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教材_第1页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教材_第2页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教材_第3页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教材_第4页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系(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论文题目 :基于 51 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完成日期: 年 月 基于单片机的微型电子琴设计 XXX 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摘要 电子琴的设计以 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 控制模块,通过制作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编写,然后进行软硬件的调试运行,最终达到设 计电路的乐器演奏、 点歌、存储及显示功能。 设计中应用中断系统和定时 / 计数原理控制演奏 器发声,对音乐发生所必须确定的音符和节拍分别用程序语言实现。特点是设计思路简单、 清晰 , 成本低。 关键字 A

2、T89C52单片机 电子琴 演奏 1 引言 1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 1 。电子 琴是高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它是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一个浓缩体。它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的音乐教师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由于它又 具备现代音乐,特别是电子音乐、电脑音乐的基本结构、特征,因而使我们的教 师在进行现代音乐、电子音乐、电脑音乐的教学时,更直接、更简便。它在现代 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 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基于当前市场上的玩具市场需求量大, 其中电子琴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方面。

3、 单片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利用软硬件实现电子琴的功能, 从而实现电子琴的微型化, 可以用作玩具琴、音乐转盘以及音乐童车等等。并且可以进行一定的功能扩展。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它的 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 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微型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 子琴统硬件 2 组成。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的音阶,最终可随 意弹奏想要表达的音乐。并且本文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各模

4、块原理及各模 块的程序的调试来详细阐述。 2 设计要求 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用 AT89C52单片机3 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微型电 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实 现以下功能: (1) 设计一个( 44)的键盘4 ,并将 16个键设计成两个八度的音阶对应的 16 个琴键,可以进行弹奏表演; (2) 演奏的同时数码管会以数字显示当前按键对应的音符; (3) 有音乐存储功能,能自动演奏歌曲。演奏时可选择键盘输入乐曲,自己存 入的乐曲或随机存储的乐曲。按播放键能播放 5 首歌曲,第一首歌曲播放结束, 再按播放键播放下一首歌曲。 (4) 发光二极管会指示当

5、前按键是否按下 。 3 方案论证 3.1 控制模块选择方案 方案一:用可控硅制作电子琴。将 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降压 , 再经过整流、 滤波,获得+13.5V 直流电压。将单向可控硅 SCR和电阻、电容组成驰张振荡器电 路。但该设计方案制作成本高且复杂。 方案二: 采用 AT89C51单片机进行控制 , 由于 AT89C51不具备 ISP 功能,因 此 Atmel 公司已经停产在市面上已经不常见, 况且其 ROM只有 4K 在系统将来升级 方面没有潜力。 方案三:采用 AT89C52单片机进行控制,由于其性价比高,完全满足了本作 品智能化的要求,它的内部程序存储空间达到 8K,使软件设计有足

6、够的内部使用 空间并且方便日后系统升级,使用方便,抗干扰性能提高 5 。 鉴于上述对比与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三 3.2 按键选择方案 传统电子琴可以用键盘上的“ 1”到“ A”键演奏从低 SO到高 DO等 11音。 该设计有 16 个按钮矩阵,设计成 16 个音,可以实现音阶在中音和高音之间的变 换。比传统音阶范围大,弹奏效果好。在单片机应用中键盘用得最多的形式是独 立键盘及矩阵键盘,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其中独立键盘硬件电路简单,而且在 程序设计上也不复杂,一般用在对硬件电路要求不高的简单电路中;矩阵键盘与 独立键盘有很大区别,首先在硬件电路上它要比独立键盘复杂得多,而且在程序 算法上比它要烦

7、琐,但它在节省端口资源上有优势得多,因此它更适合于多按键 电路。本设计选择 4*4 矩阵键盘。 4 设计原理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 6 ,这样 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当然对于单 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 / 计数器 T0 来产生 这 样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正确即可。若 要产生音频脉冲,只要算出某一音频的周期( 1/ 频率),再将此周期除以 2,即为 半周期的时间。利用定时器计时半周期时间, 每当计时终止后就将输出 P3.0 反相, 然后重复计时再反相。就

8、可在 P3.0 脚上得到此频率的脉冲。 利用 AT89C52的内部定时器使其工作计数器模式( MODE)1 下,改变计数 值 TH0及 TL0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法产生不同音阶 7 ,例如,频率为 523Hz,其 周期 T 1/523 1912s,因此只要令计数器计时 956s/1s 956,每计数 956 次时将 I/O 反相,就可得到中音 DO(523Hz)。 计数脉冲值与频率的关系式是: N=fi/2/fr 式中, N是计数值; fi 是机器频率(晶体振荡器为 12MHz时,其频率为 1MHz); fr 是想要产生的频率。 其计数初值 T 的求法如下: TKNKfi/2/fr 式中 K是单

