琢玉筷,广州的象牙筷(2)张诚同学想找一首与筷子有关的古诗词,他应该精读第_自然段。(3)刘响同学想弄清“筷子”名称的由来,他应该精读第_自然段。筷子挺直,宁折不屈。唐玄宗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一诗写道:“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用筷子夹取食物的情景,也赞颂了像筷子一样默默奉献的 参考答案一、d二、凛凛 眈眈 念念 津津 扬扬 冲冲 1.b 2.(1)怒气冲冲 (2)津津有味 (3)威风凛凛三、1.b 2.a 3.a四、1.(1)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比喻 破课桌 齐天小圣 金钩大王(3)美丽的小天鹅 2.人 竹节人 有趣好玩 3.简单 敬佩 崇拜喜爱五、1.b 2.嵌入课桌裂缝里 一松一紧 搏斗六、1.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