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某小企业08年生产一件甲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是6元。如该企业09年的生产率提高10%,其他不变,则09与08年的收入相比: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答案是b08 : 6乘以 10万 09 :6乘以1.1乘以10万 劳动耗费价值 和本题根本没关。至少咱没学过 商品价格只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1.假设2007年某国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 b.12.5元
2、c.18元 d.18.75元正确答案:b15/(1+0.5)*(1-0.2)生产率提高了 价值降低了 货币贬值了 价格升高了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正确答案: b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 10*68*10140(注意虽然甲的生产率提高,但是其产量也提高了,所以甲的时间一样,可以用提高前的算)甲的产量10*(1+0.2)1
3、2总产量12+820价值140/207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例:(07全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若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则价值总量增加。选d。 二、关于
4、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例: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购买力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1000/4=25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纸币为500亿元,为实际所需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
5、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0.5元。选a.三、商品价值量与货币贬值(升值)综合计算的问题例:(2008年全国1)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 12元 b. 12.5元 c. 18元 d. 18.75元 解析:本题检测商品价格与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货币本身价值关系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
6、元。当2008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货币贬值20,也就意味着同样是货币,购买力相对降低,原来用10元能买到一单位m商品,那么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m商品。即0.8m=10元,由此计算可知m=12.5元。正确答案为b。四、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例:(07海南)、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
7、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解析:(1)商品的需求量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2)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选b五、外汇与汇率例:(2005年全国)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
8、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外币的汇率跌落。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选d。六、储蓄存款(债券)利息计算例: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
9、.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52%降至2.25%。二万元定期一年存款若在政策调整后存入银行,(不考虑其他因素)到期后的收益是a252元 b225元 c504元 d450元解析: 利息=本金利率。答案为d。七、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例: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汇率(%)1x500元52500元x2000元1032000元x5000元15a、190元 b、290元 c、375元 d、445元解析: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2000元后的余额。因此,本题的具体计算为:首先确
10、定该工程师的应税额:5800-2000=3800元;其次明确各段税率5005%+150010%+180015%=44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关于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第一、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2007四川)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26-27题。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c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牢记计算公式,明白其中的变量代表的意义。例:如果在一年里
11、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元,这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5 购买力降低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解析】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50008)/5=8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纸币为16000亿元,为实际所需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
12、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8000/16000=0.5(元)。 第二、关于货币升值(贬值)或汇率升降的计算(2007北京)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b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例题2:在国际外汇市场,2007年7月份,美元对换日元的比率为100
13、美元=14000日元,到了2008年1月,汇率是100日元=0.909美元。这就是说()日元升值了美元升值了 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下降了a b c d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将题中等式:100美元=14000日元,折算成:100日元=0.714美元,由此看出:2008年1月与此2007年7月相比,100日元换得的美元更多了,即意味着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提高了,美元对日元的汇率降低了。例3:(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天津卷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它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
14、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为()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汇率的有关知识。美元贬值后,即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等量的人民币将会换得更多的美元,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用美元来表示其价格,则上涨在5%以上。此题正确答案为b。或者这样理解:人民币比美元可以表示为 x:y=(1+5%)x:(1+5%)y 美元贬值后意味着数量x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在数量y以上,数量(1+5%)x的人民币换得美元在数量(1+5%)y以上,即在美元贬值后,增加5%的人民币意味着增加5%以上的美元。例4:(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我国某企业
15、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外汇汇率、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知识点。首先,结合汇率知识算出用人民币表示的每件商品价格为107=70,其次算出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70100万=7000万,最后减去成本就是利润,7000万14100万=5600万。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细心,要把涉及到的因素考虑周全,避免遗漏条件或者看错条件,造成计算错误。 第三、关于价值量的计算 (
16、2007全国卷)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 )a4克 b8克 c16 d32克(08全国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 )a、12 b、12.5元 c、18元 d 18.75元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
17、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成正比,由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例6:(补充题)生产同样一个茶杯,甲耗费3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2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1小时劳动时间,则三人生产出来的茶杯的价值量()a同样大 b甲比乙大,乙比丙大c丙比乙大,乙比甲大 d甲、乙、丙之间不能比较第四、关于替代、互补商品的价格、需求变化的考察(2007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
18、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b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总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牢记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需求的变化趋势。第五、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09上海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c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息。假设某储户有5万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2%(利息税20%)。当年居民消费品的
19、价格上涨了5%,则该储户的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 d )a、880元 b、924元 c、1100元 d、836元总结:解答此类题时首先是明确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年限。还要注意材料提供的是何种利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指年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月利率=日利率30第六、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例19: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1倍,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a )a、15元 b、20元 c、30元 d、40元总结:解答此题最主要的是明确股票价格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第七、关于分