9、片机的 16位定时器最大计数值, K216 =65536;fi 是机器频率, fi 1MHz,例如低音 DO(262Hz)、低音 RE(294Hz)、中音 DO( 523Hz)、中音 RE (587Hz)、高音 DO( 1046Hz)、高音 RE( 1175Hz)的计数值如下: T65536N65536fi/2/fr 655361000000/2/fr 65536500000/fr 低音 DO的 T 65536500000/262 63628 低音 RE的 T 65536500000/294 63835 中音 DO的 T 65536500000/523 64580 中音 RE的 T 65536

10、500000/587 64684 高音 DO的 T65536500000/1046 65058 高音 RE的 T65536500000/1175 65110 了解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后可知,产生不同频率的音频脉冲即能产生音乐, 对于单片机而言, 产生不同频率有脉冲非常方便, 可以利用它的定时 / 计数器来产 生这样的方波频率信号,因此,需要弄清楚音乐中的音符和对应的频率,以及单 4 片机定时计数的关系 4 。 在本实验中,单片机工作于 12MHZ时钟频率,使用其定时 / 计数器 T0,工作 模式为 1,改变计数值 TH0和 TL0 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在此情况下, 根据以上公式, C调的

11、各音符频率与计数值 T的对照如下 8 表 4-1 音符频率对照表 音符 频率( HZ) 简谱码( T 值) 音符 频率( HZ) 简谱码( T 值) 低 1 DO 262 63628 # 4 FA# 740 64860 #1 DO# 277 63731 中 5 SO 784 64898 低 2 RE 294 63835 # 5 SO# 831 64934 #2 RE# 311 63928 中 6 LA 880 64968 低 3 M 330 64021 # 6 932 64994 低 4 FA 349 64103 中 7 SI 988 65030 # 4 FA# 370 64185 高 1 D

12、O 1046 65058 低 5 SO 392 64260 # 1 DO# 1109 65085 # 5 SO# 415 64331 高 2 RE 1175 65110 低 6 LA 440 64400 # 2 RE# 1245 65134 # 6 466 64463 高 3 M 1318 65157 低 7 SI 494 64524 高 4 FA 1397 65178 5 中 1 DO 523 64580 # 4 FA# 1480 65198 # 1 DO# 554 64633 高 5 SO 1568 65217 中 2 RE 587 64684 # 5 SO# 1661 65235 # 2

13、 RE# 622 64732 高 6 LA 1760 65252 中 3 M 659 64777 # 6 1865 65268 中 4 FA 698 64820 高 7 SI 1967 65283 为音符建立一个数据表,单片机通过查表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数据 。 低音 019 之间,中音在 2039 之间,高音在 40 59之间 TABLE1: DW 64021,64103,64260,64400 DW 64524,64580,64684,64777 DW 64820,64898,64968,65030 DW 65058,65110,65157,65178 音乐的音拍,一个节拍为单位( C 调)

14、(如表 4-2 所示) 表 4-2 曲调值表 曲调值 DELAY 曲调值 DELAY 调 4/4 125ms 调 4/4 62ms 调 3/4 187ms 调 3/4 94ms 调 2/4 250ms 调 2/4 125ms 对于不同的曲调我们也可以用单片机的另外一个定时 / 计数器来完成。琴键处 理程序,根据检测得到按键值,查询音律表,给计时器赋值,发出相应频率的声 音。对音调的控制:根据不同的按键,对定时器 T1 送入不同的初值,调节 T1 的 溢出时间, 这样就可以输出不同音调频率的方波。 不同音调下各个音阶的定时器。 在这个程序中用到了两个定时 / 计数器来完成的。其中 T0用来产生音

15、符频率, T1 用来产生音拍 9 。 5 微型电子琴的系统总体原理框图 如图 5-1 所示,设计出微型电子琴的系统总体原理框图 图 5-1 微型电子琴系统原理框图 6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6.1 微型电子琴的 Proteus 总体设计电路图 电子琴的 proteus 总体仿真图见图 6-1 。按下播放键, 发光二极管亮一下, 系统自动播放预存在内存中的曲子,再按一次播放下一首歌曲,按下复位键,系 统复位,停止播放。按下矩阵键盘中的任意键,扬声器发出相应的音符。 图 6-1 微型电子琴的 Proteus 总体设计电路图 6.2 单片机主机系统电路 高性能 CMOS 8位单片机10 ,片 6.2

