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仪表防爆原理与本质安全技术爆炸是怎样发生的?当下列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爆炸就会发生:1. 现 场存 在易 爆物 质, 如易 爆气 体。2. 现 场存 在氧 气。3. 现 场存 在引 爆源 ,如 足够 能量 的火 花或 足 够高 的物 体表 面温 度。 仪表防爆原理显然 ,消除上 述三 个条 件中 的任 何 一个,就能 防爆 。由 于氧 气无 处不 在,难以 控制 。 所以,控制易爆气体和引爆源为两个最常用的防爆原理。而在仪表行业 还有第三 个 原理,即控制爆炸范围。原理 一 控 制易 爆 气体 人为地在危险现场营造出一个没有易爆气体的空间,将仪表安装其中。典 型代表 为 正压 型 防爆 方法
2、Ex p 。工 作 原理 是在 一个 密封 的箱 体内 ,充满不 含易爆气 体的洁 净空气或惰性气体,并 保持箱内气压略大于箱外气压,而 将仪表安装在箱内。常 用 于在线分析仪表的防爆和将计算机、PLC、操作站、打印机或其他仪表置于现场的 正压型防爆仪表盘。原理二 控制爆炸范围 人为地将爆炸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使该范围内的爆炸不至于引起更大范围的 爆 炸 。典 型 代 表 为 隔 爆 型 防 爆 方 法 Ex d 。工 作 原 理 是 为 仪 表 设 计 一 个 足 够 坚 固 的 外壳或将仪表及电器安置在一个足够坚固的壳体内,严格地按标准设计,制造和安 装所有的界面,使在机壳内发生的爆炸
3、不至于引发机壳外危险性气体的爆炸。显然, 这是一种苛刻的防爆方法。不仅设计和制造的规范极其严格,而且安装,接线和维 修的 操作规程也非常严格,容不得一点差错。原理三 控制引爆源 人为地消除引爆源,既消除足以引爆的火花,又消除足以引爆的仪表表面温升。典 型代表为本质安全防爆方法 Ex i 。工作原理是利用安全栅技术,将提供给现场仪 表的电能量限制在既不能产生足以引爆的火花,又不能产生足以引爆的仪表表面温 升的安全范围内。依照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当安全栅安全区一侧所接设备 发 生任何故障( 不超过 250V 电压)时 ,本 质安全防爆方法能确保现场的防爆安全。 Ex ia 级本 质 安全 设备
4、 在正 常工 作、 发生 一个 故障 、发生 两个 故障 时均 不能 点燃 爆 炸性气体混合物。本质安全防爆方法能确保对现场仪表进行带电拆装、检 查和维 修 时的防爆安全。显 而易见,本 质安全法是最安全可靠的防爆方法。因 此,被 允许用 在最危险的场合。危险场合危险性的分级那么 ,如 何评 价现 场的 危险 性 呢? 国际 上有 两种 常见 的危险场 所分级方 法 。中国 和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将存在有气态或蒸汽态或 雾态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场所分 成三个等级区域:Zone 0 :在 此区域内上述爆炸性混合物在正常工作时持续或长期存在。或 者说每年 存 在 1000 小 时 以 上 。Zo
5、ne 1 :在此区 域 内上述爆 炸性混合 物在正常 工作时偶 尔 存在 。或者 说每 年存 在 10 小时 以 上, 但不 会超 过 1000 小 时。Zone 2 :在 此区域内上述爆炸性混合物极少存在,且 即使存在也是短时间的。或 者 说每年只存在不到 10 小时。此外,将存在尘埃状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场所分成两个等级:Zone 10 :在此区域内尘埃状爆炸性混合物 长期存在。Zone 11 : 在此 区域 内尘 埃状 爆炸 性混 合物 短期 存在。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与众不同,将存在气态和尘埃 状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场所分 成两个等级区域:Division 1:在 此区域 内 气 态或尘
6、埃 状的爆炸 性混合物 连 续地 、 经 常性地、 较长时 间地 存 在。 或者 说每 年存 在 100 小时 以上 。Division 2:在 此区域 内 气 态或尘埃 状的爆炸 性混合物 偶 尔、 间 断 性地、短 暂地存 在。 或 者说 每年 存在 不超 过 100 小 时。防爆方法对危险场合的适用性 依照中国和欧洲的标准规范,各等级危险场合所适用的防爆方法如下:Zone 0Ex ia 本 质安全型 防爆方法Ex s经特别 认证 批准 的特 殊防爆 方法Zone 1 适 用 于 Zone 0 的 防 爆 方 法Ex i本质安 全型 防爆 方法Ex p正压型 防爆 方法Ex d隔爆型 防爆
