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式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承插式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承插式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承插式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承插式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2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四、轮扣式脚手架得特点2五、轮扣式脚手架得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3六、轮扣式支撑架体得搭设要求4七、施工工艺。6八、质量、安全控制措施8九、梁板支撑体系验算1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日照市北京路住宅区B地块项目,B地块位于枣庄路东、北京路西、五 莲路南、莒州路北,地理位置优越,周圉道路配套设施完善。B地块总建筑面积约为3 0、4 5万平米,包括2 3层住宅楼2栋、2 6层住宅楼5栋、2 8 层住宅楼5栋、2 9层住宅楼2栋、商业网点3栋其她配套设施。我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 项訂讨论单体结构土0以上使用模板支撑体系使用轮扣式脚手架、各楼层高度及层数如

2、下表:建筑明细序号建筑名称性质层数高度建筑面积地上地下1Bl-a#居住29287、315000. 872Bl-b#居住29286、69 169. 733Bl-c #居住28281. 214862、924B2#居住2828 1.219176. 855B3#居住26275.417921. 896B4#居住23266、7160 11、417B5#居住28281、219 149. 838B6#居住28281、22 3113、399B7-a #居住26275、41 3 8 65、1 81 0B 7 -b#居住26211、71 2 89 7 . 5 611B8#居住23266、716021、0412B9#

3、居住28281、219 18 5、131 3BIO#居住26275、41 7917 . 551 4B 1 1#居住26275.417933. 081 5车库公建13、96 1 764、9地下室、非标准层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标准层采用承插式轮扣脚手架。结构梁 板截面尺寸主要为:板截面厚度在120mm-180mm;梁截面主要为4 O0X2OOmm、300X200mm、 2 00X 6 0 0 mm、250 X 500mm. 2 5 OX 6 00mm 等。二、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与图纸会审以及工程洽商等;2、国家规范与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 6 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

4、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G J 1 30-2011建筑工程施匸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 0 300- 2 0 0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 0 204-200 2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 3 1-2010)3、企业施工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试用版)ZJQ08-SGJB 204 -2003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组长:唐存礼副组长:王绍举组 员:祝超、吴耀国、郭宁、王海玉、魏长敬、王浩、李大鹏、庞万林模板及支撑施工管理机构四、轮扣式脚手架得特点轮扣式脚手架就是新型得一种便捷式支撑脚手架,它有点类似碗扣架乂优于碗扣架,其主要特点就是:1、具有可

5、鼎得双向自锁能力;2、无任何活动零件;3、运输、储存、搭设、拆除方便快捷;4、受力性能合理;5、可以自由调节;6、产品标准化包装;7、组装合理,它得安全性、稳定性好于碗扣式、优于门式脚手架;8、实践中表明,作为梁跨度在15m以内,净空层高度在12m下得单跨、多跨连续梁、框架结构房屋模板支撑体系,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好于碗扣式脚手架,优于门式脚手架。缺点:1、轮扣式脚手架搭设不宜在基层不硬实,地面不平整与不进行混凝土硕化得地面上; 2、不宜直接在土质差得软土层、地面易塌陷得地基上搭设;3、只能作为落地式脚手架使用,不能作为悬挑脚手架使用。五、轮扣式脚手架得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5、1施工要点1、前期应做

6、好支撑体系得专项施工方案设讣,山分包单位放线定位,使支撑体系横平竖直, 以保证后期剪刀撑与整体连杆得设置,确保其整体稳定性与抗倾覆性。2、轮扣式脚手架安装基础必须要夯实平整并采取混凝土硕化措施。3、轮扣式脚手架宜使用同一标高得梁板底板得标高范围,对于高度与跨度较大得单一构 件支承架使用时对横杆进行拉力与立杆轴向压力(临界力)得验算,确保架体得稳定性与安全 性。4、架体搭设完成后要加设足够得剪刀撑,在顶托与架体横杆30 0 - 5 00mm之间得距离要增 设足够得水平拉杆,使其整体稳定性得到可靠得保证;5、2轮扣式脚手架技术参数1、规格、型号名称型号A(1M)理论ft(KG)立杆LG2、4 米2

7、 4 0011、52立杆LG0、3 米3001、85横杆HG1、 2 米120 05、12横杆HG0、 9 米9003、97立杆材质釆用Q345钢材,横杆采用Q 2 35钢材,质量需符合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 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 3 1 -20 1 0 )得规定。5、3、设计荷载1、支撑立杆设计荷载:当横杆竖向步距分别为6 0 0、1200、1800 mm时,框架立杆荷载(Pma x )分别为:40、3 0、2 5KNo2、横杆设计荷载:HG-90 Pmax=6、77KN Qmax二 14、81KNHG-120Pmax 二5、0 8KN Qmax = ll、1 1KN在悬臂集中荷载

8、作用下,横杆接头得抗弯能力为2KN、Mo3、支座设讣荷载:可调底座Pmax = 60KN,可调顶托Pm a x二60KN,可调早拆Pmax二60KN。 上下托设计荷载:支撑高度HiOO梁支撐体系插头九、梁板支撞体系验算9、1梁模板支撑架计算书1、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9m,梁截面B X D=200mmX60 0mm,立杆得纵距(跨度方向)1二1、2 Om,立杆得步距 h二 1、50m,梁底无承重立杆。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 N/mm2,抗弯强度1 5 . ON / mm2,弹性模量60 0 0. 0木方50X 7 0mm,剪切强度l、3N/mm2,抗弯强度1 3、0N/mm