16、.1 AT89C52 单片机简介 AT89C52是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低电压、 内含 8KB的可反复檫写的程序存储器和 12B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RAM),器件 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 MCS-51指令系统, 片内配置通用 8 位中央处理器( CPU)和 Flash 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 AT89C52 单片机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AT89C52单片机属于 AT89C51单片机的增强 型,与 Intel 公司的 80C52在引脚排列 11 、硬件组成、工作特点和指令系统等方 面兼容。 AT89C52引脚图见图 6-2. 图 6-2AT

17、89C52 引脚图 P3 口也可作为 AT89C52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 P3口引脚 特殊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外部中断 0) P3.3 (外部中断 1) P3.4 T0(定时器 0 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 1 外部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先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其主要功能特性: 兼容 MCS51指令系统 8k 可反复擦写 (1000 次) Flash ROM 32 个双向 I/O 口 256x8bit 内部 RAM 3 个

18、16位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中断 时钟频率 0-24MHz 2 个串行中断 可编程 UART串行通道 2 个外部中断源 共 6 个中断源 2 个读写中断口线 3 级加密位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6.2.2 时钟频率 12 单片机必须在时钟的驱动下工作。 在单片机内部有一个时钟振荡电路 ,只 需要外接一个振荡源就能产生一定的时钟信号送到单片机内部的各个单元,决定 单片机的工作速度。外部振荡源电路一般选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此电路在加电大 约延迟 10mS后振荡器起振,在 XTAL2引脚产生幅度为 3V 左右的正弦波时钟信号, 其振荡频率主要由石英晶振的频率确定。电路中两个电容

19、C1,C2,作用有两个: 一是帮助振荡器起振;二是对振荡器的频率进行微调。 C1,C2 的典型值为 30PF。 单片机在工作时,由内部振荡器产生或由外直接输入的送至内部控制逻辑单 元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称为时钟周期。起大小是时钟信号频率的倒数,常用f osc 表 示。如时钟频率为 12MHz,即 f osc=12MH,z 则时钟周期为 1/12 s。 6.2.3 晶振电路 AT89C52单片机的定时控制功能是用时钟电路和振荡器完成的, 而根据硬件电 路的不同,连接方式分为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中采用内部时钟 方式。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反相放大器 XTAL1、XTAL2分别为反相放大器的输

20、入端和输 出端,外接定时反馈元件组成振荡器 (内部时钟方式),产生时钟送至单片机内部 各元件。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控制器的控制节拍就越快,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一般来说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带反馈的线性反相放大器,外界晶振(或接陶瓷 振荡器)和电容就可组成振荡器,如图 6-2 所示。加电以后延时一段时间(约 10ms) 振荡器产生时钟,不受软件控制,图中 X1 为晶振,震荡产生的时钟频率主要由 Y1确定。 电容 C1,C2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帮助振荡器起振, 二是对振荡器的频率起微调作 用,典型值为 30pF。 图 6-3 晶振电路 6.2.4 按键播放电路 图 6-4 按键播放电路 6.2.5 键盘

21、扫描 在单片机应用中键盘用得最多的形式是独立键盘及矩阵键盘,如图6-5 ,图 6-6 所示。 10 图 6-5 独立键盘 图 6-6 矩阵键盘 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其中独立键盘硬件电路简单,而且在程序设计上也不 复杂,一般用在对硬件电路要求不高的简单电路中;矩阵键盘与独立键盘有很大 区别,首先在硬件电路上它要比独立键盘复杂得多,而且在程序算法上比它要烦 琐,但它在节省端口资源上有优势得多,因此它更适合于多按键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我采用矩阵式键盘电路,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单片机 I/O 的 开销。键盘电路见图 6-7 在按键过程中常产生“毛刺”现象 13 ,如图 6-8 所示,要消除“毛刺” 现

22、象, 这里采用最常用的方法,即延时重复扫描法,延时法的原理为:因为“毛刺”脉 冲一般持续时间短,约为几 ms,而我们按键的时间一般远远大于这个时间,所以 当单片机检测到有按键动静后, 再延时一段时间 (10ms20ms)后再判断此电平是否 保持原状态,如果是则为有效按键,否则无效。 图 6-8 “毛刺”现象 6.2.6 发音电路 电子琴发音电路见图 6-9 图 6-9 电子琴发音电路 6.2.7 供电及复位电路 电子琴的供电电路和复位电路 14见图 6-10。 图 6-10 电子琴供电及复位电路 6.2.8 LED 数码管显示电路 12 本次毕业设计的显示电路采用 LED数码管显示, LED(