7、 方法Ex e增安型 防爆 方法Ex m浇封型 防爆 方法Ex q充 砂 型 防 爆 方 法Ex o充油型 防爆 方法Zone 2 适 用 于 Zone 0 和 Zone 1 的 防 爆 方 法Ex n无火花 型防 爆方 法依照美、加 标准 规范,每 款防爆仪表均会标明适用于 Division 1 或 Division 2 。而 本质安全型防爆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危险场合。可以看出,允许选用何种防爆方法完全取决于仪表被安装在哪个等级的危险场合 下。本质安全型防爆方法被允许用在任何危险场合。还可以看出,允许选用何种防爆方法并不直接取决 于现场存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危 险性 。 例如 ,如 果需 要将
8、仪表 安装 在 Zone 0,则 即便所 涉及的爆 炸性气体 并不是 最危险的,也必须选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方法。爆炸型气体危险性的分类各种 防 爆方 法均 根据 爆炸 性混 合物的危险性 规定 了 具体的防 爆安全参 数。下 面着 重 介绍对气态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的评价和分类。评价爆炸性气体的危险性,主要考量该气体与爆炸可能性有关的三个特性:1. 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可爆浓度范围。这 种可爆范围越宽,则 该气体就越危 险。例 如,氢气 与空气的 混合浓度从大约 4%至 75%均有可能爆 炸;而丙 烷的可 爆浓 度 则为 大约 2%至 9%。 可见,从 这 一点 来评 价, 氢气 的危 险性 远
9、大 于丙 烷 。2. 爆炸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对引爆火花能量的敏感性。可能 引爆的火花能量 越小,则该气体就越危险。例如,氢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最小引爆火花能量为 0.019mJ ; 而乙 烯与 空气 混合 后的 最 小引 爆火 花能 量为 0.060mJ 。所以, 从这一 点来评价,氢气比乙烯更危险。3. 爆炸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对物体表面温度的敏感性。可能 引爆的物体表面 温度越低,则该气体就越危险。例如,硝酸乙酯与空气混合后,遇到100 C物体 表面就可能爆炸;而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即便遇到500 C的物体表面也不可能被 引爆。 显然, 如果单从这一点来评价, 氢气又不那么危险了。实际上,
10、上述三个特性中的第一个与后两个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只要控制了爆炸性 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和最低物体表面温度,则整个可爆范围 便都可得到控制。而 后两个特性则是相互独立,不 存在联系的。所以,对爆炸性气 体的 分类就分别根据后两个特性而做出。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中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类为四个危险性等级:工况类别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矿井下I甲烷0.280mJ矿井 外的 工厂IIA丙烷0.180 mJIIB乙烯0.060 mJIIC氢气0.019 mJ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 CLASS :CLASS I气体和
11、蒸汽CLASS n 尘埃CLASS川纤维然后再将气体和尘埃分成 Group :Group 代 表 性 气 体 或 尘 埃A 乙炔B 氢气C 乙烯D 丙 烷E 金 属 尘埃F 煤 碳尘 埃G 谷物 尘埃根据气体对物体表面温度的敏感性,国际上将爆炸性气体分成六个温度组别:温度组别安全的物体表面温度155 种常用爆炸性气体的举例T1450 C氢气、丙烯睛等 46 种T2300 C乙炔 、乙 烯等 47 种T3200 C汽油 、丁 烯醛 等 36 种T4135 C乙醛、四氟乙烯等 6 种T5100 C二硫化碳T6UoUlUoILIoPlPoCl+CcCoLl+Lc MESO 0.9 1.0 MICR
