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1页共10页1.0编制目的为了在砂浆、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卵石和碎石,保证建筑用砂、石 的质量,确保对原材料性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操作的一致性,特制订本作业 指导书。2.0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砂浆、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3.0依据标准3.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2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3.3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3.4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4.0检测程序4.
2、1颗粒级配4.1.1仪器设备a) 方孔砂筛:孔径为 0.075 mm、0.15 mm、0.3 mm、0.6 mm、1.18 mm、2.36 mm、4.75 mm、9.5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b) 方孔石筛:孑L径为 2.36 mm、4.75 mm、9.50 mm 16.0 mm、19.0 mm、26.5 mm、 31.5 mm、37.5 mm、53.0 mm、63.0 mm、75.0 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 筛盖;c)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C;d) 天平:称量1000 g,感量1 g;称量10 kg,感量1 g各一台;e)振筛机;f)浅盘和硬、软毛
3、刷等;4.1.2试验步骤4.1.2.1天然砂或人工砂颗粒级配试验的试验步骤:4.1.2.1.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 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并将试样缩 分至约1100 g,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 相等的两份备用。(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4.1.2.1.2称取试样500 g,精确至1 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 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4.1.2.1.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 mi 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 筛至每分钟
4、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 0.1 %为止。通过的颗粒进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 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注: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在进行筛分。编制修订说明依据检测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编写规则、JGJ 52-2006 GB/T14684-2011、GB/T 14685-2011及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编制。编制修订审核批准批准日期2013年6月6日实施日期2013年6月20日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2页共10页4.121.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 g,
5、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 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G = AXd1/2 / 200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A筛孔面积(mm2);D筛孔尺寸(mm)。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上式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 该号筛的筛余量;b) 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 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 g,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4.1.2.2碎石或卵石颗粒级配试验的试验步骤:4.1.2.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
6、大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表4.1.2.2.1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1.93.23.85.06.37.512.616.04.1.2.2.2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按上表的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 1 g。将试 样倒人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4.1.2.2.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 mi 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 0.1 %为止。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 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
7、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 于19.0 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4.1.2.2.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 g。4.1.3结果计算与评定4.1.3.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4.1.3.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 计算精确至1 g。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 过1 %时,应重新试验。4.1.3.3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4.1.3.4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1:Mx = (A2+
8、A3+A4+A5+A6) 5A1 / (100 A1)式中:Mx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 4.75 mm、2.36 mm、1.18 mm、600 m、300 m、150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3页共10页4.135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至1 %。砂的细度模数取两 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若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 0.20时,应重 新试验。4.2表观密度4.2.1环境条件试验时,各项称量可在15C25C范围内进行,但从
9、试样加水静止的 2 h起至试验 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C。4.2.2仪器设备a)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b)天平:称量1000 g,感量0.1 g;称量2 kg,感量1 g各一台;c)容量瓶:500 mL; 1000 mL,磨口;d)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e)玻璃片(尺寸约100 mmX100 mm)、温度计、干燥器、浅盘、滴管、毛刷等。4.2.3试验步骤4.2.3.1天然砂或人工砂表观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4.2.3.1.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 g,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重, 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至相等两份备用。4.2.3
10、.1.2称取试样300 g (G。),精确至0.1 g。将试样倒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 mL的刻度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 500 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 量(G1),精确至0.1 g。4.2.3.1.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入水,至500 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G2),精确至0.1 g。4.2.3.2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广口瓶法):4.2.3.2.1按规定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 75 mm的颗
11、粒,然后洗刷干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表4.2.3.2.1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粒径/mm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3.04.06.06.04.2.3.2.2按上表称取试样所需质量(G。),精确至1 g。4.2.3.2.3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 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4.2.3.2.4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 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1),精确至1 g;4.2.3.2.5
