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刻帖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广为流传的一种形式 , 它对书法艺 术的传播、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 , 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尤其是 宋代刻帖 ,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刻帖 , 是 历史上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 , 不仅对宋 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 , 而且对后人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刻帖盛行 起于宋,历经元、明 , 直至清乾、嘉时 ,一直久盛不衰。刻帖这种 形式虽然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 ,但作为书学范本广泛传播 , 确是 自北宋兴起 , 宋代刻帖在普及书法教育、保存前人书迹等方面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刻帖大兴 ,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书
2、迹 , 也反映出宋朝 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宋代刻帖盛行 , 有几十种之多。 下面我们择要介绍一些著名的刻帖。1 丛帖1.1 历代丛帖(1) 淳化阁帖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 帖。宋淳化三年 (992 年), 北宋第二个皇帝太宗赵炅 , 命翰林侍书 王著编刻 , 共十卷。前五卷收历代君臣的作品 , 后五卷专收二王法 书。全帖有 420件作品,共 2287行。据说这部帖刻于枣木板上 , 刻成后朝廷专建“秘阁”庋藏帖板 , 故名淳化秘阁法帖 , 简称 淳化阁帖 、阁帖。元赵孟 松雪斋文集 ?阁帖跋曰:“宋 太宗淳化中 ,诏翰林侍书王著 ,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 ,厘为十卷 ,
3、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 , 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 乃止不赐 ,故世尤贵之。 ”宋代记录 ,初拓用“澄心堂纸”、 “李 廷墨”,未见此种拓本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 , 即使在北 宋当代 , 也属难得之物。民间尊之为“祖帖” ,纷纷辗转翻刻 , 广 为流布 , 形成了宋、元、明、清“帖学”书派大盛的局面 ,对后世 影响深远。可惜的是 ,宋仁宗庆历年间 ,宫中意外失火 , 拓印淳 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 , 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 珍贵,被视为宝物 , 价值连城。(2) 潭帖十卷,宋庆历五年刘沆(995 1060年)于庆历年 间出知潭州 ( 今湖南长沙 ) 时 , 命慧照大
4、师希白摹刻、历时四年而 成的淳化阁帖翻刻本 , 共十卷。与阁帖不同 , 潭帖刻 于石,又增刻王羲之寒霜、十七日二帖及晋代王 ?骱吞拼? 颜真卿诸帖。因潭州古称长沙 , 因而潭帖又称长沙帖。 苏轼称赞潭帖胜过王著摹刻的阁帖 , 足见此帖的摹刻水 平之高。(3) 绛帖此帖共二十卷,宋皇?、嘉?v间潘师旦摹刻。 它翻刻阁帖中大部分帖文 , 并作了若干增删 , 且卷目次第也有 所改动。此帖增补了宋太宗、吴越王钱 ?口以及张旭、怀素、高 闲和李建中的书迹。绛帖历来受到书法家、金石家的青睐 , 朱彝尊曝书唐全集云 : “获睹宋绛帖二册 , 光彩焕发 , 令 人动魄惊心。过眼烟云 , 至今扰我也。”(4)
5、大观帖十卷 , 宋大观三年徽宗命龙大渊等人在淳化 阁帖的基础上更定编次重刻而成 , 是淳化阁帖后质量最高 的一部刻帖。因帖石在太清楼下 , 又名太清楼帖。(5) 汝帖十二卷,宋大观三年(1109年)敷阳人王?u任汝 州郡守时摹刻 ,故名汝帖 , 共 12卷, 计 109帖。卷一为三代金 石文字;卷二为秦汉、三国书 ;卷三为晋、南朝帝王书 ; 卷四为魏 晋人书;卷五为晋人书 ; 卷六为二王书 ;卷七为南朝人书 ;卷八为 北朝、晋人书 ; 卷九为唐代帝王书 ; 卷十至卷十一为唐人书 , 卷十 二为唐、五代书。王世贞以此帖谬误甚多而将其列为阁帖系 统中最下品。(6) 群玉堂帖十卷,宋淳?v间宰相韩?
