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史实史实】 一、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派别派别抵抗派抵抗派洋务派洋务派 背景背景 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清朝君臣闭关自守, , 愚昧无知愚昧无知 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 的形势的形势 主张主张 “_“_ _”_” “中学为体中学为体, ,西学西学 为用为用”“”“师夷长技师夷长技 以自强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师夷长技以 制夷制夷 派别派别抵抗派抵抗派洋务派洋务派 活动活动编译书籍编译书籍, ,介绍西方介绍西方 创办创办_,_,开开 设新式学堂设新式学堂 影响影响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 方学习的第一步方学习的第一步 迈出了中
2、国近代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历程的第一步 近代企业近代企业 二、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二、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 1.1.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 (1)(1)背景背景: :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_的产生。的产生。 (2)(2)代表代表: :王韬、郑观应等。王韬、郑观应等。 (3)(3)主张主张: :发展民族工商业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 _。兴办学校。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4)局限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 2.2.康
3、梁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 : (1)(1)代表。代表。 康有为康有为: :撰写撰写_和和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 ,宣宣 传变法必要性和合理性。传变法必要性和合理性。 梁启超梁启超: :发表发表变法通议变法通议, ,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宣传申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变法图存的思想。 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 严复严复: :反对反对_,_,主张国家属于人民。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2)(2)影响。影响。 戊戌变法起到戊戌变法起到_的作用的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 思想启蒙思想启蒙 【史识史识】 1.1
4、.认识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思想 (1)(1)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 ,也包含了对资也包含了对资 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2)(2)既体现了对封建王朝的忠诚与维护既体现了对封建王朝的忠诚与维护, ,也包含了对其也包含了对其 赖以维持的封建传统的怀疑与否定。打破了长期以来赖以维持的封建传统的怀疑与否定。打破了长期以来 中国人无知的封闭状况和自大虚骄的陈腐观念中国人无知的封闭状况和自大虚骄的陈腐观念, ,使中国使中国 第一次不得不面对列强林立、充满竞争的现代世界第一次不得不面对列强林立、充满竞争的现代世界, ,揭
5、揭 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 2.2.认识认识“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与与“师夷长技师夷长技”的关系的关系 (1)(1)前者继承了后者并结合国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前者继承了后者并结合国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 化。化。(2)“(2)“中学中学”与与“西学西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 冲突并未消除冲突并未消除, ,影响了其对影响了其对“西学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 加之把西学的加之把西学的“用用”嫁接到中学的嫁接到中学的“体体”上严重削弱上严重削弱 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
6、导下 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结局。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结局。 3.3.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关系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关系 (1)(1)从洋务思想到维新思想从洋务思想到维新思想, ,属于不同阶级属性思想的属于不同阶级属性思想的 质变。质变。 (2)(2)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 (3)(3)早期维新思想与维新变法思想是同阶级属性思想的早期维新思想与维新变法思想是同阶级属性思想的 演进。演进。 【史思史思】 1.1.【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有三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一战舰, ,二火二火
7、 器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魏源海国图志海国图志 今欲强中国今欲强中国, ,存中学存中学, ,则不得不讲西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中学为中学为 内学内学, ,西学为外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西学应世事, ,不必尽索不必尽索 之于经文之于经文, ,而必无悖于经义。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张之洞劝学篇劝学篇 迁移运用迁移运用: :海国图志海国图志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其学习的其学习的 内容及目的是什么内容及目的是什么? ?试评价这一思想。试评价这一思想。 提示提示: :思想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内容: :学习西
8、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目的目的: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评价评价: :积极方面积极方面, ,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开阔了人们开阔了人们 的眼界。消极方面的眼界。消极方面, ,对中国的落后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中国的落后没有充分的认识。 2.2.【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思想】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 ,他曾把他曾把 康有为称为康有为称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的“唯一朝士唯一朝士”, , 他还对皇上表示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若皇上责成变法, ,
9、我唯举康某人我唯举康某人, , 我则安能我则安能?”(?”(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出版后出版后) )他曾向皇帝奏他曾向皇帝奏 称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康有为才华甚富, ,学术不端学术不端,”,”。他还力请皇上。他还力请皇上 销毁书版销毁书版, ,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迁移运用迁移运用: :据上述材料信息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据上述材料信息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 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 提示提示: :原因原因: :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的出版的出版; ;冲击了传统儒学思
