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 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I第1讲细胞的增殖弋 考纲考频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I )(3 年3考)2. 细胞的有丝分裂(n )(3 年9考)3 .细胞的无丝分裂(I )(3 年0考)4 实验:(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3年1考)(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3年7考)考,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二“二二二“理解概念+拿握表示方法Ifleh 蜜靖炽,即超鼻軽松题型一基础判断类1 . (2013 浙江高考)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注:G期是DNA合成前期,S期是DNA合成期,G2期是DNA合成
2、后期,M期是分裂期)()A.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 G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 S期B. 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 . G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解析:选C有丝分裂间期包括 G期、S期和G期。G期主要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 质,若G期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将不能进入S期,A错误;S期主要发生DNA复制,核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B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抑制了分裂前期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导致M期细胞的比例有所增加,D错误。2下列细胞具有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特点的是()A. 神经细胞B.肝细胞C. 肌肉
3、细胞D.红骨髓细胞解析:选B休眠细胞暂不分裂, 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称G期细胞,如淋巴细胞、肝细胞、休眠的种子胚细胞等。神经、肌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无细 胞周期,红骨髓细胞具有持续分裂能力,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1)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的三种去向 继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保持连续分裂状态,如动物红骨髓细胞、植物形成 层细胞。 暂不分裂:仍具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继续分裂称Go期细胞,如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休眠种子的胚细胞等。 细胞分化:失去分裂能力,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洋葱表皮细胞。(2)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的“ 3”变 基因突
4、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 细胞。 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3)细胞周期的三个提醒 只有持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如神经、肌肉细胞)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长短由遗传物质决定,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 在观察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材料,有利于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的图像。题型二扇形图类3. 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按箭头所
5、示方向由 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 ab段C. 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是在 ba段D. 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解析:选Aa、ab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应是由b。4. (2014 上海高考)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 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注:G期是DNA合成前期,S期是DNA合成期,G2期是DNA合成后期,M期是分 裂期),“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A. 1B. 2C. 3D. 4解析:选A图中G期为DNAM制
6、前期,S期为DNA复制期,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 6(Cdc6) 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根据题意可知其在G期与S期之间发挥作用。扇形图表示细胞周期的判断(1)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图中箭头方向是判断各时期的关键,依据细胞周期概念和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图中A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B表示分裂间期,BA表示分裂期。题型三直线图类5. (20 15 济南模拟)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 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图,则下列叙述正
7、确的是()井理分裂0219,3 21.33416 40.6hA. 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B. 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 h、19.321.3 h、38.640.6 hC.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 h、19.338.6 h来表示D.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解析:选 D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经历时间长,分裂期经历时间短。从图中可以看出,221.3 h、21.340.6 h各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是19.3
8、 h,故C项错误,D项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 DNA分子双链解旋,稳定性最低,即219.3 h、21.338.6 h 时,DNA分子的稳定性最低,B项错误;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所以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A项错误。直线图表示细胞周期的判断(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经历时间长,分裂期经历时间短。(2)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3)图中ab、cd两段表示分裂期,be、de段表示分裂间期,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be+ ed。题
9、型四坐标曲线、直方图类6. (2015 南京模拟)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绍亀檢中DKA含it2e/ !C/ :|1 1+ 1* 10I n in iv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A. I阶段B.H阶段 C.川阶段D.W阶段解析:选C由图可知,1表示 G期,H表示 S期,川表示G2期,W表示分裂期。 HIV 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 积聚,从而使 DNA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 HIV的感染使T
10、细胞核DNA处于川阶段。7. (2015 徐州质检)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 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 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 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 通过促进着丝点断裂,促进细胞分裂解析:选C由图可知,正常培养时 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即多处于分裂间期;药 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较多,即 DNA完成了复制而细胞不分裂,故该药物类似于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坐标曲线图、直方图表示的细胞周期判断(1)图示模型
11、M1棚对仃就(2) 图示分析 两图判断依据是 DNA变化,DNA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倍增后的减半发生在分裂期的 末期。 曲线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直方图中AB、C分别表示DNA复制前期(Gi期)、DNAM制期(S期)、DNAM制后期 G期)。考点2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目变化阴析过程反檯型解itI -(hsh Pi%悄*#司豐址松S刮卜自主回扣*夯实双基1 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时期 写出各图像所处的时期a.间期,b.中期,c.后期,d.末期,e.前期。 按照细胞周期排序 (填字母)b- cd 图示表示植物(选填“动物”或“植物”)细胞。(2)主要
12、特征-连线 甸期札核嵐、核氛幫先.Hl理曉色体、仿樺体 谕钢/ 弋 h奎电体杓若笔点悻列在赤道擬h 中KT、匚克慮DNA宣制.合璇有Jt贵白质、 ” F 期芭休、先.出琥林穢.屜仁、拙胞桓末期/札茁館点分書.子栾色体的分细粗两桩巧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一一复制合成非等闲;前期一一膜仁消失两体显;中期一一形定数清赤道板;后期 点裂数增两极移;末期一一三现两消分裂完。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纺锤体形成不同细胞分裂方式不冋植物 细胞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动物 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3.无丝分裂(1)过程:细胞核延长-核中部向内凹陷,缢裂
13、成两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中央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2) 特点: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3) 实例:蛙的红细胞。F倍重难透析隹面突破i .染色体形态和行为的变化(1) 染色体形态变化弭创期、末期i解肆握、就为细扯狀(前期川I期、厉期(2) 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间期逑n1 -=T11看螳点排璋占it X iEA轴鳳俎制一肢肠布-列在馳*孑-雜2 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细胞结构变化规律纺锤体形成一-消失(前期)(末期)核膜、核仁消失一-重建(前期)(末期)中心体倍增移向两极平均分配(间期)(前期)(末期)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数量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
14、2N :4N4N-2N染色单体0-4 N4N4N00核 DNA2N4N4N4N4N4N-2N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曲线变化模型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1 : 2 : 2。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 1 : 1。(4)数目变化时期及原因分析 DNA数目加倍一一间期一一DNA复制 染色体数目加倍一一后期一一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形成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单体出现一一前、中期一一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染色单体消失一一后期一一着丝点分裂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1)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作用时期及生理作用细胞器细胞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物、植物整