12、0.8II B 0.9 MESG 0.5 0.8 MICR 0.45II C 0.5 OMESG 0.45 MICR注:MESG 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m。MICR 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II A 、II B 、II C 也是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等级。解释下列名词: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最小点燃电流 MIC ; 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R 。答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 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一个壳体充有一 定浓 度 的被 试验 气体 与空 气的 混合物,点 燃 后,通 过 25mm 长的接 合面均不 能引燃 壳体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
13、外壳接合面之间的最大间隙。最 小点 燃电 流( MIC ) 在规 定的 试验 装 置上 ,用 直流 24V 、95mH 电感 的 火花 进 行 3000 次 点燃 试验 时, 能够 点燃 可燃 性气 体混合 物的 最 小电流 。此 电流 降 低 5%即不能点 燃。最 小 点 燃 电 流 比 ( MICR ) 各 种 可 燃 性 气 体 ( 或 蒸 气 ) 与 空 气 的 混 合 物 的 最小点燃电流对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II 类 防爆 电 气设备 划分 为几个 温度组别 ?标志是 什么?答 按 国家 标 准 GB3836 83 ,II 类 防爆 电气 设备 根据 其最 高 表
14、面 温度 划分 为 6 组, 标 志为 T1T6 。分组 标准 如下 :温度组别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厂c温度组别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厂CT1T2T3 450200200 T4T5T6 13510085T1-T6 对应于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分组。如何选 用防爆型仪表?答 一 般说 来 ,可根据 以下两点 来选用。 根据仪表安装、使用场所的危险区域来选择仪表的防爆型式:0 区 只 能 选 ia 型 、 S 型 ( 指 专 为 0 区 设 计 的 S 型 );I 区 可 能 除 n 型 以 外 的 其 他 型 式 ;2区所有防爆型式均可选; 根据可能出现的可燃性气体、蒸气的传爆级别和引燃温度组别,选择仪
15、表的 防爆等级和最高允许表面温度组别。可 参见表 8-3 ,该表是根据 GB3836-1983 归纳 整理 的 。表 8-3 可 燃 性 气 体 、 蒸 气 传 爆 级 别 、 引 燃 温 度 组 别 举 例组别级别 T1 ( T 450 C ) T2 ( 450 C T 300 C T3 ( 300 C T 200 C T4 (200 C TTTT 135 C。我国的防爆标志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说明其含义?答 防爆标志一般由以下 5个部分构成: 防爆标志EX 表示该设备为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结构形式一表明该设备采用何种措施进行防爆,如d为隔爆型,p为正 压型; i 为本安型等; 防爆设备类别
16、一分为两大类,I为煤矿井下用电设备,II为工厂用电气设备; 防爆级别一分为A、B、C三级,说明其防爆能力的强弱; 温度组别分为 T1T6 六组, 说明该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允许值。一台仪表的防爆标志为 EXdIIBT4 , 请说明其含义。答 EX 防 爆 总 标 志 ;d结构形式,隔爆型;II 类别, 工厂用;B防爆级别,B级T4 温度组别,T4组,最高表面温度w 135C。一聚酯电源接线箱的防爆标志为 EXedIICT4 , 请说明其含义。答 EX 防 爆 总 标 志 ;ed结构形式,e:增安型,d :隔爆型;II 类别 , 工厂用;C防爆级别,C级T4 温度组别,T4组,最高表面温度w 13