10、冲击了传统儒学思 想。阻力想。阻力: :封建守旧势力强大。封建守旧势力强大。 考点一考点一“师夷长技师夷长技”思想思想 【举史论证举史论证】 材料一材料一(2017(2017天津文综天津文综T4T4改编改编)1821-1850)1821-1850年年, ,清清 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 :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 故故, ,寻求经世之道寻求经世之道; ;随着边患加剧随着边患加剧, ,着意边疆地理研究着意边疆地理研究; ; 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 ,重视研究外国史地重视研究外国史地, ,译介西方书译介西方书 刊。刊。 【问题驱动问题驱
11、动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清代史分析清代史 籍著述发生变化的原因。籍著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提示: :受殖民者东来的冲击受殖民者东来的冲击, ,边疆危机频发边疆危机频发; ;有识之有识之 士开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 材料二材料二“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很重要, ,因为本来认为中因为本来认为中 国是天下第一国是天下第一, ,老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 ,天下就是中国天下就是中国, ,中国就是中国就是 天下天下, ,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 ,中国也不知道自己中国也不知道自己 有多大有多大, ,认为自己是一
12、个中心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 ,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 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 ,要要“师夷师夷”, ,这个这个 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 复兴之路复兴之路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2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鸦片分析鸦片 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提示提示: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使中国使中国 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晚清时期经世致晚清时
13、期经世致 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史论点睛史论点睛】 一、全面认识一、全面认识“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 1.1.进步性进步性:“:“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的思想的思想, ,引导着人们关引导着人们关 注世界形势注世界形势,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开学开学 习西方之先河。习西方之先河。 2.2.局限性局限性: :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还是很肤浅、很模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还是很肤浅、很模 糊的糊的, ,只停留在学器物即技术层面只停留在学器物即技术层面, ,也没付诸行动也没付诸行动; ;其根其根 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
14、制度。 二、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特点二、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特点 1.1.核心和内容核心和内容: :以以“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为核心, ,以学习以学习 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2.2.主体和目的主体和目的: :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 ,启启 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3.3.局限性局限性: :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 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的封建思想体系。 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他
15、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 ,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对点特训对点特训】 18421842年魏源编撰了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5050卷卷,“,“长计长计”只限于只限于 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之后他将其扩充到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之后他将其扩充到100100卷卷, , 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容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容, ,如美国制度等。这一如美国制度等。这一 变化表明魏源变化表明魏源( () ) A.A.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 B.B.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 C.C.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认识到
16、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 D.D.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 【解析解析】选选B B。据材料。据材料“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 容容, ,如美国制度如美国制度”可知魏源意识到了中西方制度的差异可知魏源意识到了中西方制度的差异, , 故故B B正确。正确。 考点二中体西用思想考点二中体西用思想 【举史论证举史论证】 材料一材料一“今欲强中国今欲强中国, ,存中学存中学, ,则不得不讲西学。然则不得不讲西学。然 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 ,端其识趣端其识趣, ,则强者为乱首则强者为乱首, ,弱者为弱者为 人奴人奴, ,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其祸
17、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今之学者, ,必先通必先通 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 ,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 之治乱、九州之风土之治乱、九州之风土, ,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 章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西学应世 事事,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不必尽索之于经文, ,而必无悖于经义。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张之洞劝学篇劝学篇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3 3】依据材料指出张之洞提出依据材料指出张之