15、个时期各种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前期1纺锤体的形成咼尔基体植物末期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动物、植物整个时期n提供能量(2)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分配 中心体经复制后,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随机、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赤道板是一种假想平面,不是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2)细胞板是一种真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落題组设计多维解读 _角度一以基础判断或图示分析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及染色体、DNA数目变1. (2013 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
16、复制B. 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B项错误;纺锤体是在解析:选A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倍增在分裂间期,且分裂间期进行 白质的合成,A项正确;分裂间期 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组数不变, 分裂末期消失的,C项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 D项错误。知识旧的(1)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NA数目加倍染色单体形成(2)DNA 复制t染色体结构改变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他1 : 1t 1 :2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目加倍(3)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17、染色体:DN油1 : 2 1 :12. 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判断正确的是()J *| |ffi A. t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 低温处理导致t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 t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D. t过程中 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解析:选 Ct表示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属于有丝分裂间期,而不是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的前期;t过程中染色体单体已分开成为染色体,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 可以复制,但着丝点分离后不能被拉向两极,全部保留在同一细胞内, 导致染色体数目
18、加倍;t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不是DNA解旋酶的作用,DNA解旋酶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知识归tn有丝分裂中DNA含量的两种曲线解读时期圈】(1) 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中ab段表示间期,bd段表示分 裂期的前、中、后、末四个时期,ab段变化的原因是 DNA复制,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2)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中 ef段表示间期, fg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 即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hi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 末期。(3)图2还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
19、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3. (2015 湖北名校联考)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 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解析:选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的含量,则ab过程表示DNA复制,cd 过程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
20、细胞中DNA含量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表示DNA复制,cd过程表示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着丝点分裂发生在bc段,因此D项中ac过程含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4. (2015 徐州模拟)如图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处于图2中BC段的包含图1所示细胞,图1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B. 完成图2中 3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D. 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B-C段;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B段解析:选D图1为有丝分裂中期,图 2中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21、A正确;图2中CD段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B正确;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数是DNADNA复制前(ATB段前),D错误。 角度二5.(数2倍的情况,C正确;图3中a表示后期和末期,对应图 2中的D-E段,图3中c应表示甲以细胞分裂图示分析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及判断(2014 江苏高考)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C.D.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解析:选 B题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 向细胞两极;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
22、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很大;题图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该时期核 膜解体、核仁消失,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情况。6甲、乙、丙三个图是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匕(1)甲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_ b.。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该细胞中染色体有, 理由是:a. ,判断依据是 _条,DNA分子有个。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有 条。(2) 乙图细胞处于 期,判断依据是 。(3) 丙图表示的是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该纟田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解析:(1)甲图所示细
23、胞中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因此可以确定甲图表示的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出现了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故可判断为有丝分裂前期。(2)乙图所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故为有丝分裂后期。(3)丙图所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且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故可判断为动物细 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答案:(1)植物细胞 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有细胞壁6 12动物无中心体有丝分裂前期 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散2 6 (2)有丝分裂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无细胞壁,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后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1)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识别
24、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一般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 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有中心粒结构,一般为低等植物细胞。 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可判断 为动物细胞。(2)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判断 染色体散乱排列,无联会现象,有同源染色体t有丝分裂前期。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t有丝分裂中期。 染色体移向两极,每一极都有同源染色体t有丝分裂后期。考点3观寮根斐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二二硼原叫过砲鯛淫献褰;可野8的需平总.可曲己4T的專基SB自主回扣夯实双1 实验原理(1) 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有丝
25、分裂较旺盛。(2)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3) 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 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 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实验步骤3. 实验注意事项剪取根尖时不宜过长,保证选(1) 选材时,需选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的植物,取的是根尖细胞。(2)解离根尖时,严格控制时间,若时间过短,细胞在压片时,不易分裂开;若时间过长, 导致解离过度,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制片。(3)漂洗、染色顺序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干扰染色效果。(4)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因为对根尖进行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
26、。(5)不同分裂时期所占时间长短等于各时期细胞的百分数乘以细胞周期。落实、_ 题组设计多维解谏:|角度一以基础判断或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实验试剂的作用1. (2014 海南高考)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 蚕豆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C.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解析:选C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C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他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2. (2012 山东高考)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观察到分裂
