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题能力竞赛小结 2 篇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 , 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 提高上来。解题训练要做到“举一反三 ,熟练运用” ,但不能盲目地、无目的地、重复地、 无选择地强化训练 , 采取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日常训练建议 :(1) 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重点。 中档综合题区分度好 , 训练价值高 ,教师讲得清楚 , 学生听得明白 ,有利于学生数 学素质的提高。 中下档题目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 , 是进一步去解高档题的基础。 高档题要有 ,但要控制数量 , 重在讲清“怎样解” ,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2) 以近年中考题和各区县中考模拟考题为基本素材。 中考试题或模拟考
2、题经过考生的实践检验和广大教师的深入研讨 , 科学性强 (漏 洞也清楚 ), 解题思路明朗 , 解题书写规范 , 评分标准清晰 , 是优质的训练素材。 中考试题或模拟考题都努力抓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 , 并且每套中考试题或 模拟考题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60%80%几, 套试题一交叉 , 既保证了全面覆盖 ,又体现了重点突出。 近年中考试题或模拟考题能反映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形式(特别是新题型)的新动向、新导向 ,以近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 , 有利于考生适应中考情境 , 提高中考复习的针 对性。中考题型的创新形式主要有 :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操作题、探索题等 , 体现出 “经历、体验、探
3、索”的过程性目标, 表现为情景性、应用性、开放性、过程性、探究性。(3) 以提高解题准确和速度为突破口。中考要在 100 分钟完成 25 道题 ,30 多问 , 题量是比较多的 , 而且有大量实际情况、 或过程呈现的叙述 , 阅读量又是比较大的。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呢?由熟到快原则性建议是 : 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 熟练掌握基本方法 , 努力形成基本技能。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 书写做到数学语言是通用、精确、简约的科学语言。 平时进行速度训练。以此来加快书写速度 ,降低思维难度,提高解题质量。解题能力竞赛小结( 2):一、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概念、规律等的理解和应用学习化学概念、规律不
4、能死记硬背,应对概念、规律的不同描述进行本质的区分 与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做到熟练应用概念、规律解释化学现象、化学事实。例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生理盐水b .氯酸钾c.氯化钾d.水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概 念区分,重在对概念的理解。生理盐水是由水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氯酸钾、 氯化钾、水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氯酸钾虽由氧元素却有氯、氧、钾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氯 化钾虽由氯、钾二种元素组成却没有氧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水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5、单质,首先元素中不存在水元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所以,正确答案是d。二、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归纳、总结规律。解题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应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只懂得孤立的应用知识还是远远不 够的,只有在解题过程中将各知识点互相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规律, 再应用规律来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这样才算达到解题的目的。提高解题能力。例 2. 仿照下列化学方程式:ch4+o2 点燃 co2+ h2o ;2h2s+so2=3sJ +2 h2o ; nah+ h2o= naoh+ h2 f。甲烷在氯气中燃烧: ch4+cl2 甲硅烷在空气中燃烧: sih4+o2 氨气和二
6、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混合:nh3+no2氢化钙溶与水混合: cah2+h2o 分析:首先对题目提供的信息:三个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反应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书写同类型的反应方程式,这是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可根据 平时熟悉的甲烷和氧气作为突破口,将陌生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进行分析、类比、转换和 重组。通过分析,发现:第两个反应与第1个例题相似(规律:生成两种氧化物或氯化物,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反应前后不变); 第反应与第 2 个例题相似(规律:某一种元 素氢化物或氧化物反应,生成这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和一种氧化物);第反应与第 3个例题相似 (规律: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7、)。正确答案为:ch4+4cl2 点燃ccl4+4 hcl;sih4+2o2 点燃 sio2+2h2o;8nh3+6no2 点燃 7n2+12h2o; cah2+ 2h2o= ca(oh)2+ 2h2 f三、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开展“一题多变”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类型题目采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中得到规律,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可培养学生周密的思考,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3一种不纯(杂质只含有一种金属)的锌块克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a mg b. al c. fe分析:铝与足量酸反应,生成 +3价的盐,产生 2克的氢气只需 18 克铝
8、,而 zn、fe、mg分别与足量酸反应,生成 +2价的盐,产生2克氢气分别需要65克zn、56克fe、 24克mg= zn、fe、mg的相对原子质量恰好是 65、56、24。由此得出规律:金属与足量的 酸反应生成同价态的盐,产生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反之,金属的相对原 子质量越大。由题意可知,因为纯锌克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应是克大于克。不纯 的锌块中含有的杂质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跟酸反应,如cu、ag。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跟酸反应放出氢气,但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比锌大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d。若将原题变换数据,即:变题 1:一种不纯(杂质只含有一种金属)的锌块克跟足量的稀
