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票帖印版_第1页
陕西民间票帖印版_第2页
陕西民间票帖印版_第3页
陕西民间票帖印版_第4页
陕西民间票帖印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民间票帖印版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陕西民间票帖印版的收集和 研究。在西安古玩市场上,偶尔能见到这些并不起眼,却十 分稀缺的物件,要想收集齐全则难度较大。笔者现将收藏到 的 9 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间票帖印版简介如下,以期爱好 者共同研究、鉴赏。双合成号帖版竖式,木质。长 15.7 厘米,宽 6.9 厘米(图 1)。帖版为 双线边框,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票帖版面文字反书,天头 正中为“双合成号” 四字,右侧为“澄邑” 地名,左侧为“北 街”二字。下部帖芯由三道竖线分割成四格,文字内容自上 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字、号、凭帖到” ;“号取钱、整” ; “执帖为记认票不认人” ;“道光、年、月、

2、日票” 。澄邑同治年间空白票号帖版 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18 厘米,宽 9厘米(图 2)。票帖版面文字反书。首部分为二格,上格正中 为财神图像,右侧有“澄邑”地名。左侧为“端正街”三字。 下格空白,当为钱庄票号名称,或票帖称谓预留处。中部帖 芯被分隔为五格,文字自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字第、 号、帖”;“取为大书公等收票细心查看倘有失迷错收本号不 认请勿见怪” ;“本号取钱、文整” ;“字取钱帖往来其为两便 只因近有小人之背暗刻印版提防挖补” ;“同治、 年、月、日, 票”。最下格正中为“和合二仙”图案,右侧“照票”二字, 左侧“即付”二字。帖版内边框两侧有精美的暗八仙及花草

3、图案组成;外框四周为回纹图案。公兴成帖版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 18.8 厘米,宽10 厘米(图 3)。票帖版面文字反书,天头正中为“公兴成” 三字,左右两侧小框内为“安边” “兑票”字样。帖芯由三 竖钱分隔为四格, 文字自上至下、 从左至右第一格为 “字第、 号凭帖付来人、在”;第二格为“号取指兑钱、”;第三格为“见帖即给付勿误存帖为证” ;第四格为“光绪、年、月、 日、票”。边框上首端正中为“刘海戏金蟾”图案,两侧为 树木、花草图案;两边及底框为八仙、水波纹图案。澄邑正街空白票号帖版 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 19.2 厘米,宽9.8 厘米(图 4)。票帖版面文字反书

4、,天头空白,应为钱庄 票号名称,或票帖称谓预留处。下方横格右侧有“澄邑”地 名,左侧“正街”二字,中间有回纹隔开。帖芯由三条竖线 分隔为四格, 文字自上至下、 从左至右第一格由 “字第、 号” 和狂草套书文字组成;第二格为“凭贴取 ?p 底钱”,下有一 狂草书体“整”字;第三格有二行文字, “收帖即时对照在 乡面生讨保近有无耻之徒” “假充钱帖字号徜若错收假帖本 店不管勿恼”;第四格为“年、月、日、票”四字。帖版边 框由三层组成,内层四周为警示语句组成,由于该帖版磨损 严重,其文字模糊不清,不易识读;中圈框内刻有暗八仙和 花草图案,最上端还有 4 个小圆圈各一字,疑似帖版名称; 外边框由回纹图

5、案组成。永盛和号帖版 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 18.5 厘米,宽9.3 厘米(图 5)。票帖版面文字反书,天头上方为“永盛和 号”台头,下方为“新丰镇”地名。帖芯由三条竖线分隔为 四格,文字自上至下、 从左至右第一格为 “字、号、凭帖到”; 第二格为“号取双底钱、文” ;第三格为“收帖即照错收不 认”;第四格为“年、月、日、票” 。帖版边框由二层组成, 内框首端右侧小方框内有一 “临”字,左侧小方框内有一 “邑” 字,中间由花草隔开,二字合起来应为“临邑”地名。边框 两侧及底部为八仙、花草图案,外边框为回纹。山阳宽坪空白票号帖版 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 21 厘米,宽

6、9 厘米(图 6)。票帖版面文字反书,由上下两层组成,雕刻极 为细致精美。 天头空白, 当为钱庄名称, 或票帖称谓预留处。 帖芯由四条竖线分割为五格。文字自上至下、从左至右第一 格为“字第、号” ;第二格为“凭票发、整勿误此据” ;中间 第三格空白无文字;第四格为“号、照付” ;第五格为“年、 月、日、票”。右边框上部小长方框内有“山阳”二字,下 二椭圆小框内有 “谨、防”二字。 左边框上部小长方框内 “宽 坪”二字,下部二椭圆小框内“挖补”二字,整个边框由八 仙、?d (w m)字图案组成。万盛丰号帖版竖式,木质,长方形。 长 14.2厘米,宽 7.3厘米(图 7) 票帖边框回纹图案, 版面

7、文字反书, 由上、 中、下三层组成。 天头正中为一古塔,两侧为中华民国旗帜。塔座基右侧为 “陕”字,左侧“西”字。塔基座下一拱式框内有“白邑雷 衙镇”字样,拱式框下为“白水县” 。上格图案、文字两侧 为树石图案。 中格正中为 “万盛丰号” 名称, 两侧为水波纹。 帖芯由四条竖线分隔为五格。文字自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 为“字第、号、凭帖到” ;“钱帖往来原为两便无耻之徒假刻 印票”;“本号取钱、文整” ;“接帖之时留心细看远者讨保近 者即照”;“民国、年、月、日、票” 。兴隆泰帖版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21.8 厘米,宽8.2厘米(图 8)。票帖版面文字反书, 台头名号为 “兴隆泰”

8、 。 帖芯无分隔线, 文字自上至下、 从左至右共三行, 分别为“号、 凭帖取”;“宝号京钱” ;“年、月、日、票” 。外边框由松、 竹、梅图案组成。边框右侧有“兴隆”二字,左侧有“泰记”二字。兑票帖版竖式,木质,首部委角形如契牌状。长 16 厘米米,宽9.8 厘米(图 9)。票帖版面文字反书,天头处镶嵌为“兑票” 二字,疑时间较晚。帖芯无线条分隔,文字自上至下、从左 至右共四行,分别为“上、字、号” ;“取钱”;“见帖照数付 与勿误口” 。外框首端小圆框内有“壬、申”干支纪 年,边框有一“年”字。四周由八仙、屋宇图案组成。民间“票帖”是近代中国货币流通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一 种纸质信用货币。有“凭帖” “兑帖” “上帖” “壶瓶帖” “换 外票帖”“拨兑钱帖”等多种。由于携带方便,交易便捷, 故发展迅速,遍布城乡,受到商民士庶的广泛欢迎。对于活 跃城乡金融,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城乡手工业、商业、农业 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收藏的这些陕西民间票帖印版,时代从清代道光、 同治、光绪年间直至民国时期。其中标注准确地名的有陕西 “澄邑”(今澄城县) 3 件,“临邑、新丰镇” (今西安临潼区 新丰镇) 1 件,“山阳、宽坪” (今山阳县宽坪镇) 1 件,“白 邑”(今白水县) 1件,“安边”(今榆林定边县安边镇) 1件。 其余 3 件地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