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2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2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2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2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落实基础 商鞅变法前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 政治:政治: 文化:文化: 经济:经济: 军事:军事: 吴起吴起 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 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 要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要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主观动力):争霸战争需要(主观动力):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富国强 兵兵” (变法的直接推动力)(变法的直接推动力) 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改铁器牛耕提高生

2、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改 革变法的根本原因)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时代特征时代特征 秦襄公秦襄公: : 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护送平王东迁有功, , 奠定国家基础奠定国家基础 秦穆公(前秦穆公(前659659 前前621621年在位)年在位)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 霸西戎霸西戎”。 秦穆公霸西戎秦穆公霸西戎 秦国状况秦国状况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史记史记秦本纪秦本纪 秦国本为西方一秦国本为西方一 个小国,各方面都比个小国,各方面都比 较落后,秦穆公时比较落后,秦穆公时比 较强大了,还被中原较强大了,还被中原 各国

3、视为野蛮落后的各国视为野蛮落后的 国家,很少让它参与国家,很少让它参与 盟会。盟会。 魏国曾经兵渡黄魏国曾经兵渡黄 河,占领秦国大片领河,占领秦国大片领 土,秦国无力还击。土,秦国无力还击。 落实基础 图说历史商鞅变法前秦国的形势? 秦国实力落后于其他六国。外交上诸侯卑秦。 观察地图中秦国所处观察地图中秦国所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结合预习所得,结合预习所得, 分析变法前夕秦国的形势如何?分析变法前夕秦国的形势如何? 变法前夕的秦国:发展落后、面临危机!变法前夕的秦国:发展落后、面临危机! 战国初期,秦国偏处西方,秦国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战国初期,秦国偏处西方,秦国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农业生产远

4、不如东方各国;诸子百家之中也没有一个是秦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各国;诸子百家之中也没有一个是秦 国人;至公元前国人;至公元前384384年,还有人殉的事情发生;秦穆公时年,还有人殉的事情发生;秦穆公时 代秦国曾一度得到发展,但之后国势渐衰。无论在政治、代秦国曾一度得到发展,但之后国势渐衰。无论在政治、 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对外战争处于劣势(魏国变法后,秦兵不对外战争处于劣势(魏国变法后,秦兵不敢东向)敢东向)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 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 分土。” 史记秦本记 秦孝公发布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求贤令

5、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 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 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 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 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 富国强兵。 商鞅来秦商鞅来秦 说服秦王,获得支持。说服秦王,获得支持。 南门徙木,取信于民。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南门徙木南门徙木” 是商鞅为了变法的需是商鞅为了变法的需 要采取的取信于民的要采取的取信于民的 一项举措。此举让秦一项举措。此举让秦 国人民知道了商鞅执国人民知道了商鞅执 法如山、说一不二的法如山、说一不二的 风格,使新法得以顺风格,使新法得以顺 利推行。利推行。 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打击

6、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赐田(顷)赐宅(亩) 20180 19171 18162 17153 16144 15135 14126 13117 12108 1199 1090 981 872 763 654 545 436 327 218 19 二十级:彻侯(爵位和待遇与三公相同) 十九级:关内侯 十八级:大庶长 十七级:驷车庶长 十六级:大上造 十五级:少上造 十四级:右更 十三级:中更 十二级:左更 十一级:右庶长 十级:左庶长 九级:五大夫 八级:公乘 七级:公大夫 六级:官大夫 五级:大夫 四级:不更 三级

7、:簪袅 二级:上造 一级:公士 爵位级别 民爵 官爵 秦国的军功赐爵表 肃军纪 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什伍制度 秦始皇陵兵马秦始皇陵兵马 俑俑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前后109年之年之 间间,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次,获取全胜获取全胜58次次,斩首斩首 129万万,拔城拔城147座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

