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说课材料_第1页
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说课材料_第2页
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说课材料_第3页
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说课材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第七章供电、给水牵引供电第 176 条 为保持牵引供电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 保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应设供电段等供电维修机构。供电维修机构管辖范围应根据线路及供电设备条件确定。牵引供电设备包括变电设备(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 、接触网和远动系统。第 177 条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的可靠供电。牵引供电能力应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 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 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要求。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25 kV ,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 ,短时 (5 min) 最高工作电压为 29 kV ,最低工作电压为20 kV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

2、源、 双回路受电。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 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 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运行期间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 0.9。第 178 条 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 电力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第 179 条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设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牵引的列车、 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 分相的位置应避免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枢纽及较大车站应设开闭所。接触网不得引接非牵引负荷。第 180 条 牵引供电设

3、备检修、试验和抢修应配备牵引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接触网抢修车列,绝缘子冲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洗设备等设备、设施。第 181 条 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 其最小张力见第 7 表。接触线一般采用铜合金材质。第 7 表接触网最小张力列车运行速度( km/h )综合张力( kN )接触线张力( kN)160v2003015200 v300404525300 v350485528.5第 182 条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 500 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不宜小于5 300 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小于5 150 mm,站场和区间接触网的高度应一致。在电气

4、化铁路竣工时, 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 30 mm。特殊情况需调整轨面标准线时,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认,并经铁路局批准。第 183 条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 300 mm;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350 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 (构)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 500 mm。当海拔超过 1 000 m 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大风、严寒地区应预留风力、覆冰对绝缘距离影响的安全余量。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 00

5、0 mm 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100 mm。第 184 条 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应符合第 8 表和第 9 表的规定。第 8 表 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 )mm )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35 以上至 1103 0002204 0003305 000精品文档精品文档5006 000第 9 表跨越接触网的超高压架空电线路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 )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mm)75021 500

6、1 00027 000(单回)25 000(双回)直流 80021 50035 kV 及以下的电线路 (包括通信线路、 广播电视线路等) 不得跨越接触网,应由地下穿过铁路。接触网支柱不应附挂通信、 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 特殊情况需附挂时,应经铁路总公司批准。第 185 条为保证人身安全, 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 000 mm。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 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 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 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 方准进行。双线电气化铁路实行 V 形天窗作业时,为确保

7、人身安全,应在设备、机具、照明、作业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第 186 条 牵引、电力变配电所控制室, 应采取防雷措施, 设置机房专用空调。控制、保护及通信设备, 应装有防止强电及雷电危害的浪涌保护器等保安设备,电子设备应符合电磁兼容有关规定。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技术管理规程普铁部分第七章供电、给水牵引供电第 196 条 为保持牵引供电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 保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应设供电段等供电维修机构。供电维修机构管辖范围应根据线路及供电设备条件确定。牵引供电设备包括变电设备(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接触网和远动系统。第 197 条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的可靠供电。牵

8、引供电能力应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要求。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 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 27.5 kV,短时(5 min)最高工作电压为 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 19 kV。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 双回路受电。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 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 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运行期间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 0.9 。第 198 条 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第 199 条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设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牵引

9、的列车、 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 分相的位置应避免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第 200 条 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试验和抢修应配备牵引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接触网抢修车列,绝缘子冲洗设备等设备、设施。第 201 条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其最小张力见第10 表。接触线一般采用铜合金材质。第 10表接触网最小张力列车运行速度( km/h)综合张力( kN)接触线张力( kN)

10、v 1202510120 v 1602813160 v 2003015第 202 条 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 6 500 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小于 5 700 mm(旧线改造不小于 5 330 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 6 200 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 6 330 mm。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 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 30 mm。特殊情况需调整轨面标准线时,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认,并经铁路局批准

11、。第 203 条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 mm;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 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构)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 mm。当海拔超过1 000 m 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大风、严寒地区应预留风力、覆冰对绝缘距离影响的安全余量。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 000 mm 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100 mm。第 204 条 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应符合第 11 表和第 12 表的规定:第 11 表

12、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mm)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5 及以上至 1103 0002204 0003305 0005006 000第 12 表 跨越接触网的超高压架空电线路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mm)75021 5001 00027 000(单回)25 000(双回)直流 80021 50035 kV 以下的电线路(包括通信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等)不得跨越接触网,应由地下穿过铁路。接触网支柱不应附挂通信、 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 特殊情况需附挂时,应经铁路局批准。第 205 条为保证人身安全, 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 000 mm。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 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