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_第1页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_第2页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_第3页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_第4页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姓 名: XXX 学 号: XXX 班 级: XXX 指导教师: XXX 2013年1 月 4 日 摘要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大量标准信号和用户定义信号,具有高精度、可重复性、易 操作性、对频率、幅值、相移、波形进行动态及时的控制的一类新型信号源。 本设计的设计方案是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组成一个正反馈闭环系统, 则比较 器输出的方波经过积分器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法波; 三角 波正弦波的转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 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

2、可以有效抑制零点漂移,因 此可以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 曲线的非线性。 关键词:信号源;滞回比较器;积分器;波形发生器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背景 波形发生器是随着众多领域对于复杂的、 可由用户定义的测试波形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产生任何一种特殊波形,输出信号的频率、电平以及平滑 低通滤波的截至频率也可以作到程序设置,因此在机械性能分析、雷达和导航、自动测 试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对 AWG勺控制、数据传输、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电平设 置都可以通过微机打印口在EPP工作模式下设计完成。这样不仅具有设计简单,占用微 机资源

3、较少的优点,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硬件升级 波形发生器是能够产生大量的标准信号和用户定义信号,具有高精度、可重复性、易操 作性、连续的相位变换和频率稳定性,还可以对频率、幅值、相移、波形进行动态及时 的控制。随着不断进步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测量仪器中的应用而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一类新型信号源。 目录 1. 摘要2 1. 设计目的4 2. 设计任务、要求及设计容4 2.1任务4 2.2要求4 2. 3设计方案5 3. 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电路设计 5 3. 1各方案原理框图及论证5 3. 2电路图和接线图及工作原理6 3. 3各部分电路设计8 3.4 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3 3. 5

4、电路仿真15 3.6系统仿真结果、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报告 17 3.7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9 3.8三角波-正弦波发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9 3.9 实测电路波形、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20 4. 仪器仪表明细清单 20 5. 总结21 6. 主要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目的 (1)对波形的产生及与变换电路有关的电子电路知识有大致的理解。 (2)能对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其功用。 (3)通过平日的学习,找到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4)学会使用EDA软件Multisim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并准确画出框图 ( 5)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

5、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 6)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 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任务、要求及设计容 2.1 任务 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2.2 要求 2.2.1 技术要求 1)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所发挥,并力求设计方案凝练可行、思路独特、效果 良好: (2) 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围 0.02Hz20kHz连续可调; (3) 正弦波幅值 10V ,失真度小于 1.5%; ( 4)方波幅值 10V ; ( 5)三角波峰峰值 20V; (6) 设计电路所

6、需的直流电源; (7) 用EDA软件设计; 2.2.2 设计要求 (1)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2) 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并 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 ( 3)设计各单元电路。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 计。 (4) 组成系统。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 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 2.3 设计方案 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波 形产生电路的关键部分是振荡器,而设计振荡器电路的关键是

7、选择有源器件,确定振 荡器电路的形式以及确定元件参数值等。具体设计可参考以下思路。 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正弦波信号通过变换电路得方波输出(例如用施 密特触发器),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或锯齿波输出; 利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信号输出,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输出,用折线 近似法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输出; 用多谐振荡器产方波输出,方波经滤波电路可得正弦波输出,方波经积分电路可得 三角波输出; 利用单片函数发生器568038,集成振荡器E1648及集成定时器555/556等可灵活地 组成各种波形产生电路。 三、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电路设计 3.1各方案原理框图及论证 (1)方案一,

8、框图如下图1所示: 图1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方案一) 文氏桥振荡器(RC串-并联正弦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RC串-并 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其振荡频率为fo=1/(2 RC),改变RC的值,可得到不同 频率的正弦信号输出。为了使输出电压稳定,需采用稳幅措施。用集成运放构成电压比 较器,将正弦波信号变换成方波信号输出。用运放构成积分电路,将方波信号变换成三 角波或锯齿波信号输出。 (2)方案二,框图如下图2所示: 图2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方案二) 图中利用滞回比较器的开关作用和具有延时作用的RC反馈网络构成多谐振器,用积分 电路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信号输出,采用二极管

9、和电阻网络(折线近似法),将三角波 的尖顶削圆,得到近似正弦波信号输出。 (3)方案三,由5G8038组成的多量程、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其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可 以在1Hz以下至几百KHz围调节,压控信号可部选择,也可外接。输出信号可直接从2、 3、9角高阻输出,也可以通过5G353低阻输出。 论证:经分析方案一结构复杂,不易于调试,不能很快的得到电路波形。方案三可同时 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并输出,该信号发生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调整方便。555 定时器接成多谐振荡器工作形式,C2为定时电容,C2的充电回路是RMRIRi C2; C2的放电回路是CMRiR3IC的7脚(放电管)。由于R3+RP