9、2,弹性模量9000、ON/ mm?。 梁两侧立杆间距0、8 0 mo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讣算。模板自重0、50kN/n)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 OkN/m3,施工活荷载2、00kN/m 2 o 梁两侧得楼板厚度0、10m,梁两侧得楼板讣算长度0、50m。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o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 1、2X(25、50X0、60+0、5 0)+1、4 0 X2、0 0 二21、760 k N / 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二1、3 5 X 24、0 0X0、6 0+0、7X1、40X2、0 0

10、 二21、400 k N/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可变荷载分项系 数取1、40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集中力大小为 F 二 0、9X 1、20X25、50 0 X0、100X0、5 0 0 X 1、000=1、377 k No釆用得钢管类型为48X 3、0。2、梁底支撑钢管计算1)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得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得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釆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讣算受力图支撑

11、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得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89 6 kN、m最大变形 vmax= 2、08 9 mm最大支座力Qmax二3、238kN抗弯计算强度 f二 0、8 9 6 X10 6 /449 1、0 = 19 9 . 4 2 N/mm2支撑钢管得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 5、O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得最大挠度小于80 0、0/15 0与10mm,满足要求!2)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3、立杆得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N 立杆得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横杆得最大支座反力N1二3、2 38kN (已经包括组

12、合系数)脚手架钢管得自重 N 2 二 0、9X1、20 XOx 128X 2、9 00二0、4 0OkNN = 3、238+0、4 0 0二 3、63 7 kNi 计算立杆得截面回转半径,i=l、6 0cm;A立杆净截面面积,人=4、2 3 9 cm2;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二2 0 5、OON/mm?;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得长度,沪0、3 0 m; h最大步距,h二1、2 0 m;10 计算长度,取1、20 0 + 2 X 0、3 0 0二 1、80 0 m; 由长细比,为1 8 00/16、0=113 1 5

13、0满足要求!轴心受压立杆得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0/i查表得到0、5 0 3;经计算得到二3 6 3 7/(0、5 0 3X424)= 1 7、05 6 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得立杆段弯矩MW讣算公式MW二 0、9X0、9X1、4Wk 1 ah2/ 1 0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Wk二0、7X0、200X1、200X0、2 4 0二 0、0 58kN / m2h 立杆得步距,1、2 0m;1 a立杆迎风面得间距,0、80m: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得立杆间距,1、00m:风荷载产生得弯矩 Mw二

14、0、9X0、9X1、4X0、05 8X0、800X1. 200X1、20 0 /10=0. 0 0 8kN. m;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轴心压力最大值;Nw二3、2 3 8+0、9X1、2 X 0、370+ 0、9 XO、9X 1、4X 0、0 0 8/ 1、000二3、64 6 kN经计算得到=364 6 /(0、5 0 3X 4 24)+8000/4491= 1 8. 771N/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9、2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1、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9 m,立杆得纵距b二0、90m,立杆得横距1二0、90m,立杆得步距 21、2 Om。面板厚度12

15、 mm,剪切强度1、4N / mm 2 ,抗弯强度1 2、5N /mm2,弹性模量4 50 0、ON/mm?。木方5 0X70mm,间距1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OX / mm2,弹性模量9000、0N/mm2o梁顶托采用钢管48X3、Ommo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 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o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o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二1、2X(2 5、10X 0、10+0、3 0 ) +1、40X2、50 =6

16、、8 72 kN/M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 1、35X24、0 0X0、10 + 0、7X1、4 0X2、 50二5、6 9 0 kN/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 数取1、40采用得钢管类型为48X 3、0。2、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得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与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 脚手架得自重(kN):NG1 = 0、128X2、9 0 0 =0. 3 7 OkN(2) 模板得自重(kN):NG2 = 0、300X0、800X0、8 00 = 0、1 9 2kN(3)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

17、kN):NG3 = 2 5、100X 0 . 1 0 0X0、8 0 0X0、8 0 0 = 1、6 0 6 kN考虑0、9得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G二0、9X(NG1+NG2+NG 3)= 1、9 5 2kNo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得荷载。考虑0、9得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 0、9 X (2、5 0 0 +2、0 0 0)X0、800X0、800 = 2、592kN3)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 、 20NG + 1、 40NQ3、立杆得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 N立杆

18、得轴心压力设计值,N二5、97kNi 计算立杆得截面回转半径,i = l. 6 0cm;A立杆净截面面积,A二4、2 3 9cm 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二4、4 9 1 cm3;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 0 5. 00N/mm2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得长度,a = 0、30m: h最大步距,h=K 20m;1 0 计算长度,取1、20 0 + 2 X0、300二 1、800m; 由长细比,为18 00/16、0二1 13 150满足要求!轴心受压立杆得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0/i查表得到0、5 0 3;经计算得至 4597 1 /( 0、 5 0 3X 4 24 )二 27、99 7 N / 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得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MW二0、9X 0、9X1、4Wk 1 ah2/ 1 0其中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Wk二0、7X0、300X1、20 0 X0、240二 0、0 8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