18、洞提出“中体西用中体西用” 思想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思想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 提示提示: :目的目的: :实现国家富强。实现国家富强。 材料二材料二“中体西用中体西用”后来被指为包庇封建后来被指为包庇封建, ,其实其实, ,那那 个时候的中国个时候的中国, ,天下滔滔天下滔滔, ,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 ,在在 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 ,欲破启锢闭欲破启锢闭, ,引入若干资本主引入若干资本主 义文化义文化, ,除了除了“中体西用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 宗旨。如果没有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中体”作为前提作为前提,“,“西
19、用西用”无所依托无所依托, ,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 ,落不了户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4 4】概括材料二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概括材料二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中体 西用西用”的的, ,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提示: :评价评价: :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中体西中体西 用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原则: :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 行。
20、行。 【史论点睛史论点睛】 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主张主张 1.1.从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革命史观) )看看: :洋务派提出洋务派提出“中中 体西用体西用”的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的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 ,目的是维护封目的是维护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2.从现代化史观看从现代化史观看: :它打出的它打出的“自强自强”和和“求富求富” 口号口号, ,冲击了冲击了“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的陈腐观念, ,对中国的工业对中国的工业 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现代化、国防和军
21、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 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3.从整体史观看从整体史观看: :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 的冲击的冲击, ,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4.从文明史观看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的思想反映了封建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 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理文明既欣赏
22、又排斥的矛盾心理, ,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 不足不足, ,西学之所长西学之所长, ,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传统 人人”开始向开始向“现代人现代人”转变。转变。 考点三康梁维新思想考点三康梁维新思想 【举史论证举史论证】 材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材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范围内偷运西 学之果学之果, ,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 翼地从翼地从“奉天承运奉天承运”“”“圣人之作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的传统象征系统内 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
23、康有为之变法尽管康有为之变法 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旁征博引, ,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无敢逾越古典圣贤 所订准绳所订准绳, ,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中国现代化史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5 5】 根据材料一根据材料一, ,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 本特点。康有为的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 具体体现具体体现? ? 提示提示: :特点特点: :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借助封建传统文化, ,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24、。 体现体现: :主张废除君主专制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发展资本发展资本 主义。主义。 材料二欲兴民权材料二欲兴民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自时务 学堂、南学会既开后学堂、南学会既开后, ,湖南民智骤开湖南民智骤开, ,士气大昌士气大昌, ,人人皆人人皆 能言政治之公理能言政治之公理, ,以爱国相砥砺以爱国相砥砺, ,以救亡为己任以救亡为己任, ,其英俊其英俊 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戊戌政变记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6 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梁启超宣梁启超宣 传其政治主张产
25、生的影响有哪些。传其政治主张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提示: :影响影响: :宣传了维新变法理论宣传了维新变法理论; ;促进了人们思想启蒙促进了人们思想启蒙; ; 激发了国人爱国热情激发了国人爱国热情;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史论点睛史论点睛】 一、全面认识康梁维新思想一、全面认识康梁维新思想 1.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 (1)(1)向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社会制度层面向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社会制度层面: :维新派维新派 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君主立宪君主立宪”, ,主张通过温和的主张通过温和的 改良实现社会的变革。改良实现社会的变革。 (2
26、)(2)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 相结合相结合: :既有主张积极变革的一面既有主张积极变革的一面, ,又有保守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 ,在在 把西方政治学说中国化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把西方政治学说中国化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3)(3)进化论和民权学说成为影响最大的西方学说进化论和民权学说成为影响最大的西方学说: : 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4)(4)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 : 使维新运动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使维新运动迅速发展
