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题1. 在一个草图中,绘制两个没有交集的圆,对其进行拉伸,会出现以 下哪种情况? 。(A) 提示不能生成不连续的实体(B) 生成两个实体(C) 生成一个实体(D) 生成两个曲面2. 相同的零件如果多次插入装配体, SolidWorks 使用 来记录装配体插入的次数。(A) 数量(B) 编号(C) 标记(D) 实例号3. 如果选择模型边线,然后单击草图绘制工具, SolidWorks 将会: 。(A) 生成一个垂直于所选边线的参考基准面 ( 其原点在选择边线位置 的最近端 ) ,然后在新基准面上打开草图(B) 报告一个错误, 表示必须先选择一个基准面或模型面才能生成草 图(C) 打开一个 3D
2、草图(D) 编辑选择的草图要将 SolidWorks 的颜色、纹理和装饰螺纹数据延伸给所有阵列实例 和镜向特征,在 PropertyManager 中选取 属性。(A) 随形变化(B) 延伸视象(C) 源特征(D) 保持形状4. 在工程图纸中, 常常要用到符合标准的图纸格式。 用户如何编辑自 己的图纸模板呢? 。(A) 直接在现有的图纸上画边框(B) 进入“编辑图纸格式”中进行编辑(C) 直接利用原来在二维软件中的标准格式(D) 直接选用软件本身自带的图纸格式5. 怎样将一个直径尺寸修改成半径表示?下列哪种做法不正确 。(A) 右击尺寸,在属性对话框中将【显示为直径尺寸】选项的勾去掉(B) 右
3、击尺寸,在【显示选项】中选择【显示成半径】(C) 右击尺寸,选择【显示成半径】(D) 删除直径尺寸,然后重新标注成半径尺寸尺寸标注中,使用那种命令实现? (A) 智能尺寸(B) 基准尺寸(C) 尺寸链(D) 共线/ 径向对齐6. 使用拉伸特征时,终止条件选择【到离指定面指定的距离】选项。 若指定面是圆锥面,拉伸的结束面是 。(A) 平面(B) 圆柱面(C) 无法成形(D) 圆锥面如果选择模型边线,然后单击草图绘制工具, SolidWorks 将会:(A) 生成一个垂直于所选边线的参考基准面 ( 其原点在选择边线位置 的最近端 ) ,然后在新基准面上打开草图(B) 报告一个错误, 表示必须先选择
4、一个基准面或模型面才能生成草 图(C) 打开一个 3D草图(D) 编辑选择的草图7. 图样中标注锥度时,其锥度符号应配置在 。(A) 基准线上(B) 指引线上(C) 轴线上(D) A, B均可8. 绘制轴测图时,最取尺寸的方法是: 。(A) 每一尺寸均从视图中按比例取定(B) 必须沿轴测轴方向按比例取定(C) 一般沿轴测轴方向,必要时可以不沿轴测轴方向量取(D) 不能沿轴测轴方向量取9. 可以按住 键并且拖动一个参考基准面来快速地复制出一个等距基准面,然后在此基准面上双击鼠标以精确地指定距离尺寸。(A) Ctrl(B) Alt(C) Tab(D) Shift10. 创建扫描特征时,【方向/ 扭
5、转控制】选项选择【随路径变化】 ,可 使截面 。(A) 与路径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B) 总是与起始截面保持平行。(C) 与开始截面在沿路径扭转时保持平行。(D) 与开始截面在沿路径扭转时保持角度不变。11. 选择视图中的封闭样条曲线,请问采用何种命令产生右侧图所示 的效果(即原视图中只保留样条曲线内部的视图) 。 (A) 剪裁视图(B) 局部视图(C) 断开的剖视图(D) 断裂视图12. 请问在工程图中使用哪个视图命令可以完成的轴测剖切图 。(A) 模型视图(B) 局部视图(C) 断开的剖视图(D) 剖切视图13. 如图所示,轮廓为圆,路径为零件的一条边的切除扫描, 使用选项可以完成。(A)
6、 全部贯通(B) 保持相切(C) 与结束端面对齐(D) 切除到下一面14. 在下方左侧视图中绘制一条封闭的样条曲线,选择该样条曲线, 采用何种视图命令生成右侧所示的视图。 (A) 投影视图(B) 剖面视图(C) 断开的剖视图(D) 旋转剖视图15. 以毫米为单位完成如图所示装配。参考图所示给定的配合关系安 装其他零件,添加配合关系,并完成题目。已知: ( 单位: mm)A=;问题: 图中装配体的重心是 。选项:(A)X =,Y =, Z(B)X =,Y =, Z(C)X =,Y =, Z(D)X =,Y =, Z图样中基本尺寸数字用号字时, 则注写其极限偏差一般应采用的字号为。(A)(B)(C
7、)(D) 517. 我国现行的投影体制可表述为: 。(A) 机件的图形按正投影法绘制,并采用第一角画法(B) 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 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18.(C) 技术图样按正投影法绘制,并采用第一角或第三角画法 图样中标注的螺纹长度均指: 。(A) 包括螺尾在内的有效螺纹长度(B) 不包括螺尾存内的有效螺纹长度:(C) 包括螺尾在内的螺纹总长度(D) 不包括螺尾在内的完整螺纹长度中草图的绘制模式有 。(A) 单击- 拖动(B) 单击- 单击(C) 拖动- 单击(D) 双击- 拖动20在 SolidWorks 建模过程中,最基础的是草图绘制。以下哪类平面 上
8、能绘制草图 。(A) 基准面(B) 实体的平面表面(C) 剖面视图中的平面剖面(D) 曲面 拉伸特征分为下列哪种特征 。(A) 实体或薄壁拉伸(B) 凸台/ 基体拉伸(C) 切除拉伸(D) 曲面拉伸以毫米为单位完成如图所示装配。 参考图所示给定的配合关系安装其 他零件,添加配合关系,并完成题目。已知: ( 单位: mm)A=;问题:图中装配体的重心是选项:(A)X =,Y =, Z(B)X =,Y =, Z(C)X =,Y =, Z(D)X =,Y =, Z以毫米为单位完成如图所示装配。 参考图所示给定的配合关系安装其 他零件,添加配合关系,并完成题目。已知: ( 单位: mm)A=;问题:图
