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白城师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系实验一实验板使用,简单程序设计 3实验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实验三中断系统应用实验 7实验四定时器计数器使用 9实验五查询式键盘、显示实验 12实验六DAC0832 并行 D/A 转换实验 15实验七 ADC0809 并行 A/D 转换实验 1724起始地址设置10字节计数值实验一实验板使用,简单程序设计、实验目的1. 熟悉单片机实验版、Keil C51软件使用2. 学习简单程序的调试方法3. 掌握存储器读写方法、实验说明本实验指定某块存储器的起始地址和长度,要求能将其内容置1。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读写存储器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了解单片机编程、调
2、试方法。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安装好仿真器,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头插到模块的单片机插座中,打开模块电源,插上仿真器电源插头(USB线)。2. 启动PC机,打开KEIL软件,软件设置为模拟调试状态。在所建的项目文件中输入源程序,进行编 译,编译无误后,执行程序,点击全速执行快捷按钮,点击暂停按钮,观察存储块数据变化情况,点击复 位按钮,可再次运行程序。(KEIL软件使用详见附录)3. 打开CPU窗口,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运行程序,观察CPU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 可以看到程序 执行的过程,加深对实验的了解。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1. 参考程序ORG 0000HSTART E
3、QU 30HMOV RO, #STARTMOV R2, #10 mov a,#01hLoop:MOV R0,AINC R0DJNZ R2,LoopNOPLJMP $END2. 流程图五、思考题如何将存储器块的内容移动到另一位置。实验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2. 学习P1 口的使用方法3.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二、实验说明P1 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 口用作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口的锁存器写“ 1 ”,若不先对它写“ 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 ( 一) : 本实验需
4、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F1 区)和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 I4 区)。 用 P1 口做输出口,接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程序功能使发光二极管从右到左轮流循环点亮。1. 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用扁平数据线连接单片机P1 口 JD1F与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JD2I,打开相关模块电源。2. 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 缺口朝上。3. 打开 Keil uVision2 仿真软件, 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 输入源程序 (实验(一),进行编译, 直到编译无误。4. 进行软件设置,选择硬件仿真,选择串行口,设置波特率为38400。5.
5、打开模块电源和总电源,点击开始调试按钮,点击RUN按钮运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显示情况。发光二极管单只从右到左轮流循环点亮。实验 ( 二) :用 P1.0、P1.1 作输入接两个拨断开关, P1.2、P1.3 作输出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程序读取开关状态, 并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F1 区)、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 I4 区)以及八位逻辑电 平输出模块( B1 区)。1. 用导线分别把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P1.0、P1.1连接到两个拨断开关(B1区)K0 K1, P1.2、P1.3 连接到两个发光二极管( I4 区) L0、 L1。2. 输入源程序(实验(二
6、) ),编译无误后,全速运行程序,拨动拨断开关,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情况。向上拨为熄灭,向下拨为点亮。3. 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把可执行文件用 ISP 烧录器烧录到 89S52/89S51 芯片中运行。( ISP 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 注:在做完实验时记得养成一个好习惯:把相应单元的短路帽和电源开关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以下 将不再重述。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B)P1 口输入输出程序框图(A)P1 口循环点灯程序框图 2 .实验参考程序实验(一)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 MOV A, #0FEHMOV R5, #8 OUTPUT:MO
7、V P1, ARL ACALL DELAYDJNZ R5, OUTPUTLJMP STARTDELAY:MOV R6, #0MOV R7, #0 DELAYLOOP:DJNZ R7, DELAYLOOPDJNZ R6, DELAYLOOPRETEND实验(二)KEYLEFTBITP1.0KEYRIGHTBITP1.1LEDLEFTBITP1.2LEDRIGHTBITP1.3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SETB KEYLEFTSETB KEYRIGHTLOOP: MOV C,KEYLEFTMOV LEDLEFT,CMOV C,KEYRIGHTMOV LED
8、RIGHT,CLJMP LOOPEND注:BIT为定义位名称伪指令。五、思考题(1 )对于本实验延时子程序Delay :MOV R6 ,0MOV R7, 0DelayLoop : DJNZ R6 , DelayLoopDJNZ R7, DelayLoopRET本模块使用11.0592MHz晶振,粗略计算此程序的执行时间为多少?六、电路图RESETVCCR2F10010uF R1F1KP3.2XTAL1AP3.616*P371711.0592MHzC3A22pFC2A22pF1920-C-P1 0VCCP1.1P0.0P1.2P0.1P1.3P0.2P1.4P0.3P1.5P0.4P1.6P0.
