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优化的流程和系统方法_第1页
GSM网络优化的流程和系统方法_第2页
GSM网络优化的流程和系统方法_第3页
GSM网络优化的流程和系统方法_第4页
GSM网络优化的流程和系统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电话越来越普及,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gsm系统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受频率资源的限制,频率复用度必然增加;由于规划或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多个小区的情况下会产生同频、邻频干扰;参数设置不当也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质量。这些都将使网络服务性能变差。为使网络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使用,这就要求移动运营商持续不断地进行网络优化,改善系统性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也是电信企业的生存基础。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网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网络优化正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未来的工作重点。现在运营商们关心的是,如

2、何在现有网络基础上,通过优化与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潜力。网络优化的目标是提高或保持网络质量,而网络质量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化技术的提高,优化己经从当前的网络渗透到包括市场预测、网络规划、工程实施直至投入运营的整个循环过程的每个环节。本论文主要从gsm原理及网络优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优化工作实践,探讨了gsm网络优化的流程和系统方法,并就gsm网络优化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做出了分析和研究。关键词:gsm网络 网络优化 测试软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obile phone is bec

3、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o communication, people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gsm system as a seco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network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the limit by frequency resource, frequency rate reuse degree inevitable increase; because of

4、planning or location in the reason, the case will produce the frequency, adjacent frequency 。 interference; parameter not set properly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system operation。 all of these will make the network service performance becomes poor。 for make the network resources can reasonable

5、 allocation and use, this requires mobile operators continuously for network optimization,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this also is the survival of telecom enterprises based。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operators, between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the quality of

6、network has become a decis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fate fundamental。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becoming mobile operators on the future work。 now, operation traders care is based on how the existing network, through optimizing with perfect, thus maximize the mining network dive force。network

7、 optimization goal is to improve or maintain network quality, and network quality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long with the optimization work thorough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optimize already from the current internet penetration , the netw

8、ork planning, the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until the complete cycle of operation in every link。this thesis mainly from gsm principle and network optimization angle, combining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bes into the working practice。gsm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cess and system method and the gsm netwo

9、rk optimization work the common questions do analysis and research。key words:gsm network network optimization testing software目 录前言-1 gsm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1。1 gsm的涵义-1。2 gsm的特点1。3 gsm的发展历史1。4 gsm网络的系统结构-1。4。1交换网络子系统-1。4。2无线基站子系统-1。4。3操作维护子系统-1。5 gsm系统的主要接口1。6 gsm工作频段的分配1。6。1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1。6。2频道间隔1。6。3频道配置1。6

10、。4载干保护比-2 gsm网络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2。1 gsm网络优化的概述2。1。1网络优化的目标2。1。2网络优化的分类2。2 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方法、流程2。2。1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2。2。2网络优化的方法-2。2。3网络优化的主要流程-2。3 gsm网络优化的几种常见问题-2。3。1 弱覆盖优化2。3。2导频污染优化2。3。3邻区配置优化2。3。4切换优化-2。3。5无线接通率优化2。3。6无线掉话率优化2。3。7干扰分优化-3 gsm网络优化的测试工具-3。1 gsm网络优化的测试硬件工具-3。2 gsm网络优化的测试软件工具-3。3 gsm网络优化测试工具tems软件的介绍-4

11、 gsm网络优化测试实例分析4。1干扰问题的实例分析4。2 掉话问题的实例分析4。3弱覆盖问题的实例分析4。4切换问题的实例分析总 结致 谢参考文献 前 言当营运者准备建设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时,首先根据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业务量预测和测试得到的无线信道的特性等参数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包括网络拓扑设计,基站选址和频率规划等等。然而与固定系统相比,由于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是移动的,因此无论是业务量还是信令流量或其它一些网络特性参数,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突发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际情况在话务模型、信令流量等方面一般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当网络运行以后,营运者需要对网络的各种结构、

12、配置和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网络更合理地工作。这是整个网络优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急速上升,用户对网络性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运营商对网络的管理也从对信号覆盖的定性要求转变为对网络性能指标的定量管理。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投入运行后,由于终端用户、网络运行环境、网络结构以及单片机技术不断变化,使得网络指标也在不断变化,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和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就要不断地进行网络优化工作。网络优化就是对投入运行的无线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

13、运行状态,不断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将来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从网络优化工作流程、常用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软件和参数以及一些地区网络优化实例两方面进行论述,比较完整地说明gsm网络的优化过程。1 gsm的概述1.1 gsm的涵义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

