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六年级简要的)数学复习_第1页
三四五六年级简要的)数学复习_第2页
三四五六年级简要的)数学复习_第3页
三四五六年级简要的)数学复习_第4页
三四五六年级简要的)数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上册1、在一个算式中, 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 应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在一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算。3、在一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算。4、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至少就有几个 0。例: 50 2=100.5、周长:一个封闭图形或图形边线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一周:起点到起点。6、长方形有 4条边,包括 2条长, 2条宽。 长方形有两组对边,对边相等。有 4 个角都是直角 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宽7、长方形周长 =长宽长宽=长 2 宽 2=(长宽 ) 28、正方形有 4条边, 4条边都

2、相等,有 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周长 =边长边长边长 边长=边长 49、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 4 条线段围成的,它们都是四边形,每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周长由长和宽决定,所以,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正方形的周长由边长决定,所以,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10、0 乘任何数都得 0。0 加任何数等于任何数。 1 和任何数相乘等于任何数。11、乘数乘数 =积乘数 =积另一个乘数12、一个乘数中间有 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 0。如 105 2=21013、一个乘数末尾有 0 ,积的末尾一定有 0 。乘在哪一位就写在哪一位, 0 乘任何数都得 014、一三五七

3、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15、 一年有 12个月, 有 7个大月 , 4个小月 , 1个特殊月。1 月, 3 月, 5 月, 7 月, 8 月, 10 月, 12 月都有 31 天,有 31 天的月是大月。4 月, 6 月, 9 月, 11 月都有 30 天。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2 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 月是特殊月,2 月是 28 天的年份是平年 , 2 月是 29 天的年份是闰年 .16、每 4 年里有一个闰年,即“四年一闰” 。 2000 年是闰年。17、年份不是整百整千数,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

4、年。18、如果年份是整百、整千数,年份的前两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19、一年有 4 个季度,每 3 个月为一个季度,91天1月, 2 月,3 月是第一季度;平年第一季度共 90天,闰年第一季度4月, 5月, 6月是第二季度;共 91 天。7月, 8月, 9月是第三季度;共 92 天10月, 11月, 12月是第四季度。共 92 天20、平年一年有(52 )个星期余( 1 )天闰年一年有(52 )个星期余( 2 )天21、 一年有 12 个月,1 月,2 月,3月, 4 月,5 月,6 月是上半年;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是下半年。22、

5、 平年二月有 28 天;平年一年有 365 天, 闰年二月有 29 天;闰年一年有 366 天。23、平年上半年有 181 天,平年下半年有 184 天。 闰年上半年有 182 天,闰年下半年有 184 天。24、一星期 7天一天 24 小时一小时 60分一分 60 秒一天时间里,时针走 2 圈25、有表示凌晨、上午、下午、晚上、深夜等时间词语的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如 上午 8 时、 下午 3:30 )用数字 024表示的计时法叫做 24时计时法。(如: 11时 30分、 16:30)26、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如果时间词语是凌晨、早上、上午、中午,直接去掉时间词语; 如果时

6、间词语是下午、傍晚、晚上,去掉时间词语再加上 12 时。27、24 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如果时数小于或等于 12 ,直接加时间词语; 如果时数大于 12,减 12 再加时间词语。28、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29、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除数一定大于余数30、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3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 小数点读作“点” ;小数部分按数字的顺序读数字。32、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3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三年级下册1、0 乘任何数都得 0。

7、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0 除以任何数( 0 除外)都得 0。2、乘数的末尾有 0,积的末尾一定有 0。3、被除数的末尾有 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 0 (如: 10 5=2)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5、被除数 =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商6、余数小于除数。 除数大于余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17 5 = 3 2被除数 除数 商余数7、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8、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9、正方形有 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8、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 1 条对称轴。10、物体或图形沿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平移。如:升旗、推箱子、推拉窗。11、物体或图形绕中心点沿一个方向转动,就是旋转。如:风车转动、表针转动。12、0 乘任何数都得 0。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0 除以任何数( 0 除外)都得 0。13、乘数的末尾有 0,积的末尾一定有 0。1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15、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 0。16 乘数乘数 =积乘数 =积另一个乘数因数因数=积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17、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18、称量较重或大宗物体时,用

9、 “吨 ”作单位。 称量一般物体时,用“千克”作单位 称量较轻物体时,用 “克 ”作单位。19、吨记作 t 千克记作kg 克记作 g20、1 吨 =1000 kg1t=1000 kg1 千克 =1000 克1kg=1000g21、1 千克 =1 公斤 =2 斤22、16 个鸡蛋大约重1 千克,4 个苹果大约重1 千克,2 瓶矿泉水大约重1 千克,2 包食盐大约重1 千克。23、3 枚回形针大约重1 克,2 粒药丸大约重1 克,1 枚硬币大约重1 克。24、40 名儿童大约重1 吨;13 名成人大约重1 吨,1 头大象大约重1吨25、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封闭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