9、5P1.7P0.6RST89C51P0.7EAP3.0/RXDP3.1/TXDALE/PROGP3.2/INT0PSENP3.3/INT1P2.7P3.4/T0P2.6P3.5/T1P2.5P3.6/WRP2.4P3.7/RDP2.3XTAL2P2.2XTAL1P2.1P2.0VSSU1FP3.313P359 口P3.010P31 H1VCC40q-9P0.0- P0.1 37-P0.2 *36P0.3ca3P0:4 4-P0.5P0.6 -PUT31 EAALEPSEN28P2.7%-P26%P2.5P2.0P2.4P2.3VCC实验三 中断系统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外部中断技术的基
10、本使用方法2. 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方法二、实验说明1. 外部中断的初始化设置共有三项内容:中断总允许即EA=1,外部中断允许即 EXi=1 (i=0或1),中断触发方式设置。中断触发方式设置一般有两种方式:电平触发方式和脉冲(边沿)触发方式,本实验选 用后者, 其前一次为高电平后一次为低电平时为有效中断请求。因此高电平状态和低电平状态至少维持一个周期,中断请求信号由引脚 INT0(P3.2) 和 INT1(P3.3) 引入,本实验由 INT0(P3.2) 引入。2. 中断服务的关键:a、保护进入中断时的状态。堆栈有保护断点和保护现场的功能使用push旨令,在转中断服务程序之前把单片机中有关
11、寄存单元的内容保护起来。b、 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设定是否允许中断重入,即设置EX0位。c、用POP旨令恢复中断时的现场。3. 中断控制原理:中断控制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中断控制手段。实际上就是控制一些寄存器,51 系列用于此目的的控制寄存器有四个: TCON、IE、SCON及IP。4. 中断响应的过程:首先中断采样然后中断查询最后中断响应。 采样是中断处理的第一步, 对于本实验的脉冲方式的中断 请求,若在两个相邻周期采样先高电平后低电平则中断请求有效,IE0 或 IE1 置“1”;否则继续为“ 0”。所谓查询就是由CPU测试TCOF和SCON中各标志位的状态以确定有没有中断请求发生以及是那一个
12、中断请 求。中断响应就是对中断请求的接受, 是在中断查询之后进行的, 当查询到有效的中断请求后就响应一次 中断。INTO端接单次脉冲发生器。 P1.0接LED灯,以查看信号反转。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用一旨示灯标识外中断的触发。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模块( F1 区)、单次脉冲源( A6 区)和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 块( I4 区)。1. 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模块,P1.0接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的一个发光二极管,P3.2 (INTO)接单次脉冲源的输出端。2. 安装好仿真器,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头插到模块的单片机插座中,打开模块电源,插上仿真器电源插头(USB线)。
13、3. 打开 Keil uVision2 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建立源程序,编译无误后,全速 运行程序,连续按动单次脉冲产生电路的按键,发光二极管每按一次状态取反,即隔一次点亮。4. 可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芯片中。(ISP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1. 流程图主程序框图2.参考程序LED BIT P1.0LEDBuf BIT 0 org 0000HIjmp StartORG 0003HLJMP INTERRUPT Start: clr LEDBufclr LEDmov TCON, #01h ; mov IE, #81h;OK
14、: ljmp OKorg 0030H INTERRUPT:pushPSWcplLEDBuf ;movc, LEDBufmovLED, cpopPSW外部中断子程序框图外部中断0下降沿触发打开外部中断允许位(EX0)及总中断允许位(EA)保护现场取反LED恢复现场retiend五、思考题1. 简述中断处理的一般过程。六、原理图510RESETVCCTP1.1INR2F100R1F1KC3F10uFVCCP3.2P3.3XTAL1A11.0592MHzC3A22pFTC2A22pF20P1.0VCCP1.1P0.0P1.2P0.1P1.3P0.2P1.4P0.3P1.5P0.4P1.6P0.5P1
15、.7P0.6P0.789C51RSTEAP3.0/RXDP3.1/TXDALE/PROGP3.2/INT0PSENP3.3/INT1P2.7P3.4/T0P2.6P3.5/T1P2.5P3.6/WRP2.4P3.7/RDP2.3XTAL2P2.2XTAL1P2.1VSSP2.0U1F6*P16-7*P178s9 b!9 PSENi5P0.44P2331 EA豊2P2.1*2P204E30 ALE*8P27P1.01P12P13PUT実7P0.2j6 PU.3*34P052P0719P3.010P3.11产P3414P3世P3.616卩P3717*计0VCCP0.0P2.6P2.5P2.4实验四