14、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gsm系统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使用的是时分多址的变体,并且它是目前三种数字无线电话技术(tdma、gsm和cdma)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gsm将资料数字化,并将数据进行压缩,然后与其它的两个用户数据流一起从信道发送出去,另外的两个用户数据流都有各自的时

15、隙。gsm实际上是欧洲的无线电话标准,据gsm mou联合委员会报道,gsm在全球有12亿的用户,并且用户遍布120多个国家。因为许多gsm网络操作员与其他国外操作员有漫游协议,因此当用户到其他国家之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他们的移动电话。gsm及其他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的演进,无线移动通信包括高速电路交换数据、通用无线分组系统、基于gsm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以及通用移动通信服务 。1.2 gsm的特点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能力佳、网络容量大、手机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gsm的技术特点:(1) 频谱效率。由于采用了高效调制器、

16、信道编码、交织、均衡和语音编码技术,使系统具有高频谱效率。(2) 容量。由于每个信道传输带宽增加,使同频复用载干比要求降低至9db,故gsm系统的同频复用模式可以缩小到4/12或3/9甚至更小(模拟系统为7/21);加上半速率话音编码的引入和自动话务分配以减少越区切换的次数,使gsm系统的容量效率(每兆赫每小区的信道数)比tacs系统高35倍。(3) 话音质量。鉴于数字传输技术的特点以及gsm规范中有关空中接口和话音编码的定义,在门限值以上时,话音质量总是达到相同的水平而与无线传输质量无关。(4) 开放的接口。gsm标准所提供的开放性接口,不仅限于空中接口,而且报刊网络直接以及网络中个设备实体

17、之间,例如a接口和abis接口。(5) 安全性。通过鉴权、加密和tmsi号码的使用,达到安全的目的。鉴权用来验证用户的入网权利。加密用于空中接口,由sim卡和网络auc的密钥决定。tmsi是一个由业务网络给用户指定的临时识别号,以防止有人跟踪而泄漏其地理位置。(6) 与isdn、pstn等的互连。与其他网络的互连通常利用现有的接口,如isup或tup等。(7) 在sim卡基础上实现漫游。漫游是移动通信的重要特征,它标志着用户可以从一个网络自动进入另一个网络。gsm系统可以提供全球漫游,当然也需要网络运营者之间的某些协议,例如计费。 1.3 gsm系统发展历史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

18、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蜂窝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等单位提了出来,但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实现移动台的控制直到七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以及表面贴装工艺的广泛应用,才为蜂窝移动通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直到1979年美国在芝加哥开通了第一个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业务)模拟蜂窝系统,而北欧也于1981年9月在瑞典开通了nmt(北欧移动电话)系统,接着欧洲先后在英国开通tacs系统(全接入通信系统),德国开通c450系统等。蜂窝移动通信的出现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

19、。其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并增大系统容量,网络的智能化实现了越区切换和漫游功能,扩大了客户的服务范围,但上述模拟系统有四大缺点:(1)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2)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3)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4)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做“假机”。尤其是在欧洲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这些系统都只是国内系统,手机不可能在国外使用,相互之间不能漫游,对客户之间造成很大的不便。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conference europeof post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

20、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在这次大会上就成立了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由该小组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1986年在巴黎,该小组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rpe-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同年,欧洲17个国家的运营者和管理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mou组织,致力于gsm

21、标准的发展。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制定,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不同建议书经分组而成为一套12系列的etsi gsm标准建议书。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mou组织为该系统设计和注册了市场商标,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同年,移动特别小组根据英国的建议,完成了制定18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名为dcs1800系统。该系统与gsm900具有同样的基本功能特性,因而该规范只占gsm建议的很小一部分,仅将gsm900和d

22、cs1800之间的差别加以描述,绝大部分二者是通用的,gsm900和dcs1800这两个系统都属于gsm系统。1992年大多数欧洲gsm运营者开始商用业务。1993年欧洲第一个dcs1800系统投入运营。此后gsm系统在全球迅速发展,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采用了gsm制式。到2003年3月gsm网络已经覆盖近200个国家,450家运营商经营gsm网络,总客户数已超过8亿,预计到2004年,全球gsm用户将达到10亿。gsm网络也成为最成熟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随着gprs的开通和大力发展,gsm网络已经平滑过渡到2。5g移动通信系统,目前有85%的移动通信运营商选择gsmgprs3g的发展之