23、 Light-Emitting Diode )是 一种外加电压从而渡过电流并发出可见光的器件。 LED是属于电流控制器件,使用 时必须加限流电阻 15 。LED有单个LED和八段 LED之分,也有共阴和共阳两种。 常用的七段显示器的结构如图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 共阳极显示器 (如图 b所示), 阴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极显示器 (如图 c 所示)。1 位显示器由八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七个发光二极管 ag 控制七个笔画(段) 的亮或暗,另一个控制一个小数点的亮和暗,这种笔画式的七段显示器能显示的 字符较少,字符的开头有些失真,但控制简单,使用方便。 此外,要画出电路图,首先还

24、要搞清楚他的引脚图的分布,在了解了正确的 引脚图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字型段码编码。才能显示出正确的数字来 图 6-11 数码管引脚 选用的是 P0 口作为输出口时要接上拉电阻 7 系统软件设计 7.1 系统软件总体方案 (1)键盘扫描程序: 13 检测是否有键按下,有键按下则记录按下键的键值,并跳转至功能转移程序;无 键按下,则返回键盘扫描程序继续检测 (2)功能转移程序: 对检测到得按键值进行判断,是琴键则跳转至琴键处理程序,是功能键则跳转至 相应的功能程序,我们设计的功能程序有两种,即音色调节功能和自动播放乐曲 功能 (3)琴键处理程序: 根据检测到得按键值,查询音律表,给计时器赋值,使发出相

25、应频率的声音 (4)自动播放歌曲程序: 检测到按键按下的是自动播放歌曲功能键后执行该程序,电子琴会自动播放事先 已经存放好的歌曲,歌曲播放完毕之后自动返回至键盘扫描程序,继续等待是否 有键按下 7.2 系统软件简易流程图 14 15 按键子程序流程图如下 16 数码管显示 1,并播放 Do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2,并播放 Re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3,并播放 Mi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4,并播放 Fa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5,并播放 So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6,并播放 La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7,并播放 Si 的中音 数码管显示 1 播放 Do的高阶中音 数码管显示 1 并播放 Do的高音

26、 数码管显示 2 并播放 Re的高音 数码管显示 3并播放 Mi 的高音 数码管显示 4 并播放 Fa的高音 数码管显示 5 并播放 So的高音 数码管显示 6并播放 La 的高音 数码管显示 7 并播放 Si 的高音 数码管 1 并播放 Do 的高阶高音 KEY1键按下 17 弹奏程序流程图 18 自动播放歌曲程序流程图 7.3 部分设计源程序 7.3.1 歌曲播放子程序 ;= 歌曲播放子程序 = 19 START0: mov 30H,# SONG0 ;取简谱码指针 (第 1 首) next: mov a,30h mov dptr,#tab1 movc a,a+dptr ; 至相关页码 ,高

27、 4 位为音符的高 低 mov r2,a ;低 4 位为音符的节拍 jz end0 ;检查简谱码是否已结束 (有无 00?) anl a,#0fh ;取节拍 (低 4 位) mov r5,a ; 存入 r5,节拍的时间 mov a,r2 swap a anl a,#0fh ;取音频值 (高 4 位) jnz sing ; 是否为 0,是 0 则不发音 clr TR1 ;开始,则不发音 jmp d1 sing: dec a ;因 0 不列入 mov 22h,a ;存入(22h) rl a ;乘 2 mov dptr,#tab1 movc a,a+dptr ;至 tab1取码 ,取 t 的值 mo

28、v th1,a ; 取到的高位字节存入 th1 mov 21h,a ; 取到的高位字节存入 (21h) mov a,22h ;再载入取到的音符码 rl a ;乘 2 inc a ;加 1 movc a,a+dptr ;至 table 取相对的低位字节计数 值 mov tl1,a ; 取到的低位字节存入 tl0 mov 20h,a ; 取到的低位字节存入 (20h) setb TR1 ;启动 TIMER0 d1: call delay inc 30h ;取简谱码指针加 1 jmp next end0: clr TR1 ;停止 TIMER0 mov a,31h ;载入计次指针 xrl a,#00h

29、 ;是否按第 1 次? jnz end1 ;不是则跳至 end1 jb KEY,$ ;按第 2 次? call delay1 ;消除抖动 jnb KEY,$ ;放开否? inc 31h ;计次地址 (31h)加 1 MOV 30h,# song1 ;第 2 首歌指针 jmp next 20 7.3.2 延时程序 DELY10MS: MOV R6,#10 D10: MOV R7,#248 DJNZ R7,$ DJNZ R6,D10 RET 7.3.3 音符参数表 ;= 音符参数表 = TABLE:DB 06H,5BH,4FH,66H,6DH,7DH,07H,06H DB 06H,5BH,4FH,

