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造字法(1)_第1页
汉字的造字法(1)_第2页
汉字的造字法(1)_第3页
汉字的造字法(1)_第4页
汉字的造字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汉字的造字法 .2 一、许慎一、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的造字法研究的造字法研究 n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 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人称 “五经无双许叔重”。 n说文解字是中国语文学史上第 一部分析字形、辩识声读和解说字 义的字典,收字9353个,重字1163 个,共10506字,均按540个部首排 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3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的的“六书说六书说” n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的实际形体,归 纳出来的六种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即 所谓“造字之本”。 n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为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n造字方法造字方法有象形象形、指事指事、会意会意、形声形声 n

2、用字方法用字方法:转注转注 、假借假借 .4 一、象形文字一、象形文字 n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 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 形状上很相像。 n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 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 具体地勾画出来。 n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 的造字方法 .5 .6 象形字象形字 n都是都是独体字独体字,数量多不却是,数量多不却是基础基础。 n是一种是一种描绘事物形状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的造字法。 n如:如: 口、牛、羊、车、日、月、山、瓜等。口、牛、羊、车、日、月、山、瓜等。 .7 二、指事字二、指事字 n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

3、是当没有、或不 方便用 指事字 n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 示 n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 上下是也。” .8 用象征符号或象形字上加用象征符号或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字。来表示某个字。 .9 三、会意字三、会意字 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 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10 会意字会意字 .11 .12 会意字 n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 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隶变以后简化为“莫”。 “莫”的

4、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 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莫恼、莫非、莫 测、莫逆、莫若等词。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 n(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 象形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金文和小篆 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双手在盆(皿)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 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隶变以后,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 “每”字 n3) 射”字。在篆书演变为楷书时就

5、走了样,“射”字右边的“矢”变成了“寸”,本来 “射”会意一个人拿着一支弓矢,意思就是要把弓矢“射”出去(弓矢肯定不能像刀剑等武 器一样近距离攻击目标)。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 入药。 n4)叠罗汉式:叠罗汉式: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 个“日”组成“晶”;三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 “品”等。 n5)破体会意字破体会意字 : “东”字的字源,也只能从繁体字中才能分析出来。这个“妇”字左边的 “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 “女、帚”为女和

6、“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 .13 四、形声字四、形声字 n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 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 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 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 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 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14 形声字形声字 n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 示事物的读音。 n一)义符和声之规一)义符和声之规: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左;有的形 旁在上,

7、声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声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声旁在内,或者形旁在内,声旁在外。例如: n左形右声:材 偏 铜 冻 证 骑 秧 破 n右形左声:攻 颈 削 瓢 放 鹉 雌 故 n上形下声:管 露 爸 芳 崖 宵 界 字 n下形上声:架 案 慈 斧 贡 膏 凳 赏 n外形内声:固 病 庭 阀 园 匾 裹 衷 n内形外声:闷 问 闻 辫 n形在一角:裁 载 栽 n声在一角:醛 渠 .15 汉字造字法汉字造字法 .16 1 1、分析汉字构造是、分析汉字构造是说文说文主要目的之一主要目的之一 “马头人为长” “人持十为斗” “虫者屈中也” 简说简说说文说文 .17 2 2、说文说文在研究造字方法上的

8、作用在研究造字方法上的作用 说文辑录小篆形体,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较原始 的字形素材。 说文解说汉字本义,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意义上 的理据。 萬萬 樊樊 西西 才才 说文:鸟在巢上。 说文:草木之初也。 .18 说文分析字内结构,为研究造字法提供了构形依据与 分析经验。 说文阐释、利用“六书”,为造字法研究奠定了理论 基础。 百里 更 目上 喜肖 说文:人 眼,象形。 说文:高也。 此古文上,指事。 说文: 乐 也,从壴从口。 说文:骨肉相似也, 从肉,小声。 说文:十十 也,从一、白。 说文:居也。 从田从土。 说文:改也。从攴,丙声。 .19 二、许慎的“六书”理论 1 1、象形、象形画

9、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整体象形字 局部象形字 衬托象形字 .20 2、指事、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纯体指事字 加体指事字 变体指事字 .21 3、会意、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联义会意字 信古雀泪劣尖套歪楞蹩 组形会意字 异体会意同体会意 .22 4、形声、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齿 鼻 箕 蛇 裘 灸 江 河 基 题 普通形声字 加声形声字 加义形声字 .23 5、转注、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

10、是也。 词在发展中,或演变出新的意义与词性,或分化出新的 读音等,人们改造旧字形再造新字,就是转注造字法。 父爹腹肚 解懈 田佃 .24 6、假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原形假借字改形假借字 毋毋 刁刁乒乒 我而 北 舊 .25 三、对许慎“六书”理论的评价 1 1、许慎、许慎“六书六书”理论的重要意义理论的重要意义 2 2、许慎、许慎“六书六书”理论的局限性理论的局限性 对“六书”的阐释有些地 方含混不清 “六书”中各种造字法的界 限不够明晰 “六书”不能包括所有的 汉字 随着汉字的演进,“六书”逐步失去了分析汉字的功能 乓孓 鸡鷄人万 .26 四

11、、“六书”之外的造字理论 1 1、四体二用说、四体二用说 积极意义:注意到了“六书”前四种与后两种的不同。 缺陷:第一,仅仅是完善“六书”。第二,将假借排斥 在造字法之外。 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造 字 创造新的汉字书写形体 为语言中的词制定书写符号是造字法 不是造字法 我(武器)我(人称) .27 2、三书说、三书说 A、唐兰三书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 画物件画记号 象形文字的三大特点: 画出一个物件,或一些惯用记号叫人一 看就能认识是什么的字都是象形字。 l一定是独体l一定是名字l一定在本名以 外不含别的含义 .28 形声文字形声文字 裁裁 闽闽 视视 往往 象意文字象意文字 通过描画物象来表达复杂和深层含义的文字。 其特点是“不能一看就明了,而是要人去想”。 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足以范围一切中国 文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形 、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我们用三书来分类,就不容 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中国文字学) B、陈梦家三书 象形 假借 形声 .29 C、裘锡圭三书 A、抽象字 B、象物字 C、指示字 D、象物式的象事字 E、会意字 F、变体字 二二 三三 凸凸 凹凹 表意文字 .30 鬦 囿羞 腰 蛇 振 赈说 悦 A、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 B、把表意字的一部分改为音符 C、在已有文字上加注义符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