23、路。根据欧洲的计划,gsm将近一步过渡到wcdma,这是目前最成熟,也是今后主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002年我国gsm用户突破2亿,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也成为世界上客户数最多、网络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14 gsm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一套完整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络子系统(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移动台(ms)及操作维护子系统(omc)四大子系统设备组成。图1-1 gsm系统结构1.4.1 交换网络子系统交换网络子系统(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ss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所构成,各功能实体介绍如下:1) msc:是gsm系统的

24、核心,是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它可完成网络接口、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和计费等功能,还可完成bss、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另外,为了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还应能完成入口msc(gmsc)的功能,即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2)vlr: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sc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例如客户的号码,所处位置区域的识别,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 3)hlr: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每个移动客户都应在其归属位置寄存器

25、(hlr)注册登记,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一是有关客户的参数;二是有关客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例如msc、vlr地址等。 4)auc: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号码,符合响应,密钥)的功能实体。 5)eir: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主要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动台的使用。 1.4.2 无线基站子系统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1) b

26、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的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码型变换器(t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2) 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络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3) bts: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4) tc:码型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置于bsc和msc之间,完成 16kbit/s 编码和64kbit/s pcm之间

27、的码型转换。 5) ms:移动台就是常说的“手机”,它是gsm系统的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s)和客户识别卡(sim)。ms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1.4.3 操作维护子系统gsm系统还有操作维护子系统(omc),它主要是对整个gsm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它实现对gsm网内各种部件功能的监视、系统的自检、报警与备用设备的激活、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话务量的统计和计费数据的记录与传递,以及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显示等功能。1.5 gsm系统的主要接口图1-2 gsm系统中的不同接口gsm系统的主要接口系指a接口、abis接口和

28、um接口,这三个接口标准使得电信运营部门能够把不同设备纳入同一个gsm数字通信网中。1) a接口a接口定义为网路子系统(nss)与基站子系统(bss)间的通信接口,从系统上来讲就是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接口,物理链路采用标准的2。048mb/s的数字传输链路实现,此接口传递的信息包括移动台管理,基站管理移动性管理,接续管理等。2) abis接口abis接口定义了基站子系统(bss)中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机(bts)之间的通信标准,它们之间采用标准的2。048mb/s pcm数字链路来实现此接口支持所有面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并支持对bts无线设备的控制和

29、无线频率的分配。3) um接口um接口(空中接口)定义为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移动台与gsm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互通,物理链路是无线链路,此接口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接续管理等。1.6 gsm工作频段的分配1.6.1 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我国陆地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gsm900mhz频段为:890-915(移动台发,基站收),935-960(基站发,移动台收); 1800mhz频段为: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表1-1 所示gsm系统的频段划

30、分gsm系统上行频段下行频段带宽双工间隔双工信道数gsm90089091593596022545124gsm900e88091592596023545174gsm1800171017851805188027595374gsm19001850191019301990260802991.6.2 频道间隔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1.6.3 频道配置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

31、频段为: fl(n)=890。2mhz + (n-1)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gsm1800mhz频段为: fl(n)=1710。2mhz + (n-512) 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 其中:fl(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1.6.4 载干保护比载波干扰比(c/i)是指接收到的希望信号电平与非希望信号电平的比值,此比值与ms的瞬时位置有关。这是由于地形不规则性基本地散射体的

32、形状、类型及数量不同,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天线的类型、方向性及高度,站址的标高及位置,当地的干扰源数目等造成的。1、 同频干扰保护比:c/i9db。所谓c/i,是指当不同小区使用相同频率时,另一小区对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 gsm规范中一般要求c/i 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要求c/i12db。2、 邻频干扰保护比:c/i-9db。 c/a是指在频率复用模式下,邻近频道会对服务小区使用的频道进行干扰。gsm规范中一般要求c/a-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要求c/a-6db。2 网络优化的基础理论知识2.1 gsm 网络优化概述 gsm网络从1993年在我国商用,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

33、史了。在这十多年里,我们的移动网络用户已经超过了8亿,网络规模和容量都居于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移动通讯的高速发展,通信网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由于移动用户的高速发展,gsm 系统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虽然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频率资源逐渐匮乏,无线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越来越小。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使网络到达最佳的运行状态,如何提高通信质量,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水平及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已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2.1.1 网络优化的目标优化的过程的结果是寻找一系列系统变量的最佳值,优化有关性能指标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能力,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从网络的角度