9、中装配体的重心是选项:(A)X =,Y =, Z(B)X =,Y =, Z(C)X =,Y =, Z(D)X =,Y =, Z绘制轴测图时所采用的投影法是:(A) 中心投影法(B) 平行投影法(C) 只能用正投影法(D) 只能用斜投影法按现行螺纹标准,特征代号 G表示的螺纹,其名称是: (A) 圆柱管螺纹(B) 55 非密封管螺纹(C)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在装配图中,相邻零件的相邻表面处的画法是: 。(A) 接触面及配合面只画一条线,两零件相邻但不接触仍画两条线(B) 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例如间隙配合的孔轴表面,为图示其间 隙,也应画两条线(C) 无论接触或不接触都应画两条线以下哪一项可以
10、定义基准轴 。(A) 两点/ 顶点(B) 原点(C) 两平面(D) 圆柱/ 圆锥面生成筋特征前,必须先绘制一个与零件 的草图。(A) 相交(B) 垂直(C) 平行(D) 成一定角度 以下关于断裂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A) 视图断裂后, 断开区域的参考尺寸不会再反映实际零件的真实尺 寸(B) 拖动折断线, 在视图中定位折断线位置, 可以确定视图中需要断 开的范围(C) 可以在断裂视图的内部右键单击, 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撤 消断裂视图】命令取消视图的断开(D) 用户不能够使用多个折断线在同一个视图中建立多处断裂当使用引导线生成放样时,有以下建议 。(A) 引导线必须与所有轮廓相交(B) 可
11、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引导线(C) 引导线可以相交于点(D) 引导线可以比生成的放样长 生成筋特征前,必须先绘制一个与零件 的草图(A) 相交(B) 垂直(C) 平行(D) 成一定角度以毫米为单位完成如图所示装配。 参考图所示给定的配合关系安装其他零件,添加配合关系,并完成题目。已知: ( 单位: mm)A=;问题:图中装配体的重心是 。选项:(A)X =,Y =, Z(B)X =,Y =, Z(C)X =,Y =, Z(D)X =,Y =, Z以毫米为单位完成如图所示装配。 参考图所示给定的配合关系安装其 他零件,添加配合关系,并完成题目。已知: ( 单位: mm)A=;问题:图中装配体的重心是选
12、项:(A)X =,Y =, Z(B)X =,Y =, Z(C)X =,Y =, Z(D)X =,Y =, Z以毫米为单位完成如图所示装配。 参考图所示给定的配合关系安装其 他零件,添加配合关系,并完成题目。已知: ( 单位: mm)A=;问题: 图中装配体的重心是选项:(A)X =,Y =,Z(B)X =,Y =,Z(C)X =,Y =,Z(D)X =,Y =,Z按所给定的主、俯视图,想像形体,找出相应的左视图: _D按所给定的主俯视、俯视图,找出想对应的左视图:_C。下列各图中,那组图的螺纹连接画法是符合标准的?_C。填充阵列的预定义的切割形状有 (A) 圆(B) 方形(C) 菱形(D) 多
13、边形SolidWorks 可以生成阶梯剖视图。在做阶梯剖视截面时,草图直线 最多由几段直线构成? 。(A) 三段(B) 四段(C) 五段(D) 任意数量关于装配图的材料明细表,如下说法正确的包括? 。(A) 使用装配体的材料明细表,必须在系统中安装 Microsoft Excel 软件。(B) 材料明细表可以保存为 Excel 文件( *.csv )格式,以便于其他 应用。(C) 材料明细表可以保存位文本文件( *.txt )格式。(D) 无论装配体的结构如何,用户可以在明细表中显示所有零件。从 FeatureManager 设计树中可以了解一些关于装配体的信息,如果 零部件是固定的,它的名称
14、上会前缀一个 。(A) ( 固定)(B) (+)(C) (-)(D) ?配合的对齐条件有 。(A) 同向对齐(B) 最近处对齐(C) 反向对齐(D) 异向对齐在一个草图中,绘制两个没有交集的圆,对其进行拉伸,会出现以下 哪种情况? 。(A) 提示不能生成不连续的实体(B) 生成两个实体(C) 生成一个实体(D) 生成两个曲面可以按住 键并且拖动一个参考基准面来快速地复制出一个等距基准面,然后在此基准面上双击鼠标以精确地指定距离尺寸。(A) Ctrl(B) Alt(C) Tab(D) Shift阵列时,要求在基体零件的边线与线性阵列之间保持特定的距离。 应选择。(A) 保持间距(B) 随形变化(
15、C) 阵列随形(D) 保持形状视图的显示方式从左图变成右图,应使用什么操作? A)右击视图,选择【切边】| 【切边可见】。B)右击视图,选择【切边】| 【切边不可见】。C)右击视图,选择【切边】| 【带线型显示切边】D)右击视图,选择【切边】| 【隐藏切边】。建立下侧的视图,通过哪个命令可以实现? (A) 模型视图(B) 交替位置视图(C) 投影视图(D) 辅助视图机械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法为 。(A) 中心投影法(B) 斜投影法(C) 正投影法(D) B,C均采用当某点有一个坐标值为 0 时,则该点一定在: 。(A) 空间(B) 投影面上(C) 坐标轴上(D) 原点 螺纹有五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16、 。(A) 牙型、直径、螺距、旋向和旋合长度(B) 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C) 牙型、直径、螺距、导程和线数(D) 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合长度在草图绘制中,用户经常需要标注尺寸,这些尺寸是有属性的。当用 户给这些尺寸定义名称时,可以输入 。(A) 英文字母(B) 数字(C) 中文(D) 不能改变生成筋特征前,必须先绘制一个与零件 的草图。(A) 相交(B) 垂直(C) 平行(D) 成一定角度以下关于剖面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剖面视图需要人工绘制草图,默认的草图工具为直线(B) 剖面视图的剖面线不能包含圆弧(C) 在放置剖面视图时按住 Shift 键,可以断开剖面视图和父视图