20、配方式的计算题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d 。a、10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收入而言的,如资本、出租获得的收入。与所有制经济无直接关系。 第八、关于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某商场。某制衣公司以2000元从商场购得这批绸缎。该公司应
21、为此支付的增值税款为 ( a )a、229.5元 b、85元 c、195.5元 d、340元总结:解答此题,首先应该懂得商品的销售价格是由增值项目和非增值项目构成的,而增值税是只对每个环节增值项目征税。其次明确公式:公式一:应纳增值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它增值项目)税率 ;公式二:应纳增值税(销售额非增值项目金额(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扣除项目的金额 )税率 ;公式三:商品销售额增值税率上一环节已纳增值税金。最后要理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第九、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如果某员工月工资为6000元,那么他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c 。a、300元 b、440元 c、475元 d、600元级数
2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总结:解答此题,首先要算出该员工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2000=4000(元);其次,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分段进行计算,得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十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例5:(全国高考海南政治卷第1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
23、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2008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08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 6(1+20%)12万10
24、8万=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万20万=7小时。十一 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例7:(2008广东卷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解析】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十二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的计算例9:(07年全国卷)假定生产一
25、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 4 80 20 d4 160 40【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
26、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例10:(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
27、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把数学知识与政治经济学知识做了有机的结合。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这是今年高考中考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道选择题。下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方法一: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5(150%)=10(元)。其次,货币贬值20%,意味着等量货币只具有了原来80%的购买力,故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8、:10(120%)=12.5。方法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假设2007年该国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生产x件商品,价格为15元。现在,由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单位时间内该国能够生产(1+50%)x件商品,假设每件m商品价格为y元。又因为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所以15x=(1+50%)xy,从而得出:y=10(元),即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货币贬值前,该国一单位m商品的价格为10元,由于现在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即2008年1元的实际购买力只相当于2007年的0.8元,注意此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在10元的基础上增加20%。假设在货币贬值前,一单位
29、m商品的价格10元只相当于贬值后的n元,那么用比例关系表示,可以看出,1:0.8=n:10(注意等式前后的比例相等)通过计算,得出:n=12.5(元)。例11:(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
30、%)=0.80元。例12:(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
31、%,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例13:(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
32、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十三 关于存款(债券)利息或银行利润的计算题例16: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10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只有年薪才是劳动收入,即5+2=7(万元)。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不合题意。例17:某公有制企业职工刘国庆每月工资800元,奖金200元
33、,投入10000元作为企业的股份,每年可得股息2400元,同时刘国庆以技术入股,每年可得股息12000元。刘国庆临街还有门面2间,每月要得租金600元。请问刘国庆每月的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多少?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精品计算题例析一、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2008高考价值量计算题分析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所用原理:(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表现为价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关系(切忌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同于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数学公式为价值=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2)由于
34、社会劳动生产率(表现为数量)越高,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数学公式为价值=1/生产率。(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理论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价值量相抵消,所以价值总量问题不考虑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为使用价值量=数量=生产率*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企业价值总量成正比(公式为价值总量=数量*价值量(不变)=生产率*时间*价值量)。(4)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币值变化(商品价值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货币用来表现
35、商品价值),公式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商品增减值时价格变化为商品价值=货币价格*(1变化);币值变化时为商品*(1变化)=货币价格。(08全国一卷)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解析:本题把数学知识与政治经济学知识做了有机的结合。这是今年高考中考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道选择题。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
36、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元。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1件,那么当200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此题的一半完成,容易造成失误的就是后半部分,即对贬值20%的理解。很多考生认识货币贬值20%,那么10元钱的商品,就要用12元钱来购买,由此得出a项答案,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此种推理用公式表示是:m=10*(1+20%)=12元。这一公式表示的不是货币贬值20%,而是商品增值20%,因此是一种错误的推理,也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计算货币贬值后该商品的货币表示,我们可以先假设货币
37、贬值后该商品货币价值为x。那么当货币贬值20%后,则有x*(1-20%)=10,通过计算x=12.5元。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理解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通俗地说就是货币不值钱了,不能买到原来它所能买到产品了,那么货币贬值20%后,原来用10元能买到一单位m商品,那么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m商品。即0.8m10元,计算可知m12.5元。(08北京卷)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b)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分析:(用原理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8、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此,假设2006年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商品的数量为1,其价值总量为1元/件*1件1元,那么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该商品的价值是x元,就有x元/件*1*(1+25%)1元,通过计算可得,x0.80元,b项正确。(用原理2)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x1/(1+25%)(08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l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39、(c)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解析:(用原理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此,不考虑劳动者数量的变化,08年价值总额仍然是100亿。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增加10%,又引起商品数量的增加(1+10%),这个数量增加跟社劳率无关。因此08年价值总额应为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劳动者增加10%,导致w数量发生变化(1+10%),同时社劳率提高10%,商品数量随之发生变化(1+10%),因此08年w总数量为10亿(1+10%)(1+1