27、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5)(5)从学习的对象来看从学习的对象来看, ,是以德、日为师。是以德、日为师。 2.2.进步性进步性: :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 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 ,反映反映 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 ,也代也代 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 ,极大地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极大地冲击了封建主义思 想想, ,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28、 ;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的开展的开展, ,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3.3.局限性局限性: :维新思想在反封建的同时又从维护封建维新思想在反封建的同时又从维护封建 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历史依据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历史依据, ,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 儒家理论儒家理论,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必然导致变法运必然导致变法运 动走向失败。动走向失败。 二、从鸦片战争至二、从鸦片战争至19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1.从学习内容看
29、从学习内容看: :由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到学习西由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到学习西 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层面。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层面。 2.2.从学习主体看从学习主体看: :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 3.3.从学习背景看从学习背景看: :伴随民族危机加深、经济结构变伴随民族危机加深、经济结构变 化不断深入。化不断深入。 4.4.从学习目的看从学习目的看: :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三、康梁维新思想借助儒学变法的原因三、康梁维新思想借助儒学变法的原因 1.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资资
30、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资产资产 阶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另外阶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另外, ,西方资本主义政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 2.2.主观原因主观原因: :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不足。他们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不足。他们 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 ,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 , 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 3.3.历史原因历史原因: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是中国
31、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康有为本身也是一位今文康有为本身也是一位今文 经学大师经学大师, ,对儒家学说有深刻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对儒家学说有深刻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 深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深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借助儒家思想来借助儒家思想来 宣传维新思想会减少变法的阻力。宣传维新思想会减少变法的阻力。 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异同及差异的根源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异同及差异的根源 1.1.相同点相同点: : (1)(1)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富富 国强兵。国强兵。 (2)(2)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
32、鸦片战争以来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向西方学 习习”的新思潮的产物。的新思潮的产物。 2.2.不同点不同点: : (1)(1)政治上政治上: :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 ;维新派主维新派主 张兴民权张兴民权, ,开议院开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主立宪。 (2)(2)经济上经济上: :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 ;维新派鼓励发展维新派鼓励发展 民族工商业。民族工商业。 (3)(3)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 :洋务派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中体西用”, ,单纯学单纯学 习外国的制造技艺习外国的制造技艺; ;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维新
33、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 术术, ,更应该学习其先进的政治制度。更应该学习其先进的政治制度。 3.3.产生差异的根源产生差异的根源: : (1)(1)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洋务派产生于国内洋务派产生于国内 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 ,当时中国民当时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在洋务运动暴露出一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在洋务运动暴露出一 些问题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些问题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 ,在甲午中日战争失在甲午中日战争失 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
34、长起来的。 (2)(2)是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是由政治地位决定的: :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 建官僚建官僚, ,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 ,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提出变提出变 革主张。革主张。 【对点特训对点特训】 (2019(2019沧州质检沧州质检)19)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 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 ,借卢梭借卢梭 的人权论反对君权的人权论反对君权, ,这一时