30、66H,6DH,7DH,07H,06H 8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8.1 系统调试 在系统设计中采用模块设计法 , 所以方便对各电路模块功能进行逐级测试: 中心控制模块的调试 ,音乐播放模块的调试 , 按键控制模块的调试等 ,最后将各模 块组合后进行整体测试。 首先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调试 ,主要调试各模块能否实现 指定的功能。然后通过 WAVE600软0 件对编好的程序进行调试 , 检查语法错误。最 后将调试好的软件程序导入到硬件模块中 , 调试系统实现的功能。 调试主要方法和技巧:软件调试和硬件调试 8.1.1 系统软件调试 16 通常一个调试程序应该具备至少四种性能 16 :跟踪、断点、

31、查看变量、更改 数值。整个程序是一个主程序调用各个子程序实现功能的过程,要使主程序和整 个程序都能平稳运行,各个模块的子程序的正确与平稳运行必不可少,所以在软 件调试的最初阶段就是把各个子程序模块进行分别调试。 8.1.2 系统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主要是针对单片机部分进行调试。 在上电前, 先确保电路中不在断路或短路情况, 这一工作是整个调试工作的第 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这部分调试中主要使用的工具是万用表,用来 完成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断路或者短路情况等。 注意焊点之间, 确保焊点没有短接 在一起,同时注意焊点的美观,确保没有开路以及短路的现象出现。 在确保硬件电路正常, 无异常情况

32、(断路或短路 )方可上电调试, 上电调试的目 21 的是检验电路是否接错,同时还要检验原理是否正确,在本次设计中,上电调试主 要键盘单片机控制部分、数码管点亮部分、和音频转换电路硬件调试。 (1) 、数码管 LED电路调试:接通电源,随机按下按钮可以看到数码管显示数字。 (2) 、键盘单片机控制部分调试:上电后,随机按动键盘可以发现各个按键对 应的音正确。 (3) 、按键播放电路调试 : 按下播放按键能弹唱歌曲, 唱完一首之后再按一下播 放按键弹奏下一首歌曲。 (4) 、复位电路调试:按一下复位键能完成复位功能。 硬件实物图 8.2 测试结果及心得 8.2.1 测试结果 通过各方面努力,本次毕

33、业设计任务完成,系统部分功能已实现。可以随意 演奏喜欢的曲子,并可以显示在数码管上,可以随意弹奏 16 个音符,可以播放 5 首歌曲。基本达到预定的效果。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系统的项目设计提高了我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 知识来解决面临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我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设计手册、 设计规范以及软件编程的水平。 8.2.2 本次设计的心得体会 从上一学期开始我们就在准备选题,收集资料,这些都是不能马虎的,要慎 重。这一学期来我们就交了开题报告。做完这次毕业设计后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 觉,收获很多,没做之前想得太过简单,以为只要把资料

34、收集好就万事俱备了, 具体操作时才知道自己错了,只有想法犹如纸上谈兵,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想象和现实相差太远,做事不能太盲目,要深思熟虑。毕业设计不仅是对所学知 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 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这次设计从软件方面来讲 不是很难,程序相对长一点,但都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主要是中端及其服务程 序的编写。在 protues上仿真,则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元器件都是理想状态的, 但做出实物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经过多次调试、修改才得以出结果。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并向老师请教等 方式,

35、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 : 首先在毕业设计刚开始的调研阶段, 我学会了怎么 通过各种方式查询相关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学习,我大致了解了单片机的 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认识到目前单片机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发展。 9 结 束 语 经过两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做实验,今天终于可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设 计了,自己想想求学期间的点滴历历涌上心头,时光匆匆飞逝,四年的努力与付 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得以划下了完美的句点。论文得 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老师,因为论文是 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李老师的指 导下完成的,倾

36、注了李老师大量的心血。一开始选题时李老师就给了我们很多建 议,并让我们提早为这次毕业设计做准备。在提交开题报告时李老师认真负责的 给我们审查,在做软件和硬件时也时时刻刻了解我们的进展情况。在此,谨向李 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李老师在我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与我 的极大地帮助。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 助。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 23 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 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老师和 同学,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赵鑫,蒋亮,齐兆群等 .数字电路设计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6月第一版 . 2 苏家健、曹柏荣、汪志锋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美 Ashish Wilfred Meeta Gupta Kartik Bhatnagar 著 , 刘永明,贺民译 . php 专业项目实例 开发 J.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4 于海生 .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选编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5 李朝青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M.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色, 2001. 6 胡汉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