17、5C。 一台进口气相色谱仪的防爆标志为 EEXdps IIB+H2T4 , 请说明其含义。答EEX 欧洲共同体防爆总标志;dps该仪表采用隔爆、正压、特殊三种防爆措施;II 工厂用电气设备;B防爆级别,B级+ H2也适用于H2场所(B级防爆不适用于H2,该仪表由于采取多种防爆措施, 也可用于 H2 场所);T4 表面最高温升w 135C。 一台日本产仪表的防爆标志为 JISia3Ng4 , 请说明其含义。答 JIS 日 本 工 业 标 准 代 号 ;ia本质安全防爆,ia级;3n防爆等级为3n,防所有3级爆炸性气体,相当于我国的IIC ;G4 温度组别,相当于我国的T4。说明 JISia3nG
18、4 为日本原采用的防爆标志, 现在日本已采用 IEC 标准, 上述 防 爆 标 志 现 已 标 示 为 JISEXiaIICT4 。一台进口仪表的防爆标志为 Class1 , Division1 , GroupB 、 C、 D, T4A, 请 说明其含义。答 Class1 1 级,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场所;Division1 1 区, 存在或可能形成爆炸或燃烧的场所;GroupB、C、D 适用于B、C、D组危险气体存在的场所;T4A 最 高 表 面 温 度 w 120C 。 上述防爆标志对应于我国 的 EXIIA 、 IIB 、 IICT4 ,可 用 于 0 区、 1 区危险场所。 但应注意,
19、该表不能用于乙炔场所。一台进口仪表的防爆标志如下, 请说明其含义。UL/FM/CSA Class1 , GroupB 、 C、 D, T5Class3 , GroupE 、 F, T5CENELEC EEXedIICT5答 UL 美 国 保 险 高 试 验 室 ;FM 美国 工厂 联合 研 究会 ;CSA 加拿 大标准协会;CENELEC 欧 洲 电工 技术 委员 会。说 明 该 仪 表 的 防 爆 性 能 已 经 UL 、 FM 、 CSA 、 CENELEC 测 试 认 可 。Class1 , GroupB 、C、 D,T5 适 用于 NEC 规 定的 B、 C、D 组可燃气 体,表 面温
20、度w 100C。Class2 , GroupE、F, T5适用于NEC 规定的E、F组粉尘,表面温度w 100C。EEXedllCT5 符合EN标准(EN为欧共体标准代号,其防爆标准与IEC等效)、 工厂用防爆仪表,增安、隔爆型,防爆等级C级,最高表面温度w 100Co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传输距离有无限定?答 现在生产的电容式变送器, 供电都是 24VDC , 按仪表最大输出 22.5mA , 最小工作电压10.5VDV 算,其负载电阻为600 Q o对于隔爆变送器来说,只要导线 电组和变送器带的设备电阻之和不超过600Q,导线的传输距离没有限定。但是对 本安型变送器来说,导线的长度是有规定的。因
21、为本安是一个系统,不单是一台本 安仪表,还包括关联设备和外部配线在内。关联设备一般都是安全栅,它对导线的 长度是有要求的,每种安全栅上都注有最大允许电感和最大允许电容。如果导线的 分布电容和电感加上变送器未经保护的电容和电感超过了规定范围,仪表系统便是 不本安的了。在爆炸危险场所安装仪表时有哪些要求?答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 电气设备和安装材料如接线盒、 分线盒、 端 子箱等,必须具有经本国授权机构签发的防爆合格证,安装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外部应无损伤、裂纹。在爆炸危险场所也可设置正压防爆的仪表箱,内装非防爆型仪表及其他电气 设备,仪表箱的通风管必须保持畅通,在送电以
22、前,应通入箱体积 5倍以上的气体 进行置换。 爆炸危险场所 1区内的仪表配线,必须保证在万一发生接地、短路、断 线等 事故时,也不致形成点火源。因而电缆、电 线必须穿管敷设,采用耐压防爆的金属 管 ,穿 线 保 护 管 之 间 以 及 保 护 管 与 接 线 盒 、分 线 箱 、拉 线 盒 之 间 ,均 应 采 用 圆 柱 管 螺纹 连 接,螺 纹有 效啮 合部 分应 在 56 扣以 上。需 挠性连 接时应采 用防爆挠 性连接 管。在 2 区 内 的 仪 表 配 线 ,一 般 也 应 穿 管 ,但 只 是 为 了 保 护 电 缆 、电 线 的 绝 缘 层 不 受外伤。 汇线槽、电缆沟、保护管穿
23、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场所分界线时,应采取密 封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气体从一个危险场所串入另一个危险场所。 保护管与现场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拉线 盒等连接时,应 在连接处 0.45m 以内安装隔爆密封管件,对 2in 以上的保护管每隔 15m 应 设 置 一 个 密 封 管 件 。安装本质安全型仪表时, 有哪些要求?答 不同系列的本质安全型仪表及安全栅等关联设备不应随便混用, 必须经 有关 部 门鉴 定, 确认 其技 术性 能具有兼容性 后方 可 互相替换 。 本安关联设备如安全栅、电流隔离器、缓冲放大器等,应安装在安全场所一 侧, 并可靠接地。 为防止本安系统的配线