34、看,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是: 1) 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主要包括高质量的语音和其他业务的服务质量,足够的网络覆盖率和无线接通率等。 2) 尽可能的减少运营成本 主要包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网络容量,较少设备和线路的投资。 从企业的角度看, 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是: 1) 创造企业竞争的优势 2) 降低成本 对网络不断优化后,用户将感觉到: 1) 掉话次数减少; 2) 呼叫建立失败次数减少; 3) 通话质量不断改善; 4) 网络有较高的可用行和可靠行。 我们将看到: 1) 掉话率下降; 2) 切换成功率提高; 3) 小区覆盖率提高; 4) 拥塞率下降; 5) 接通率提高; 优化过程是多次反复调整的

35、过程,直至网络调整到最佳的运行状态。2.1.2 网络优化分类 网络优化可分为两类:集中优化和日常优化。集中网络优化是指在网络扩容或有大变化后,一项或多项指标突然明显恶化,局部网络性能明显低于网络的平均水平情况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专题优化。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日常优化工作,这种优化效果与阶段行优化相比不太明显,但日常优化工作是保证整个网络质量上升的基础。2.2 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流程2.2.1 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无线网络优化 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

36、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包含: (1) 网络规划 (2) 工程监督 (3) 设备排障 (4) 网络测试(5) 统计数据分析 (6) 话务平衡 (7) 覆盖优化 2) 交换网络优化 gsm 网络优化不只有是无线部分的优化,还有交换部分的网络优化,应该从全网进行。交换优化的主要内容是对局数据和路由数据进行优化,调整网络负荷均衡,包括信令负荷均衡、设备负荷均衡及链路负荷均衡等,使信令、话务路

37、由畅通,优化路由。2.2.2 网络优化的方法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 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

38、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2) 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孤岛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3) cqt: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

39、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它是dt测试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还可完成dt所无法测试的深度室内覆盖及高楼等无线信号较复杂地区的测试。4) 用户投诉:通过用户投诉了解网络质量。尤其在网络优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通过路测或数据分析已较难发现网络中的个别问题,此时通过可能无处不在的用户通话所发现的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服务状况。结合场强测试或简单的cqt测试,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该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 5) 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对有疑问的站点的a接口、abis接口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a接口采集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切换局部数据不全(遗漏切换关系)、

40、信令负荷、硬件故障(找出有问题的中继或时隙)及话务量不均(部分数据定义错误、链路不畅等原因)等问题。通过对abis接口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主要是对测量仪表记录的lay3信令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信号质量分布图、频率干扰检测图、接收电平分布图,结合对信令信道或话音信道占用时长等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上、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过大的问题,还可以发现小区覆盖情况、一些无线干扰及隐性硬件故障等问题。 6) 自动路测系统分析:采用安装于移动车辆上的自动路测终端,可以全程监测道路覆盖及通信质量。由于该终端能够将大量的信令消息和测量报告自动传回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地点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在实

41、际工作中,这几种方法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印证的关系。gsm无线网络优化就是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围绕接通率、掉话率、拥塞率、话音质量和切换成功率及超闲小区、最坏小区等指标,通过性能统计测试数据分析制定实施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优化目标性能统计测试的螺旋式循环上升,达到网络质量明显改善的目的。 2.2.3 网络优化的主要流程网络优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贯穿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的调整相互牵连、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从全局出发。 网络优化工作主要过程有系统调查、数据分析、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等。一: 在工作中,我们监测调查工作主要包括: 1. 确认监测目标和范

42、国 利用 bss 系统中固有的性能统计机制,定期地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移动通讯网络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它会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变化: 1)终端用户的变化(新的呼叫模型、用户的地理分布) 2)网络的运行环境的变化(新的建筑、道路、植被) 3)网络结构的变化(覆盖范围、系统容量) 4)应用技术的变化(新设备、新标准、新业务) 除了定期分析处理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外,日常的维护、故障排除工作也是和网络的性能密切相关的。 2确定网络优化的对象和目标 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是指那些没有达到性能要求的部分(包括日常性优化和集中性优化),主要目的是解决: 1)局部网络或个别网络单元(

43、小区)的性能明显低于网络平均水平; 2)一项或多项指标突明显恶化 (如某个小区掉话较高); 3)网络运营质量未达到省公司的预期目标; 4)性能观测数据的定义。 3计数器观测周期和统计报表 这是指计数器的记录刷新时间。在报表中一般有早晚忙时监测和全天监测两类。 二: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包括omc话务量采集、路测数据采集、cqt测试数据采集、用户投诉情况收集以及其它仪表的测试结果等等,其中优化工程师日常优化依据的重点是omc话务统计数据和路测数据。优化中评判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项包括来话接通率、无线接通率、载频完好率、掉话率、拥塞率、话务量和切换成功率等,这些也是话务统计数据采集的重点。路测数据的采