35、期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 未中未中,1909,1909年年, ,欣然接受了清政府所赐欣然接受了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进士出身”的的 荣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荣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A.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B.B.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C.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 D.D.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解析解析】选选D D。根据材料。根据材料“严复严复介绍达尔文的进化介绍达尔文的进化 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论
36、、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 ,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 权权”, ,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一面宣扬新思想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一面宣扬新思想, ,根据材根据材 料料“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欣然接受了清欣然接受了清 政府所赐政府所赐进士出身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的荣誉称号”, ,他们又具有传统他们又具有传统 保守的一面保守的一面, ,故故D D正确。正确。 【高考这样考高考这样考】 1.(20171.(2017全国卷全国卷T29)1904T29)1904年年, ,湖南、四川、江苏、湖南、四川、江苏、 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
37、海9 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个省份留日学生共 计计1 8831 883人人, ,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78%,直隶亦有直隶亦有172172人人, , 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351人。影响留日学人。影响留日学 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 A.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西方列强在中国
38、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解析】选选A A。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 9省留日学生人数省留日学生人数 较多较多, ,而这些地区正是近代被迫开放较早、旧的政治思而这些地区正是近代被迫开放较早、旧的政治思 想等因素受冲击比较早的地区想等因素受冲击比较早的地区; ;其他内地省份通商口其他内地省份通商口 岸、新式企业等较少岸、新式企业等较少, ,旧的观念影响较大旧的观念影响较大, ,所以留日学所以留日学 生也少生也少, ,故故A A正确正确; ;此时革命运动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此时革命运动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 , 到武昌起义时到武昌起义时, ,中心才转移到长江流域中心才转移到长江流域, ,留
39、日学生的留日学生的 多寡与革命运动的涨落未形成对应关系多寡与革命运动的涨落未形成对应关系, ,故故B B错误错误; ; 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国人到日本留学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国人到日本留学, ,留学政策没有发留学政策没有发 生变化生变化, ,故故C C错误错误; ;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日本在日本在 华的势力范围在福建华的势力范围在福建, ,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 留学生也多留学生也多, ,故故D D错误。错误。 2.(20172.(2017全国卷全国卷T28)1897T28)1897年年, ,有人指出有人指出:“:“中国创中国创
40、行西法已数十年行西法已数十年, ,皆属皮毛皆属皮毛, ,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 ,忽忽 大为变动大为变动, ,如邮政、银行、铁路如邮政、银行、铁路, ,直见施行直见施行, ,今天津亦有今天津亦有 小轮小轮, ,风气之开风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产生上述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 () ) A.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解析解析】选选D D。维新变法运
41、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 蒙运动蒙运动, ,虽主张发展工商业虽主张发展工商业, ,但不是维新派变法的重点但不是维新派变法的重点, , 变法对经济的影响有限变法对经济的影响有限, ,故故A A错误错误; ;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 运动破产运动破产, ,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 ,并并 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 ,故故B B错误错误; ; 甲午战争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甲午战争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列强加大了对华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 本输出本输出
42、, ,故故C C错误错误; ;甲午战争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甲午战争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 ,清政清政 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故故D D正确。正确。 3.(20153.(2015全国卷全国卷T28)T28)奕奕力倡洋务力倡洋务, ,又因在兄弟又因在兄弟 中排行第六中排行第六, ,被称为被称为“鬼子六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 称为称为“丁鬼奴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 驻英公使。这反映了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 A.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洋务运
43、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解析解析】选选A A。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提取材料中的信息“鬼子六鬼子六”“”“丁鬼丁鬼 奴奴”“”“冷嘲热讽冷嘲热讽”, ,可知当时的人们对于洋务运动不理可知当时的人们对于洋务运动不理 解甚至鄙视解甚至鄙视, ,说明了学习西方的观念与传统的说明了学习西方的观念与传统的“天朝上天朝上 国国”等观念发生了冲突等观念发生了冲突, ,故故A A正确。本题的正确。本题的“反映了反映了” 需要回答的是
44、本质需要回答的是本质,B,B是现象是现象, ,故不选。故不选。C C、D D材料并未涉材料并未涉 及。及。 4.(20154.(2015全国卷全国卷T29)T29)康有为在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中中 认为认为, ,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1891年该书年该书 刊印后风行国内刊印后风行国内, ,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 为该书旨在为该书旨在( () ) A.A.揭露历史真相揭露历史真相 B.B.引介西方理论引介西方理论 C.C.倡导变法维新倡导变法维新 D.D.颠覆孔孟学说颠覆孔孟学说 【解析解析】选选