17、的 对齐关系(D) 选择剖面视图的视图标号, 并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手工视图标号 复选框,可以给定任意字符的视图标号在 SolidWorks 中,同一个草图能够被多个特征共享。 (T/F) 在工程图中不能插入图片 (T/F) 确定图形中各结构要素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 (T/F) 用第一角、第三角画法两出的技术图样,一般均属于多面正投影图。 (T/F) 剖视图的剖切区域中可再作一次局部的剖切,采用这种表达方法时, 两个剖面区域的剖面线方向应错开,但间隔应相等。 (T/F)凡是比一般公差大的公差,图形中均不需注出公差。 (T/F) 对于基体或凸台扫描特征轮廓必须是闭环的,但可以相交; (T/ F
18、) 在装配体中,压缩某个零部件,与其有关的装配关系不会被压缩 。 (T/F)同一种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图框格式。 (T/F) 每个平面图形中均有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T/F) 轴测图只能用作辅助性图样,不能作为产品图样。 (T/F) 机件上斜度不大的结构, 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 其他图形可 按其小端画。 (T/F) 采用间隙配合的孔和轴,为了表示配合性质,结合表面应画出间隙。 (T/F)零件图和装配图有不同的表达内容和作用, 但应采用完全相同的标题 栏格式。 (T/F) 可以对阵列进行阵列。 (T/F) 为利用预先印制的图纸及便于布置图形,允许将 A3 幅面图纸的短边 水平放置
19、,但应使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左下角。 (T/ F) 在零件图中,表达圆柱体时最少需要二个视图。 (T/F) 左视图反映物体从左向右看的形状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位 置。(T/F)图样中的参考尺寸及理论正确尺寸,如 (30) 、因其未注出公差要求, 故这些尺寸可按“末注公差”的要求控制。 (T/F)编排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时, 对于组合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 组,不允许只画一条共指引线。 (T/ F) 在一个圆形草图和一个点草图(两个草图不在同一平面上)之间,可 以添加放样特征。 ( T/F) 在圆柱面上可以直接生成异型孔向导孔。 ( T/F)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一般所注的线段平行。但为了
20、方便标注,尺 寸线亦可与所注的线段不平行。 (T/ F) 与轴测轴平行的线段,必须按该轴的轴向伸缩系数进行度量。 (T /F) 组合体上标注的尺寸,一般情况下包括定位尺寸和定形尺寸两种。 (T/ F) 某图样的标题栏中的比例为 1:2 ,表达某一局部结构而单独画出的图 形上方标注的比例是 l:l ,则此图形应称为局部放大图。 ( T/F) 两圆柱齿轮啮合时, 在平行于圆柱齿轮轴线的投影面视图中, 啮合区 内的齿顶线不需画出,只需在对应于分度圆相切处画一条细点画线。 (T/F) 无论是注公差尺寸还是未注公差尺寸, 其实际尺寸均必须位于极限偏 差限定的范围内,否则,该完工零件应予拒收。 ( T/F
21、) 编排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时, 对于组合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 组,不允许只画一条共指引线。 (T/F )旋转特征轮廓标注的半径尺寸或直径尺寸会显示半径或直径尺寸符号( T/F) 选择保持特征来保留诸如切除或拉伸之类的特征, 这些特征在应用倒 角时通常被移除。 (T/F)在一个 SolidWorks 工程图文件中,能够包含多张图纸,从而可以使 多个零件、装配的工程图都在一个工程图文件中 (T/F) 锥度符号的高度应比图样中字体高度小一号。 (T/ F) 在零件图中,表达圆柱体时最少需要二个视图。 (T/ F) 曲面立体是指个部由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T/ F) 为方便作图,绘制正等轴测图时
22、的轴向伸缩系数采用简化伸缩系数。 (T/F) 当用局部视图表示机件上某部分的结构时, 无论该结构是否对称, 均 可将局部视图配置在相应视图中的该结构附近, 并用细点画线连接两 图,且无需另行标注。 (T/F) 在机械图样样中一律以箭头作为尺寸线的终端。 (T/ F) 一套完整的产品图样中, 除了画出装配图外, 还必须画出该产品每个 零件的零件图。 (T/ F)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单位:mm)已知: A=142, B=28, C=80, D=48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a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重心