16、 定时器计数器使用一、实验目的1. 学习 89C51 内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2. 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方法二、实验说明关于内部计数器的编程主要是定时常数 (初值 )的设置和有关控制寄存器的设置。 内部计数器在单片机 中主要有定时器和计数器两个功能。本实验使用的是定时器,定时为一秒钟。CPU运用定时中断方式,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即发光管每隔一秒钟亮一次。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 TMOD控制寄存器TCON TMOD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 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 TCON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17、。内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是对机器周期计数。每个机器周期的长度是12 个振荡器周期。因为实验系统的晶振是12MHZ本程序工作于方式1,即16位方式定时器,定时器50mS中断一次,所以定时常数的 设置可按以下方法计算:机器周期=12- 12MHz=1uS定时常数(初值)=65536-50mS/1uS=15536=3CB0H。然后对50mS中断次数计数 20次,就是1秒钟。 在本实验的中断处理程序中, 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使 P1.0 所接发光二极管隔一秒点亮一次,点亮时间为一秒。本实验需要
18、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模块( F1 区)和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 I4 区)。1. 用导线将 P1.0 接到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的任意一只发光二极管上。2. 安装好仿真器,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头插到模块的单片机插座中,打开模块电源,插上仿真器电源插头(USB线)。3. 打开 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建立源程序,编译无误后。4. 全速运行程序。5. 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把可执行文件用 ISP 烧录器烧录到 89S52/89S51 芯片中运行。四、实验框图以及参考程序1. 流程图主程序框图定时中断入保护现场秒计数值减1是否
19、到一秒否是重新设置秒计数 值定时中断子程序框图2. 参考程序LED BIT P1.0org 0000HIjmp Startorg 000BHLJMP T0I nt方式1,定时器 初值高位 初值低位;EA=1, IT0 = 1开始定时Sta比mov TMOD, #01hmov TH0, #3CHmov TL0, #0B0Hmov IE, #10000010bsetb TR0;clr LEDmov r2,#20ljmp $ORG 0100HT0I nt:push PSW djnz R2,loop cpl LEDmov r2,#20 loop:mov thO,#3CHmov tlO,#OBOH po
20、p PSW reti end五、思考题1. 如何将LED的状态间隔改为 2秒,程序如何改写?2. 如果更换不同频率的晶振,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调整程序?六、电路图VCC510LED1P1.01VCCR2F100RESETf 4 C3F 丄10uFP15-PT34sPT5P156pro-粹P1T789HR1F1KXTAL1AP3.010P31P3.2 I卯P35P37椚11.0592MHzC3A22pF吨卜C2Ap22pFP1.0VCCP1.1P0.0P1.2P0.1P1.3P0.2P1.4P0.3P1.5P0.4P1.6P0.5P1.7P0.6P0 789C51P0.7RSTEAP3.0/RX
21、DP3.1/TXDALE/PROGP3.2/INT0PSENP3.3/INT1P2.7P3.4/T0P2.6P3.5/T1P2.5P3.6/WRP2.4P3.7/RDP2.3XTAL2P2.2XTAL1P2.1VSSP2.0U1F30 ALEPSEN*34 P0.5P0.631 EA9吨1 P2.0VCCP0.0P0.3实验五 查询式键盘、显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方法和编程方法2. 掌握键盘和八段码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说明本实验提供了 8 个按钮的小键盘,可接到单片机的并行口,如果有键按下,则相应输出为低,否则输 出为高。单片机通过识别,判断按下什么键。有键按下后,
22、要有一定的延时,防止由于键盘抖动而引起误 操作。三、实验步骤及内容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F1区)、查询式键盘(B2区)、动态显示模块(13区)和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 I4 区)。1. 用一根扁平数据插头线连接查询式键盘实验模块JD2B与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JD2I,无键按下时,键盘输出全为“ 1 ”发光二极管全部熄灭,有键按下,对应发光二极管点亮。2. 使用动态显示模块显示键值。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1的P1 口 JD1F接查询式键盘输出口 JD2B最小系统的P0 口 JD7F接动态显示区12的段码JDOI,最小系统的 P2 口接动态显示区12的位选JD1I。当 P1.X所接键被
