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2名师教案教科版_第1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2名师教案教科版_第2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2名师教案教科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第 2 课蚕的生长变化(一)背景和目标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 2 周多了,蜕过 3 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 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 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教科书内容分为三部分3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科学概念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

2、体都会发生变化。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过程与方法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放大镜,直尺,天平 ; 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师演示器材 : 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三)教科书说明第一部分 : 交流蚕的生长变化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3、有的还采取拍照、画图、 写观察日记、 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本课首先是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课文提示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 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书中第 24 页的两个表格, 第一个是日记式的记录, 记录蚕每天的生长变化。第二个是专门记录蚕蜕皮后的变化和蜕皮的过程。两个表格都要求学生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的重点。蚕生长到一定 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 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

4、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眠中的蚕,外 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从蚁 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 4 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 ; 眠起后进人第二龄 ;再次蜕皮后进人第三龄 ; 第三次蜕皮后进人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人第五龄。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提高对养蚕的兴趣。第二部分 :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蚕长大了,对它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也

5、就容易观察清楚了。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 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 3 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 6只黑褐色的单眼 ; 下方具咀嚼式口器 ;下唇中间有 1 小孔,为吐丝孔。胸部由 3 个体节组成,各具 1对胸足。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 3, 4,5, 6节各生 1 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 10节有 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它物,并固着身体。第8 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 突起,称尾角。在胸部第 1 节和腹部前 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 1 个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

6、开口。因为任何生物的身体结构都有维持它生存的功能,所以教科书要求学生思考、讨论蚕的身体结25 页“我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比如,蚕的口器对它吃桑叶有什么好处,如果它是像蚊子一样的刺吸式 口器行不行,蚕的足对它的爬行和进食有什么作用等。最后把观察和讨论记录在教科书第 们的观察和记录”上。第三部分 : 蚕还会长成什么样这部分内容是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 重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 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 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蚕到了五龄末期 (蜕皮四次以后的 5天一 8 天) ,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 :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

7、墨绿色变成叶绿色 ;食欲减退, 食桑量下降 ;前部消化管空虚, 胸部呈透明状 ;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在蚕吐丝 前需要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26 页下左的两幅图,教科书第 26 页左上图所示的是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短缩,发黄而透明。第从上到下是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 在教师用书的参考资料中有详细的介绍) ,下右的两幅图分别是纸做 的格子房和草扎支架的示范。如何观察记录呢 ?第 26 页最下面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在课后观察时填写的记录表,对观察记录的 内容作了提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有 : 吐丝前的蚕,吐

8、丝后的蚕、蚕怎样吐丝、其他发现。(四)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的教学在蚕孵出 2周后进行。 这样做的好处 :一,这时的蚕食量逐渐增大, 长得也很快, 身体的变化较大,体色也逐渐变淡 ; 二,它已经从那个黑黑的蚁蚕变成又白又壮的四龄蚕了,学生们 可交流的话题较多 ; 三,对蚕 2周时间的观察记录进行小结,为继续观察好蚕的生长做准备。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养蚕情况,通知学生把自己养的蚕连蚕盒及桑叶一起带来。如果学生蚕 的数量不够,教师也要准备一些供观察的蚕,要保证每个组都有几条蚕供学生观察。1. 交流蚕的新变化。在进行这个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把带来的蚕先放在一边,以免影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出 示自己的记录

9、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交流的内容有蚕的身体变化,如体长、颜色、重量等,另 外还有吃食、粪便、活动等情况。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交流的重点。由于蚕一次蜕皮的时间较长,学生们观察起来有困难,对蚕蜕皮过程的描述,可以相互补充,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补充。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利用影像资料向学生们再现蚕蜕皮的过程。在交 流过程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告诉学生 : 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 着了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另外 教师还要强调,蚕每蜕一次皮,其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2.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这个活动是

10、本课的重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 量,比如 : 量量蚕的身体长度或称称重量,数数身体有多少环节,多少对足,多少只眼睛等。对蚕行 为的观察,重点观察吃食和爬行行为。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可给学生准备一些玻璃片或透明塑料片, 让学生把蚕放在上面,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上面观察,还能从下面清楚地观察到蚕足的形态和爬行 的特点。蚕足的功能较多,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不同部位的足其功能是否相同。胸部的三对足能够把 持桑叶帮助进食,腹部的四对足能够使身体前进,腹部最后的一对尾足可以和腹足附着在物体上, 使身体的前半部分抬起来,进行各种活动。昆虫的嘴叫做口器,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

11、式不同,口器有不同的类型。蚕的口器是咀嚼式, 非常适于咀嚼桑叶。关于蚕的呼吸器官一身体两侧的小黑点 (气门 ) ,学生往往很感兴趣,并且觉得不可思议。教师 可告诉学生气门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有研究者做过实验,如果仅把 蚕的头部放人水中,身体留在外面,蚕不会死。相反,如果把蚕的身体放人水中,头部留在外面, 蚕就会死掉。这样做比较残忍,不提倡学生去做。3. 蚕还会长成什么样。蚕还会长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应先让学生进行预测,然后教师补充。教师可出示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介绍蚕下一阶段会怎样,重点指出蚕会吐丝结茧,并提出观察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如 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准备。蚕什么时候结茧呢 ?这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除了教师介绍, 更需要学生们在养蚕的过程 中细心观察。一般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