12、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 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2),精确至1 g。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4页共10页424结果计算与评定424.1砂、石的表观密度值应按下式计算:P =(-at)X p水Go G2 G1式中:p-表观密度(kg/m 3);p/K 1000,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3);G-试样的烘干重量(g);G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量(g);G2水及容量瓶总重(g);at 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详见下表:表4.241不同水温对砂
13、、石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水温C151617181920at0.0020.0030.0030.0040.0040.005水温C2122232425at0.0050.0060.0060.0070.008424.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至10 kg/m3;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 大于20 kg/m3,须重新试验。在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试验中,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 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 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4.3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密度4.3.1仪器设备a)电热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5) C;b)天平:称量10 kg,感量I g;称量10 k
14、g,感量10 g;称量50 kg或100 kg, 感量50 g各一台;c)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 5 mm,容积为1 L;容量筒规格见下表;d)方孔筛:孔径为4. 75 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浅盘、毛刷等。表4.3.1容量筒的规格要求最大粒径/mm容量筒容积/L容量筒规格内径/mm净咼/mm壁厚/mm9.5, 16.0, 19.0, 26.510208294231.5, 37.520294294353.0, 63.0, 75.03036029444.3.2试验步骤4.3.2
15、.1天然砂或人工砂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4.3.2.1.1按规定取样,用浅盘装取试样约 3 L,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量, 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 4.75 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5页共10页4.321.2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 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
16、筒总质量Gi (g),精确至l g。4.3.2.1.3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约计稍高于1/2),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 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 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 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Gi(g), 精确至I g。4.3.2.2碎石或卵石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4.3.2.2.1按规定取样,烘干或风干后,拌匀并把试样分为大致相等两份备用。4.3.2.2.2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从
17、容量筒口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除去凸出 容量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 积大致相等(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4.3.2.2.3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为三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6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然后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试样装填完毕,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用钢尺沿筒口边缘刮去高出的试样,并用
18、 适合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稍凸起部分与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 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0 g。4.3.3结果计算与评定4.3.3.1砂、石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 3:p1 = (G1 G2) / V式中:p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 3);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G2容量筒质量(g);V 容量筒的容积(L)。4.3.3.2砂、石的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1 %:V0 = (1 pl / p0)X100 %式中:Vo 空隙率(%);pi试样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p0试样的表观密度(kg/m3)。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
19、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6页共10页4.4含泥量441仪器设备a)方孔筛:孔径为0.075 mm及1.18 mm各一个;b)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c) 天平:称量1000 g,感量0.1 g;称量10 kg,感量1 g各一个;d)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e)浅盘、毛刷等;4.4.2试验步骤4.4.2.1在天然砂或人工砂含泥量试验中,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 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4.
20、2.2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试验中,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下表规定的2倍数量,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 的两份备用。(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3h以上,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 求的称量精度。)表442.2含泥量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2.06.06.010.010.020.020.04.4.2.3在天然砂或人工砂含泥量试验中,称取试样500 g (G0),精确至0.1 g;而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试验中,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称取按上表规定数量的试样
21、一份(G0),精确到1 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 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 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 浑水缓缓倒入1.18 mm及75 m的套筛上(1.18 mm筛放在75筛上面),滤去小于75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4.4.2.4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4.2.5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 p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 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 p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 中已经洗