27、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解析:选 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主要 作用是解离;吡罗红可使 RNA呈现红色;该实验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无法观察到细胞板 扩展形成细胞壁的过程;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特征是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3. (2013 山东高考)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 DNA与吡罗红结合C. 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 (
28、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解析:选 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在用碱性染料染色前要用清水漂洗,以免影响染色效果,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水解实验材料,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便于DNA与甲基绿结合呈绿色,而吡罗红与RNA结合呈红色,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导致酶失活,C正确;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是活体染色,盐酸会杀死细胞,在本实验中不能使用,D错误。4. (2014 全国卷I节选)回答下列问题: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
29、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 ;龙胆紫溶液属于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 着色。解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染色体能够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从而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将组织中的细胞相互 分离。答案: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碱 染色体角度二 以基础判断或图像分析的形式,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5. (2012 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 是()A.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 探究
30、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解析:选C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和压片等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来,A项正确;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B项正确;由于细胞周 期中分裂间期占了大部分时间,所以在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染 色体,C项错误;一天中不同时间点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不同,故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 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D项正确。6. (2010 天津高考)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 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 该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
31、. 持续观察,视野中的 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 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M细胞的一半解析:选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根尖23 mm然后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漂洗后再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从图中可清晰观察 到染色体的形态特点,故为在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因解离时解离液中 的盐酸已经将细胞杀死,细胞不能再分裂,故持续观察K细胞,其形态不再变化; M细胞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为中期细胞,N细胞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为末期细胞,N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课堂归纳语句必背知识体系构建楔拟撵究细胞盘 血规耳体枳的关帛现熬甜胞的
32、细懸增禮填充:无限生长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间期前期 后期末期关键语句必背1. 一个必清: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细胞生命 活动之一。2两个时期:(1)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准 备。(2)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中期染色体规则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三种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进行 的是二分裂。题组一细胞周期1. (2014 浙江高考)某
33、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 3H-TdR(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h,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 期终点前,再加入 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 S期和G期细胞融合,则 G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 在电镜下观察处于 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在 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34、。解析:在细胞周期中,G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 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 期主要进行DNA合成;G期DNA合成结束,为细胞分裂做准备。因此,在细胞培养液中,若 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 S期的细胞因DNA合成受阻而处于抑制状态;消除抑制 剂后,细胞分裂则正常进行;若将S期与G期细胞融合,由于 S期细胞中含有启动蛋白(启动信号),则G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提前;在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期(M期)的细胞,前 期可见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此时核膜、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答案: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 间,可观察和测量
35、到(注:G期是DNA合成前期,S期是DNA合成期,G期是DNA合成后期, M期是分裂期;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 )()A. G期变短,该期有大量 3H-TdR进入细胞核B. 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 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 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解析:选C将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培养液,会使 G期变短,G期和S期也变短。 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大量进入细胞核的时间应该是分裂间期中的S期;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G期;G2期DNA已经复制完成并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体;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周期性消失和重
36、现。2 . (2 012 上海高考)下列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h),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注:G期是DNA合成前期,S期是DNA合成期,G期是DNA 合成后期,M期是分裂期)周期GSGM合计时长(h)1073.51.522(1)在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4(i 8 10 12 16 18 20 21:24紺冊)2C)。0 2 4 6 S 10 IS M 16 18 20 32 2d 时创(2)S15 G (3)提前 中心体 核仁(或核膜、或细胞核)3. (2010 江苏高考)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
37、期、S期和G期)和分裂期(M期)。 如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科elVNBksff7.92却血/噩血期厘时丘5)(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 (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 M期细胞。(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38、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 S期。(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 M期时长为1.9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 (选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解析:(1)图示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由图中可知,S期结束后还需经2.2 h进入M期。(2)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表示开始进入M期(分裂期);被标记的M期细胞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最大值时,表示标记的细胞全部进入了M期
39、,故其中经历的时间为 M期的时间。在整个 M期(分裂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为1224 12。(3)要使原来处于G、M G期的细胞都停留在 S期,所需的时间为 2.2 + 1.8 + 3.4 = 7.4 (h)。 欲观察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最好选用细胞周期较短、M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比例相对较大的细胞,故选用甲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5)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答案:(1)2.2M 1224 12 (3)7.4(4)甲(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
40、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题组二有丝分裂4. (2013 海南高考)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 有丝分裂间期 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 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 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解析:选B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个定义的假想平面。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时首先进行解旋,氢键断裂,需要解旋酶。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 中期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在细胞周期中间期占90%95%分裂间期长,分裂期短。5. (2010 海南高考
41、)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 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 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 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解析:选 C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通过细胞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限时集训演练命题热点落实查漏补缺(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这三种分裂方式的共性是()A. 先分裂后复制B. 先复制后分裂C. 所得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D. 分裂过程
