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

2、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第九单元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1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故b错.答案:b2(2017江苏宿迁模拟)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

3、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解析: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错误;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会导致酵母菌分布不均匀,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b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没有开灯,因此采集不到避光性的动物种类,使结果偏小,c正确;对

4、于位于边界上的个体只统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个体,若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都统计,则使统计的数量增大,结果偏大,d错误.答案:c3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幼竹位于中层,成年竹子位于最高层.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有较多的其他植物.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竹笋、幼竹、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c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群落d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解析:竹笋、幼竹、成年竹构成种群不属于

5、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成片的竹林不同地段上有较多的其他植物,说明存在水平结构特征,b错误;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种群,c错误;竹林中的各种生物构成群落,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d正确。答案:d4(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自然群落演替中物种越来越多,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a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

6、方向和速度,使其不同于自然演替,b正确;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d正确。答案:c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分层分布创造了条件d火灾后森林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种群密度的变化除与出生率有关外,还与死亡率等有关,b错误;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

7、息场所、食物等条件,所以,动物的垂直分层依赖于植物的垂直结构,c正确;火灾后的森林的土壤中往往有些植物种子、繁殖体等,故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b人类活动往往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初生演替快d在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解析: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不是种群的替代,a项错误;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项正确;由于进行初生演替时的土壤条件、生物条件都比次生演替差,所以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慢,c项正确

8、;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d项正确。答案:a7.在潮间带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它能够吃掉很多藻类。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藻类是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资源和空间的竞争关系,a正确;由图可知,超过一定范围,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类数(多样性)降低,b错误;滨螺数目越少,藻类的种类数也少,其多样性降低,c正确;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类数最多,多样性最高,d正确。答案:b8(2017河南洛阳统考)甲

9、、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三种蝌蚪的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从柱状图中可知,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多,甲与丙数量下降,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与丙。在捕食者为0时,甲与丙数量较多,乙较少,在捕食者较多时,甲与丙数量减少,乙相对较多,说明三种蝌蚪的竞争关系可能受捕食者影响.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s”型增长。答

10、案:d9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据图分析,甲、乙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且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

11、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丙专食浮游动物,当三个物种仅剩余一个物种时,乙会因为丙对它的捕食而消失,而丙也因为乙的消失(缺乏食物)也消失,甲会因为失去天敌乙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加。丙和乙可竞争空间和氧气等资源。答案:c10如图为美国大雾山不同垂直高度上七种昆虫的分布曲线,其中a、c、f、g是叶蝉,b、d是啮虫,e是芜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b不同种的昆虫只局限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存活,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有关c图示表明群落的空间结构为随机分布d不同昆虫分布在不同高度,它们之间无竞争关系解析:不同海拔高度种群分布不同,

12、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图中数据不能显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错.不同种的昆虫只局限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存活,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有关,b正确。随机分布是指种群的空间特征而不是群落的空间特征,c错。不同种昆虫虽然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但不同种昆虫仍在争夺共同的资源,如空气等,所以存在竞争关系。答案:b二、非选择题11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如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2)图示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

13、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类型属于_。(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图中字母代表)如图所示.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和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_营养级.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和植物丰富度采用样方法,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2)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种群的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14、在中低潮带、高潮带和超高潮带不同种群的分布即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3)原来的荒滩上有植被,在这个地方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4)沙氏变色蜥可以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为食,二者构成捕食关系,同时沙氏变色蜥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都能以地面草食动物为食,二者构成竞争关系。题图食物网中樟毛等植物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四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樟毛等植物同化的能量为a,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小型飞行草食动物、大型飞行草食动物和地面草食动物,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bde,因此,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bde)/a.答案:(1)样方随机取样(2)水平(3)次生演替(4)捕食竞争三

15、、四(bde)/a12(2017山东青岛模拟)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可以调查群落的_。(2)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陡坡上某物种的种群密度为_只/m2。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222222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3)决定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bc,物种

16、逐渐消失,物种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能耐受_.(4)物种和物种的关系为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_。解析:(1)坐标图分析该群落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因此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灌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在取样时应注意样方的大小和数量、要进行随机取样,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物种的数目多少。(2)设各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n1、n2、n3nm,则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n1n2n3nm)m每个样方面积.根据公式可估算出陡坡上某物种的种群密度(151815191514)628只/m2.(3)决定物种的种群密

17、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由分析知为灌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相比较高大,在与草本植物争夺阳光的过程中占优势,植物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4)物种和物种竞争阳光、营养等。适宜气候条件下,该群落将演替为森林群落。答案:(1)样方的大小和数量要进行随机取样物种丰富度(2)8(3)出生率和死亡率弱光(4)竞争乔木13某研究小组对常规单作棉田和豆间棉田(棉花与绿豆间作)内所有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捕食性瓢虫的控害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类型摄入量kj/(m2a)占捕食性天敌的总量()对棉蚜控害功能系数(%)对所有害虫

18、控害功能系数()常规单作棉田60.4238。0412.857.98豆间棉田25。4528。915.072.39注:控害功能系数捕食性天敌的摄入量/害虫净生产力。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棉田内棉蚜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就常规单作棉田分析,棉花种群的空间特征为_;就豆间棉田分析,其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主要体现为_,两种作物间作的好处是_.(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捕食性瓢虫对_棉田的控害效果较好;两种棉田中_的害虫净生产力较高;捕食性瓢虫对棉蚜的控害功能系数高于对所有害虫的控害功能系数,原因可能是_。解析:(1)棉蚜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且个体小,不容易做标记,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宜采用样方法.棉田中棉花植株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因此棉花种群的空间特征为均匀分布。棉花和绿豆间作,在垂直方向上棉花和绿豆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中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2)控害功能系数等于捕食性天敌的摄入量与害虫净生产力之比,因此,控害功能系数越大,表示害虫的天敌捕食的害虫越多,控害效果越好,很显然捕食性瓢虫对常规单作棉田的控害效果较好。根据控害功能系数表示的含义,对于常规单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