23、按下时 LED显示P1.X字样。3. 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 缺口朝上。4. 打开 Keil uVision2 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建立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 译无误。5. 进行软件设置,选择硬件仿真。6. 打开模块电源和总电源,点击开始调试按钮,点击RUN按钮运行程序。在键盘上按下某个键,观察数显是否与按键值一致,键值从右至左为07。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1. 参考程序DBUF EQU 50HTEMP EQU 30HORG 0000HLJMP STARTORG 0100HSTART:MOV TEMP,#0CH
24、; 初始显示 P1.cMAIN: ACALL DISPACALL KEYAJMP MAINKEY: MOV P1,#0FFHMOV A,P1CJNE A, #0FFH, K00AJMP QUITK00: ACALL DELAYMOV A,P1CJNE A,#0FFH,K01AJMP QUITK01: MOV R3,#8MOV R2,#0MOV B,A; 按键值暂存到 B 中MOV DPTR,#K0TABK02: MOV A,R2MOVC A,A+DPTRCJNE A,B,K04K03: MOV A,P1CJNE A,#0FFH,K03ACALL DELAYMOV TEMP,R2QUIT: RE
25、TK04: INC R2DJNZ R3,K02LJMP MAINK0TAB: DB 0FEH,0FDH,0FBH,0F7HDB 0EFH,0DFH,0BFH,07FHDISP: MOV DPTR,#SEGTABMOV A,TEMPMOVC A,A+DPTRMOV DBUF,A ; 查表取要显示内容的字段码MOV DBUF+1,#80H ;. 的字段码MOV DBUF+2,#06H ;1 的字段码MOV DBUF+3,#73H ;P 的字段码CLR P2.0MOV P0,DBUFACALL DELAYSETB P2.0CLR P2.1MOV P0,DBUF+1ACALL DELAYSETB P2
26、.1CLR P2.2MOV P0,DBUF+2ACALL DELAYSETB P2.2CLR P2.3MOV P0,DBUF+3ACALL DELAYSETB P2.3RETSEGTAB:DB 3FH,06H,5BH,4FH,66H,6DHDB 7DH,07H,7FH,6FH,77H,7CHDB 58H,5EH,79H,71H,00H,40HDELAY:MOV R4, #02HAA1: MOV R5, #0F8HAA: NOPNOPDJNZ R5, AADJNZ R4, AA1RETEND2.流程图主程序框开始初始化地址参数键入?比较相同?查表读键值去抖动I调整表指针调整键码等待键释得键码五、
27、思考题怎样通过中断方式实现动态显示?返回六、原理图VCCR16BR15BR14BR13BR12BR11BR10BR9B10k*8DMO1P心為DMO1P :B41PBd1p島B21PKK-B11P ;BU1PB9PBz YE KBb YE Kam YE KB4 YE KB2 YE KBl YE KBu YE KJD2B87654321KO-7实验六 DAC0832并行D/A转换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DAC0832应用电路的搭接2. 掌握D/A转换程序的编程方法和调试方法、实验说明DAC0832各引脚功能说明:DI0DI7 :转换数据输入端。DAC0832是8位D/A转换器,它采用 CMOS:
28、艺制作,具有双缓冲器输入结构,其引脚排列如图所示,CS:片选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ILE :数据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WR1第一写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Xfer :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WR2第二写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loutl :电流输出1端,当数据全为1时,输出电流最大;当数据全为0时,输出电流最小。Iout2 :电流输出 2端。DAC0832具有:Iout1+Iout2= 常数的特性。Rfb :反馈电阻端。Vref :基准电压端,是外加的高精度电压源,它与芯片内的电阻网络相连接,该电压范围为:-10V +10V。VCC和GND芯片的电源端和地端。DAC08
29、32内部有两个寄存器,而这两个寄存器的控制信号有五个,输入寄存器由ILE、CS WR1控制,DAC寄存器由WR2 Xref控制,用软件指令控制这五个控制端可实现三种工作方式:直通方式、单缓冲方 式、双缓冲方式。直通方式是将两个寄存器的五个控制端预先置为有效,两个寄存器都开通只要有数字信号输入就立即进入D/A转换。单缓冲方式使 DAC0832的两个输入寄存器中有一个处于直通方式,另一个处于受控方式,可以将WR2和Xfer相连在接到地上, 并把 WR1接到89C51的WRk, ILE接高电平,CS接高位地址或地址译码的输出 端上。双缓冲方式把DAC0832的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都接成受控方式,
30、这种方式可用于多路模拟量要求 同时输出的情况下。三种工作方式区别是:直通方式不需要选通,直接D/A转换;单缓冲方式一次选通;双缓冲方式二次选通。三、实验步骤本实验用到单片机最小系统(F1区)和并行D/A转换实验(H10区)。1.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 P0 口 JD4F接并行D/A转换实验的DI0DI7 口 JD13H单片机最小应用系 统的P2.0、WF分别接并行 D/A转换实验的CS-0832、WR用万用表测量“ -Vref ”端的电压,手动调节电 位器RW1H把-Vref电压调到-5V。并行D/A转换实验的VOUT接示波器探头,示波器接地端接电源开关处 的地端。打开相关实验的电源开关。2.