9、盐酸反应生成氢 气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是 ( )a mg b. ag c. fe d. cu分析:因为纯锌克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应是克小于克。由题意可知,所 含金属杂质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比锌小,才符合题意。故正确 答案是ac。再将原题变换,即:变题 2:一种不纯(杂质含有二种金属)的铁块克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克。则铁块中含有的杂质是 ( )a mg 、 cu b. ag 、 cu c. zn 、 cu d. mg 、 zn分析:由题意可知,所含金属杂质一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且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比铁小,另一种金属杂质与酸不反应如ag、cu;或与酸反应产生
10、氢气而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比铁大,产生氢气比铁少,如 zn。则正确答案是 ado仿原题再进行以下变式。变题 3:有 10 克含有杂质的碳酸钙样品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共收集到二氧化 碳气体克。则样品中含有杂质的情况 ( )a . 一定含有 na2co3b . 一定含有 mg co3分析: 10 克纯的碳酸钙样品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只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4.4克小于克。据题意所含一种杂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小于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另有可 能再含一种杂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则正确答案是b、d。变题4:实验测得某化肥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 0%,则该化肥中混入 的一种氮肥是
11、( )a . nh4hco3 b . co(nh2)2 c . nh4no3 d . nh4cl分析:纯硫酸铵的氮的质量分数为2 1. 2%大于2 0%,则所含杂质的氮的质量分数必须小于2 1 . 2%,已知nh4hco3氮的质量分数为17 . 7%、co(nh2)2氮的质量分数为4 6 . 7%、nh4no3氮的质量分数为3 5%、nh4cl氮的质量分数为2 6 . 2%。贝U正确答案是a。综上几种情况,虽然题目不同,但解题思路是相同的,达到一题多变,融会贯通 的目的。四、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开展“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个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展开讨论的方法,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 考
12、。并能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操作简单、方便,药品廉价、易取的方法。例 4怎样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纳溶液?由学生讨论后小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用指示剂,分别取少量上述溶液与试管中,分别滴人紫色的石蕊(或无 色的酚酞)、震荡,变红色(或不变色)是稀盐酸;变蓝色(或变红色)是氢氧化纳溶 液。方法二:用活泼的金属,分别取少量上述溶液与试管中,分别加人小量锌粒,有 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的是氢氧化纳溶液。方法三:用金属氧化物,分别取少量上述溶液与试管中,分别加人小量铁锈、震荡,铁锈能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的是稀盐酸;铁锈不消失的是氢氧化纳溶液。方法四:用碱(最好是有颜色的不溶性碱),分别取少
13、量上述溶液与试管中,分 别加人新制的氢氧化铜,蓝色的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的是稀盐酸;蓝色的固体 不消失是氢氧化纳溶液。方法五:用盐,分别取少量上述溶液与试管中,分别滴人氯化铁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的是稀盐酸;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纳溶液。通过对上题的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得到巩固和提升。并能得 出最佳的方法。五、分层次设计习题,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问”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知识的教学由低到高依次了解、理解、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知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对习题设计应体现阶梯性、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注重知识迁移、应用和创新。如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并
14、能运用金属与酸、盐之间 的反应,这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针对该方面的问题设计以下问题。例 5: 1、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fe+hcl cu+h2so4 zn+hno3 fe+cuso4 ag+znso4【答案:能,化学方程式略;铜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反应;(3)hno3 的氧化性很强,不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银的活动性比锌弱,不能把锌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y不溶解,将y 放人z的硫酸盐溶液中,可析出 z。则x、y、z三种金属依次是【答案:x y 乙】3、利用下列药品证明
15、 zn、 cu、 ag 的活动性顺序方法有哪些?(填两种) zn ag cu cuso4 溶液 稀硫酸 ag no3 溶液 znso4 溶液【答案:方法一:zn、cuso4溶液、ag;方法二:znso4溶液、cu、ag no3溶液;方法三:zn、稀硫酸、cu、ag no3溶液。等】4、在 cu(no3)2、 ag 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 能有下列情况: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答案: zn(no3)2】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 ,可能有 。【答案: ag; cu、】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 ag no3 、 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行道养护车项目建议书
- 中职旅游教学课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趋势比较分析
- 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智能培养策略
- 游戏化学习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 中职教育语文课件《边城》
- 教学策略优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 基础护士肿瘤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铜陵市重点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业领域的科技资源利用策略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
- 2023年纳雍县财政局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讲义丰富课件
- 永能选煤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浙江省建设领域简易劳动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计算
- 氯化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浙江省本级公务车辆租赁服务验收单(格式)
-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