45、C C。据所学知识。据所学知识, ,康有为著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 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倡倡 导维新变法导维新变法, ,危及清政府的统治危及清政府的统治, ,所以所以“遭到清政府禁遭到清政府禁 毁毁”, ,故故C C正确。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借助经学的正确。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借助经学的 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目的是推动变法目的是推动变法 而非揭露历史真相而非揭露历史真相, ,也不是单纯地引介西方理论也不是单纯地引介西方理论, ,更不更不 是要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是要
46、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因为康有为还要借助儒学以减因为康有为还要借助儒学以减 少变革的阻力。故少变革的阻力。故A A、B B、D D都不符合题意。都不符合题意。 5.(20165.(2016全国卷全国卷IT29)IT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 ,有些有些 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毫无疑问的 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 主要依据应是主要依据应是, ,中国中国( () ) A.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
47、挥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解析】选选C 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在此期在此期 间兴建了海军间兴建了海军,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故故C C 正确正确; ;洋务运动并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洋务运动并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故故A A不符不符 合史实合史实;B;B的说法本身存在错误的说法本身存在错误, ,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 , 对日本的侵华采取了纵容或默许的政策对日本的侵华
48、采取了纵容或默许的政策, ,故故D D错误。错误。 6.(20146.(2014全国卷全国卷T29)1898T29)1898年年, ,梁启超等联合百余梁启超等联合百余 举人上书举人上书, ,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 人人,“,“闻启超等此举闻启超等此举, ,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 ,遍播谣言遍播谣言, , 几被殴击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 ) A.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知识分子在
49、政治上极为保守 D.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解析解析】选选B B。解答时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内涵。解答时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内涵, ,将材料将材料 中列举的两个史实进行综合分析中列举的两个史实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得出结论。具体然后得出结论。具体 解析如下解析如下: : 选项选项 与正确答案与正确答案 的对应度的对应度 判断理由判断理由 A A干扰选项干扰选项 废八股使与八股性命相关的废八股使与八股性命相关的 士人士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失其安身立命之业”, , 但不是断送了所有读书人的但不是断送了所有读书人的 政治前途政治前途 B B正确选项正确选项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对
50、废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对废 除八股不满除八股不满, ,说明改制缺乏广说明改制缺乏广 泛的群众基础泛的群众基础 选项选项 与正确答案与正确答案 的对应度的对应度 判断理由判断理由 C C选项本身错误选项本身错误 新政的许多内容切中时弊新政的许多内容切中时弊, ,得得 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 , 他们主张救亡图存他们主张救亡图存, ,实行君主实行君主 立宪制立宪制 D D选项本身错误选项本身错误 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时时, ,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方法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方法, , 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儒家思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儒家思 想相结合想相结合
51、7.(20147.(2014全国卷全国卷T28)1892T28)1892年年, ,维新思想家宋恕提维新思想家宋恕提 出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 ,必自易西服始必自易西服始”。康。康 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易服”。维新派如此。维新派如此 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 ) A.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解析】选选B B。由题干可知。由题干
52、可知,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 标是要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标是要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即即“更官制、设议院、改更官制、设议院、改 试令试令”,“,“易西服易西服”是改制的开端是改制的开端, ,为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改革的总体目标 服务服务, ,故故B B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A A、C C、D D的相关信息。的相关信息。 【命题这样命命题这样命】 ( (一一) )以以“师夷长技师夷长技”思想为切入点思想为切入点, ,考查考查“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1.1.史学家徐中约说史学家徐中约说:“:“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 被撤职
53、一事被撤职一事, ,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 偶然事件偶然事件, ,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 退退, ,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在此期间只有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在此期间只有 少数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少数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于是这些于是这些 “少数特别警觉的人少数特别警觉的人” ( () ) A.A.撰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撰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 B.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商业 C.C.