42、均有染色体的出现与变化解析:选 B题中所说的复制,指的是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中去,A错误、B正确。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所得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 组成相同,减数分裂只获得母细胞核遗传物质的一半,C错误。无丝分裂过程没有染色体的出现与变化,D错误。2. (2015 江西联考)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分子数之比是1 : 2
43、,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A. B.C.D.解析:选 D纺锤体在前期出现,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出现的是细胞板,中心粒复制发生 在间期,所以都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3. (2015 山西四校联考)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 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 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 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解析:选D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A错误。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B错误。着丝点分裂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I后期,有丝分
44、裂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都在前期,D正确。4. (2015 湖南十三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B. 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C. 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D. 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解析:选C分裂间期DNAM制,DNA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有 2条染色单体,2条染 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不同,B错误;所观察的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因为分裂期相对于间
45、期所用时间较 短,D错误。5. (2015 青岛模拟)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 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 DNAS为2a,丙类细胞核 DNAS为2a4a。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 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B. 用药物抑制细胞的 DNAM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C. 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 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D. 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选D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它们都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用药物抑制细胞的 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B正确;乙类细胞核DN
46、A量为2a,其可能存在 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准备DNA 的复制,C正确。6. (2015 温州八校联考)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 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C. 该细胞中,在 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 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解析:选C AB段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错误;出现CD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B项错误;BC段每条染色体上始终有 2个DNA分子,说明每条
47、染色体始终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项正确;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而不是末期,末期时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才开始活跃,D项错误。327. (2015 郑州检测)用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 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二占疥尹琳id的染氏体 昌 幽禾叫论记的则人桶中JB耐中肩A+tl対評岫嶺中用脚中后郴L 时 fr |A賞中圧前屮帕I)解析:选A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 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
48、A分子的两条链,再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中、后期3232DNA数目加倍,且每个 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P, 条链不含 P,故第一次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是前、中期的两倍。8 . (2015 西工大附中模拟)如图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昂IA. 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 DNA数相等B. 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变作用在e时期C. 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 上述细
49、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ct eb解析:选D图中a、b、c、d、e分别表示间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D项正确;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 个子细胞,而且c图中DNA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加倍, A项错误;B项中动物细胞与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即c、b,基因突变发生在 DNA复制时,即a时期,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项错误。9. (2015 瑞金联考)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 + ”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实验 人员操作取材解离漂洗
50、染色压片甲根尖13 mm处一+乙根尖13 mm处+一+丙根尖57 mm处+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裂染色体清楚解析:选 C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根尖57 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故观察不到染色体。10. (
51、2015 东城区联考)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b可表示DNA分子复制B. 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 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 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解析:选D 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2个DNA分子,A正确;b c,一条染色体 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CTd是由于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分开,C正确;de是指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错误。二、非选择题11. 图甲
52、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期DNA合成终止,合成 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 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 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数之比为1 :2在 期。(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 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 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 期细胞。解析:(1
5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 期。(2)动物细胞由两极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单体在间期形成、前期出现、 后期消失。(3)正确理解图乙中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峰值是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第二个峰值是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量。答案:(1)G SG2TM (2)中心体 后前、中 (3)G1 G和M S12. (2015 洛阳联考)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 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 (G1、S G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C表示处于一 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 (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 )。请据图作答:1 LUW(h)ia b电匚n| I rii n ri El II02 1(1)图A表示的是_ 期。此期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设备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探秘色彩世界
- 四年级学生责任感培养
- 民办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诊断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概率统计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应用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纺织大学《钢琴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大学《建筑装饰材料与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课件
- DBJ50T-098-2019 城市绿化养护质量标准
- 物业管理经理月工作总结
- 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新篇章-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件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5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附答案
- 《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 2023年南京大学校聘岗位招聘笔试真题
- UL1557标准中文版-2018半导体UL中文版标准
- 《区域经济学讲》课件
- 尼康D5200说明书简体中文
- 4.1 树与二叉树(教学课件)-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