22、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 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G1),精确至0.1 g。4.4.3结果计算与评定4.4.3.1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Qa = (G0- G1) / G0X100 %式中:Qa 含泥量(%);G0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G1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4.4.3.2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 %。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7页共10页4.5泥块含量4.5.1仪器设备a)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23、1055)C;b) 天平:称量1 000 g,感量0.1 g;称量10 kg,感量1 g各一个;c) 方孔筛:孔径为 600阿、1.18 mm、2.36 mm及4.75 mm的筛各一只;d)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e)浅盘,毛刷等。4.5.2试验步骤4.5.2.1天然砂或人工砂泥块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4.5.2.1.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5000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1. 18 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5.2.1.2称取试样200 g,精确至0.1 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
24、水,使水面高 于试样面约150 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 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 样放在600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5.2.1.3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干燥箱中于(105 土 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到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 g。4.5.2.2碎石或卵石泥块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4.5.2.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442.2规定的2倍数量,放在干燥箱中 于(1055) 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 4. 75 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 等的两份备用。4.5.2.2.2根据试样的最大粒径,
25、称取按表 4.422的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 g。将 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 h0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2. 36 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5.2.2.3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干燥箱中于(105 5) 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1 g。4.5.3结果计算与评定4.5.3.1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Qb = (G1 G2) / G1X100 %式中:Qb 泥块含量(%);G1在天然砂或人工砂泥块含量试验中,G1表示1. 18 mm
26、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在碎石或卵石泥块含量试验中,G1表示4.75 mm筛筛余 试样的质量(g);G2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o4.5.3.2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 1 %。4.5.3.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8页共10页4.6含水率461仪器设备a)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C;b)天平:称量1000 g,感量0.1 g;称量10 kg,感量1 g各一个;c)饱和面干试模及重约340 g的捣棒;d)小铲、小勺、吸管、浅盘、毛刷、毛巾
27、等。4.6.2试验步骤4.6.2.1天然砂或人工砂含水率试验的试验步骤:4.6.2.1.1将自然潮湿状态下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 g,拌匀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622.2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1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 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 g。4.6.3结果计算与评定4.6.3.1含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Z = (G1 - G2)/ G1X100 %式中:Z 含水率(%);G1烘干前的试样质量(g);G2 烘干后的试样质量(g)。4.6.3.2含水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 %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 0.2
28、 %时,应重新试验。4.7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4.7.1仪器设备a)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b)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c)方孔筛:孔径为4. 75 mm的筛一只;d)容器、浅盘、毛巾、刷子等,4.7.2试验步骤4.7.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洗刷干净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表4.7.2.1吸水率试验所需试样数量石子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2.04.04.04.06.06.06.04.7.2.2取试样一份置于盛水的容器中,水面应高出试样表面约5 mm,浸泡
29、24 h后,从水中取出,用湿毛巾将颗粒表面的水分擦干,即成为饱和面干试样,立即称出其质量, 精确至1 g04.7.2.3将饱和面干试样放在干燥箱中于(105 5) 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 出其质量,精确至1 g。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9页共10页4.7.3结果计算与评定4.731吸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W = (Gi G2) / G1X100 %式中:W吸水率(%);Gi 饱和面干试样的质量(g);G2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4.7.3.2吸水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30、0.1 %;4.7.3.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4.8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4.8.1仪器设备a)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b)天平:称量10 kg,感量l g;c)受压试模(压碎值测定仪);d) 方孔筛:孔径分别为2. 36 mm、9.50 mm及19. 0 mm的筛各一只;e)垫棒:10 mm,长500 mm圆钢。4.8.2试验步骤4.8.2.1按规定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于19.0 mm及小于9.50 mm的颗粒,并去除去针片 状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三份备用。4.822称取试样3000 g,精确至1 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置于底盘上)内,每装 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
31、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当圆模装不下 3000 g试样时, 以装至距圆模上口 10 mm为准。4.8.2.3把装有试样的圆模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 I kN/s速度均匀加荷至 200 kN并稳荷5 s,然后卸荷。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 2.36 mm的筛筛除被压 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精确至 1 g。4.8.3结果计算与评定4.8.3.1压碎指标按式下计算,精确至 0.1 %;Qe = (G1 G2) / G1X100 %式中:Qe 压碎指标(% );G1试样的质量(g);G2压碎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昭苏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报警消除管理办法
- 扶贫条例管理办法
- 材料检斤管理办法
- 扶贫任务管理办法
- 新疆扶贫管理办法
- 徐州堤坝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新津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效绩考核管理办法
- 整体分包管理办法
- 《高等数学 第2版》课件-第11章 线性代数
- 国家篮球裁判考试题目含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试卷
- 2025年理财规划师考试试卷:退休生活规划与资产配置
- 虫媒传染知识讲座课件
-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河道清淤及方案及组织设计
- 隧道加固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游戏代运营服务协议
- GB/T 18186-2025酱油质量通则
- 物业客服管家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徽交控石油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