54、提出了提出了“中学为体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西学为用”思想思想 D.D.提倡变革政治制度提倡变革政治制度, ,兴民权、设议院兴民权、设议院 【解析解析】选选A A。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在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的影响下在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地主阶级先一些地主阶级先 进知识分子撰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进知识分子撰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 ,如魏源如魏源 的的海国图志海国图志, ,故故A A正确。正确。 2.2.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 ,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 ,强强 调调:“:
55、“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 ,无穷极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 ,无不除无不除 弊而能兴利之法弊而能兴利之法, ,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魏源的这 一言论表明一言论表明( () ) A.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B.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 C.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 D.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解析解析】选选C C。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 ,当时清政府当时清政府 并未进行政治改革并未进行政治改革,
56、 ,故故A A错误错误; ;材料中说明魏源认识到中材料中说明魏源认识到中 国进行变革的必要国进行变革的必要, ,但并未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但并未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 ,故故B B 错误错误; ;材料中反映了当时遭受列强侵略材料中反映了当时遭受列强侵略, ,中国的有识之中国的有识之 士积极倡导变革的思想士积极倡导变革的思想, ,故故C C正确正确; ;当时魏源只是提出变当时魏源只是提出变 革革, ,并未说明向西方学习并未说明向西方学习, ,故故D D错误。错误。 ( (二二) )以以“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思想”为切入点为切入点, ,考查考查“历史解释历史解释” 3.193.19世纪世纪8080
57、年代年代, ,两广总督张树声在奏议中说两广总督张树声在奏议中说,“,“西人立西人立 国具有本末国具有本末, ,育才于学堂育才于学堂, ,论政于议院论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君民一体, ,上下同上下同 心心此其体也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轮船火炮, ,洋枪水雷洋枪水雷, ,铁路电线铁路电线, ,此其用此其用 也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步趋无论竭蹶步趋, ,常不相及。就令常不相及。就令 铁舰成行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铁路四达, ,果足恃欤果足恃欤!”!”这一认识这一认识( () ) A.A.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B.B.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奠定维新变
58、法的理论基础 C.C.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D.D.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解析解析】选选D D。根据材料。根据材料“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无论 竭蹶步趋竭蹶步趋, ,常不相及常不相及”得出张树声并不认同洋务派中学得出张树声并不认同洋务派中学 为体为体, ,西学为用的主张西学为用的主张, ,他主张重视西方制度的强大他主张重视西方制度的强大, ,故故 A A错误错误; ;材料中主要阐述的体用之间的关系材料中主要阐述的体用之间的关系, ,并未涉及该并未涉及该 认识的历史影响认识的历史影响, ,根据所学可知奠定维新变法理论基础根据所学可
59、知奠定维新变法理论基础 的是康梁的维新思想的是康梁的维新思想, ,故故B B错误错误; ;根据材料得出张树声根据材料得出张树声 主张向西方学习主张向西方学习, ,不仅是器物层面还包括制度层面不仅是器物层面还包括制度层面, ,此此 主张已经突破了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器物不学习西方制主张已经突破了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器物不学习西方制 度的藩篱度的藩篱, ,故故C C错误错误; ;故故D D正确。正确。 4.4.有学者认为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 主义思想的发展主义思想的发展, ,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 ,李鸿章达其盛李鸿章达其盛,
60、 , 张之洞奠其终。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张之洞奠其终。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 () ) A.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B.B.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 C.C.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 D.D.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 【解析解析】选选C C。材料。材料“中国保守主义思想中国保守主义思想”指向西方学指向西方学 习仅仅局限在器物层面习仅仅局限在器物层面, ,而非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而非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故故A A 错误错误; ;李鸿章、张之洞等代表当时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李鸿章、张之洞等代表当时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绵阳外国语数学试卷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试卷2025年预测趋势与备考指导试题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真题模拟模拟试卷:教育心理学研究进展
- 现代物流系统智能调度与运输管理实践
- 2025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嵌入式系统软件电路设计试题集
- 2025年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护理学试卷解析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宏观调控案例分析试卷
- 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安全设施与防护案例分析实战试题集
- 2025年大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诉讼应对服务协议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真题模拟模拟试卷:长难句分析
- 2025年益阳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湖南】2025年高考湖南卷化学高考真题+答案
- 2025年中国LCP料数据监测报告
- DGTJ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民政知识教学课件
- DB1301∕T494-2023 城市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建设及管理规范
- 乳房恶性肿瘤放疗护理查房
- 华润集团标识管理办法
- 2021-2025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导数及其应用(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全国版)(原卷版)
-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 中学2025级高一新生军训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