44、集主要通过路测设备,定性、定量、定位地测出网络无线下行的覆盖切换、掉话及质量现状等,通过对无线资源的地理化普查,确认网络现状与规划的差异,找出网络干扰、盲区地段,掉话和切换失败较高的地段。然后,对路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测试路线的地理位置信息、测试路线区域内各个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间的距离、各频点的场强分布、覆盖情况、接收信号电平和质量、邻小区状况、切换情况等,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三: 数据分析和问题的定位 网络优化的关键是进行网络分析与问题定位,网络问题主要从干扰、掉话、话务平衡和切换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干扰分析:gsm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干扰会使误码率增加,降低语音质量甚至

45、发生掉话。通话干扰的定位手段包括话务统计数据、语音质量差引起的掉话率、干扰带分布、用户反映、路测 ( rxqual )及 cqt 呼叫质量拨打测试。 掉话分析:掉话问题的定位主要通过话务统计数据、用户反映、路测 、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等方法,然后通过分析信号场强、信号干扰,找出掉话原因。 话务平衡分析:话务平衡是指各小区载频应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区拥塞,而另一些小区基本无话务的现象。话务平衡问题的定位手段包括话务统计数据、话务量、接通率、拥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路测和用户反映。四: 优化方案制定及优化调整实施 系统调整内容包含增加设备容量,调整信道数,搬迁基站位置,改变天线位置,调整

46、天线倾角,修改切换参数、频点、小区参数等,在覆盖忙区或高话务量地区增加信道或增加微蜂窝基站。 2.3 gsm无线网络优化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2.3.1 弱覆盖无线覆盖好体现为话音质量和电平值均好,如果出现弱覆盖现象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1 优先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来改善局部地区覆盖2 调整基站发射功率3 调整基站站高4 必要时需要迁站,加站或减站2.3.2 导频污染导频污染特征:1 同一区域存在三个以上强度接近的导频,无明显主导频2 切换频繁,不稳定3 无线接入失败和掉话的几率较高导频污染的优化措施:1 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2 调整基站发射功率3 必要时在导频污染区加站4 采用电调下倾

47、天线5 优化切换和小区选择重选参数解决导频污染关键是要形成主导频2.3.3 邻区配置邻区配置的常见问题1 邻区漏配- 某小区信号较强,但未被配置成服务小区的邻区,因此不能和服务小区进行切换,对服务小区产生强干扰。2 单向邻区- 小区a将小区b配置成邻区,但小区b未将小区a配置成邻区,因此当ms从小区b向小区a移动时,将会因为不能切换而掉话。3 邻区多配- 邻区多配会加重系统的负担,降低邻区搜索的效率,可能会影响切换的性能。邻区配置的优化措施1 网络规划工具能够使用合适的算法自动规划邻区列表,一般是基于小区互相之间的干扰。2 利用tems软件进行大量路测,发现邻区漏配,3 单配和多配的问题。4

48、利用综合网管分析工具进行邻区列表的优化。2.3.4 切换优化切换与位置更新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用户的移动性,不合理的切换和位置更新会显著影响通话质量和接入质量,过多的切换和位置更新会占用大量系统负荷,减少系统的有效容量。切换与位置更新分析主要着重于切换和位置更新原因及构成比例,切换的频度及由切换引起的掉话次数。切换失败的分析定位必须要和其它指标的分析结合起来,首先去检查是否为交换部分数据或路由定义有误,然后根据统计检查是否是目标小区的信道由于出现拥塞、硬件故障、传输故障而导致无法指配;接着去分析是否和无线干扰有关,导致ms无法占用系统所分配的信道;最后应去检查是否和切换参数及切换

49、相邻小区参数定义有关,或是出现了孤岛效应或同bcch频率、同bsic的小区。切换优化的常用措施:1 优化无线覆盖 良好的无线覆盖是所有性能优化的基础。在优化切换区域的无线覆盖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等手段重点改善导频污染和切换区过短(或过长)问题。2 优化切换参数 优化切换参数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调整切换事件报告门限,切换触发时间,小区偏置等参数来优化切换的执行速度和范围,从而改善切换性能。2.3.5 无线接通率优化大部分接入失败发生在切换区域。当系统不支持信令切换时,由于信号在rb建立成功之前已严重恶化,导致信令流程无法顺利走完,从而接入失败。具体优化措施如下:1 信令切换功能的实

