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摘 要:侗族大歌从产生到繁荣和发展的过程,都与 自身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关系。 侗族的社会发展、 自然环境、 审美意识、社会习俗等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内容和形式,它负 载着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流行音乐所不可取代的功 能和作用。关键字: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保护一、侗族大歌涵义与分类(一)侗族大歌的名称及涵义 侗族大歌,名称取自侗语“嘎老” Gal Laox 或“嘎玛” Gal Mags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音乐工作者把侗族民 间多声歌(合唱歌曲)一“嘎老”,译作“侗族大歌”,一直 沿用至今。对于什么是“嘎老” ,尹庐慧在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 与学习一文中,根
2、据三个不同范畴的涵义, 将其分为广义、 狭义以及本义三种。尹庐慧认为,广义上的“嘎老” ,即“侗 族大歌”,是侗族所有多声部民歌的统称,具有低音、高音 两个声部, 有时出现三个以上声部的特征。 狭义上的“嘎老” , 是指在特殊礼俗场合,异性歌班在鼓楼里对唱的歌。本义上 的“嘎老”,也叫“鼓楼歌” 。在民间传统中,人们给歌曲分 类并非像很多专家那样以“是否多声部”为标准,而是以歌 的词义、唱歌的场合、是否有乐器伴奏等等来分类。在调查 中,笔者发现部分专家学者将“鼓楼大歌”划分为“侗族大 歌”的一种, 其实不然, 在黎平侗族大歌又称 “鼓楼大歌” , 两者并非从属关系。(二)侗族大歌的分类 大歌是
3、侗族多声歌的总称,不同领域的侗人根据大歌的 词义、唱歌的场合等来对大歌进行不同的分类。在黎平,侗 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分为以 下四大类型:1、嘎所(声音大歌) 。这种歌以强调声音的优美、旋律 的跌宕为主, 以显示旋律为主, 歌词一般较为短少。 “嘎所” 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 小河流水之声, 其标题(题 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 蝉歌。2、 嘎嘛(柔声大歌) 。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 大歌歌种,其特点是歌词多,拖腔部分比较短,旋律有的缓 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 活跃, 如装呆傻。3、嘎想(伦 理大歌)。这是一种以劝教戒世为主要内
4、容的大歌歌种。其 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歌词以称颂 或讽刺为主要手段。重要曲目有父母歌 。4、嘎吉(叙事 大歌)。这类大歌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 是侗族曲艺“多声说唱”的一个品种。以单人领唱歌词,众 人集体以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其主要表现方式。 典型的“嘎吉”曲目多以故事主人公名字命名,如元董之 歌。二、侗族大歌生态环境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 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一)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 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都说
5、明了人是因外界事物而引发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又通过思 想感情进一步激发音乐的创新动力。在侗乡黎平,“知了” 土话称“蝉”,非常普遍,尤其是 夏天随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受其“夜哟 夜哟”的动听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 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除 此之外,著名的“金蝉歌”,基本旋律和衬音也都是直接模 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 活环境和生活氛围,使歌手们对周围那富有乐感和节奏感的 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从而在本能下无意识 的去模拟大自然的这份神秘,最终化成了一串串动人的音符。 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
6、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 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 。 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论正好 印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二)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 黎平侗族大歌在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下,将歌唱精髓体现 于语言文化、 民俗文化、 生活与生产文化、 社会制度文化中, 在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上,无不与其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 活环境息息相关。 侗族大歌是当地人传承本民族祖训、 传说、 恋爱、丧葬、祭祀等民俗文化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侗族大歌自宋代形成以来,经过明代的后 500 余年的发 展,是侗族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表达其民族文化
7、 的重要形式。在黎平,凡是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 尊贵客人时,侗乡人会在鼓楼进行“鼓楼大歌”表演,以表 示最诚挚的庆祝与欢迎; 在邻里结婚走访时, 会唱起拦路歌、 敬酒歌、敬茶歌、送客歌,以表示热烈的祝福;在男女恋爱 时,会用“行歌坐夜”等方式,来表达双方真切的感情。侗 族大歌起源于生活,歌唱于生活,只有活在民族民俗文化中 的侗族大歌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侗族大歌”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一)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现状。 “传承”一词尤其针对非物质文化,这是必须由人来延 续的“活的文化” ,这种世代相传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作为行 为主体的人。在侗乡黎平, “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 以下四
