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答案附赏析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 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江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 1. 念奴娇 是这首词的 。_(1 分) 2. 下列对词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抒情,起笔颇 有气势,从着笔,空间巨大; 千古风流人物 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 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2、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 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描写了周瑜风华 正茂的形象。插入 小乔初嫁了 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 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 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 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 谈笑间 三 字,字字千斤, 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 易举的神态。 3. 苏轼在本词中借古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抒发了怎 样的情怀?( 4 分) 参考答案 1. 词牌 2. C 3. 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
3、壮美景色的描绘, 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 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 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华发早生的 忧愤之情。 试题 1)从内容来看, 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 词中借咏史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什么特点 ? 3)苏轼为什么自讥 多情 ?如何理解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4)遥想公瑾当年 和 雄姿英发 之间,特地加上 小乔初嫁了 , 是以 ,表现周瑜当年 、 的 。 (5)简要分析上阕景物描写的作用。 (6)作者描写周瑜的英雄业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 分析。 (
4、 7 )请从感奋、感伤以及二者的关系对这首词的感情基调进行 简要分析。 答案】 1)答案: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阕先 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 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 然后写它的险要形 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 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2)答案: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千古 风流人物 多少豪杰 周瑜,从而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感慨 由之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词中有两 处映衬: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 )和虚景(火烧曹营 )的映衬;周瑜的 雄姿 英发 和作者 早
5、生华发 的映衬。 3)答案: 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 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 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 34 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 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 多情 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 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 调之中也包含着报国无路的感慨。 (解析: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 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 人生如梦 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 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 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 他对事业、对
6、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 人生如梦 反过来也可以 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从语言上体会 这首词,也是 奋 压倒了 伤 。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 宽阔胸襟。 ) 4)答案:美人衬托英雄 春风得意 英气焕发 雄杰气概 (5)答案:为描写人物烘托气氛,引出下阕对风流人物周瑜的 赞颂。作者精妙独到地描绘古战场险要雄奇的形势, 勾画了一幅壮丽 如画的景象,为追怀英雄业绩设置背景,渲染声势。 ( 6)答案: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用 小乔初嫁 衬托周瑜 的雄姿英发;用 羽扇纶巾 衬托其风流儒雅; 用 谈笑间 衬托其指挥 若定;用 樯橹灰飞烟灭 衬托其战功卓著。 (7
7、)答案:感奋中略有感伤,感伤是感奋的表现。作者借对周 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难免流露出伤感之情,但这正 是词人不甘沉沦、感奋进取的表现,仍不失豪迈本色。 8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 画面? 9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 寄寓了什么感情? 解析: 8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这类题的作法是:先句的意思, 接着概述诗句的内容,再阐释特征或作用。 9此题是考查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扣住词中 雄姿英发。 羽扇纶 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就可概括出形象的特点。写历史人物, 意在表明作者自己的心志。 根据词人描述的人物形象的特征, 就可
8、推 知作者的真实意图。 阅读答案: 8 描绘出了一幅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重的 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水。 乱 写群峰壁立, 山崖陡峭; 穿 空 形容山高耸入云的动势, 惊 字拟人,写巨浪声势; 拍 写江涛 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 写江浪汹涌, 形象真切; 千堆雪 , 运用借喻描绘浪千层,绘形绘色,壮观可感。 9 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 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 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
9、正值青春年少 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 沉着应战, 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 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5 大江东去,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1 、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 ( 1)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写了哪些内容,请加 以分析( 2 分) (2)对 乱石穿空 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0、 ( ) A 一个 穿 字,突现了山崖 刺破青天锷未残 的气势。 B拍 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 、/-亠厂 tTl 觉效果。 C 卷 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 溅之状。 D 一个 惊 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参考答案 ( 1)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尽烟灭。 这句话着墨不多, 画出了周瑜在赤壁大战中运筹帷幄, 指挥若定,风度潇洒的神态。 纶 巾 是从服装上突出周瑜超人的风度。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写 他才能过从。 ( 2)C(卷 并非拟人手法。 ) 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 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词 苑丛谈卷三)
11、。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 首推这篇被誉为 千古绝唱 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 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 之一。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 的长江着笔, 随即用 浪淘尽 ,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 人物联系起来, 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既使 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 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 更可体味 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 笔力非凡。接着 故垒 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在 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 东吴名将周
12、瑜曾在长江南岸, 指挥了 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 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 人道是 ,下 字极有分寸。 周郎赤壁 ,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 一笔。以下 乱石 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 散乱地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 滔滔的江流卷起千 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 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 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 总束上文,带起下片。 江山如画 ,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 应
13、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 地得出的结论。 地灵人杰 ,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 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 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真可说是 一时多少 豪杰!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 人物身上。但苏轼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 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 故下片由 遥想 领起五句, 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 作者 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 经过艺术集中、 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 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
14、四岁的周瑜, 授予他 建威中郎将 的职衔, 并 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 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 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 在写赤 壁之战前,忽插入 小乔初嫁了 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 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 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 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 铜雀春 深锁二乔 的严重后果。 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 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 ,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 纶巾,青丝带头巾, 葛巾毛扇 ,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
15、的打扮,着力 刻画其仪容装束, 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 说明他 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抓 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据三国 志引江表传,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 浸以鱼油,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 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 埃绝烂,烧尽北船。 词中只用 灰飞烟灭 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 景形容殆尽。可以想见,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 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 使对方的万艘舳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苏轼如此向慕 周瑜,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
16、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 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 有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 面对边疆危机的加 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 他是非常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 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 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 并精心塑造导演这一战争活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机。 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 却同他振兴 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悟,所以当词人一旦从 神游故 国 跌入现实,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 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仕路蹭蹬,壮怀莫酬,使词人过早地自感 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适成对照。然而人生短暂,不 必让种种 闲愁 萦回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 一尊还酹 江月 ,玩味着这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 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读者眼前。词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 一跌宕,犹如在高原阔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随即 继续流向旷远的前方。 这是历史与现状, 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 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这种感情跌宕,更使读者感到真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 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装作业安全员及答案
- 2023年度冶金工业技能鉴定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4自考专业(护理)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4年医师定期考核预测复习(培优)附答案详解
- 计算机操作员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版(合同范例模板)
- 2024湖南省津市市中考物理自我提分评估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4年自考专业(护理)经典例题必考附答案详解
- 2025物业租赁合同
- 2024-2025学年度高升专测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艺术造型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劳模工匠之光》课件 第1、2单元 民族大厦的基石、改革攻坚的先锋
- 2025至2030年中国阻焊油墨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电力电子技术课件 单结晶体管及其触发电路
- 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践策略
- 2025年党建知识应知应会测试题库(附答案)
- 规范网络文化市场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 测绘新技术之无人机的
- 基于PLC的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 2025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