50、现,可以极大改善无线接入的性能。2 优化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无线接入性能,使ms尽快选择到信号好的小区发起呼叫。3 优化ms接入过程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无线接入性能。2.3.6 无线掉话率优化掉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硬件,传输、覆盖,切换,干扰等。 1) 硬件 硬件故障很容易导致掉话,对于此类掉话,通常结合察看相关的硬件告警来发现,硬件主要包括:载频、主控板、合路器、天馈线等。对于此类问题,主要通过硬件复位、更换、接头紧固等手段来处理。 2) 传输 由于传输不稳定,使bsc无法正确收到来自bts的消息,导致掉话。解决方法:定期进行bts时钟校准、传输同步检查和传输质量检查

51、。3) 覆盖有几种形式: a 越区覆盖。由于无线环境好导致覆盖太大,切换时无法正确找到合适的小区,产生掉话。解决办法:调整天线方位角、倾角、挂高,调整小区最小接入电平、基站发射功率等来控制覆盖范围。 b 覆盖弱。两个小区间存在明显的覆盖漏洞。 解决办法:调整天线方位角、倾角、挂高,提高基站发射功率、增加基站、直放站等来加强覆盖。 c 高大建筑物所产生的阴影效应导致信道发生快衰落时无法及时切换引起掉话。解决办法:调整天线方位角、倾角、挂高,减少阴影效应。调整切换参数,使切换更加容易进行。d 邻区定义不全,使移动台无法正常切换导致掉话。解决办法:补齐相关邻区。4) 切换 切换参数包括:切换算法、切

52、换门限、定时器等。如果设置不合理,将会导致某些切换请求可能无法进行,或切换成功后,信号太弱而导致掉话。 解决办法:结合统计指标,重新设置切换参数。5) 干扰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邻频干扰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恶化,使手机无法准确解出邻近小区的bsic码,不能正确接收信息,导致掉话。 解决办法:频率调整、天线调整、基站发射功率控制、排查外部干扰源等手段,消除干扰。6) 直放站故障为了减少投资,扩大覆盖范围,大酒店、大商场等重要商贸场所往往采用直放站来解决信号弱的问题,用光纤或微波传输,由于受地理环境、工程质量等因素影响,产生掉话。 解决办法:对直放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硬件工作正常,对直

53、放站覆盖区域详细路测,分析可能导致掉话的原因。7) 其它对一些不明原因的掉话,则需要用信令分析仪进行信令跟踪,查找原因。2.3.7 干扰分析网络优化首先是频率的优化,众所周知,频率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合理的使用好有限的频率,可以扩大服务面积,降低网内干扰,提高通话质量。频率的优化,要考虑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规定,要考虑频率复用的效率(尽量在同一个地区内采用最少的频率),要考虑同频及邻频的干扰,尤其是在同一区域不同移动网络,同频段内相邻的信道使用时尤其需注意。干扰会使误码率增加,降低话音质量甚至发生掉话。注意调整好频率规划,避免网内的邻频干扰和越站干扰等。干扰的定位手段包括分析话务统计数据、话音质

54、量差引起的掉话率、上行干扰情况、干扰带分布、用户投诉,以及进行路测和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等。3 网络优化的测试工具不同的设备厂家,不同的优化公司所使用的网络优化测试软件是不一样,有鼎立、tems、华星等很多测试软件,虽然各自的窗口界面不一样,但各种测试软件基于的通信原理是一样的,下面就以我们公司所使用的tems软件为例,简单介绍一下tems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1 硬件方面1)、车载12伏转220伏的逆压器一个2)、三头转两头的电插座一只(供笔记本电脑用)3)、笔记本电脑一台(含电池、充电器)4)、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一套(包括天线、数据线)5)、gps用的5号电池四个(用金霸王、劲量、超霸等较好碱性电池)6)、tems双频测试手机一部(外加一块备用电池)7)、tems手机数据线一条8)、测试sim卡两张(主、被叫各一张)9)、串口卡一张10)、数码相机一个11)、指南针一个12)、天线下倾角测量仪一个13)、地图一张14)、记事本一本15)、笔一支3.2 软件方面1)路测前台软件2)tems investigation软件3)最新的电子地图4)最新的小区建库数据5)最新的一周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