10、 R2,所以充电时间常 数与放电时间常数近似相等,由IC的3脚输出的是近似对称方波。按图所示元件参数, 其频率为1KHZ左右,调节电位器RP可改变振荡器的频率。方波信号经 R4 C5积分网 络后,输出三角波。三角波再经 R5 C6积分网络,输出近似的正弦波。C1是电源滤波 电容。发光二极管 VD用作电源。方案二操作简便, 方案一同方案二比较,对于三角波的产 生有一定的麻烦,因为题目需要频率为连续可调,但幅度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方案二由于采用运 算放大器组成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为改善。由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能在简易环境下得到很清晰的波形。 综上,选择方案二 3.2电路

11、图和接线图及工作原理 321图 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图3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 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实验电路图: 总设计图: 3.3各部分电路设计 33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 络,通过R(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则同相输 入端电位Up=+UT Uo通过R3对电容C正向充电,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反相输入端电位 n 随时间t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当t趋于无穷时,Ur趋于+Uz;但是,一旦Un=+Ut,再稍增大, Uo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p从+Ut跃变为-Ut。随

12、后,Uc又通过R3对电容C反向充电, 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Un随时间逐渐增长而减低,当t趋于无穷大时,Ur趋于-Uz;但是, 一旦Un=-Ut,再减小,Uc就从-Uz跃变为+Uz, Up从-Ut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正相充电。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设t=0时接通电源,有Vo仁-Vz经R4向C充电,使输出电压按线性规律增长。当 Vo上升到 门限电压Vt,使Vp=Vn=0寸,比较器输出Vol由-Vz上升到+Vz,同时门限电压下跳到Vt-值。 以后Vo仁+V经R4和D R6两支路向C反向充电,由于时间常数减小,Vo迅速下降到负值。 当Vo下降到门限电压Vt-使Vp仁Vn仁寸,比

13、较器输出Vol又由+Vz下跳到-Vz。如此周而 复始,产生振荡。由于电容C的正向与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不相等,输出波形 Vo为锯齿波 电压,Vol为矩形波电压。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 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 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2)整流电路:禾I用单向导电元件,把 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 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4)

14、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 的变化而变化。 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 5-2-4所示。在u2的正半周,二 极管D1、D2导通,D3 D4截止;u2的负半周,D3 D4导通,D1、D2截止。正负半周 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 R,且方向是一致的。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导电,所以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 等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电路中的每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U2(U2 是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在设计中,常利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将 电容器和负载电容并联或

15、电容器与负载电阻串联,以达到使输出波形基本平滑的目的。 选择电容滤波电路后,直流输出电压:山=(1.11.2)U2稳压电路可选集成三端稳压器 电路模块。 忽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其振荡周期;T=T1+T2=2R1 R4 C/R2+2R1(R4|R6)C =2R1R4C(R4+2R6)/R2(R4+R6)当R6 D支路开路,电容C的正、反向充电时间常数相等 时,此时锯齿波就变成三角波,从而电路也就变成了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振荡周期: T=4R1R4C/R2 332方波-三角波转换电 路的工作原理 图3.3方波一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 3-2(a) 图 3 -2(b) 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工作原理如

16、下: 方波-三角波变换 若a点断开,运算发大器A1与R1、R2及R3 RP1组成电压比较器,C1为加速电容,可 加速比较器的翻转。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 U-=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Uia, R1称为平衡电阻。比较器的输出Uo1的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 电压-Vee (|+Vcc|=|-Vee|),当比较器的U+=U-=O时,比较器翻转,输出 Uo1从高电 平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Vee跳到高电平Vcc。设Uo1=+Vcc则 R2 R2 RR(VcC)R?RRRUia 将上式整理,得比较器翻转的下门限单位 Uia-为 Uia 心(血)心Vcc 若Uo1=

17、-Vee,则比较器翻转的上门限电位 Uia+ 为 Uia 严VEE)于篇VCC 比较器的门限宽度Uh Uia Uia2R3 RPi iaia Icc 由以上公式可得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3-71所示。 a点断开后,运放A2与R4 RP2 C2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 Uo1, 则积分器的输出 Uo2 为 U2 (R4 RE入小 U O1Vcc 时, U O2 Vcc) Vcc (& RP)C2t (R4 RP)C2t U O1Vee 时, U O2 (Vee)t Vcc (民 RPJC2(R4 RP)C2t 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相等的三角波,

18、其波形关 系下图所示。 a点闭合,既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 -三角波。三角 波的幅度为 U O2m R3 RR Vcc 方波-三角波的频率f为 f R3 RR 4&(民 RF2)C2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电位器RR2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 出频率的围较宽,可用C2改变频率的围,RR2实现频率微调。 2. 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 +Vcc。 电位器RR1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3.3.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角波一一正弦波的变

