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全疏散 (一) 安全出口的个数 1 .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一个楼层、一个大房间以及歌舞 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2个。 2 .建筑规模较小、使用人数较少,可以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的例外情况: (1) 一个房间面积不超过 60m2,且人数不超过 50人时,可 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幼除外):非高层建筑中, 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 80人,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 75n /时;可以只设一个净 宽不小于1 . 4m的外开门. (2)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房间面积不大于 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2、 10人时;可设一个门。 (3) 二、三层建筑(医疗托幼除外)一、二级耐火,每层面积不 大于500m2,二、三层人数和不超过100人时,可设一个 疏散楼梯。 (4) 塔式住宅:9层及其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 , 可设一个楼梯;10至18层,每层不超过 8户,建筑面积不 大于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时,可设一 个安全出口。 (5)非高层的单元式宿舍,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m2,人 数不超过30人,可设一个楼梯。 (6) 单元式住宅,一般只有一座楼梯和安全出口。但超过6层 时,各单元楼梯均应通到平屋顶,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 元应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7至9层的单元
3、式住宅,如户门 用乙级防火门时,楼梯可不通至屋顶。 (7) 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开有防火门时,两个防 火分区可各自设一个安全出口,而将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 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在高层建筑中,此项规定的适用前 提是,这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允 许最大面积的1 . 4倍。 3 .观众厅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剧院、电影院、礼堂观 众厅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 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 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400人。体育馆观众厅每个安全出口 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 400-700人,规模较小时取值宜接 近下限
4、,规模较大时取值宜接近上限。 4 .面积不大于 500m2的地下、半地下室,人数不超过30 人时,其垂直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多个防火分区 时,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往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 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5.人防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 面积不大于500m2 ,且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 于lOrn,容纳人数不大于 1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有直通地 面的竖井金属梯时,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通向相邻防 火分区的防火门。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经常停留人数 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 火门;改建工
5、程的防火分区,可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 火分区的防火门,但应设置在不同方向,且相邻防火分区安 全出口的设置必须符合规范。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经常 停留的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只设一个疏散出口。 6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或通往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 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受条件限制而只能设在同一方 向时,两个出口间距不应小于5m。 7 .每座高层建筑通向屋顶的楼梯不宜少于2个,且不应穿 越其他房间,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8 .汽车库人员安全出口与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每个 防火分区人员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但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 过25人以及W类汽车库可只设一个。 9 .汽车疏散口不少于
6、 2个,但W类汽车库、设双车道的川 类地上汽车库以及设双车道且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 库可设1个。两个汽车疏散口间距不应小于lOm,毗邻设置 时用防火隔墙隔开。 10.停车50辆以上的停车场,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 2个 (二) 安全疏散距离 1 .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 (1) 双向疏散时:托幼 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 25%。 (4)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5)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 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
7、过15m处。 (6)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 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22m。 (7) 地下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45m,自动喷淋时不大于 60m ; 底层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 60m. 2,高层和地下建筑 (1) 双向疏散时: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 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2) 袋形走道时:医院病房部分12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 医院其他部分15m,其他20m。 (3) 地上人员集中的大厅(观众厅、展厅、多功能厅、餐厅、 营业厅、阅览室等)内在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 过30m ;其他房间不宜超过 15m。 (三) 疏散宽
8、度 1,各类民用建筑底层疏散外门、楼梯、走道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规范规定的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楼梯按每层人数计 算总宽,底层外门按最大层人数计总宽。疏散走道和楼梯的 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 设栏杆的疏散楼梯最小宽度可为1. Om。 2. 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宽度按通过人数0. 6m/ 每100人计算,最小净宽1m,边走道不宜小于 0.8m。观众 厅疏散门不应设门槛,宽度不应小于1 . 4m,紧靠门口 1 . 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门必须外开。 3. 高层建筑的疏散宽度,每 100人不小于1m,底层外门按 人数最多一层计。 外门最小宽度:住宅 1 . 1
9、m,医院1 . 3m,其他1 . 2m。 走道最小宽度:单面走道比外门大0.1m,双面走道比外门 大 0 . 2m。 4 .人防工程的疏散宽度要求: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 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地下室埋深小于10m 时,每100人不小于0. 75m ;埋深大于10rn时,每100 人不小于Im ;并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大于 250人;改建工程可不大子 350人,但应布置在不同方向。 (2) 安全出口门、楼梯、走道最小净宽要求: 门和楼梯,一般1m,医院1 . 3m,人员集中处1 . 4m。 走道单面布置一般1. 2m,医院1. 4m,
10、人员集中处1. 5m; 双面布置一般1 . 4m,医院1 . 5m,人员集中处1 . 6m , 旅馆、餐厅可1 . 3m。 (3)地下街防火分区内疏散走道最小净宽应按通过人数乘以 疏散宽度指标计算,或不小于两端疏散口最小净宽之和的较 大者。相邻两疏散口之间的疏散走道通过人数宜为两个疏散 口之间设计容纳人数;袋形走道的通过人数应为走道末端与 相邻疏散口之间设计容纳人数。疏散宽度指标:埋深不大于 10m时,为每百人0. 75m;埋深大于lOrn时,为每百人1.0m。 地下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 用房的使用面积之和乘以人员密度指标计算。人员密度指标 为:地下一层 0. 85
11、人/ m2 ;地下二层 0. 8人/ m2。 (4)设有固定坐位的观众厅疏散要求与一般观众厅相同。 七、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置 (一)非高层的病房楼、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汽车库、设 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建筑和超过5层的其 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底层 扩大封闭楼梯间)。高层建筑裙房和除单元式、通廊式住宅外 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地下车 库和地下室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 设施应设封闭楼梯间。 (二) 一类高层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不含单 元式、通廊式住宅)、高层汽车库以及塔式高层住宅应设置防 烟