24、与本安关联回路、一般回路的配线间发生混触、静电 感应和电磁感应而引起危险,应采用穿管敷设。本安线路和非本安线路不应共同 一 根电缆或保护管。两个以上不同系统 的本安回路, 也不应共同一根电缆(芯线分 别屏蔽者除外)或共用同一根保护管(用屏蔽导线者除外)。 本安线路与非本安线路在同一汇线槽、电缆沟内敷设时,应用接地的金属板 或绝缘隔离, 否则应分开排列, 间距大于 50mm, 并分别固定。 仪表盘内本安和非本安线路的端子板应互相分开, 间距大于 50mm, 否则应 用绝缘板隔离, 两类线路应分开敷设, 绑扎牢固。 本安线路的长度应使其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不超过仪表制造厂规定的最大 允许值。 本安系
25、统的配线一般应设置蓝色标志。 本安线路一般不应接地,但当需要设置信号接地基准点时则接地,此接地点 应是所有本安仪表系统接地导体的单一接地点,并与电源接地系统分开。新的气体防爆标准通用要求的变化GB 3 8 3 6.1 2 0 0 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已经国 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颁布,该标准的修订情况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将 其主要修订内容介绍如下:根据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本 次标准的修订紧跟国际标准的修订动态,等效于IEC 6 0 0 7 9 0:1 9 9 8标 准。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和编写方法上与之相同,仅在技术上有很小的差异。这
26、些差 异均以注”(脚注或注释)的形式出现,内容较多时增加附录加以说明。一、GB 3 8 3 6.1 2 0 0 0 (以下简称本标准)与 IEC600 7 9 0:19 9 8 (以下简称IEC标准)的主要差异本标准与IEC标准的不同之处,总计有两个条文、三个附录。即第8 .3条,IEC标准条文是8 .1的规定不适用于I类携带式测量仪表”而我国标准对I类携带式或支架式电钻、携带式仪表、灯具均已有规定,且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安全可 行的。近年我国又制定了国标GB 1 3 8 1 3,用摩擦火花试验方法对其考核。故 本标准对IEC标准未做规定的携带式仪表进行规定,以便于这类产品的设计、制造 和检验。又
27、如2 7 .1条的注,IEC 标准只有正文,没有注。但如何考虑保证在可 能存在化学腐蚀的情况下,仍然 清晰耐久”在执行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统一 认识,根据我国标准对标牌的要求,以注的形式,将我国标准中行之有效的有关要 求,对清晰和耐久”做了进一步的说明。附录A:检验程序” IEC标准无检验程序的具体规定,为适应我国防爆电气 产品检验工作的需要,增加了附录A。 3附录C: I类电气设备防潮要求” IEC 标准对I类电气设备防潮要求无具体规定,由用户和制造厂商定相应措施。根据我 国煤矿井下的特殊要求,对防潮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试验方法和最少周期数。附录E: I类电气设备塑料外壳特殊要求” IE
28、C标准中无此规定,根据我国 煤矿井下的特殊要求,I类电气设备塑料外壳应具有阻燃性能,具体试验方法和要 求在附录C中规定。IEC标准关于将矿用安全帽灯标准纳入问题尚在考虑中”为适应我国矿用安 全帽灯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本标准暂采用我国标准GB 7 9 5 7的规定。以上为本标准与IEC标准的不同之处,其余均等同IEC标准。二、本标准与GB 3 8 3 6 .1 8 3 (以下简称原标准)的差异1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由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改为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以区别于爆炸性粉尘环境。本标准在编写方法上取消了篇”的规定。2.防爆型式防爆型式专用标准中取消了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和气