23、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143, B=29, C=81, D=49 时,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面 积是。(A)(B)(C)(D)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单位: mm)已知: A=131, B=31, C=83, D=51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a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24、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128, B=28, C=80, D=48 时,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面 积是。(A)(B)(C)(D)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单位: mm)已知: A=47, B=43, C=61, D=76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b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e 中模型
25、的体积是 。(A)(B)(C)(D) 4 修改参数 A=48, B=44, C=62, D=77 时,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面积是(A)(B)(C)(D)步骤图 2单位: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已知: A=74, B=86, C=42, D=12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g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75, B=87,
26、 C=43, D=13 时,步骤图 2-g 积是。(A)(B)(C)(D)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中模型的面单位:已知: A=111, B=73, C=73, D=51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f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i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112, B=74, C=74, D=52 时,步骤图 2-i 中模型的面 积是。(A)(
27、B)(C)(D)单位: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mm)已知: A=48, B=44, C=62, D=77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b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2-d中模型的重心是(A) X=Y=Z=(B) X=Y=Z=(C) X=Y=Z=(D) X=Y=Z=3 步骤图2-e中模型的体积是(A)(B)(C)(D)中模型的面单位:4 修改参数 A=49, B=45, C=63, D=78 时,步骤图 2-e 积是。(A)(B)(C)(D)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已知: A=105,
28、B=70, C=52, D=30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g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106, B=71, C=53, D=31 时,步骤图 2-g 积是。(A)(B)(C)(D)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已知: A=55, B=61, C=97, D=85中模型的面单位: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b
29、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f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中模型的面4 修改参数 A=56, B=62, C=98, D=86 时,步骤图 积是。(A)(B)(C)(D)步骤图 2步骤图 2单位: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已知: A=85, B=164, C=80, D=28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a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c 中模