12、楼梯间。地下设施,包括商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电影院,礼堂,使用面积超过500m2的医院、旅馆,使用 面积超过1000m2的展厅、体育场、舞厅、餐厅等,当其地 下使用层超过2层或使用层与室外地坪高差超过10m时,应 设防烟楼梯间。 (三)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 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隔墙上的门 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 应共用楼梯间,否则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出入口处设置 耐火极限不低于 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 标志。 (四)单元式住宅的疏散楼梯要求: 1 . 7层以上,每个单元都应通至平屋顶。 2
13、 . 7至11层可不封闭,但开向楼梯间的房门应设乙级防火 门且应直接采光通风. 3. 12层至18层应设封闭楼梯间。 4.19层及其以上应设防烟楼梯间。 (五) 通廊式住宅,6至11层的应封闭,超过11层的应防烟。 (六) 每座高层建筑通向屋顶的楼梯不宜少于2个,且不应穿 越其他房间,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七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1 .一类建筑 2 .塔式住宅 3.12层及其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 4. 32m以上其他二类建筑 (八)消防电梯台数,按主体最大楼层建筑面积计: 1500m2 时一台 4500m2时三台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 八、建筑构造 (一)防火墙 1
14、.耐火极限为4h. 2 .应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高出屋面不小于 0. 4m(当屋面为耐火极限不小于 0. 5h非燃烧体时,可砌至 屋面板底)。 3. 防火墙上不应开门窗,必须开时,用甲级并能自行关闭; 不应设排气道,必须设时,两侧墙厚不小于 0 . 12m。 4 .建筑物内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门窗 洞口水平距离不小于 4m。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不小于2m,设耐火0. 9h非燃烧固定扇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 (二 )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防火隔墙 住宅单元之间,舞台与观众厅之间(包括闷顶内)、放映室、 手术室、住宅内的托幼、空调机房、通风机房、厨房、门厅、 后
15、台、消防控制室、消防设备间、电梯井及机房。 (三)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1 .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甲级: 1. 2h,乙级:0 . 9h , 丙级:0. 6h. 2.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以后能 在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 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和多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 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 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3 .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 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4 .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 分区分隔,其耐火极限不低于 3h,或在卷帘两侧设自动
16、喷水 系统保护。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两侧设置启 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四)疏散楼梯 1,除地上和地下不应共用楼梯间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 位置不应改变且底层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允许在短距离内通 过公用门厅,但不允许经其他房间再到达室外。 2 .疏散用楼梯和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 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平面角度不超过100,且每级离 扶手0 . 25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 0. 22m时可不受此限。 3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 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通往地下的人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 于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
17、标志。 (五)封闭楼梯间 1 .非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应设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 门,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 启。圭寸闭楼梯间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故 门外,不应开设其他房间的门窗。 2 .高层建筑的圭寸闭楼梯间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否则 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3. 底层可将走道和门厅包括进去,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但应采用防火措施与其他部分隔开。 (六)防烟楼梯 1. 入口处设前室(或凹廓、阳台)并须大于6m2 ,居住建筑大 于 4 . 5m2。 2 .前室与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3 .楼梯间与防烟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
18、疏 散门和居住建筑的部分户门 (乙级防火门)外,不应开设其他 门、窗、洞口。 4 .楼梯间与前室设防排烟设施。 5 .楼梯间与防烟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 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居住建筑内的 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 6 .高层塔式建筑设剪刀楼梯时,应设为防烟楼梯间,并分 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共用前室,但两座楼梯 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七)消防电梯 1. 应设不小于6m2前室(住宅可不小于4. 5m2),与防烟楼 梯间合用时不应小于 10m2(住宅可不小于 6m2),设乙级防 火门,并应有防、排烟措施。 2. 底层应设直通室外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
19、0m的通道通 向室外。 3 .机房、井道与其他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防火分隔。 4 .电梯内设电话及消防队专用操纵按钮,电梯井底应设排 水设施。 (八)室外疏散楼梯 1 .非高层建筑的室外疏散梯倾角不大于600 ,净宽不小于 0. 8m,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耐火极限:平台1h,梯0. 25h 2. 高层建筑的室外楼梯可作辅助防烟楼梯,净宽不小于0. 9m,斜度不大于450 ,栏杆扶手高不小于 1.1m。 3. 楼梯周围2m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 门不应正对梯段。 (九)疏散门 1.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人数不大于60人,且每樘 门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30人时不受此限。 2 .疏散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 3. 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 其宽度不应小于1. 4m,紧靠门口 1. 4m内不应设置踏步。 太平门应为推拴式外开门。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学复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麻醉科患者麻醉前评估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保险初级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u8实训会计信息化题库及答案
- 成人高考文史真题及答案
- 2025福建三明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6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针灸推拿针灸治疗腰椎病的穴位技术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听力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学常见病理标本解读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四川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施工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40529-2021船舶与海洋技术起货绞车
- 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港口集团绩效考核方案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宜家战略分析(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