10、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26、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 课桌面的大小是课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2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8、平方米 记作 m2 平方分米 记作 dm2 平方厘米 记作 cm229、 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厘米; 手掌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分米; 一块教室正方形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1 平方米。30、 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31、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米 =100 厘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32、

11、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33、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34、两个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35、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几倍,面积就扩大几几倍。36、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周长:图形边线一周的长度。37、正方形周长 =边长 4长方形周长 =(长宽 ) 2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 =长宽边长 =正方形周长 438、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9、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母不同但分子相同的分数

12、比较大小: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大,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四年级上册1、数位有位有位数位2、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10,即“满十进一”。3、每个数级都有 4 个数位,即“四位一级 ”。4、读数时:写数时:四位一级虚线分,四位一级虚线分,一级一级往下读。一级一级往下写。5、(数级)中间有 0 读一个,(数级)末尾有 0 都不读。6、一个数有几个数字,这个数就是几位数。7、大数的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较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8、大数的改写:去掉数末尾的 4 个 0,改写成“万”;(如果不够四个 0,从右往左数出四位数再点小数点) 去掉数末尾的 8 个 0,改写成“亿”。 (如果不够八个

13、0,从右往左数出八位数再点小数点)9、有“大约” 、“近”、“左右”修饰的数叫做近似数10、求近似数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法11、四舍五入法: 首先,点出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接着看下一位;如果下一位小于 5,将下一位及后面的数改成 0;如果下一位等于或大于 5,将下一位及后面的数改成 0 的同时向前进 1。11、“精确”、 “保留”、 “省略”到哪一位就是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12、“”叫 作 “约等号”,读作 “约等于”。1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表示物体个数的 0、1、2、3、4、5、6、 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都没有,用 0 表示。14、0 也是自然数。15、自然数的计数方法是

14、十进制计数法。自然数的单位是 一1、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无限延伸。 射线有一个端点,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 ,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2、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3、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 线段 )最短。4、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5、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这两条直线相交。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7、相交的两条直线不一定互相垂直,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8、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9、过一点画 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 一条。10、在同一平面内

15、,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11、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12、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13、过一点画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 一条。14、角是有一个顶点和由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15、角的大小只跟角的开口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16、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17、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四边形的四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周角。18、1 度 记作 1 角的单位:度19、1 周角 =3601 平角=180 1直角=901 个周角 = 2 个平角 = 4 个直角20、锐角小于直角 钝角 大于直角但小于平角锐角小于 90钝角大于 90又小于

16、 180 21、量角的大小一般用量角器。22、量角:(两重合) 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角的另一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23、画角: 画射线 两重合 描点连线24、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25、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连减运算: 连除运算:a b = b aab) c = a( bc) ab = b aab) c = a(b c) a b) c = ac bc a bc = a( bc) a bc = a( bc)看个位凑十)( 1258=1000 254=100 ab) c = a cbc5

17、2=10)2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27、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零除外 ),商不变。28、如果除法算式里有余数,余数小于除数。 (被除数)(除数) =(商) (余数) 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 29、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30、单价总价数量速度路程时间数量总价单价时间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单价路程速度时间31、畅销比较数量32、快慢比较速度数量总价单价 速度路程时间33、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记作:34、温度高低的比较:零上温度 0 零下温度35、两个零下温度高低的比较:数字大的

18、温度低,数字小的温度高。-10 -2036、+2表示 比 0高 2- 2表示 比 0低 2 37、求两个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同号相减,异号相加。38、大于零的数叫作正数,正数前有 小于零的数叫作负数,负数前有39、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整数包括:正数、 0、负数。+(正号),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负号),负号不可以省略 正数 0 负数 0 是自然数。四年级下册1、数位有位,有位数位2、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一” 。3、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5、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1也可以写成 1011100 1000

19、还可以写成 0.10.01 0.0016、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7、计算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8、整数加减法中的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性质也可以运用到小数加减法中, 使计算简便。9、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除以进率10、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应用 :电动门 )11、四边形有 :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12、三角形是由 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有3个角、 3条边。1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应用:起重臂 )1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四边形内角和等于 36015、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

20、等,两个底角相等16、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都是 60 17、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小于90 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 度锐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 度18、一个角是 60 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19、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0、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21、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正方形、长方形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2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24、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乘以进率

21、;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除以进率。25、两个乘数相乘时:当一个乘数大于 1,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 1,积就等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 1,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26、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27、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可以写成 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28、正方形周长边长 4 C4 aC4aC4a边长 =正方形周长 429、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 a a Sa230、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五年级上册1、如果除法算式里有余数,余数必须小于除数。(被除数)(除数) =(

22、商) (余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除数 =被除数商2、乘数乘数 =积3、单价总价数量乘数 =积另一个乘数。数量总价单价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单价路程速度时间4、畅销比较数量数量总价单价5、快慢比较速度速度路程时间6 大单位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7、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8、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9、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 1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1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1

