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_第1页
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_第2页
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_第3页
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_第4页
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吉财 91青蒿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民间用于消暑、退热、治感冒等,青蒿还具 有抗疟、抗血吸虫、抗病毒与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在我国数百名科 学工作者的协作中,从青蒿中提取了它的抗疟有效成分,一种新型倍 半萜内酯,后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分子式为 C15H22O5其结构式如图1图丄青薑素的绪构式,熔点为156-157 C ,易溶于氯仿、丙 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 于乙醇、乙 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 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对热不稳定, 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1。国内外大量的理化试验、药理研 究和临床应用表明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 认为青蒿素的

2、发现是抗 疟研究史上的重大突破,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品, 特别 是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性疟疾有很好疗效2。近年来青蒿素的抗疟 活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在疟疾流行地区青蒿素的需求量增加。 此后又发展了一系列现已作为正式抗疟药物的青蒿素的衍生物,此时我国研制的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以高效、安全、对抗药性疟疾有特效而 风靡全球,1995年蒿甲醚被 WTC列入国际药典,这是我国第一个被 国际公认的独创新药。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十分独特,自上市至今20多年,尚未发生抗药性的病例。1 仪器、试剂与材料50ml 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 721 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厂 )、 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

3、) 、微量移液管(上海求精玻璃仪器厂) 、 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烘箱、干燥器、柱层析、硅胶薄层板(由青岛 海洋化工厂生产,薄层层析板用硅胶 G加CM C-NO制备而成。显色 剂为 2%香草醛 - 浓硫酸(1:1)混合液。喷雾后,电吹风加热显色) 等。 乙醚、乙醇、氢氧化钠、乙酸乙酯、异丙醇、石油醚均为分析 纯。 青蒿的原材料及其标准样由海裕药业提供。2 方法与步骤提取称取100g青蒿叶粉(过30目筛),加入8倍石油醚(800毫升,沸程 6090C),水浴55C搅拌回流提取5小时,第二次提取加入6倍石 油醚(600毫升,沸程60 90C),水浴55C搅拌回流提取3小时, 第三次提取加入4倍石油醚

4、(400毫升,沸程60 90C),水浴55C 搅拌回流提取 2 小时,得滤液一、二、三,分装,渣子回收尽石油醚 重复使用。柱层析装柱2 倍原料硅胶( 200 克 100200 目),干法装柱:打开层析柱的下端 阀门,在柱的上端入一漏斗, 硅胶经漏斗成一细流慢慢均匀地加入柱 中,中间不能间断,装好后,柱上端放一层脱脂棉,压紧,填实,用 石油醚走通即可上药。上药将提取滤液按先后次序加入柱中(先加第一次提取滤液) ,完后用200ml石油醚洗涤。洗脱洗脱液为石油醚 - 异丙醇(体积比 95:5)混合液。分段(每 100 毫升为一段)收集,薄层检测(展开剂为石油醚 - 乙醚=6:4),收集 合格段。浓缩

5、先常压浓缩(温度小于70C )青蒿素段层析液,然后减压再浓缩至 有晶体析出为止,静置 12 小时,过滤得粗晶和母液。母液再减压浓 缩再结晶,合并两次粗晶,剩下母液可与下批一起再上柱。重结晶将结晶用90临醇60毫升加热(温度小于70C)溶解,趁热真空抽 滤,滤液静置 12 小时结晶,过滤,母液再减压浓缩再结晶过滤,合 并晶体,60C真空烘干得产品克,收率 %定性定量测定定性测定: 硅胶薄层检测法 吸取一定量样品青蒿素溶液,点样于 以硅胶G制作的薄板上,在距薄层一端厘米平行线上点7个样品点,间隔 9 毫米,其中 2、6位上点对照样品溶液,采用石油醚(沸程 60 90C):乙醚=6: 4作展开剂,再

6、挥去溶剂,喷以显色剂 2%香草醛一浓硫酸,在 80C箱中烘半小时取出,结果青蒿素的色点由黄变绿再变为海蓝色。同时可根据海蓝色斑点的深浅和大小与对照品 比较,粗略估算与结果一致(1)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周期短,成本底,收率高:1)所需设备简单,在选溶剂时选用了可回收溶剂一石油醚,它降低 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2)目前对青蒿素的提取主要有:水蒸汽蒸馏3、有机溶剂萃取4-6、 超临界流体萃取7、微波萃取等方法8。水蒸汽蒸馏法工艺简单, 操作容易,周期较长,成本低,但只适用于青蒿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不能提取青蒿素;有机溶剂法提取青蒿素,工艺路线成熟,操作容易, 周期短,成本底,易于工业化;超临界流

7、体萃取和微波萃取周期短, 但成本太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3)它与传统的冷提相比增加了加热和搅拌,从而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2)溶剂-石油醚(沸程6090 C):在选择溶剂时有乙醚、氯仿、 正己烷、石油醚可选,最后选取了石油醚, 是因为参照了文献 13 , 氯仿和乙醚在波长200-240nm之间有很强的杂质峰,其中氯仿提取产 物中杂质峰最强,乙醚次之,此两种溶剂的杂质峰远远大 破碎原料 浸泡(石油醚) 搅拌、加热 (反复进行) 合并提取液 硅胶柱层 析 精 品 粗 品 浸 膏 浓缩结晶 重结晶于石油醚。正己烷 虽然杂质峰较弱, 但提取率较石油醚低。 考虑到乙醚和氯仿的挥发性、 刺激性气

8、味和正己烷回收温度较高,超过了60C,而青蒿素在温度超过60C以后则过氧桥结构被很快破坏,完全失去药效。所以4种溶剂中石油醚为较适宜的溶剂。( 3)吸附剂 - 硅胶:1)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吸附剂, 化学惰性强, 具有较大的吸附量, 易制备不同类型、孔径、表面积的多孔硅胶 14 ;2) 易再生:用600C的火烧就可以再生,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4)原料粉碎度 -30 目:粉碎是天然产物制备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可增加原料的表面积, 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与传递, 加速有效成分的 浸出;但过细,原料比表面积太大,吸附作用增强,反而影响扩散速 度,同时影响过滤,最终影响提取率 15 。参考文献1

9、于宗德,孙芳华 , 青蒿素理化性质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9,4:606-611.2 陈杨,朱世民,陈洪渊 , 青蒿素类抗疟研究进展 , 药学学报,1998, 33(3):234-239.3 屠呦呦,药学学报, 1981,16(5):366. 4 Vonwiller S C , Planta Med,1993,32(5):59-62.5 Klayman D L ,J of Nat Prod 、 2004,47(4):715.6 Singh A,.Planra Med,1998,54(6):474.7 葛发欢 , 中药材 ,1995,18(6):316.8 Xu

10、Zhu J,Huang D Z,et ron,1986,42:819-828.9 Schmid G,Hofheinz10 MeiXG,Huang W,Wang C G,Production of taxol by two-phase culture Tax us cell suspensionJ.Biotechnology( 生 物 技 术),2000,10(1):10-12.11 HuP,Yuan Y J, Miao Z of fed-batch carbohy-drate,nitrogen phosphorus on grow th of Taxus chinensisvar mairei cell during su spension cultureJ.Chin Tradit Herb Drugs( 中 草 药),2002,33(1):28-31.12 Shen X K,Yan K D,L uo Z of artcm is in content by ultravio let meterJ.Chin PhamA nal( 药物分析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