31、 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3. 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建立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 译无误。4. 编译无误后,全速运行程序,用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电机等测量感受输出波形。5. 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四、参考程序DAC0832 EQU 0FEFFHORG0000HLJMPSTARTORG0100HSTART:mov dptr,#DAC0832mov a,#OHloop:movx dptr,aacall delayinc
32、 asjmp LOOPDELAY:mov r6,#25aa:mov r7,#200djnz r7,$djnz r6,aaRETEND五、思考题1. 分析程序画出输出波形2. 硬件电路不改动的情况下,请编程实现输出波形为三角波。六、电路图VOUTCOUTU13HD0-7VCC实验七 ADC0809并行A/D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及ADC0809的典型应用2. 掌握用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完成模/数转换程序的编写方法二、实验说明本实验使用 ADC0809模数转换器,ADC0809是 8通道8位CMOS逐次逼近式 A/D转换芯片,片内有模 拟量通道选
33、择开关及相应的通道锁存、译码电路,A/D转换后的数据由三态锁存器输出,由于片内没有时钟需外接时钟信号。下图为该芯片的引脚图。各引脚功能如下:IN0IN7 :八路模拟信号输入端。ADD-A ADD-B ADD-Q三位地址码输入端。八路模拟由这三个端口控制。CLOCK外部时钟输入端(小于D0D7:数字量输出端。OE A/D转换结果输出允许控制端。当OE为高电平时,结果从D0D7端输出。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八路模拟通道地址由在ALE信号有效时将该八路地址锁存。START启动A/D转换信号输入端。当 START端输入一将进行A/D转换。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当A/D转换结束后,
34、EOC俞出高电平。Vref(+)、Vref(-):正负基准电压输入端。基准正电压的典型值为+5V。VCC和GND芯片的电源端和地端。三、实验步骤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系统(F1区)、串行静态显示(13区)、可调电源模块(A2区)和并行A/D转换(H9区)。1.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P0 口 JD4F接A/D转换的D0D7口 JD10H,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Q(Q7口JD7F接0809的A0A7口 JD11H,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 WR RD P2.0、ALE INT1分别接A/D转换的 WR RD CS-0809、CLK EOC A/D转换的+Vref接+5V电源,AIN0接可调电源模块A2区
35、的输出端(AIN0也可在程序运 行之后接),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 RXD TXD分别接串行静态显示的 DIN、CLK打开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并行A/D转换的电源开关。1MHZ。17T4-818-DOD1D2D3D4D5D6D7VCC11622925STARTALEOEref(+)CLOCKIN0IN1IN2IN3IN4IN5IN6IN7121026-28T31信号转换选择允许A/D转换ADD-AADD-BADD-CEOCef(-) GND71613A、B C输入,个正脉冲时,2. 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 缺口朝上。3. 打开Ke
36、il uVision2 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建立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 译无误。4. 编译无误后,全速运行程序,8LED静态显示“ AD XX ”,“XX为AD转换后的值,调节模拟信号输入端的电位器旋钮,显示值随着变化,顺时针旋转值增大,AD转换值的范围是00FF。5. 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ISP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1.流程图2.参考程序;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接 0809 的 clk08091 的 P0 口接 0809 的 JD15 口,1 的 Q0 口接 0809 的 JD16,1 的 ALE P2.0、P3.3、P3.6、P3.7 分别 cs-0809、EOC WR RD;0809的模拟信号输入口 AIN0接入05V可调电压,+VREF接+5V;P3.0,P3.1连接到串行静态显示实验模块的DIN、CLK。DBUF0 EQU 30H;显示第一位的缓冲地址TEMP EQU40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武安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邱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滦南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隆尧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怀来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全新授权电商销售旅游度假产品合同
- 2025版啤酒行业品牌战略咨询合同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全新离婚子女抚养、监护及教育费用分担协议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省级获奖大单元作业设计
- 正常人体结构学电子教案 (中职教育)
- 环保配套设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学试题(财经商贸)-博弈论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铜矿开采设备介绍
- 血液透析机常见故障处理护理课件
- 16学时《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文本版)
- 崧舟细讲文本: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
-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
-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