6、腚谐黾也啬?迹,幕 客向若水摹刻。原名阅古堂帖 ,1207 年韩氏籍没 ,石归宋内 府, 遂易今名。 此刻帖共十卷。 首卷全刊南渡以后帝后御书 , 二卷 则晋隋名贤帖 , 三则唐名贤帖 , 四则怀素千文 , 五、六暨九卷 , 悉本朝名贤帖 , 七卷全刊山谷书 , 八卷全刊米元章书 , 末卷则蔡忠 惠、石曼卿帖。此帖摹拓俱精 , 米帖尤著 , 为宋刻帖之佳者。(7) 临江帖,此帖为元?v七年(1092年)刘次庄刻于临江 军( 今江西清江 ), 故名。临江帖是刘氏获吕和卿淳化阁帖 藏本所翻刻 , 并加以楷书释文镌刻其上。(8) 博古堂帖 , 此贴又名越州石氏博古堂帖 , 石邦哲 辑刻于绍兴初年 (
7、1130 年), 仅一卷。计汉至唐人书 27种,今存二 王及欧、虞、褚、柳等小楷帖 11 种。后世停云馆帖第一卷晋唐小楷部分多据此帖摹刻(9) 淳熙秘阁法帖,此帖共4卷,赵?s奉?缺?,淳熙十二 年(1185 年) 摹勒, 为宋室南渡后所得晋、 唐墨迹刻本。 卷一为钟、 王书,卷二为钟、王书及褚遂良临黄庭经 ;卷三至卷九为唐人 书 , 卷十为五代杨凝式及无名氏书。 论者谓此书摹勒“清迥拔俗 , 神采奕奕 , 居阁帖之上”。(10) 宝晋斋法帖 , 此帖共十卷。淳熙四年 (1268 年)曹之 格合米芾宝晋斋帖所收晋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 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三种及无为太守葛 ?v 之重刻本 ,
8、 增 入家藏晋帖和米芾书迹刻成。1.2 断代丛帖凤墅法帖二十卷 , 续帖二十卷 , 宋嘉、淳 ?v 间曾宏 父刻 , 专收宋人法书。1.3 个人丛帖(1) 颜鲁公帖八卷 , 续一卷 , 宋嘉定八年刘元刚刻 , 专收 颜真卿书。(2) 东坡苏公帖六卷, 又名西楼帖 , 为宋乾道四年 (1168) 汪应辰守成都时所刊苏轼个人丛帖。因刻于府治西楼下 , 故称。 此帖共 30卷, 今残存 10卷, 镌刻精良 ,能全面地反映出苏书的整 体风貌。后人对此刻帖评价极高。(3) 绍兴米帖 , 宋绍兴十一年 (1141 年)奉高宗圣旨摹刻。 作为某家专帖的编集 , 此帖应为最早。 米芾的各种书体 , 在此中皆
9、有保存 , 对全面了解米芾书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 单刻帖(1) 兰亭序 , 行书, 传王羲之书 ,刻本以北宋时在定武发现 的石刻“定武本”为最佳。(2) 洛神赋十三行 ,小楷,传王献之书 ,以宋刻“碧玉版” 本为最佳 , 亦称玉版十三行 , 石今在北京。 洛神赋原迹入 宋残佚,南宋贾似道先得 9行,后又得 4行,共 13行,刻于水苍色 端石上 , 美其名曰“碧玉” ,故称玉版十三行。该刻帖书法宽 绰灵秀 , 为小楷极则之一。(3) 真草千字文 ,楷书、草书对照 ,隋释智永书 ,以北宋大 观三年薛嗣昌刻“关中本”为最佳 , 石今在西安。(4) 争座位帖 ,行书,唐颜真卿书 ,以宋刻“关中本”为最 佳, 石今在西安。宋长安安师文刻。所刻乃颜真卿与郭仆射之书 稿, 行草书。原真迹传有七纸 ,约 64行,安氏得之后摹勒上石 , 今 真迹早佚 ,石存西安碑林。米芾曾评曰: “争座位帖有篆籀气 , 为颜书第一 ,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此刻帖是学习颜体 行草书的绝好范本。宋代刻帖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书法实践。 元代书家郝经在谈 到草书时 , 指出阁帖、绛帖等宋代刻帖是学习草书的必 备范本。他说 : “晋、宋六朝诸书帖 ,唐以来张旭 ,僧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变革试题及答案
- 探秘软件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攻略
- 统计学的应用实例研究试题及答案
- 投资决策风险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与用户体验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反馈与调整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学生交流平台搭建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架构的优化与合理化建议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试题设计与答案分析
- 2025年软考设计师的核心试题及答案
- 学院“十五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
- GB/T 45545-2025厨房家具配合尺寸
- 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制度
- 2025山东济南先行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权属公司社会招聘16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八年级心理健康微课件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课件
- 《大众敏捷制造》课件
- 采矿机器人技术发展-全面剖析
- 地质勘查合同补充协议
- 某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