8、种:第一,师徒传承,指徒弟拜师学艺的一种传承手 段,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第二,鼓楼对歌,指男女 歌班在鼓楼对唱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式,这是一种较为悠久的 传承方式。第三,文艺表演,指由当地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 伍,是在新时代环境下诞生的一种传承方式。第四,学校教 育,指将侗族大歌带进课堂的一种传承方式,也是民间民族 文化进校园保护模式的一种体现。在传承的过程中, “侗乡黎平”采取多种方式对侗族大 歌进行保护。目前,对于贵州省文化保护实践主要有以下几 种模式: 一是,社会调查与集成出版的静态保护模式。 二是, 双语教学模式。三是,民族文化艺术之乡模式。四是,博物 馆及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 五是,
9、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 六是,名录等级保护模式。七是,古镇名寨的保护模式。在 黎平,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与时俱进、多样发展。在侗族大 歌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黎平地区多所学校把侗 族大歌引入课堂实行双语教学模式,全面开展传统村落的保 护实践。除此之外,自 1999 年,黎平县侗族民俗活动保 护办法,以尊重和保护侗族人民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六月 六日、八月十五等节日(农历)开展侗族大歌的相关民俗活 动,以及每年举办侗族大歌演唱交流会等方式来对歌队予以 奖励。同时,在黎平县岩洞镇岩洞村建设侗族大歌保护、考 察基地,对侗族大歌在当地的创作、流传、演变情况进行定时、定点的考察,并适时组织大歌歌师
10、的交流和培训。 总之, 目前黎平侗族大歌的保护是动静结合,还通过互联网、微信 等现代传承方式来体现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二)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 父辈传唱到儿孙”。这句话简单清楚的概括了侗族文化的精 髓在于侗歌。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 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 研究价值。传承侗族大歌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培养音乐思维与创作 有着重要意义。侗族大歌的音乐风格与素材选取方面都体现 出古代人们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的艺术理念,反映出古代歌 唱者追求修身养
11、性的生活理念。在取材方面,黎平侗族大歌 具有给予和谐发展的内涵,所具有的音乐欣赏价值也是古代 人类智慧的结晶与象征。同时可以拓宽音乐欣赏家的视野, 培养音乐欣赏家的音乐鉴赏能力。黎平侗族大歌具有极为丰 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它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融为 一体,激发现代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促进现代音乐的健康持 久发展,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种听觉享受。传承黎平侗族大歌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德育与重建 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不应该作为人民怀旧的一 种形态,而是要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来。我们在现代社会 里,既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也要保留我们的传统文化。黎 平侗族大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帮助人民领
12、悟到当时的 社会生活形态,唤醒对传统生活的记忆。黎平侗族大歌是中 国传统民间音乐,在表演方式、歌曲内容、音乐价值方面都 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其文化传承也表现得较好。这是我们 学习借鉴在当今社会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持续发展的宝贵 机会,也是黎平侗族大歌为传统民间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引起社会关注的表现。我们要能够学会从传统民间音乐中 汲取创作灵感,发挥创新思维,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重塑, 在保持其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一文化传承下 来,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罗卉 . 论侗族大歌的历史演进及人文生态保护 J. 音乐创作, 2010,03: 126-127.2 潘永华 . 侗族大歌传承现状分析 J. 民族音乐, 2009, 04:50-51.3 乔馨 .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黎平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10.4 邓敏文 . 当代侗族大歌的生存之路:保护、传承与发展J.广播歌选,2012, 02: 64-66.5 龙昭宝,郎雅娟 .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电子科技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
- 高级讲师自我介绍课件
- 背诵量大的职业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压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北航复试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险高管考试题库及答案c类
- 保卫室的考试题及答案是什么
- 电焊使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包头中考考试试题分析及答案
- DB51∕T 2868-2022 机关事务应急保障规范
- 高中艺术特长生合同协议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慢性根尖周炎病例汇报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1课时 几分之一
- 公司项目谋划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
-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巩固强化练(含答案)
- 防暴器材使用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钢梁步履式顶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