8、个郡。 秦兵秦兵 “他们绝对渴望战争,他们听说要打仗,就顿足 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他们左手提 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而 且他们善骑射” “秦军纪律森严严明可能无法说明。赏罚分明 -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国的水平,所以他们 才会不怕死,所以他们甚至会抢首级”。 “尚 武” 左图是秦孝公十八年秦国左图是秦孝公十八年秦国 使用的标准量器,秦始皇使用的标准量器,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仍然使用统一六国后,仍然使用 颁布标准器颁布标准器 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 特点:以农求富,重农抑商特点:以农求富,重农抑商 分分 封封 制制 国君国君 诸侯诸侯 卿、大夫等卿、大夫等 国君

9、国君 地方县吏地方县吏 县县 制制 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思考:“轻罪重刑”,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样 的历史作用?应该如何评价这一主张? n轻罪重刑,确实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 起到对百姓的威慑作用,能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的作用;但是措施过于严苛, 罚不当罪,势必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社 会的不安定。秦朝就是因其暴政导致灭亡。 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商鞅对商鞅“焚烧诗书焚烧诗书”的认识?的认识? 从从当时当

10、时来看,他的做法来看,他的做法 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肯定的。“焚烧诗书焚烧诗书” 排除了复古思想的干扰排除了复古思想的干扰, ,利利 于宣传变法。但是从于宣传变法。但是从历史发历史发 展展来看它损失了大量有价值来看它损失了大量有价值 的文化典籍。的文化典籍。 局限局限:容易导致社会道德习俗的沦丧;容易导致社会道德习俗的沦丧; 从历史长从历史长 河来看,河来看,“焚烧诗书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改变成年父子改变成年父子 兄弟同室居住生活方式兄弟同室居住生活方式 增加了政府的增加了政府的 收入,收入,客观上改变秦地的民风。客观上改变秦地的民风。 实质:是

11、思想文化专制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 同居一室同居一室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者,民有二男以上不分者, 倍其赋倍其赋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 家庭政策家庭政策 扶植个体小农扶植个体小农 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性质性质: 特点:特点: 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1.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或耕战)和法治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或耕战)和法治 2.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 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

12、深远的改革。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3.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4.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基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基 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1. 1.对秦国:对秦国: 经济上经济上: 政治上政治上: : 军事上军事上: 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秦国在对外兼并战

13、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扭转扭转 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2.2.对历史发展对历史发展 推动社会转型推动社会转型: : 政治上政治上, 为秦统一中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秦统一中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家统一国家统一: 经济上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建立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废除井田制,建立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 积极:积极: 消极作用消极作用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 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 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 (2)加重剥削压

14、迫:如:连坐法 (3)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 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 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5)焚烧史书,蔑视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 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6)倡导君主独裁,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 变法成功原因变法成功原因 1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顺应顺应历史发展历史发展的潮流。的潮流。 4 4)秦孝公秦孝公的鼎力支持的鼎力支持 2 2)商鞅商鞅正确的决策和坚决改革的决心正确的决策和坚决改革的决心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具体表现:具体表

15、现: 提出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 与保守派论战,积极宣传变法,扫清变法思想障碍;与保守派论战,积极宣传变法,扫清变法思想障碍; 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坚决消除阻力。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坚决消除阻力。 3 3)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 (统治者欲富国强兵、新兴地主阶级欲发展地主经济,提高政治(统治者欲富国强兵、新兴地主阶级欲发展地主经济,提高政治 地位,历史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等)地位,历史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等) 商鞅个人的悲剧 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不惧权贵,执法如山, 使新法得以顺利

16、 执行。公元前 338 年新王即位, 商鞅被诬陷谋反 遭车裂而死,但 是新法却并未被 废除。 请思考:这 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新法适应了时 代发展的趋势。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人人遵守。 变法非常彻底,秦国社会已经沿着变法的 轨道向前发展而无法逆转。 商鞅惨死的原因及启示商鞅惨死的原因及启示 (1)直接原因是支持其变法的政治靠山秦孝公)直接原因是支持其变法的政治靠山秦孝公 的去世,深层次的原因是变法触动了贵族利益。的去世,深层次的原因是变法触动了贵族利益。 (2)启示。改革是曲折、复杂的,变法必然会)启示。改革是曲折、复杂的,变法必然会 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必然引起其反对,作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必然引起其反对,作 作为改革者,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改革者,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要注意协调好改革中利益的协调问题。要注意协调好改革中利益的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