23、0、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11、物体或图形沿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平移。如:升旗、推箱子、推拉窗。12、物体或图形绕中心点沿一个方向转动,就是旋转。如:风车转动、表针转动、旋转方向盘。1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4、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15、1 是所有非 0 自然数的因数。16、所有非 0 自然数都有倍数,也都有因数。17、倍数和因数是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只在零除外的自然数中研究倍数和因数。18、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 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就是 5

24、的倍数。19、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2、4、6、8 的数,个位上是 0、2、4、6、8的数就是 2 的倍数。20、“既是 2的倍数 ,又是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 的数 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21、3 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22、像 2,4,6,8,10,12这样的数,是 2 的倍数,也叫偶数。23、像 1,3,5,7,9,11这样的数,不是 2 的倍数,也叫奇数。24、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偶数、奇数,偶数不一定比奇数大。25、我们只在零除外的自然数中研究偶数和奇数。26、3 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25、的倍数。9 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9 的倍数。27、一个数是 9 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 3 的倍数。 一个数是 3 的倍数,这个数不一定是 9 的倍数。28、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29、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30、1 是所有非 0 自然数的因数3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这个数的最小倍数32、像 2,4,6,8,10,12这样的数,是 2 的倍数,就是偶数。 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就是偶数33、像 1,3,5,7,9,11这样的数,不是 2 的倍

26、数,就是奇数。 个位上是 1,3,5,7,9 的数就是奇数34、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35、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36、一个数除了1 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37、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38、 我们只在零除外的自然数中研究质数和合数。39、 20 以内的质数有 8 个,分别是: 2, 3, 5, 7,11,13,17,1940、最小的质数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41、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只有一个:22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42、高:顶点到对边的垂线。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三角形有 3 条高, 梯形有无数条高。43、面积:物

27、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44、封闭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45、平行四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 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底4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4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 = a 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S a h 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2S ( ab) h 24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 = 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面积 249、割补后面积不变周长变 拉伸后周长不变面积变。50、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51、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

28、分数单位就是 几152、分子小于分母,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53、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是带分数。带分数都大于 154、真分数都小于 1 假分数等于 1 或大于 155、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分数,实际上都是整数。56、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 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5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58、两个数的相同因数 是 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公因数。59、A是 B的倍数, A和 B的最大公因数是 B。60、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

29、叫作约分。61、不能再约分的分数就是最简分数。62、两个数的相同倍数 是 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公倍数。63、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 这个过程叫作通分。64、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一般用公顷、平方千米作单位。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1 平方千米 = 100 公顷1 平方千米 = 100 0000 平方米65、边长为 100m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100 100 = 1 000(0 m2) 1 公顷 = 1 0000 66、 边长为 1000m 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km2)1000 1000 = 100 000(0 )1 km

30、2 = 100 0000 1平方千米 = 100公顷65、 大单位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五年级下册1、同分母分数加 / 减法 : 分母不变 , 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异分母分数加 / 减法 : 异分母分数相加 / 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长方体有 6个面, 8个顶点 ,12条棱 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长方体最多有 2 个面是正方形。4、长方体相对的 2 个面形状大小相同, 相对的 4 条棱长度相同。5、长方体棱长和 =(长宽高) 4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

31、6、正方体有 6个面, 8个顶点, 12条棱 正方体的 6 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12 条棱的长度相同。7、正方体棱长和 =棱长 12 棱长 =正方体棱长和 12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 68、占地面积就是底面(下面)的面积。 表面积是 6 个面的面积之和。9、框架即是棱长和。包装箱即是表面积。10、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1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1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1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14、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的倒数是 1 0 没有倒数。1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

32、小,是物体的体积。16、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17、所有物体都有体积,但不一定都有容积。18、体积单位有: 立方厘米 (cm3) 、立方分米 (dm3)、立方米 (m3)19、容积单位有:升 (L) 、毫升 (mL) 。20、棱长为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 立方厘米( cm3)棱长为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 立方分米( dm3)棱长为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立方米( m3)21、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L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mL24、长方体体积 =长宽高V=bhV=V=bhV=25、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积底面积 =长宽正方体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326、长方体

33、(正方体)体积 =底面积高底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高高=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27、1 m3 = 1000 dm31 L = 1 dm31 dm3 = 1000 cm31 mL= 1 cm31 m3 = 1000 000 cm31 L = 1000 mL28、大单位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29、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 =底面积(液面升高或降低的)高 30 、除以一个数 (0 除外 ) 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1 、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除数小于 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 1,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 1,商小于被除数。32、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优

34、点 : 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 情况。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六年级上册1、圆对折 2 次,可以确定圆心,折痕相交的一点叫圆心2、连接圆心与圆上的一点,这条线段叫做半径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4、圆心用字母 O 表示,半径用字母 r 表示,直径用字母 d 表示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7、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也有无数条直径8、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9、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都相等。10、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 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d=2r r=d 211、圆滚动时,圆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12、圆周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