29、密型电气设备h” 因“n”型可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它是一种不考虑安全系数的防爆电气设备,只能 适用于2区较安全的场所。h ”型标准是参照IEC 7 9CD11 5“n ”型电气设备中密封装置的要求而制定的。随着“n ”型标准等同或等效IEC 7 9 1 5标准, h”型将随着取消。本标准增加了矿用安全帽灯的规定。3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中凡我国标准与IEC和ISO标准等同或等效的,均采用我国标准。 根据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我国标准与IEC和ISO标准不等同或等效的,均 直接采用国际标准,以促使这些标准尽快修订与国际标准等同或等效。标准中直接引用的IEC和ISO标准,均在标准条文中加以引用,这
30、些标准均 无我国标准与之等同、等效。故直接引用IEC和ISO标准。4 .定义和符号与原标准相比修订了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为 电气设备” 爆炸性气 体混合物”为 爆炸性气体环境”取消了特殊紧固件” 护圈” 沉孔” 样机” 和试样”温度组别”等定义。增加了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额定值”、额 定”、Ex电缆引入装置”、压紧元件”夹紧装置”、接线空腔”连接件” Ex 元件” 符号X”、符号U”等定义。其中Ex电缆引入装置”、Ex元件”是一种较 新的概念。Ex电缆引入装置,作为一种设备单独试验并取证和设备外壳一起安装 而不需再发证书的电缆引入装置。按国际上惯例,电缆的引入装置可以做为一种单
31、独设备从设备外壳上取下,是一种专门的标准零件。可以用螺纹、光孔等方法与设 备外壳连接,引入装置符合本标准附录D或IEC 6 0 0 7 9 0附录E的规定。而 我国一般电缆引入装置都与设备外壳铸在或焊在一起。不能作为一种专门的标准零 部件。同样,Ex元件是一种不能单独使用的防爆部件,它可以单独取证,但防爆 合格证号之后为符号U。当它与其他电气设备或系统一起使用时需附加认证,即需 另外取证。E x元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F或IEC 6 0 0 7 9 0附录C的规定。5 .电气设备分类和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用)和U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 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U类隔爆型爼
32、”和本质安全型“1 ”电气设备,按爆炸性 气体特性又分为U A、U E和U C类。取消了原标准级别”的概念。只有隔爆型“d ” 和本质安全型“ ”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 E S G )和最小引燃电流(M I C ), 又进一步划分为UA、UE和UC类。不同于原标准分为A、E、C三级”。所有防爆型式的U类电气设备分为T 1T 6组,并在产品上标出最高表面温 度的有关标志。温度标志可优先按表1标出温度组别,或标出最高表面温度,或二 者都标出。二者都标时最高表面温度放在前面,如最高表面温度为1 2 5 C的工厂用增安型:Exe U 1 2 5 C ( T 4 )0必要时给出其限定使用的气体名称,如:
33、U类用于氨气环境的 隔爆型:Exd U ( N H 3 )或Exd U氨。6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出一2 0+ 4 0 C范围时,除可按原标准规定在名牌上标出外, 本标准规定还可在防爆合格证号之后加“X”符号表示。7 .对所有电气设备的规定与原标准相比增加了 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应符合的规定。对电气 设备承受一些不利的条件(如:运行条件恶劣、潮湿影响、化学剂影响、环境温度 的变化),由用户提出要求,用户和制造厂协商解决,这是国际惯例。考虑到我国 煤矿井下潮湿的特殊情况,对I类电气设备补充了统一的防潮规定,具体要求见附 录C。对具有快开式门或盖的电气设备,要限制其开门的速度,内装电容器