19、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 大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 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分析表明,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 I C2 al E2 al 0 1 eUid/UT I C1 al E1 al 0 1 e Uid/UT 中 a Ic/Ie 1 10 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Ut 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 25oc时,UT26mV 如果Uid为三角波,设表达式为 4Um t T Uid T 4 4U3T t T4 式中 Um三角波的幅度; T

20、三角波的周期。 为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由图可见: (1) 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 (2) 三角波的幅度Um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3) 图为实现三角波一一正弦波变换的电路。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 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 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电容 C1,C2,C3 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Uo2 C6 470uF 47kOhm Key = c 4% VCC 12V R20 -12 V 图3-3(a)三角波一正弦波变换电路 图3 - 3(b)三角波-正弦波变换 3.4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341.方波

21、-三角波中电容C1变化(关键性变化之一) 实物连线中,我们一开始很长时间出不来波形, 后来将C2从10uf (理论时可出来波形) 换成0.1uf时,顺利得出波形。实际上,分析一下便知当C2=10uf时,频率很低,不容 易在实际电路中实现。 3.4.2.三角波-正弦波部分 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的元件计算如下 由式(3-61 )得U O2m R2Vcc R3 RR 即一 R3 RR U O2m VCC 12 取R2 10K ,则Rs RR 30K ,取R3 20K ,RR1为47KQ的点位器。区平衡电 阻 R1 R/(R3 RR) 10K 由式(3-62) f R3 RR 4R2(R, RF2)

22、C2 即R4 RR HRC乔式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 络,稳幅环节。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做选频网络,R1, R2, R4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调节电位器R1,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 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 D1, 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 特性来实现稳幅。D1,D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 形正、负半周对称。R3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于是Uo线性下降,Upi也下降,直到t ti时,Upi略低于Uni(Uni 0),即Upi略低于零时, Uoi

23、从Uz突跳到 Uz,同时UP1也跳变到更低的值(比零低的多)。可见,在t ti前的 一瞬间,Upi 0,Ui Uz,而从流过Ri和R2的电流相等,贝U u(ti).R Uz R2 ,t ti 后,由于UoiUz故电容放电,其两端压于是Uo线性上升,Upi也上升。直到t t2时, Upi略大于零,Ui从Uz突跳到Uz。可见,在t t2前的一瞬间,Upi 0 , Uoi Uz , 则Uo(t2)Ri Uz R2 ,在t t2以后电路周而复始,循环不以,形成振荡。则根据分 析可以画出Uoi和Uo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Uoi为方波,Uo为三角波。Uo之所以为三 角波,是由于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常数相等,

24、积分电路输出电压Uo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和时 间相等,上升和下降的斜率的绝对值也相等。显然,三角波UO峰值为:Uom詐 F面求振荡周期。由于t2 ti T 2,而当ti t t2时,有Uo R R2 Uz ti) R R2 Uz R4C (t2 ti) 4Ri RC 故 T 2& ti)i R2 则可以在调整三角波电路时,应先调整 Ri或R2,使其峰值达到所需要的值,然后再调整 R4或C,使频率fo i T能满足要求。 当 iHz f io 时,取 C2 io F,则 R4 RP2 (757.5)k ,取 R4 5.ik ,为 iOOK Q电位器。当10Hz f i00 时,取C2 i F以实现频

25、率波段的转换,R4及RP2的 取值不变。取平衡电阻R5 i0k 。 三角波一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参数选择原则是:隔直电容 C3 C4 C5要取得较大,因为 输出频率很低,取C3 C4 C5 470 F,滤波电容C6视输出的波形而定,若含高次斜 波成分较多,C6可取得较小,C6 一般为几十皮法至0.1微法。RE2=100欧与RR=100欧 姆相并联,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差分放大器的几静态工作点可通过观测传输特 性曲线,调整RR及电阻R*确定。 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形成正弦波。 3.5电路仿真 3.5.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仿真 图3.5( a)方波发生电路仿真 图3.5 (b)二角波发生电路仿真 图3.5 (c)方波一三角波发生电路仿真 3.5.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 Oscilloscope-XSCl Rev*r M Oms 0.Q V -I T V 5Q 5ms 0,0 V 1.3 V J 骨 Ground T2-T1 7272 VB2-VB1 C hnTbel A AC Law&l pO Y pOETtKMt| j r1v C1=0.01uF U=54mvUo=2.8v1v Xc=1/W*C,当输出波形为高频时,若电容 C6较大,则Xc很小,高频信号完全被吞并, 无法显示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