30、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体积是(A)(B)(C)(D)4 修改参数 A=86, B=165, C=81, D=29 时,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面 积是。(A)(B)(C)(D)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单位: mm)已知: A=49, B=45, C=63, D=78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b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31、 Z=(D) X= Y= Z=3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中模型的面单位:4 修改参数 A=46, B=42, C=60, D=75 时,步骤图 2-e 积是。(A)(B)(C)(D)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已知: A=95, B=111, C=73, D=101工程图 1要求: 1 求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A)(B)(C)(D)2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h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
32、(D)4 修改参数 A=96, B=112, C=74, D=102 时,步骤图 2-h 中模型的 面积是 。(A)(B)(C)(D)步骤图 2步骤图 2单位: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mm)已知: A=132, B=170, C=82, D=30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a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中模型的单位:(C)(D)2 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133,
33、 B=171, C=83, D=31 时,步骤图 2-d 面积是 。(A)(B)(C)(D) 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mm)已知: A=49, B=45, C=63, D=78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b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d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46, B=42, C=60, D=75 时,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面 积是。(A)(B)(C)
34、(D)步骤图 2步骤图 2单位: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已知: A=106, B=71, C=53, D=31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g 中模型的体积是 。(A)(B)(C)(D)4 修改参数 A=107, B=72, C=54, D=32 时,步骤图 2-g 积是。(A)(B)(C)(D)步骤图 2根据零件工程图图 1 的题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建模 mm)中模型的面单位:已知: A=37, B=54, C=110, D=28工程图 1要求:1 求步骤图 2-c 中模型的表面积是 (A)(B)(C)(D)2 步骤图 2-e 中模型的重心是 。(A) X= Y= Z=(B) X= Y= Z=(C) X= Y= Z=(D) X= Y= Z=3 步骤图 2-h 中模型的体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舱安全科普知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杭州市人民医院护理质量监测分析考核
- 温州市人民医院儿童预防接种规范考核
- 苏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入门能力考核
- 德阳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景德镇市中医院主管护师岗位胜任力评估
- 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新技术引进考核
- 莆田市人民医院肺动脉造影与肺动脉取栓术考核
- 湖州市中医院护理管理沟通协调考核
- c1从业资格证理论考试及答案解析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
- 血透患者内瘘感染护理查房
- ICU患者的心理护理
- 艾滋病、梅毒、乙肝暴露儿童干预、随访及转介流程
- 江西三校单招试题及答案
- 华为零缺陷质量管理课件
- 装修抵房租租房合同范本
- 医药代表商务礼仪培训课程
- 学校食堂双总监协调机制制度
- 电网规划培训课件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