40、0%)12.1亿件。已知价格未发生变化。故08年商品价格12.1亿10元=121亿元。(用原理2),价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为10亿*(1+10%)*(1+10%)=12.1亿件;价值量为10/(1+10%)=1/1.1.价值总额=12.1/1.1=110亿。(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解析:(用原理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
41、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此,不考虑劳动者数量的变化,08年价值总额仍然是100亿。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增加10%,又引起商品数量的增加(1+10%),这个数量增加跟社劳率无关。因此08年价值总额应为100亿(1+10%)110亿。(用原理2),价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为10亿*(1+10%)*(1+20%)=13.2亿件;价值量为10/(1+20%)=1/1.2.价值总额=13.2/1.2=110亿。(08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
42、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b)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分析:不管条件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我们先算出价值总量: 10*6+8*10=140小时。用价值总量去除以2008年的商品数量,就得到了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10(1+20%)+8=7小时易犯的错误是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个别的平均数,即2007年为8小时,2008年为7.5小时。用公式计算2007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40/18=7.77777例: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
43、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 mp4。a、4个 b、6个 c、8个 d、10个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例: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
44、,一部手机可以换 mp4。a、4个 b、6个 c、8个 d、10个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练习题一:假定生
45、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例二: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后收入是:a、30元 b、60元 c、90元 d、120元计算: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46、的提高,因此,他4小时可以生产同样的皮鞋2双,即创造出8小时的价值总量,而他的售后收入应是120元。答案:d知识探究:例二实际上是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使用价值量)的关系。通过例二的材料和计算可以探究明确,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但商品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多。从而使学生明确,商品生产者只有不断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例: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
47、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
48、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领悟: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练习题二: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 次,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c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例三:假如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
49、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是亿元。而这一年里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a、8000 0.5 纸币贬值 b、4000 0.25 购买力降低c、16000 2 通货膨胀 d、2000 3 购买力提高计算:纸币发行量=5000亿件8元5=8000亿元。因为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所以1元钱相当于0.5元。答案:a知识探究: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即同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50、,物价上涨,此时纸币贬值,单位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反之,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导致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跌,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过例三的计算,就会使学生探究明确,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不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进而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纸币的发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除了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还可以决定纸币的什么等等。三、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例: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
51、币对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币。据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元美元。a、 10 b、 8 c、 12 d、 14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升值前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为:8.11元1+2=8.2722元。则100元人民币能换的美元为:1008.272212.1美元。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领悟:务必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练习题九: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
52、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d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例一: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人民币对美元即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根据材料回答12题:1、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前,1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7.95元 b、8.27元 c、7.94元 d、8.28元2、小张2005年7月1日在网上看中5美元的一件小饰品,当他7月21日购买这件饰品后,小张要比7月21
53、日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多支付人民币0.80元 b、少支付人民币0.80元c、少支付人民币0.16元 d、多支付人民币0.16元计算:1、8.11+8.112%=8.27 答案:b2、已知7月21日:1美元=8.11元。所以5美元的小饰品合人民币40.55元。同理:7月20日,5美元的小饰品合人民币41.35元.。所以7月21日购买要比以前少支付人民币0.80元。答案:b知识探究:例一两道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汇率的基础知识。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此时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此时外
54、币贬值,人民币升值。通过例一中第1题的计算可以探究发现,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单位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即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通过第2题的计算可以探究发现,当人民币升值后,同一种外国商品进口我国后,它的人民币价格会降低,从而使外国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口,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反之,当人民币贬值,由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进口。因此,通过例一的计算,学生关于汇率的变化,特别是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这个抽象的理论很容易的理解了。四、利率计算问题例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拆除行业监管考核试卷
- 外贸英语函电Unit1课件
- (四检)厦门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塑造五年级行为典范
- 外贸英文函电课件unit14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四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高压电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和平区天津市双菱中学2025届3月初三年级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体育与健康(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江苏国信新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中医经络养生拍打
- Unit7Summerholidayplans(单元解读)六年级英语下册(译林版三起)
- 医学高级职称-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乳腺疾病的健康宣教
- 新生儿重点专科模板课件
- 《四、尊生》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
- 企业培育工匠实施方案
- 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