34、时开门 所需时间间隙须大于电容器放电至下列剩余能量所需时间:充电电压大于2 0 0 V 时UA电气设备0. 2mJ, UE电气设备0.0 6mJ, UC电气设备0.0 2 mJ。充电电压低于2 0 0 V时剩余能量可为上述值的2倍。与原标准相比,增加 了低于2 0 0 V时可为上述值2倍的规定。充电电压大于2 0 0 V时的规定与原标 准一致。内装电热元件的规定与原标准一致。8.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对于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即原标准的塑料外壳),改动较大。本 标准规定: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应按2 3.4 . 7的规定进行耐热、耐寒、机 械、光老化、耐化学试剂、表面电阻等
35、试验,密圭寸圈应按附录D中3 .3的规定进 行老化试验。在制造厂向检验单位提供的文件中,对非金属外壳的材料的有关参数(如:制 造厂名、颜色、成分比例、表面处理符合的标准等)和加工工艺过程应给予说明, 并由制造厂对其负责,检验单位可不对其审查,只对其存档备查。塑料外壳或外壳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至少应比对应2 0 0 0 0 h点的温度指 数T I低2 0 K。并且还应能经受耐热、耐寒试验的考核。对移动式可能被摩控或擦拭塑料部件的固定式电气设备,应设计为正常维护和 进行清洁时能防止产生引燃危险的静电电荷的结构。不能防止时应用警告牌说明运 行中须采取的安全措施。I类电气设备塑料外壳的表面大于1 0 0
36、 c m 3时,按照2 3 .4 . 7 . 8 在特定条件下温度(2 3 2 ) C相对湿度(5 0 5 ) %,测得的表面绝缘电 阻不应超过1GQ。温度标志可优先按表1标出温度组别,或标出最高表面温度, 或二者都标出。U类电气设备除通过合理选材达到上述要求外(表面电阻不超过1 GQ),还可 通过限定塑料外壳和外壳部件的最大表面面积来达到(U A、U E类电气设备不得 超过100cm 2,如塑料裸露部分用接地金属框架围着,可不超过400cm2 ; UC类电气设备包括透明件不得超过2 0 c m 2,如塑料部件有附加防静 电电荷措施,可增至1 0 0 c m 2)。也可选择合理尺寸、形状和布置
37、,或采取 其他安全措施来达到。如不能通过外壳的设计来避免产生引燃危险静电电荷时,则 应设一个警告牌标明在运行中采用的安全措施。应该注意的是在选择电气绝缘材料时,应考虑其最小表面绝缘电阻,以防止塑 料部件碰触带电件而产生的问题。用于有爆炸性气体长时间持续存在的场所(如0 区场所)的塑料外壳部件还应有更进一步的限制。与IEC标准相比增加了 I类电气设备塑料外壳应具有阻燃性能的要求,具体 规定见附录E。即按GB 1 1 0 2 0 FV法试验不低于FV2的要求,以适应我国 煤矿井下特殊情况的需要。允许在塑料外壳上攻螺孔,只要螺纹形状适合于塑料材质,满足防爆型式专用 标准要求即可。9 .含轻金属的外壳
38、本标准对原标准的名称 轻合金外壳”进行了修订,含义也有所不同。I类电气 设备外壳材料的铝、钛和镁的总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不允许大于15 %,且钛和 镁的总含量不允许大于6 %,U类电气设备外壳材料的含镁量(按质量百分比)不 允许大于6 %。不同于原标准只规定含镁量不大于0.5 %和抗拉强度不低于120MPa 的规定。I类携带式仪表IEC标准未做规定,我国原标准对I类携带式电钻、仪表和灯 具等的外壳已有规定,多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含镁量的问题近年来有 些争议,故本标准除采用IEC的规定外,还增加了允许用GB13813规定的摩擦火花试验方法考核含 轻金属的材料的安全性的规定。含轻金属的外壳也允许攻螺孔,只要螺纹形状适合于外壳所用材料,并满足相 应防爆型式专用标准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热线中心考试模拟题
- 幼儿园小不点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员证考试重点案例及答案
- 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讲座
- 2025年宠物店员初级面试常见问题集
- 2025年工程造价工程师专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与课件融合
- 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求职面试指南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中级考试知识点详解与模拟题
- 2025年慈善组织传播总监考试备考
- 幼儿园教职工保密协议内容
- 校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
- 《大数据基础》 课件 项目一 走进大数据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