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教学大纲_第1页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_第2页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_第3页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_第4页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14011011 学时: 36 其中实验学时: 0学分:2、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新闻本科学生之必修课程。属新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 础课程。故此,本课程的学习成绩在学生的考试之例。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同时涉及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思维的形式、规则及规律。通过学习概念、判 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规律和逻辑方法,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和文字 的表述能力,对于探索真理、表述和论证观点,学好其他课程,特 别对于撰写新闻稿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2、和思维科学。通过思维科学培养 的思维素质是通向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爱因斯坦说: 西方科学的 发展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 -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是通过系统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 。、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的新闻专业课程打下规范的思维基础。三、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规律和逻辑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和文字的表述能力,具体包括:1, 使学生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概念、原理和运用规则。2, 在掌握思维形式的原理和运用规则的同时,

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有效学习,学生将会有以下收获:1 了解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结构。掌握思维形式的有关原理和运用规则。2 能熟练运用思维形式的规则,修正错误。正确表达思想。3 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思维的习惯, 为今后的专业课及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思考基础。1、 提高性要求本课程预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使相当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品质有明显的提高。2、 技能性要求通过 35 次作业,使学生掌握几种形式逻辑的思考模式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多次的作业思考。本课程教学具体重点如下:逻辑思维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四种判断之间的关系 逻辑方

4、阵;三段论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区别。课程教学难点如下:AEIO 四种判断 之间的真 假关 系及 A E I O 四种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假言判断的规则、了解负 判断和多重复合判断;二难推理的内容、形式 ;掌握什么是诡辩、 诡辩的手法。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序号实验或上机学 时备注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第一节形式逻辑的对象第二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辩证逻辑4第三节形式逻辑的作用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特征”第二节概念与语词第三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四节概念的种类第五节概念间的关系第六节定义第七节划分第三章判断第一节判断的特征第二节判断与语句第三节判断的种类第四节性质判断及其

5、相互关系第五节A、E、I、O 的主项与周延第六节关系判断及其相互关系第七节假言判断第八节选言判断第九节联言判断第十节负判断(判断的否定 )第十一节各种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第十二节 模态判断第十三节几种特别的判断形式第四章 演绎推理第一节推理的特征第二节推理的种类第三节性质判断的推理第四节性质判断的推理:第五节关系判断的推理第六节复合判断的推理第七节模态推理第五章 归纳法第一节归纳法的特征第二节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第三节简单枚举法与完全归纳法第五节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第六节概率与统计第七节假说第八节归纳与演绎的关系第六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一节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一般性质第二节同一率6第三节矛盾律

6、第四将排中律习题第七章 论证第一节论证及其作用4第二节论证的组成第三节论证的种类合计36六、课程考核 期末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 (作业、实验等 )占 30。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本课程选用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 ,教育出版社 1979 年 10月第 1 版;孙仁生等编著普通逻辑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年 4 月第二版八、教学内容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形式逻辑的基本结构,理解一般的思维规律,掌握形式逻辑学的对象和工具性质。本章教学重点:逻辑思维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章教学难点: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辩证逻辑。本章教学预期:了解形式逻辑学与哲学、辩证逻辑和数

7、理逻辑的区别和联系。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 形式逻辑的对象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辩证逻辑第三节 形式逻辑的作用第二章概念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概念的定义,了解概念和语词。 。本章教学重点:人类思维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运用。本章教学难点:内涵和外延、种类、概念间的联系。本章教学预期:掌握定义的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和规则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概念的特征”第二节概念与语词第三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四节概念的种类第五节概念间的关系第7V节定义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语词定义真实定义与语词定义的关系定义的规则第七节划分什么是划分划分的规则二分法划分与定义的关系第三章判断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判断在思维中的

8、重要性,掌握性质判断的定义、种类和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四种判断之间的关系逻辑方阵。本章 教学难 点:AEIO 四 种判断 之间 的 真假 关系及 A E I O 四种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假言判断的规则、了解负 判断和多重复合判断。本章教学预期:掌握关系判断的性质,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和选 言判断。教学预期: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 判断的特征第二节 判断与语句第三节 判断的种类第四节 性质判断及其相互关系性质判断的形式A、E、I、0 之间的真假关系第五节 A、E、I、O 的主项与谓项周延问题第六节 关系判断及其相互关系关系判断的形式关系的对称性关系的传递件关系判断的量项第七节 假言判断第八节

9、选言判断 第九节 联言判断 第十节 负判断(判断的否定 )第十一节 各种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第十二节 模态判断第十三响 几种特别的判断形式习题第四章 演绎推理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演绎推理的概述、公理的简略形式,掌握 演绎推理的形式和性质。本章教学重点:三段论推理。本章教学难点:二难推理的内容、形式 ;掌握什么是诡辩、诡 辩的手法。本章教学预期:掌握三段论的规则、格与式;掌握直接的、间 接的关系推理;熟练掌握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组合式;熟练掌握相 容的、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熟练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 要条件假言推理;掌握什么是论证、论证的结构、方法、规则、作 用。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 推

10、理的特征第二节 批理的种类与演绎推理的特征第三节 性质判断的推理直接推理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附注法第四节 性质判断的推理: (二)三段论三段论的定义与组成三段沦的规则三段沦的格与式三段沦的还原省略三段论与复合三段论有关三段论的几个问题”第五节 关系判断的推理第六节 复合判断的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联言推理二难推理几种常见的以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和联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第七节 模态推理习题第五章 归纳法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归纳的概念、原理和运用规则。本章教学重点: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区别。本章教学难点: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本章教学预期:在掌握归纳法和运用规则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并归纳实际问题的

11、能力 。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 归纳法的特征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第三节 简单枚举法与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第四节 类比法第五节 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第六节概率与统计概率统计方法应用统计方法时常见的错误第七节假说假说的性质假说的发展假说的作用第八节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习题第六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概念、原理 和运用规则。本章教学重点:逻辑思维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章教学难点: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本章教学预期: 在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和运用规则的同时, 培养学生运用几个基本规律的能力 。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一般性质第二节 同一率第三节矛盾律第四将 排中律习题第九章 论证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论证的概念、原理和运用规则。本章教学重点:论证的概念、原理和运用规则。本章教学难点:几种不正当的论证及反驳的手法。本章教学预期:掌握关于论题的规则、关于论据的规则、关于 论证方式的规则,在掌握论证和运用规则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论文 能力。主要内容:分如下几节:第一节 论证及其作用第二节 论证的组成第三节 论证的种类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第四节 论证的规则关于论题的规则关于论据的规则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第五节反驳第六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